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3页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4页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论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桂城桂园小学潘光志2005年10月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言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它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把握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评价工作中,如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这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认真把握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恰当地运用多种学生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保证评价资料准确性和有效性,实行多主体评价,并通过评价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本文所设计的方案力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相一致,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摘要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目前,现行的教育评价的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评价不只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指示简明、方法易行。教育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必须科学有效,体现以事实判断为基础,追求一种公认的、一致的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机构,加强教育评价方法研究,正确认识教育评价的不足,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搞好教育评价改革。[关键词]教育评价;科学性;方法论附2:小组互评定性考核表被考核学生:学号:组长签名:第周项目档次说明123作业、练习是否认真1.认真2.一般3.不认真上课是否认真、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1.认真2.一般3.不认真动手实践、操作材料、制作工具模型等的能力表现1.强2.一般3.不足是否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1.好2.一般3.不足是否善于与同学之间进行合做交流1.能2.一般3.很少总体评价(评语)4、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的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重新确立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二、评价内容多元开放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并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道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是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四)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例如,学生参与开放学习活动的态度,在开放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学习和探究的方法、技能的掌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结果等等。对孩子们课堂各方面的表现,我们从多种角度去全面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时,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学;在课堂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的同学,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体现出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的关注,使学生“这点不行,那一点准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外我还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先自己确定应该马上培养的一个好习惯、好品德,或是应立即克服的一个缺点,比如:粗心、上课精神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并确定达到或改正的时间。然后在教师、小组、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去努力实现自己定下来的目标。到了预订时间,先由自己做出评价,再由教师、小组、家长分别做出评价。学生既有内在动力,又有外在压力,随着一个个好习惯的养成,一个个缺点的克服,学生得到的是比知识更宝贵的终身受益的财富。三、评价价值多元评价价值多元是指对思维价值的多元评价。以往课堂教学经常采用二值判断,即只在“对”与“错”上评价。这样容易打乱学生的思维和削弱思维活动,甚至打击学生积极性。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作出多元评价。即不仅指出“对”与“错”,还要指出“好”与“坏”、“繁”与“简”、“难”与“易”、是否有创新精神等等。同时还要十分注意评价的“相对性”,有些解法虽然繁,但有利于启发后期思维;有的想法虽有错误,但给其他同学以警示。只有多元评价,善于发现和肯定思维的亮点,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汇报了七种方法:①6+4+6+4=20厘米②6+6+4+4=20厘米③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④6×2+4×2=20厘米⑤6+4=10厘米,10+10=20厘米⑥6+4=10厘米,10×2=20厘米⑦(4+6)×2=20厘米。此时,学生积极地对每一种方法作出了评价,被评价者有的露出了笑容,有的着急地为自己解释思路,课堂上学生探究的气氛浓厚,活跃了学生思维。四、评价方法多元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轻个性。这种传统的机械划一的评价方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不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改变这样的评价方法,就要实现评价方法多元。我的具体做法是:1、结果与过程有机结合要“关注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我们采用“二次评价”或者叫“延时”评价的方法,就是说,不要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发言,而是适当延长时间,待信息二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例如,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们不能看到学生知道了结果就急于作肯定的评价,而要看学生是否亲身经历了探索公式的形成过程:是操作了学具,还是画了图形;是通过独立思考的,还是参与了合作交流得出的等等,再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积极地投身于探索之中。另外,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为了便于操作,我将学生课堂评价表设计为每两周一评,每两周对学生的学习一小评。评价表中分“纪律”“倾听”“发言”“协作”等部分,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师和家长。评价表如下:附3周次第一、二周项目自评师评家评总评纪律倾听发言协作作业操作小测备注2、关注共性更关注个性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我们就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解决问题要从多角度去思考,而不能满足于一种方法,要追求独特的创见,发展自己的潜能。而对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表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基础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数学日记不仅是用于评价学生的数学,而且用于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方式。