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owerPointPresen_第1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owerPointPresen_第2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owerPointPresen_第3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owerPointPresen_第4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owerPointPrese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矿产及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一节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二节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的概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源资源概述中国能源资源特点及发展战略农村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矿产资源概述

矿产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矿产是在目前科技和经济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矿物(矿物质)或其结集体-岩石。我国矿产资源法中指出:“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般可分为能源、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三大类。

矿产资源是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和近期内,我国社会生产所需的80%左右的原材料、95%左右的能源、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和30%以上的饮用水来自矿产资源。全球矿产资源世界上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金刚石等固体矿产为例,其资源量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几个国家或地区。如全球铬矿资源储量的82%、铂族金属储量的89%和黄金储量的41%分布在南非,钨矿储量的43%和稀土金属储量的42%在中国,27%的铅矿储量分布在澳大利亚,26%的铜矿储量分布在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发布的数据,可以对全球的矿产资源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详见下表中国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9种,水气矿产3种。已发现矿床、矿点20余万个,如果把某些建筑材料矿产,如花岗岩、砂岩等也包括在内,矿床数量将更多,平均每10000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有200多个矿床、矿点。已发现的油气田400余处,固体矿产地约2万个。40多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中国矿产资源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根据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同世界比较,具有优势的矿产有:钛、钒、钨、锡、锑、汞、稀土、钽、煤、磷、萤石、石墨、菱镁矿、膨润土、芒硝、重晶石等近20种;钛铁矿(FeTiO3)钒铁矿(晶体,表面为钒铅锌矿)钒铅矿白钨矿Scheelite(CaWO4)钨铁矿锡石Cassiterite(SnO2)锑镍矿自然汞钽铁矿石墨Graphite(C)硫酸盐类矿物-重晶石稀土矿物稀土矿物瑩石瑩石瑩石水之韵(萤石)吐鲁番葡萄(萤石)夜明珠(萤石)硫酸盐类矿物-重晶石辉铋矿黑钨矿硅铍钇矿电气石镁电气石(NaMg3Al6[Si6O18](BO3)3(OH)4)磷灰石(晶体)高岭石Kaolinite(Al4[Si4O10](OH)8)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珍珠岩等5种;我国稀土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素有“稀土王国”之称;钨和钛铁矿探明储量均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锡、锑、钼、磷、石墨、萤石、重晶石、菱镁矿等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矿产开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各种经济成分的矿山企业28万多个;1995年全国矿石采掘量51亿吨,全国初级矿产值4636亿元;1996年全国原油产量1.57亿吨,天然气产量201亿立方米。(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境问题。在开发矿产资源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并呈发展趋势。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治理与防止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方面有明显的进展,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后,走向了防止与治理结合的道路。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状况所限,大多是处于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矿产资源,破坏环境的势头有增无减。我国目前也处于这种状态,局部有改善,总体还在恶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酸雨严重我国能源结构75%是煤,而绝大部分燃煤未经脱硫处理,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2、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我国地下水资源不足,但矿产开采需要疏干排水,每年仅采煤排放的矿井水就达到22亿吨,同时,选矿又需大量用水(每选1吨矿,约需5吨水),使地区周围地下水供需失衡,水位大幅下降,全国300多个缺水城市,矿业城镇就占了80%。由于大量排放有害矿井水及选矿厂排放的含有重金属和化学药剂的废水,对水系及土地造成了直接污染。另外,还造成地面裂隙、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3、挤占土地据1994年调查,全国矿山开采占用土地总面积586.7万公顷,全国矿山破坏土地面积约为156万公顷。自1957-1990年,因矿山占地而损失的耕地就占全国耕地损失的49%。全国矿山占用林地约105.9万公顷,占用草地面积26.5万公顷。另外,巨量的尾矿及采剥排弃物,每年超过5亿吨,截止1993年,据统计,累计已存放约70亿吨,直接占用和破坏土地1.7-2.3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以200-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4、堆积尾矿,污染环境矿山的尾矿及固体废弃物除破坏原始地表,占用土地外,还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如破坏植被,造成空气、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有毒成分造成水体污染、尾矿坝失修而造成的崩塌淹没村镇与农田等。

