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想_第1页
《观沧海》教学设想_第2页
《观沧海》教学设想_第3页
《观沧海》教学设想_第4页
《观沧海》教学设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观沧海》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悟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同学体味各首诗中所制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悟。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其中有许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斥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同学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仔细学习和努力掌控肯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日,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悟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说明?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调,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老师范读后同学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状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说明?

明确:交代了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依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假设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同学明白:以下四句并非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屹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气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开展。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改变,表现了大海的宏伟气概。"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特别严密,可见构思的细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眼前看到的景象?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似乎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绚烂的银河,似乎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怪想象。

启发: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开展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笔下的沧海气概宏伟,胸襟开阔。依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不由自主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绚烂,假设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喜闻乐见的名句。

说明:最末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拓展阅读:《观沧海》解说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绚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敞浩荡,山岛高高地矗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非常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似乎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绚烂,似乎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说明

(1)临:登上,有巡游的意思。

(2)碣(ji)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nd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zh):高高屹立。竦,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假设:犹如.似乎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特别,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抱负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抱负。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