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研究_第1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研究_第2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研究_第3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研究_第4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对每个大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的大班时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大班幼儿与小学儿童之间的联系的平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相比,大班儿童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习方式将面临重大Q幼儿园实习期间,通过使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从教师的认识与态度、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学习习惯培养家长资源利用几个方面收集各种相关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组织和分析,描述了大班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对于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给与相关建议,希望通过以上建议,为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师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提供帮助。关键词: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幼小衔接调查研究Abstract:Foreacholderchild,thedevelopmentofgoodstudyhabitsduringtheolderyearsofkindergartenisimportantforasmoothtransitionintheconnectionbetweenolderchildrenandchildreninelementaryschool.Comparedtootheragegroups,olderchildrenareinanimportantperiodoftransitionbetweenkindergartenandelementaryschool,andtheywillfacesignificantchangesinthewaytheylearn.Therefore,itisnecessaryforteacherstostrengthenthedevelopmentofgoodlearninghabitsduringthisperiod.DuringherinternshipatQKindergarteninKaizhouDistrict,Chongqing,theauthorcollectedvariousrelevantdatafromseveralaspects,includingteachers'awarenessandattitudes,goalsoflearninghabitdevelopment,contentsoflearninghabitdevelopmentforolderchildren,andtheuseofresourcesforparentsinlearninghabitdevelopment,andorganizedandanalyzedtheobtaineddatatodescribethecurrentsituationoflearninghabitdevelopmentforolderchildren,andtogiveanopinionontheWehopethattheabovesuggestionswillhelpkindergartensandkindergartenteacherstocultivatechildren'slearninghabits.KeyWords:Kindergarten,StudyHabitDevelopment,BridgingEarlyChildhoodEducationandPrimaryEducation,Investigationandstudy一、绪论(一)选题缘由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学习的意愿,从而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个期衔接的重要意义,完善教育在家庭部分中的作用,是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举措。期。(二)研究目的Q幼儿园为例进行研究,使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各种相关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组织和分析,了解该幼儿园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现状,针对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处于大班的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未能养成的原因,并挖掘其问题本质从而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并将理论结合实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幼儿摒弃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孩子来的发展与受教育道路中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师教学方面,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更新教学思路和理论,科学的完善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方案,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有利的过渡培养。(三)研究意义活的准备。二、文献综述1、幼小衔接”[1]有些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士认为:大部分的教育研究者把幼小衔接简单的理解为幼儿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但实际上幼小衔接作为系统性的基础教育,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多方位的配合和支还有研究者认为广义上幼小衔接是为了儿童顺利从学前教育阶段进入小学阶段,学校、家庭、儿童三者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适应过程。[2]小学教育的不同阶段完成平稳的意识和心态的转变,使孩子的观念和学习能力也随着教育环境的转变得以变化和提升,幼儿、教师、家长相互互动,使幼儿进入小学有良好的状态,采用了幼小衔接的广义概念。2、学习习惯关于学习习惯概念,有以下几种解释。比如,《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学习习惯定义为学生为取得”[3]。第二种解释,田澜认为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并能反映其学习态度的自动化行为模式[4]。李喜元将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划分为:学习卫生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和动脑思考习惯等习惯[5]。;阅读书写习惯指幼儿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够有序翻阅图书,握笔姿势、书写姿势和坐姿正确[6]。3、幼儿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经过练习而固定下来并最终成为需要的自动行为倾向和行为本研究中的幼儿学习习惯培养,教师使用适当的培训方法并利用所有教育资源来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以使孩子提前为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1、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机制”[8]。