2005年4月18日,在河北省曲阳县范家庄乡一个小铁矿选矿点,工人正在作业。2003年以来,当地出现大量小铁矿选矿点,其中一些选矿点从附近的山坡上开采铁矿石或从河道里挖选铁砂,致使植被遭到破坏,大量淤积的尾矿砂淹没耕地并影响雨季泄洪,排放的废水使河流受到污染。有关部门曾对此进行集中检查,但一些选矿点仍在非法作业。国家明文规定,开采矿藏必须有国土、环保、公安、安全监督等部门的许可,并颁发相关的许可证后,才能进行开采。但是,甘肃皋兰县石青村的大部分金矿都拿不出相关证件,几十家金矿在几家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长期非法开采,造成环境污染。3月18日,在甘肃皋兰县石青村附近的山上,私采滥挖使山体遭到严重破坏,植被全无。新华社记者张目摄2005年3月18日,在甘肃皋兰县石青村的一座私人非法开采的金矿上,工人们正在搬运矿石。新华社记者张目摄

2005年3月18日,在甘肃皋兰县石青村一座矿山上,一位矿工在挑拣矿石。这家非法开采的矿洞内由于缺乏安全措施,隐患重重。新华社记者张目摄

2005年3月18日,曾经用来装氰化物(剧毒)的空瓶被随意丢弃在甘肃皋兰县石青村的空地上。新华社记者张目摄

2005年4月18日,在河北省曲阳县范家庄乡一个小铁矿选矿点,工人正在装载铁粉。

2005年4月21日,陕西省神木县店塔镇前梁村村民站在塌陷裂缝中。在神木县塌陷区存在很多这样的裂缝。2005年4月25日,陕西省神木县店塔镇前梁村村民王来信在塌陷区平整土地。煤炭开发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现在因土地塌陷、地下水渗漏而荒芜。

2003年以来,河北省曲阳县范家庄乡一带出现大量的小铁矿选矿点,目前该县仅范家庄乡至郎家庄乡沿通天河十余公里的路段就有大约六七十家小铁矿选矿点。一些选矿点从附近的山坡上开采铁矿石或从河道里挖选铁砂,致使当地脆弱的植被遭到破坏,大量淤积的尾矿砂淹没耕地并影响雨季泄洪,排放的废水使河流受到污染。江西永平铜矿污染触目惊心江西永平铜矿污染触目惊心这张资料照片显示委内瑞拉博利瓦尔露天铁矿挖掘机正在开矿。露天开采直接破坏了地表土层和植被,废弃物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废物中含有的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水域及大气,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是以矿产资源的持续供给、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减低环境代价为前提,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目标是:达到保持资源增长与资源消耗基本平衡,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地进行矿产资源管理与保护,提高单位矿产资源的国民经济产出率,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矿产资源消耗水平;健全政策与法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决策机制和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矿产资源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勘查工作及各项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控制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于法律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1、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建立地勘工作新体制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地质条件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急需的主要矿产有相应的探明储量和地质资料。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对策,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由国家承担;商业性的地质工作进入市场,由企业来承担。

2、建立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制度有效地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保证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涉及国家的安全,在和平时期为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稳定,除了本国的政治因素外,获取足够的资源保证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战争期间,关键性的战略矿产资源更是国家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因此,必须有严格的矿产资源储备的制度与系统。

3、提高对矿山“三废”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努力做到矿山尾矿、废石、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和对周围环境的“无害化”;实现矿山闭坑后,矿山环境整治、复垦工作的制度化。

4、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勘查工作及各项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5、依靠科技、推动找矿要加强矿产资源形成的基础理论与规律研究,进行矿床地质科学与其他基础地质科学和基础学科的交叉,联合研究,建立更接近客观实际的成矿理论,更有效地指导找矿。用废铝生产铝材所耗的电仅相当于从矿石中提炼铝耗电量的5%,回收一个易拉罐节约的电够20英寸电视用3小时。一、能源概述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状况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能源与能源资源

能源是指可以从中取得能量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热、光、动力、电力等的自然资源。能源资源是指自然赋存的已查明的和推断的富集能源。这些资源需要在经济上有开发利用价值,或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有经济价值。已探明的或估计可以经济开采的能源资源称为能源储量。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发表的世界能源调查,各种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资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能潮汐能等。在日常生活中,按其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的层次,人们又将能源进行了各种划分。主要有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再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常规能源等。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水能、原煤、原油、天然气、铀矿以及生物质能、太阳能等。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等。一次能源根据其能否循环使用和不断得到补充,又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用后又能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而原煤、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又称化石燃料)是不能再生的,称为非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另外,人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称为常规能源,相对常规能源而言,利用新技术或新材料而获得的新的其他能源,称为新能源。新能源一般属于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含潮汐能)、地热能和氢能等。(二)世界能源利用发展状况自从原始人发现使用火以后,能源开发利用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代,由于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即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等的发明和应用,促使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按此将人类在能源利用上分为三个时期:

