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_第1页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_第2页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_第3页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_第4页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说:“阴阳是宇宙中的一般规律,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亦不外乎阴阳二字。从阴阳变化来看,清阳之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生,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气在下,入不得上升,就会发生飧泄的病。浊阴在上,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的病。是因为违反了阴阳运行规律,导致疾病。”

“因此,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上升为云,云气下降变成雨;雨下降于天,是地气之所化;云成于地气,却赖天气的蒸发。这是阴阳相互为用的关系。人体的变化也如此,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从腠理发泄,浊阴从五脏流走。清阳充实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饮食五味滋养形体,使真气得到充实。真气进而产生精,精又可以化生一切。精是由真气产生的,形体是由五味形成的。饮食经过生化作用变成精。又经过气化作用充实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就会伤害形体,气偏胜了,也会有损于精。真气产生了精血,如果精血充足的话,又能够化而为气;如饮食不节,不但物质之精受伤且功能之气亦受损。”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泄。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对于五味来讲,味厚会使人泄泻,味薄能使胃肠通利。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亢阳使元气衰弱,微阳能使元气旺盛。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气味之中,辛甘并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并有涌泄作用的,属阴。”“人体内,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偏盛,阳气必然受损害。同样,阳气偏盛,阴气也必受损害。阳气偏盛就会生热,阴气偏盛就会生寒。寒到极点,又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象。寒邪能损伤人形体,热邪能损伤人气分。气分受伤,阻滞气脉使人感到疼痛;形体受伤,肌肉壅滞而肿胀起来。所以若是先痛后肿的,是因为气病而伤及形体;若是先肿后痛的,是因为形伤而累及气分。贼风太过,形体就感到疼痛;邪热太过,肌肉就发生红肿;燥气太过,津液就会枯涸;寒气太过,心腹就会感到绞痛;湿气太过,就发生泄泻。”“天有四时的变换,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产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人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等情况,过喜过怒,都可以伤气。寒暑外侵,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所以说喜怒如不加以节制,寒暑如不善于调适,就有伤害生命的危险。因此,阴气过盛就要向相反方向发展,同样阳气过盛也如此。所以冬季感受的寒气过多,到春季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季感受的风气过多,到夏季就容易发生飧(sun)泄的病;夏季受的暑气过多,到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感受的湿气过多,到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黄帝问:“听说古代圣人,讲人体的形态,有脏腑的阴阳,了解经脉的分布,交汇、贯通六合,各按其经络循行起止;气穴发生的部位,各有其名称;肌肉及骨骼相连的部位,都有它们的起点;皮部浮络的阴阳、顺逆,各有条理;四时阴阳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吗?”岐伯答:“东方应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够养肝,肝血能够养筋,而由于筋生于肝,肝属木,木能生火,所以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在天是六气里的风,在地是五行里的木,人体中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苍,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无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悲为肺志,以金克木);风气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燥属金,以金克木);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能够抑制酸味(辛属金,以金克木)。”“南方应夏,阳气大盛生热,热能引起火气,火气生苦味,苦味养心,心生血,血养脾(火生土),心气关联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热,在地为五行里的火,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为气逆,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上为喜。过喜伤心气,但恐可以抑制喜(恐为肾志,水克火);热伤气,寒水能抑制热(寒水能胜火);苦味伤气,咸味能缓调苦味(咸为肾味,水克火)。”“中央应长夏,蒸发而生湿,湿使土气生长,土生甘味,甘味滋养脾气,脾气滋养肌肉,肌肉强壮使肺气充实(土生金),脾气关联口,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为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人体的变动为哕(yue呕吐),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变动上为思。思虑伤脾,但怒气能控制思虑(怒为肝志,木克土);湿气伤肌肉,但风气能制止湿气(风属木,木克土);过食甘味伤肌肉,但酸味能控制甘味(酸属木,木克土)。”“西方应秋,天气急促而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能生辛味,辛味滋养肺气,肺气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可滋生肾水(金生水),肺气关联于鼻。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为咳,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变动上为忧。