行为主义学者华生认为“习惯系统的习得,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9]Birkedahl对习惯作出了如下界定:“习惯是后天学来的行为模式,它的出现几乎是自动化、不受意志的控制,是因无数次的重复运动所形成的”[10]。2、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价值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习惯是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人的道德品质的直接来源良好的习惯是个体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藏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12]。3、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价值阅读方面的成就水平相关[13]。在对22000名幼儿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在幼儿园第一学年就经常表现出积极学习态度的幼[14]。在六项纵向研究中探)[15]。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4、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研究者以“幼儿”和“学习习惯”为标题对CNKI83篇文献值得参考。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教师对幼儿常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书写习惯和好问善思习惯的培养。在文献中提取了很多有实践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师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幼儿能够在上课和学习一项技能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专注并认真的倾听;教师培养幼儿好问善思习惯,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想法,调动幼儿能动性,学会思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教师培养幼儿常规学习习惯,督促幼儿学习过程中对用到的学习工具和物品要爱护,有随手意识;教师培养幼儿阅读书写习惯,培养幼儿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够有序翻阅图书,握笔姿势、书写姿势和坐姿正确等等[16]。大班幼儿应该具有的良好学习习惯,如:石宁宁认为大班幼儿应该加强培养常规方面学习习惯、自我监控学习习惯、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策略使用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等良好学习习惯[17]。裴宁宁老师从对幼儿园升学上来的孩子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上课听讲不认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爱动脑思考等问题,提出个体在幼儿园期间就应该着重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专心倾听习惯、早期阅读习惯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习惯[18]。、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培养方法、对家长资源的利用几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方法。5、影响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19]。在影响因素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原生家庭经济基础家庭的文化资本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20]。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中,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分外关键。如,施艾萌在实验观察中发[21]。当然,性别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其中之一,石宁宁通过对大班儿童学习习惯问卷的分析发现,在学习习惯的常规行[22]。袁淑华提到,要养成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特别注意环境的熏陶、发挥榜样的作用[23]。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Q幼儿园大班教师中,选择了5名大班教师作为主要的观察和访谈对象。研究对象信息表如表3-1所示:表3-1被访谈教师基本信息表观察对象性别教龄学历A教师男2本科B教师女7本科C教师女5本科D教师女3本科E教师女2本科1.文献法CNKI,万方,百度学术和CALIS外文期刊等网站上查阅和分析了相关文件,并阅读了有关行为和学习习惯的书籍。作者以“儿童的学习习惯”为关键词对CNKI进行了搜索,排除了无关的文献后,共获得了83份文献。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国内外儿童行为和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研究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2.访谈法本研究通过自制的访谈提纲(见附录1),对重庆市开州区Q幼儿园中的五名大班教师进行结构访谈,通过访谈的实践经验。5名父母,以了解他们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看法和做法(见附录2)。在采访中,作者还将基于老师和家长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跟进。在这项研究中,为了保护受访者的个人隐私,受访者的姓名被替换为字母。3、观察法观察法为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利用不同方式细致观察被研究者并得到相应资料的方法,是获取教育研究信息(观察表见附录3)记录教师进行的集体教学活动等,之后对获得的观察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分析,并筛选出与学习习惯养成有关的语言和行为片段。四、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现状、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组织和分析,描述了大班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1.教师对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认识和态度大班教师的访谈,有以下几种看法:的小朋友交头接耳,那对于他学习习惯的培养说明不到位。”(老师C)也算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老师E)仅限于学习方面,还有的教师对学习习惯培养只是有大概认识。的作用。”(老师B)师的教学负担也能由此减轻,把更多的精力着重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上。2.教师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内容:教师对幼儿常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书不断的维持秩序。以下是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时间:上午集体教学活动地点:大班活动室T幼儿属于很活泼,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在活动中喜欢自言自语或跟旁边同伴讲话,老师在前面讲,T幼儿在T幼儿:“不要再讲了。”