1、薪柴时期利用薪柴使人类摆脱了完全依附自然生存的状态,开拓了物质文明的新局面。薪柴的广泛使用,适应了以刀耕火种为特征的早期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

2、煤炭时期

18世纪,人类学会了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发明了蒸汽机,引起了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进入工业社会,并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3、石油时期

20世纪20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了能源利用上的第二次转变,这次是由以煤炭为主导转向了以石油为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东、北非、西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坡、东南亚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大的油、气田,石油产量逐年增长,在一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加。1950年世界原油5.39亿吨,1960年为10.87亿吨,到了1967年为18亿吨,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40.4%,超过了煤炭(38.8%),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石油时代。目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有石油为首位。由于天然气及水电、核能以及其他再生能源的兴起,人类社会目前正处在新的能源转变的过程中。(三)中国能源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中国能源资源丰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建国以来,能源的勘查、开采、加工、运输与利用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能源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几十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加强能源这一基础工业部门的建设,各种常规能源的生产在过去极其薄弱的基础上有了数十倍、上百倍的增长(见表3-6),从而使中国跨入世界重要能源生产国的前列。现在已形成一个以煤炭为主、多能互补、规模宏大、布局较为合理的能源工业体系,基本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8-1995年间,以年均4.3%的能源增长率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10.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2、以煤为主,多能互补我国能源结构呈现以煤为主,多能互补的总格局,在以煤炭为主的基础上,几十年来我国努力发展石油、天然气、水电与核电。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曾达到23.8%(1980年);水电逐年增长,至1996年已占6.2%,核电也得到了发展;在农村和边疆地区再生能源也有了进展。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以煤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工作体系。

3、能源生产和消费持续稳定增长主要依靠国内能源资源,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1953年为5200万吨标准煤,1995年为12.39亿吨标准煤。1949年煤炭产量3200万吨,1995年超过12.98亿吨,增长40倍,居世界第一。原油1949年产量仅12万吨,1995年达1.49亿吨,增长1240倍。1997年达到1.6亿吨,居世界第五位。1949年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1995年达1.0万亿千瓦时,增加230多倍,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达到1.16万亿千瓦时。

4、能源供应总量不足,单位产值能耗高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但中国人均消费量却很低,1993年为943千克标准煤,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7%。同时,中国单位产值能耗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95年,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3.97吨标准煤,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4倍,甚至比印度也高出50%以上。因此,不断增加能源总量供应,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展节能活动是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5、对环境的污染和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当今世界少数几个一次性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5%左右。全国75%的工业和动力、80%的民用商品能源来自煤炭。煤炭占用了铁路运力的42%、公路的25%和水运的20%,全国大部分大气污染和相当一部分水污染直接或间接来自煤炭燃烧与加工(1992年全国SO2排放量1685万t,烟尘排放量1414万t,其中的90%和70%是烧煤造成的)。预计今后二三十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有质的改变,也就是说能源需求的增长仍将主要靠增产煤炭来满足。这样,将必然继续加大煤炭对运输、环境的压力。寻找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已势在必行。二、中国的能源资源特点与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为了保证我国未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制订正确的能源发展战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制订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情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到有关的国际环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能源资源大国(从总量上看,见表3-7),必须基本上立足于本国资源,但也要合理进口国外资源。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必须既要从全国角度搞好宏观能源平衡,也要因地制宜并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处理好能源供应与利用问题。年度能源生产总量构成(%)万T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1950317496.720.910.032.331955729595.921.910.032.5119602963795.642.510.471.3819651882488.008.590.782.6319703099081.5614.141.233.0619754875470.5922.602.414.3919806373569.5023.752.983.7719858554672.8320.862.014.30199010399274.2019.002.004.80199512394174.8017.201.906.10表3-7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其构成