忧伤肺,但喜能抑制忧(喜为心志,火克金);热伤皮毛,但寒能抑制热;辛味伤皮毛,但苦能抑制辛味(苦属火就,火克金)。”“北方应冬,阴霾而寒,寒生水气,水气生咸味,咸味能养肾气,肾气助长骨髓,骨髓充实而养肝,肾气关联于耳。其变化在天为六气的寒,在地为五行的水,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吟,在人体为颤栗,在七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志变动上为恐。恐伤肾,但思能抑制恐(脾志为思,土克水);寒伤血,但燥能抑制寒;咸伤血,但甘味能抑制咸(甘属土,土克水)。”“这样说,天地是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如气血与男女之间的相对称,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之道路,水火为阴阳的象征。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成的原始。也就是说,阴阳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有为阴之役使。”黄帝问:“人如何取法于阴阳呢?”岐伯答:“如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身子亦为之俯仰摆动。汗出不来,而且发热,牙齿干燥,心里烦闷,如果再有腹部胀满的感觉,就是死症。这是属于阳胜的病,所以患者禁得起冬天,而禁不起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发冷,时常烦躁,夹杂做冷,后来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症状。要是感觉腹部胀满,就是死症,此种病态属于阴胜的病,所以患者禁得起夏天,而禁不起冬天。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黄帝问道:“调摄阴阳的办法怎样?”岐伯答:“如果懂得了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理,就可以做到阴阳调和。否则,就会早衰的。通常情况下,年到40岁,阴气减了一半,动作就显得衰退了;到了50岁,耳不聪、目不明了;到了60岁,阴痿,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流鼻涕,淌眼泪等现象出现。所以说,懂的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反之,身体就容易衰老。生活在世同样的人,结果却出现了强弱不同的两种情况。聪明的人,没有病的时候,就能注意摄生;愚蠢的人,在发病的时候,才知道治疗。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常感到精力有余,所以,就会耳聪目明,身轻体壮。即使身体本已衰老,也可以焕发青春;本来就强壮的人,就更强健了。因此最明达事理的人,做顺乎自然的事情,以恬静为快乐,在没有干扰的环境内,寻求最大的幸福,因此,他的寿命就无穷尽,尽享天年。这是圣人保养身体的方法。”“天气在西北方是不足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右边的耳目也就不如左边的聪明。第七在东南方是不满的,所以东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黄帝问:“这是什么原因?”岐伯答:“东方属阳,阳性向上,它的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虚弱。因此会出现耳聪目明,手足不便利的现象。西方属阴,阴性向下,它的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旺盛了,上部就必然虚弱。就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灵便的现象。所以同样是感受了外邪,如果在上部,身体右侧就较重,如果在下部,身体左侧就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不能不有所偏胜,而人身也有阴阳左右的不同,身体哪里虚弱,邪气就会乘机滞留在哪里。”“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的纲纪,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能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阳气轻清而升于天,阴气重浊而降于地,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来决定的。因而能使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永不休止。只有聪明的人,对上顺应天气,来养护头颅;对下顺应地气,来养护双脚;居中,则依傍人事,调节饮食怡悦情志,来养护五脏。天之气与肺相通,地之气与咽相通,风木之气与肝相应,雷火之气通于心,五谷之气感应于脾,雨水之气滋润于肾。六经似大河,肠胃似大海,上下九窍似河流。如果以天地的阴阳来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之气,就好像天地间的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气,就好象久晴不雨。所以养生如不取法于天地之理,就会发生疾病。”:所以外感因素侵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治病的医生,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较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若病邪已经侵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结果只有半死半生了。人们若感受了天的邪气,就会使五脏受到伤害;如果感受了饮食的寒或热。就会使六腑受到伤害;如果感受了地的湿气,就会使皮肉筋脉受到伤害。““因此善于运用针法的人,观察经脉虚实,时常从阴引阳,若或从阳引阴;取右边以治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右边的病;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从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这是为了观察病的太过和不及的原因,若看清哪些病是不及(轻微),哪些病是太过(严重),再给人治疗疾病,就不会失败了。““善于诊治的医生,看病人的色泽,按病人的脉搏,首先要辨明病属阴还是属阳。审查浮络的五色清浊,从而知道何经发病;观察病人喘息的情况,并听其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病元所在;看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知道疾病生于哪一脏腑;诊察天脉的滑涩和寸口脉的浮沉,从而了解疾病所在的部位。这样,在诊断上,就不可能有差错。在治疗上也不会有过失了。”“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用刺法就可治愈;若在邪气盛时,就需等邪气稍退再去治疗。对于疾病来说,在它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在它重的时候,要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