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当你听到夏夜里泉水叮咚,看到冬日里雪花飘落,你是否会想: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天然水是如何变成饮用水的?一.水的天然循环问题:(1)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中,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2)什么原因导致其能量变化?(3)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什么?1、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太阳为水提供能量,使水分子的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摆脱彼此的束缚,变为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云。云随风漂移,再遇冷又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汇入江河湖海,渗进山川土地。通过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大自然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2.地球上的水及淡水储量和分布我倡议: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吧!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淡水。但是,地面上的淡水往往掺杂有许多物质,为满足实际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们需要根据天然水水质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不可溶的杂质(例如:泥沙)可溶的杂质
(例如:盐)水中杂质的种类微生物(例如:细菌)(1)沉降:自然沉降,吸附沉降(2)过滤(3)吸附自然沉降:
将天然水长时间静置,水中颗粒较大的固体杂质沉降下来。吸附沉降:向水中加入明矾,它溶于水后吸附水中较小固体颗粒而沉降下来。1.净化天然水步骤给你一瓶浑浊的天然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1)分别把两份约100mL的天然水注入烧杯A和烧杯B中,把烧杯A放在实验桌上静置;在烧杯B中加入明矾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再静置。观察两个烧杯中所发生的变化。(4)蒸馏(2)按照如图所示做好一个过滤器,完成对烧杯A中上层液体的过滤。过滤:利用网眼极小的滤纸,使水能通过而固体颗粒状物体不能通过,从而净化污水。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二低:玻璃棒的作用:引流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三靠: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过滤的应用?考考你:
小明对浑浊的石灰水经过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旧浑浊。请帮他分析原因。
原因:(1)滤纸破损;(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仪器(如烧杯)不干净。(3)在步骤2中得到的略带颜色的滤液中放入一个活性炭包,充分搅拌后静置。观察烧杯中液体的变化。现象颜色消失、水澄清了结论活性炭将颜色吸附了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如颜色和气味用滴管取1滴上述烧杯中的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现象。现象:有固体在玻璃片上结晶析出
天然水经过了沉淀、过滤、吸附操作,是不是已经变成纯水了?
不是,因为可溶性物质不能通过上述操作分离出来。(4)天然水除了含有不可溶的固体物质和微生物以外,还含有肉眼无法看到的可溶性物质。将第(3)步获得的清水加热煮沸,使水蒸气冷凝在烧杯上部的表面皿上,将冷凝后的液体滴在玻璃片上,再用酒精灯加热蒸干,观察玻璃片上发生了什么现象。现象:看不到任何物质存在
(1)自然沉降:使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2)吸附沉降:加絮凝剂明矾,吸附小颗粒悬浮杂质。(3)过滤: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4)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或异味。(5)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2.以上处理天然水各步的作用是什么?思考:2.澄清透明的水一定是纯水吗?1.水的净化方法有哪些?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什么?项目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特点实例3.纯净物和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①具有固定的组成;②具有一定的性质①没有固定的组成;②各组分保持原有性质氧气、高锰酸钾、蒸馏水、二氧化碳等空气、粗盐、自来水、糖水、食盐水、黄泥水等注意:①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净物。②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原有的性质。③纯净物混合物混合分离5.自来水生产过程蒸馏水中不含我们所需要的多种矿物元素,长期饮用会影响健康。也不宜直接饮用天然水,因为其中会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再输送到千家万户。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还可能被污染,所以要煮沸杀菌后再饮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物理变化)活性炭吸附(物理变化)消毒(化学变化)配水吸附沉淀池砂石过滤池地下洁净贮水池氯气消毒硬水:
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2)加热煮沸法:将软、硬水分别放入烧杯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后,观察杯底的白色沉淀情况,白色沉淀多的为硬水。6.硬水、软水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例如:纯净水、蒸馏水。(1)用肥皂水法:将肥皂水分别加到盛有软、硬水的烧杯中,搅拌,出现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则为硬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1)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2)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如何降低水的硬度呢?方法:煮沸和蒸馏思考题:在实验室中,静置、过滤、吸附、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蒸馏蒸馏加入肥皂水【典例1】(2010·晋江中考)2010年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涉水卫生”。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向河里倾倒污水B.向河里投掷杂物C.定期清洗家用饮水机D.在河边洗衣知识点一:水的净化及水资源保护CA.海水B.食醋C.氮气D.鲜橙汁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典例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C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B1.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B3.(2010·广东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酒B.矿泉水C.24K黄金D.铁矿石C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二氧化碳B、液氧C、自来水D、冰水混合物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洗衣粉B、蒸馏水C、酸奶D、精制碘盐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河水B、食盐水C、啤酒D、24K黄金4、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镁条B、浮有冰块的水、澄清石灰水C、生理盐水、食醋D、氯化钾、液态氧趁热打铁5、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食用醋C、蔗糖D、白酒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合金钢
C、可乐饮料D、氧气与液氧的混合物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84消毒液B、白醋C、医用酒精D、蔗糖8、下列物质中,两者都属于混合物的是()A、干冰、液化气B、石墨、碘酒C、硫粉、生锈的铁钉D、大理石、海水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食盐和泥沙
C.食盐水D.铁粉和铜粉
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练一练
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
C.溶解食盐D.加入肥皂水BDD4、印度洋海啸使当地的水受到污染,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出一些关于饮用水的建议。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B、用漂白粉杀菌消毒C、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D、饮用前加热煮沸C5、指出左图中的错误:⑴
。⑵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6、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⑴水中的泥沙:
。⑵水中的食盐:
。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药物经济评估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领域的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科技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趋势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验中的统计学应用试题及答案
- 第1讲 运动的描述-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
- 预算与评估的一致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教师述职报告会议
- 小学语文习得策略及试题设计
- 汽车维修工车主使用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考试技巧与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非淹没矩形堰、三角堰、梯形堰流量计算
- 牛排培训大全课件
- 昆虫内部结构和生理教学课件
- 分水岭脑梗死课件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全套完整版)
- 车站夜间吊装方案
- 液压与气动技术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药品评价与遴选量化评分表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 中西文化差异图解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