1、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煤炭资源分布的面积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赋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在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的大区中有相对较富的省份,如东北区的黑龙江,华东区的安徽,华中区的河南;而在能源比较富裕的大区中又有相对贫乏的省份,如西北区的甘肃,华北区的京、津两市。从分省探明储量看,超过1000亿吨的有山西、陕西、内蒙古;200-1000亿吨的有新疆、贵州、宁夏、安徽、云南和河南六省区,合占人国的25.3%。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山东(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67.8%。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其次为湖北、青海、贵州、广西,各在3%-8%之间。全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占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就省区而言,北方大多数省份以煤炭为主,而南方一些省份则以水力资源为主。在省内能源结构中水力比重在80%以上的有西藏、浙江、湖北、四川、福建,50%-80%的有广西、广东、青海、江西、湖南和云南。能源资源结构具有综合性特色的省份很少,但油气资源占相当比重(超过10%)的有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和京津冀。人均能源资源量是衡量能源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按照可开发资源数量计算,全国人均246吨标准煤。以大区论,西北达695吨,华北682吨,西南367吨,均有一种或数种能源特别丰富,具有全国意义。分省区看,西藏、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均超过1000吨,青海、云南均超过500吨,可算为最富裕省区。而另一方面,广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吉林、广西均在80吨以下,可视为极贫乏省区。

2、能源资源分布同消费分布脱节无论从第一能源种类或能源总体看,其分布与消费区的分布都很不一致。尽管在能源相对贫乏地区努力进行资源勘探和加大开发强度,有的地区甚至在全国能源生产中的比重已高于其资源比重,然而由于主要经济发达省市几乎都是能源相对贫乏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如华东区三省一市,能源资源只占全国5.4%,通过加大两淮徐州等煤田的建井规模和较充分地开发浙江水电,一次性能源生产的比重仍只占全国的4.2%,而能源消费量却要占到全国的11.4%。华南的情况同样突出,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量分别占全国2.3%,2.6%和7.0%。华中的能源消费量也超过生产量。以上三区合计要消费全国能源的1/3(见表3-8),他们的供需缺口主要靠华北甚至东北(供油)解决,需长途运输,诸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及其周围等能源集中消费区均离北方和西部主要能源基地一二千公里以上。即使在能源富裕的东北与华北,主要消费区如辽中南、京津唐,由于能源消耗量十分集中,也需要由黑龙江、山西、内蒙古远途输入能源。因此,能源由北而南和由西而东的大量运输将是长期存在的基本态势。

3、中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展望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性考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全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各个部门厉行节约能源。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起了主导作用,其贡献率约60%~70%。今后技术进步将是推进节能的关键因素。应力争主要产品和终端用能设备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不迟于下世纪中叶要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预测1990~2050年年均节能率可达3.3%。应在一次能源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开采、运输与加工的效率,从整体上把我国能源工业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2)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充分利用水能,积极发展核电和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逐步改善能源结构。根据我国资源特点,煤炭将继续占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要完善现有的煤炭基地和加快建设新的煤炭基地;适应消费趋势,增产煤炭;大大提高煤炭工业技术水平与原煤入洗比例。努力查明更多的石油储量,以保证东部油田稳产和西部油田的增产;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电力是整个能源系统的中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超前地位,要加速国民经济的电气化,大幅度提高人均用电水平。为此,一次能源尤其煤炭消耗中用于发电的比重要大大提高。经济上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争取在2050年前基本上开发完毕,建设更多的骨干电厂(包括核电站),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电网。(3)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大量进口油气。我国在实现石油自给的基础上1973年开始出口原油,最多时达3000多万吨。随着国内需要量的迅速增加,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华南、华东能源消费量大而本区资源贫乏,但地处沿海,从国外输入油气比起由北方远距离输送煤炭更为经济合理,也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东北能源消耗量巨大,煤炭依靠关内调入以弥补不足,石油生产将处于递减状态,由俄罗斯输入油、气也是一个可能的来源。(4)完善能源输送体系。我国已建成了一个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担负了沉重的能源输送任务。鉴于今后跨省区的煤炭供应基地更将集中于“三西”地区,北煤南运与西煤东运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我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接替基地将在大西北,而当前运输中又存在着动力不足、运输系统不协调不配套、无效运输严重等问题,为此必须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交通建设,重点是加快晋陕蒙煤炭大规模外运和西北石油外运问题,争取在下世纪初期在全国形成一个大能力和现代化的包括多方式多通路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因地制宜、各尽所长、联合运输、协调发展。(5)加强能源科技研究,推行洁净煤计划,减轻环境压力。能源开发,无论是提高勘探水平和最大限度增加可采储量,无论是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深化节能,以及治理主要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都需要加强科技工作。鉴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消耗的绝对数量只能是有增无减,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发展洁净煤技术(CCT),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并促进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CCT主要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气化、循环流化床燃烧、电站脱硫、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炭液化等,应分别情况大力发展和进行研究试验。此外,要推进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探索合理解决农村人口分散地区能源问题的途径。总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如果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保持不变,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资金、环境和运输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应引导全社会重视适度消费,谋求在人均能耗适度增加的前提下,改善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行低能耗、少污染的民用产品和服务,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月15日,北京广外街道绿化站的工作人员在擦试太阳能发电站设备。该太阳能发电站启用后,一天能够发电12度,可以解决绿化站的全部用电。