因为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地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或感兴趣之处;数学日记还有助于我们教师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反省认知的能力。学生发展性评价并无特定方法,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水平灵活选择,只要切实可行,且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帮助,那就可以大胆试行。这样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议、家长评议结合起来,形成了学生的定性评价。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等,使评价内容多样化,让评价做到既科学又富有情趣,乐于被学生接受。评价应与教学同步,评价不能追求了过程而忽视了动机及其结果。考虑到评价目标的多样性,评价手段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于有些评价指标可以量化的部分还是要采取一定的量化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得评价更加精确、区分度也比较高,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判断,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方法进行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评价更好地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服务。具体来说,制定的定量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方面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宜采用一些有一定思维度和区分度的问题让学生作答,真正考出学生的水平,体现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或独创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或特长,有利于教师的甄别,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的评价考核则可以在前面自评、互评、师评、反思、量化考核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可以用分数、等级加评语的方式同时进行;使评价建立在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体制上,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达到评价的目的。可按如下操作的:附4.学生数学学习阶段性综合评价表(时间以一个月为单位)学生姓名.学号.考核时间.项目评价等级权重评价等级自我评价以平时评价为依据.①80%的评价在B等(含B等)以上为A等。②60%的评价在B等(含B等)以上为B等。③50%的评价在B等(含B等)以上为C等。④其它为D等。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堂反思测验成绩综合评价以评价等级为依据.①80%的评价在B等(合B等)以上为A等。②60%的评价在B等(含B等)以上为B等。③50%的评价在B等(含B等)以上为C等。④其它为D等。附5.学生数学学习终结性评价考核表(时间以一个学期为单位)学生姓名.学号.考核时间.项目及指标总分课堂表现(10%)作业情况(10%)自我评价(10%)小组评价(15%)教师评价(15%)平时练习(10%)期中测试(15%)期末测试(15%)成绩(100)折合分等级(说明.85分以上为A,75至84为B,60至74为C,60以下为D。)评语五、实施该评价的效果及反思存在的问题(一)实施该评价的效果经过实践上述评价实施方案是可行的,其效果表现在.1.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评价,学生把自己的课堂有效的学习时间反馈给教师,促进了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及时作出评价,便于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2.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学生通过自评,提高了自我调控的能力.通过学生的个人自评,明确了哪些达标,哪些还学得不够,发现问题,定出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小组互评,使学生个人与其他学生的比较中,找出了差距并向高标准看齐;通过教师的评价,找出了自己与此共鸣的地方,受到鼓励,同时还找出自己与教师不一致的地方,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完善了师生的真正合力。3.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评价实施后,教师指责和批评学生的机会少了,更多的是教师用委婉而又真诚的鼓励和赞赏,师生关系更加融洽。4.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评价实施后,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学生更加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二)反思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评价的实施要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学生自评能否客观公正对待自己,小组互评中学生是否存在私心,教师评价中也存在着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等诸多因素。因而,我们必须在评价前对学生、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给他们灌输新课程标准下评价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学生档案袋资料对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其发展轨迹有很大的作用,但保存时需要位置、防遗失。如果能设计出相应的电脑软件将资料进行电脑管理,教师提供数据,电脑显示出学生的趋势发展图,则评价会更显科学性、简易性。六、体会教学和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通过及时、多次、灵活的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的状态,诊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改正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对评价进行改革,能促使教师自身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对改革有所理解,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发展,并主动寻找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在整个评价工作开展之前,教师必须对学期的评价内容、方式进行布局;如何评价学生的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个体性;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学生的能力,突现评价的功能与作用,否则,操作如千头万绪,不知从哪儿做起。结论通过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可信性、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效果。也可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促进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目的、内容的要求,根据三年后学生的升学需要来进行。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以过程性的形成性评价为主,以阶段性的终结性评价为辅。阶段性的终结性评价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它的呈现形式以定性为主。对形成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数据、事实要记录在案。还有,评价量表所选定的受评项目必须是对教学有效的,是可以观察得到的,且受评项目所关注的应该是价值,最能表现价值的行为。总之,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作用是巨大的。经过实践证明上述评价实施的方案是可行的、是可操作的。而评价学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老师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参考文献[1]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刘兼,黄翔,《数学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3]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评价论》,上海教育出版社[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