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氮肥合理施用准则本标准规定了氮肥品种/类型、施用原理、施用依据、施用技术、效益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应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35硫酸铵GB3559农业用碳酸氢铵GB29401硫包衣尿素GB/T2440尿素GB/T2945硝酸铵GB/T2946氯化铵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23348缓释肥料GB/T35113稳定性肥料NY2670尿素硝酸铵溶液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HG/T4215控释肥料HG/T5045含腐植酸尿素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肥料fertilizer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3.2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3.3无机(矿质)肥料inorganic(minerial)fertilizer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23.4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对氮、磷、钾的通称。3.5中量元素secondarynutrient对钙、镁、硫的通称。3.6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包括硼、锰、铁、锌、铜、钼、氯和镍。3.7氮肥nitrogenfertilizer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3.8磷肥phosphorusfertilizer具有氮(P2O5)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3.9钾肥potassiumfertilizer具有氮(K2O)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3.10植物养分plantnutrient植物生长需要的化学元素。3.11肥料养分nutrientfromfertilizer肥料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3.12施肥量fertilizerrate,fertilizerdose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或养分的质量或体积。4氮肥类型4.1铵态氮肥具有氮标明量,氮素形态只以氨(NH3)或铵根离子(NH4+)形式存在的化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液氨、氨水等。4.2硝态氮肥具有氮标明量,氮素形态只以硝酸根离子(NO3-)形式存在的化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等。4.3酰胺态氮肥具有氮标明量,氮素形态只以酰胺态形式存在的化肥。主要有尿素、含腐植酸尿素、硫包衣尿素等。35施用原理5.1矿质营养理论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镍17种必需营养元素和一些有益元素。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其他营养元素主要以矿物形态从土壤中吸收。每种必需元素均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同等重要,不可替代。有益元素也能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5.2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以收获物形式带走了大量的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减少,地力逐渐下降。为了维持地力和提高产量,应将植物带走的养分适当归还土壤。5.3最小养分律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有多有少,决定产量的是相对于植物需要、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只有针对性地补充最小养分才能获得高产。最小养分随植物产量和施肥水平等条件的改变而变化。5.4报酬递减律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施肥量的范围内,植物产量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但单位施肥量增加的产量却呈递减趋势。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不再增加,反而下降。5.5因子综合作用律植物生长受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以及土壤、耕作条件等多种因子制约,施肥仅是增产的措施之一,应与其他增产措施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6施用依据6.1施用目标合理施用氮肥应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提高土壤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6.2作物需氮规律不同作物种类、品种,同一作物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产量水平对氮素养分的需求数量和比例不同;不同作物种类对氮素养分形态有特殊反应;不同作物对氮素养分吸收利用能力也有差异。通常在作物(豆科作物除外)的幼苗期对氮素的需要量较少,吸收量低;在中期对氮素的需要量最多,吸收速率快;开花以后,作物吸氮量较少,但仍需一定量的氮素养分。6.3土壤性状土壤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等因素导致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不同,从而影响氮肥的肥料效应。6.4肥料特性根据不同氮肥种类和品种在土壤中转化特点,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及配套施用技术,参见附录A。47施肥技术根据作物吸收氮素的特征、氮肥施用原则、土壤供应氮素的情况、土壤性状、氮肥的特性、耕作制度、气候等确定氮肥适宜的施用数量、施用品种、底追比例、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7.1施用品种氮肥可作底肥或追肥施用。底肥应选择速效氮含量低的氮肥,追肥应选择速效氮含量高的氮肥。酸性土壤应选择生理碱性或碱性肥料,碱性土壤应选择生理酸性或酸性肥料。硫酸铵一般在碱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铵应根据作物的土壤氯容量施用,作底肥时应适当早施,在耕翻后及时灌溉;硝酸铵应作旱地追肥和种肥用。硝酸钙一般在缺钙的旱地土壤、酸性土壤上施用,不宜在多雨地区和水田中施用。尿素硝酸铵溶液施用时需加水稀释50倍以上。硫包衣尿素一般用作基肥,宜与普通尿素按照折纯养分量比例为6:4来配合施用。7.2施用数量氮肥施用总量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7.3底追比例作物底肥和追肥应按照一定比例施用,追肥应少量多次施用,尤其是瓜果、蔬菜类作物。