12月8日,由香港地球之友举办的第三届太阳能车大赛当天拉开帷幕。27支香港学校和机构的车队参加了比赛,展示了他们设计的新一代太阳能车。此次活动旨在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及应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澳大利亚新能源开发公司EnviroMission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的西南部建造一座高1000米的-太阳能塔。此塔建成后将会是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筑物了。图为设计样图。白天静静地吸收太阳能,晚上转化为电能后点亮校园,这种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灯近日出现在闵行二中的校园里,它也给学生们研究太阳能应用的科普活动提供了好素材。(杨建正摄影报道)德国国际太阳能技术贸易博览会德国国际太阳能技术贸易博览会德国国际太阳能技术贸易博览会洪泽湖上第一座新型固定太阳能灯桩峻工近日,投资30万元的洪泽湖上第一座新式太阳能灯桩在南线6号标峻工,该灯桩具有环保、防盗、省电等诸多先进功能,该灯桩的建成对于茫茫洪泽湖区船舶安全航行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美国沙漠地区的太阳能发电站普及再生能源应用知识香港举办太阳能车展清华大学的燃料电池“863号”城市客车B型车在今年五月的北京“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上,曾和奔驰公司的CITARO大巴同台竞技,显示了其卓越的性能。该车至今已经行驶2000多公里,在“必比登”挑战赛前完成3000公里的测试。日本设计出新型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公厕落户北京能源全由电池板提供图为同济大学的“超越二号”燃料电池轿车是中国首辆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的改进型,最高时速超过115公里,0-100公里加速时间为26.7秒。图为由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燃料电池电动游览车,该车是神力科技将燃料电池推向产业化的一个切入点,至今已完成多项测试,运行里程超过1000公里,性能稳定,各项性能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香港举行第三届太阳能车大赛香港举行第三届太阳能车大赛这是郑州丰乐农庄内用于大棚温室生产照明和动力电源的现代化风力发电系统(3月26日摄)。2003年以来,位于郑州附近黄河南岸的几个大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利用黄河滩区丰富的风力、光照和地热等资源,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成功解决了当地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太阳能动力车“Helios”号是一种能够连续数月逗留在高空中的飞行器原型,它们计划用来代替某些通讯卫星和研究卫星。确保飞行器工作必需能量的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它的机翼上,其翼展比波音-747飞机的翼展还要大——约82米,同时其机身长度不超过4米。在2001年“Helios”号曾完成几次高空试飞,当时创下了试飞高度达2.95万米的新纪录。

2005年2月13日,日本电信巨头NTT公司在东京展示一款名为“袖珍加油站”的新型多用途太阳能充电器。

2004年9月27日,一位天津市民在使用环保型太阳能无线公用电话。这种采用无线技术实现通讯的环保型太阳能“小灵通”公用电话,目前天津市已安装了800余部。设在电话亭顶部的太阳能板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能实现供电,同时小灵通电话本身不用架设通信线缆,因此这种公话具备易于安装、方便环保的特点。太阳能“小灵通”公话与其他公用电话具有相同的功能,可使用IC卡、IP卡等各种电话卡。

2004年8月2日,几位行人从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太阳能信号灯旁经过。北京第一个太阳能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于8月1日安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门附近。与普通信号灯相比,太阳能信号灯更环保、节电。因为其具有蓄电功能,在阴雨天及晚上也能保证正常工作。新华社发(南云摄)