听到老师的提醒,T幼儿会停下来保持片刻的安静,但没一会儿,他又开始了其他的小动作,看到空气中飞舞的毛絮,他会伸手去抓,看到前面小女孩的小辫子,他要去摸一摸,有的时候,他也会听到老师讲的话,听到有的小朋友站起来回答问题说:“我喜欢吃苹T幼儿:“要先举手然后才能回答问题。”在所观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类似以上案例中T幼儿的大班幼儿还存在较多,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于大班幼儿学3.教师对家长资源的利用[24]。在对五名家长进行访谈过后,通过访谈记录整理出教师利用家长资源的方式方法:召开家长会,与习惯培养的方式与教师的区别,通过活动让父母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下是几位老师的具体做法:开活动……(老师B)读书也不会睡觉。(老师C)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孩子的勤于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在产生疑问的同时有挖掘答案的兴趣。4.教师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在教师培养大。以下是以兴趣法和游戏体验法为例来具体分析。抱节》的故事开始部分:在想,我要和每个小动物都要拥抱一下,他走出门,碰到了小兔子,他张开手臂想要去拥抱小兔子,可是小兔子不愿意和大熊拥抱,慌张的跑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注意力得到保持,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什么要这样做”。以下是游戏体验法的应用实例:游戏目的:为了帮助幼儿认识到认真倾听的意义与价值,Q园大一班开展了一次《听我说》的游戏活动。游戏说2分钟之后,请“小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请其他幼儿复述任务内容与要映“听不清”,无法复述出任务基本内容。最后,老师顺势引导幼儿共同商议制定“倾听”的规则与要求。。游戏体验法给幼儿创造了换位思考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认真倾听他人讲话、不随意插话”的社会意义。1.教师对学习习惯培养的认识不全面养”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对其真正内涵的认识还是有所欠缺,对只限于教学活动:的小朋友交头接耳,那对于他学习习惯的培养说明不到位。”(老师C)针对幼儿的教学活动和其他年龄段的教学活动开展方式有所不同。适用于幼儿的学习活动形式主要以游戏为活动中,那么学习习惯培养的效果会不是那么理想。2.教师对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要求较为笼统每个幼儿可以发展哪一个水平要明儿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符合大班年龄特点、应该重点发展哪一侧重点却不太明确。以阅读习惯为例:“阅读习惯就是喜欢去阅读区看书,更多的是对看图画书有强烈的阅读想法吧。(老师E)”同类型的符号所组成的文学作品。《指南》要求和建议大班幼儿应该重点发展的是对其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这一品老师提出的培养内容与要求中却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教师只有进一步明确与细化大班幼儿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与培养策略,才能有效支持和引导大班幼儿学习习惯从原有水平向更改水平发展。3.教师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方法科学性不足幼儿为前提,不要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可是根据研究者的观察,有的教师在使用批评、惩罚纠正幼儿不良学习行为时,常因把握不好尺寸或者控制不好音量,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以下是一段观察记录:时间:下午区域活动时间地点:图书区刚开始只有一个小男生A主动选择了图书区,后来教师又“请”另外两个男生B、C和一个小女生D进入图书区。小朋友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书,AB和C一起看太空书籍,D选择了精灵童话书。不到5B和C一B和C吼道:“怎么回事啊,扔的到处都是,不要了是吧?!这是你们玩闹的地方吗?!好好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教师手指向区域标识)?B和C也停止了玩闹。最后区域时间结束后,该教师让B和C整理图书角给予警告。B和C是因为喜欢图画书中的“飞碟”,所以才把图书和抱枕当作飞碟,玩起了“飞碟”游,B和C虽然立马的情况。4.学习习惯培养中家长处于被动地位常也反映出,他们参加幼儿园活动的频率和方式将受到工作性质的影响。没有孩子“合作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五、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学习习惯培养的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对于大班教师,关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培训活动。“在我的印象里也有过学习习惯方面的培训,但是因为每次培训完,就记录完了以后就交了,就没什么印象了。(A,大多数的培训活动更多的是形式化的活动,即使教师参加了此类培训活动,但大部分教师对学习习惯培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二)教师未完全贯彻《指南》的基本精神教师未完全贯彻《指南》的基本精神导致教师对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要求较为笼统。幼儿教师针对各个年龄阶层的儿童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习惯培养方式,在《指南》中,针对不同的年龄阶层有不同的指导建议。以倾听习惯为例,得懂”三个维度对大班幼儿倾听习惯的发展提出了期望与要求。《指南》在倾听习惯维度的划分上更为分明,在言语的界定上也更为规范。如,“在集体中”、“按次序”、“相对复杂的句子”等词语,更为详细、严谨地描述出了大班幼儿在倾听习惯方面的典型发展表现。中由于幼儿教师缺乏以上特性导致教学内容没有十分明确。(三)教师欠缺学习习惯培养的知识与能力罚,多鼓励。只有12个字,很容易说出来,但仍然很难做到。”一致的地方,进而影响了培养活动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四)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扮演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六、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建议(一)幼儿园层面习惯培养经验进行交流分享,教师也可以分享在幼儿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教研讨论为教师解决。2、改变培训考核评价方式每次培训活动之后,幼儿园要求教师上交心得体会为主的培训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师对相关培训内容的掌。所以幼儿园在要求教师在上交心得体会后,教师还要整理互相交流得出的案例和经验,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能力。(二)教师层面中,幼儿,更有利于提升教师对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效果。2、教师贯彻落实《指南》的基本精神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提高学习习培养的科学性。教师深入理解《指南》,可以避免在学习习惯培养时产生误区,尤其在制定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上更加合理。3、教师要提升学习习惯培养的知识与能力对优秀学习习惯培养案例的分析增强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能力。