2004年9月20日,法国Marseille,Hysun3000燃料电池车从柏林行驶到巴塞罗那仅仅用了2千克的氢燃料,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部分国家的“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东方网2003年5月16日消息:这是纽约一所中学的学生罗斯驾驶太阳能电动车SunPacer抵达美国第15届绿色汽车拉力赛的终点-华盛顿国会山。这辆由6名中学生设计的电动车前部像战斗机,背部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最高时速能达到60英里。绿色汽车拉力赛是美国绿色交通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网2003年6月30日消息:6月29日,22岁的法国女选手达尼扎驾驶33号赛车在布鲁塞尔国际微型节油车决赛中,以1605公里1公升的成绩获得冠军。历时2天的布鲁塞尔国际微型节油车赛在布鲁塞尔岗布尔森林里举行,来自日本、法国、葡萄牙、芬兰等国的50名选手参赛。车手以1公升汽油为限,赛出最远路程者为优胜。东方网2003年6月30日消息:6月29日,参加布鲁塞尔国际微型节油车决赛的赛车陆续驶离起跑线。历时2天的布鲁塞尔国际微型节油车赛在布鲁塞尔岗布尔森林里举行,来自日本、法国、葡萄牙、芬兰等国的50名选手参赛。车手以1公升汽油为限,赛出最远路程者为优胜。东方网2004年11月1日消息:11月1日,一名汽车司机在中国石油哈尔滨销售公司一加油站内为汽车加乙醇汽油。从即日起,黑龙江省开始全封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变性燃料乙醇后调配成的一种新型清洁车用燃料,经检测,与普通无铅汽油相比,使用乙醇汽油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下降30%和13%。丰田车展昨天在东京以东的幕张举行。丰田公司在媒体预展期间,展示了电动单人车PM。设计此款车的目的是体现人车统一,并提供先进的车车通讯手段。风力发电――解决我国能源挑战的一大出路。据德国行业协会日前统计,德国太阳能市场2004年上半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约50%,增长金额1亿欧元以上。德国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为摆脱对进口和传统能源的依赖,德国近年把能源政策重点放在节约传统能源和发展新型能源两个方面,以期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新华社记者李明放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公安巡逻车,昨天驶上王府井金街。在上海举行的2004必比登挑战赛上,曙光101太阳能第三代概念型电动车准备驶入赛道。这款车的特点是有一个轮毂式马达,能源使用效率高达98.%,风阻系数是0.1,总重量仅为180公斤,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它的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45公里,这部车辆曾经仅靠太阳能在一天内行驶了780公里。新华社记者袁满摄

2004年6月3日,杭州西湖时代广场前的一个书报亭安上了一套太阳能供电系统,成为杭州首个太阳能书报亭。据介绍,该系统每充电1天,可供报亭内的节能灯和节能电扇用电5天至7天。九寨沟以石油液化气为燃料的绿色观光车三、农村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我国农村地区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迄今尚有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除了大中城市郊区及铁路沿线或大江沿岸,交通方便可使用较多商品能源外,大多数乡村只能依靠电力照明和主要仰仗生物质能充当生活用能来源。甚至还有7000多万人尚未用上电。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与农村人口分布情况,解决农村能源的途径只能是因地制宜与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同增加商品能源供应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尤其在生活用能方面更是如此。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一)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能源。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国生物质能消费总量为2.3亿吨标煤;而据1987年调查,全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达4.5亿吨标煤。主要是:

1、秸秆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1992年全国消费量约1.35亿吨,约占农村全部生活用能的42%,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下游平原各省区,秸秆消费比重更大。秸秆资源大致与当年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收获量相当,由于其具有多种用途,不宜过多地用于炊事,而且其直接燃烧效率甚低,但在相当时期内作为主要生活用能来源的情况尚难改变,应全面推广节能炉灶以提高热效率。在丹麦,生物气工厂能处理的有机垃圾潜在数量约为80万吨,理论上能得到约6千万立方米的生物气,相当于3万吨油(但目前的实践还未达到此规模)。为保护水源北汪庄村用上了秸杆气化站