(三)家长层面提升家长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能力。题。结语Q幼儿园从通过使用从教师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培养幼儿学,找出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中出的存在的问题,针对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和教师提高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水平。查方式的层面,由于自身研究水平有限,针对大班幼儿的学习习惯的研究与调查比较片面。因此,在之后的研究养提供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期刊:[1]田澜.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的编制[J].心理学探新,2010(5):89-94.[2][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2-118.[3]赵攀,杜长娥.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山东教育,2000(18):23-25.[4]金顺玉.浅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小学),2012(8):96-97.[J].教育探索,2016(8):136-142.黄富峰.亚里士多德道德心理思想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5):65-68.[J].临沂大学学报,2012(2):100-105.[8][J].少年儿童研究,2002(10):38-39..[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Z3):45-47.[10]李敏.关于学前儿童习惯的国内研究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110-118.[11]顾秀英浅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1(9):55.[12]蔡倩男.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安徽基础教育研究,2018(1):59-60.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幼儿园为例[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11):6-9.[14]王晓芬,张菊梅.3岁~6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培养初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33-37.[15]裴宁宁.幼小衔接中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好家长,2017(25):116.之间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0(4):3-9.[17]施艾萌.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自我监控的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09(11):126.学术论文:[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5-6岁儿童早期数学能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贾华.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外文文献:KyungokS,YooyoungY,HyunsuhP.StudyontheEatingHabitsandGrowthDevelopmentinKoreanPreschoolChildren[J].NursingStandard,2005,23(37):981-991.DiethelmK,RemerT,JilaniH,etal.Associationsbetweenthemacronutrientcompositionoftheeveningmealandaveragedailysleepdurationinearlychildhood[J].ClinicalNutrition,2011,30(5):640.SteinMA,MendelsohnJ,ObermeyerWH,ctal.Sleepandbehaviorproblemsinschool-agedchildren.[J].Pediatrics,2001,107(4):E60.GettingerM,SeibertJK.ContributionsofstudyskillsItoacademiccompetence[J].SchoolPsychologyReview,2002,31(3):350-365.ChenJQ,McnameeGD.PositiveApproachestoLearningintheContextofPreschoolClassroomActivities[J].EarlyChildhoodEducationJournal,2011,9(1):71-78.1、教师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教龄、学历)2、您认为什么是幼儿学习习惯?3、您认为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重要吗?4、您认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总目标(终极目的)是什么?依据是什么?5、您认为大班幼儿应该重点加强哪些学习习惯的培养?请具体说明。是如何确定的?6、您都采用过什么方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请举例说明。7、您所在的班级幼儿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学习习惯?原因是什么?8、当幼儿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您一般会怎么做?9、您认为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环创发挥着什么作用?举例说明。10、在创设学习习惯培养环境时,大班幼儿做了哪些工作?(设计构思、装饰布置...)11、您所在的幼儿园开展过学习习惯的培训吗?具体有哪些?您更想要培训哪些内容?12、您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中面临哪些困惑?需要哪些帮助?附录2: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家长访谈提纲1、您认为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重要吗?为什么?2、您认为如果进行学习习惯培养,应该由谁负责?为什么?3、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教师是如何与您沟通合作的?4、您是否主动与教师就学习习惯培养问题进行过沟通?提出过建议?5、您认为影响您参与幼儿园相关活动的因素有哪些?附录3: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观察记录表1.观察日期:2.观察地点:3.观察班级:4.活动类型:5.执教教师:6.备注:观察记录内容分析与评价(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环境创设:资源利用. )脚注石凌霞.幼小科学衔接孩子有序入学[J].当代学前教育,2016(4):10.李娅菲.法国幼小衔接教育制度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5.林崇德.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220.田澜.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的编制[J]心理学探新2010(5):89-94.李喜元.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贾华.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李喜元.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