2、薪柴在南方山区和北方林区是比较普遍的燃料,1992年全国薪柴消费量0.93亿吨标煤。据有关调查估计,全国林种合理的薪柴提供量为1.4亿吨,合0.8亿吨标煤,但地区差异很大。云南、福建、黑龙江三省农区的薪柴自给程度每年达6-7个月,湖南、浙江、四川、广东则只有2-3个月。大国营造薪炭林,特别在水土流失区,既可提高薪柴自给率,又有益于水土保持。

3、人畜粪便全国每年约有1.8亿吨,折合0.9亿吨标煤。当前利用率很低。许多牧区畜粪是重要燃料,农区除主要用于沤肥外,用于造沼气的逐步增加。牛粪墙

4、沼气对解决中国农村能源问题能起很大作用。经多年不断试验、改进与推广,户用沼气池到1994年约有540万户,可提供每户家庭用能的50%以上;在长江流域各省发展较快,其中四川名列首位。大中型沼气池也可同集中处理农业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相结合,产量稳定,便于集中供气;尤其是结合禽畜场、酒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的环境治理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是沼气发展的方向。有关部门规划,通过加速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更新换代,将使全国沼气年供应量由1995年的12亿立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22.6亿立方米和2010年的40亿立方米。沼气电站沼气灌溉沼气烧饭

2004年8月11日延安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8月11日,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小张沟村农民张瑞祥在引燃沼气灯。在陕西省和延安市科技人员的扶持帮助下,延安农民发展多种经济,不仅靠家庭养殖致了富,还对家畜粪便产生的沼气进行综合利用。目前,延安地区许多养殖户的日常燃料和照明都使用上了沼气这种“清洁能源”。密云生态山庄的沼气池(二)风能我国风能蕴藏量相当丰富,可开发风能总量达1.6千瓦。风能最丰富的地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边境一带和浙闽海岸带,其次为新疆的北疆、东疆和东北松花江下游地区。在新疆、内蒙古、辽东半岛、广东(南澳)等地。迄今为止,我国对待风力发电主要是从解决草原牧区分散住户的能源问题出发,因而以开发和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为中心。但同时也考虑在部分风能丰富并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不远地区集中开发风能机组群,从而形成重要电源点并入电网运行的可能性。如在乌鲁木齐东南45公里的达坂城地区约1600平方公里范围内,以其中1/4土地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则可设置400万千瓦的设备容量。1997年达坂城风力发电总厂总装机容量已达5千万千瓦以上。计划目标到2000年达到10万千瓦,2020年达100万千瓦。风能发电不仅是干净的能源,而且由于风速的季节变化(冬春特强)和昼夜变化(午后开始到夜里风力强),有利于和水电的季节调节和一日之内的负荷调节。因之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和乌鲁木齐电网联接。为此应在继续发展小风电机组的同时,集中力量开发200千瓦以上的风电机组,加快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

5月20日,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拍摄的一艘运煤船上安装的风力发电机。据船主介绍,这台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基本能满足船上的日常供电需要,节省了用柴油发电的费用支出。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仅次于内蒙古。新疆正在利用风力资源发电,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坂城风力发电厂(周磊摄于2004年5月10日)。风力发电机组目前,新疆风能装机总容量已超过10万千瓦,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被称为“绿色能源”的风力发电在新疆电力工业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电源结构、减轻城市污染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前景。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图为德国的一座风力发电场,它位于法国TOTAL炼油厂烟囱前,两者均在来比锡,形成鲜明的反常。乌鲁木齐风力发电站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仅次于内蒙古。新疆正在利用风力资源发电,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在内蒙古快速发展的风能电站风力发电德国乡村中的风车德国乡村中的风能发电(三)小水能资源小水能资源是指装机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下的水力发电资源。据初步调查,全国可开发小水能资源为7310万千瓦,其中西南占46.8%,中南占21.8%,华东与西北各占13.2%。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小水电装机容量1442万千瓦,占可开发资源的20%。全国有1104个县的可开发小水能资源超过1万千瓦,其中499个县为3-10万千瓦,134个县在10万千瓦以上。全国有半数山区县可以开发利用当地小水能资源。同时,这些水能资源又主要分布在大电网覆盖面以外的地区,因此小水电既是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多年来小水电装机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其在农村用电总量中的比重保持在15%上下。以小水电为主的县达650个左右,占全国总县数的27%。规划到200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要达到2000万千瓦,2010年为2800万千瓦。小水电德国乡村中的水车(四)太阳能我国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各地辐射量为930-2330千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