禾本科作物追一次肥料时,底、追比例一般为6:4;追两次肥料时,底、追比例为4:6,两次追肥各占一半。7.4追肥时期作物幼苗期对氮素的需要量较少,追肥量不宜过高;在中期对氮素的需要量高,宜重施氮肥或多次施用;在后期作物吸氮量较少,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当补充氮肥。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宜选用不同施用模式。砂土、砂壤土宜增加施用次数;壤土适当多施;黏土可以减少施用次数。7.5施用方法根据氮肥的不同特性,可作底肥、种肥、追肥、叶面肥喷施。种肥不应与种子直接接触;底肥宜全耕层施用或条施;追肥应集中施用和深施;叶面肥喷施宜在无雨天的上午九点以前或下午五点以后进行,喷施浓度为0.1%-0.5%,与农药配合施用时注意依据所用氮肥品种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配施。根据不同土壤类型选用不同施用模式,砂土、砂壤土宜采用微喷灌、滴灌施肥方式。8施用氮肥的效益评价氮肥的效益评价参见附录C。A(规范性附录)主要氮肥品种的使用技术5素被分解成铵态氮供作易溶于水,生理酸性肥化铵的吸湿性稍大于硫适用于各种作物和旱地基、追施宜深施覆铵态氮肥提早4d-5d。作根外追肥时其缩二脲含外追肥比其他氮肥效果作物喷施时氮浓度为0.2%-0.3%,果树一般为其在对硫敏感或需硫量于缺硫、中性或碱性土钙含量较多的土壤施用铵一般不作种肥和秧田树、桑树等不宜用氯化做到基肥提早施用和严粪尿、钙镁磷肥混合使入10cm-15cm深土层,灌旱地追肥可以在距离作物根系7cm-8cm处,开沟前拌细土或酸性磷肥撒施或对水100倍-200倍浇应防潮。属生理碱性肥尿素硝酸铵溶液是态氮肥,酰胺态氮约占1/2、铵态氮和硝态氮各约占1/4,透明或者浅棕硫包衣尿素是由硫磺包裹颗粒尿素制成的或淡黄色颗粒,中性肥6适用于多种作物和其是中晚期追肥或作为硝酸钾还常被作为高浓茄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酸钾还可以与硫酸铵等可调整肥料中的氮钾比生理酸性消除硝酸钾生硝酸钙适宜在缺钙适用各种作物和各水果等作物上效果尤为苗期或根外追肥稀释100倍,旺盛生长后稀释50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一般用作基纯养分量比例为6:4来配水前5d-7d,撒施后立即衣尿素与干细土混匀后施于种子下3cm或种子侧含腐植酸尿素是将以腐植酸为主要原料的腐植酸增效液添加到尿造粒工艺技术制成的一含海藻酸尿素是将以海藻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海藻酸增效液添加到素造粒工艺技术制成的素被分解成铵态氮供作适用于各种作物和用方法与普通尿素基本适用于各种作物和用方法与普通尿素基本附录B(规范性附录)氮肥施肥量的确定方法71地力分区(级)配方法根据土壤地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在不同地力等级区域内经过对比试验后,确定每个地力接近相同区域的氮肥在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施肥量的施肥方法。2目标产量配方法根据种植区域内的耕作条件和产量最高限度,一般在某种作物近3年的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再根据作物吸收氮素规律和土壤养分供应量所确定的氮肥施用量和其他肥料配施的施肥方法。3养分平衡法根据无肥区作物带走的养分量和土壤养分测定值计算出土壤供氮量、作物需要吸收的氮肥总量,再确定所需增加氮素养分的施肥方法。作物需要吸收的养分减去土壤可提供的养分就是应增施的氮肥养分量。氮肥施用量(a用千克/公顷(kg/hm2)表示,按式(1)计算:a=(a1×a2-a3×2.25×a4)÷a5×a6..................................................(1)式中:a—氮肥施用量,kg/hm2;a1—作物单位产量的氮素养分吸收量;a2—作物目标产量,kg/hm2;a3—土壤供氮养分测定值(mg/kg);a4—校正系数(各地试验确定);a5—该种氮肥的氮素养分含量;a6—当地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百分数);2.25—土壤耕层养分测定值折算成1hm2土壤养分含量系数。4地力差减法根据目标产量和无肥区带走的氮素养分量确定所需施用氮素肥料的方法。氮肥施用量(b),用千克/公顷(kg/hm2)表示,按式(2)计算:b=b1×(b2-b3)÷(b4×b5) 式中:b—氮肥施用量,kg/hm2;b1—作物单位产量的氮素养分吸收量;b2—作物目标产量,kg/hm2;b3—无肥区作物产量,kg/hm2;b4—该种氮肥的氮素养分含量;b5—当地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百分数)。5肥料效应函数法不同产量与相应的施肥量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相关肥料适宜施肥量的施肥方法。6养分丰缺指标法在不同地力水平上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丰缺、最高施肥量和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制定出养分的丰缺指标及其对应的作物产量,从而确定氮肥施用量的方法。7有机氮和无机氮施用量的计算方法7.1同效当量法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某种有机肥料所含的氮养分的肥效相当于多少个单位的化肥氮量,从而确定增施氮素化肥量的方法。同效当量(c用百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c=(c1-c2)÷(c3-c2) 式中:8c—同效当量;c1—施用有机氮处理的作物产量,kg/hm2;c2—无氮空白处理的作物产量,kg/hm2;c3—施用化肥氮处理的作物产量,kg/hm2。7.2产量差减法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某种有机肥料施用量能得到的产量,然后采用目标产量减去有机肥料所能增产的部分产量,即为应施化学氮才能得到的产量,从而确定氮素化肥施用量的方法。7.3养分差减法作物所需氮素养分总量减去能利用的有机肥料氮养分量,即为所需要施用无机氮素化肥量,从而确定氮素化肥施用量的方法。氮素化肥施用量(d),用千克/公顷(kg/hm2)表示,按式(4)计算:d=(d1-d2×d3×d4)÷(d5×d6) (4)式中:d—氮素化肥施用量,kg/hm2;d1—作物需要的氮素养分吸收总量;d2—有机肥料施用量,kg/hm2;d3—有机肥料中氮素养分含量;d4—该有机肥料中氮的当季利用率;d5—需要补施的氮素化肥的氮养分含量;d6—该种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百分数)。(规范性附录)施肥的效益评价1增产率合理施肥产量与常规施肥产量的差值占常规施肥产量的百分数。增产率(a)用百分数(%)表示,按照9公式(1)计算式中:a1表示合理施肥产量,kg/hm2;a2表示常规施肥产量,kg/hm2。2肥料利用率肥料当季利用率(R)指植物当季吸收来自肥料的某一养分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肥料当季利用率(R)用百分数(%)表示,按照公式(2)计算/b2式中:b1表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施肥处理),kg;b0表示土壤供应的养分量(无肥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医疗行业客户服务技能测试
- 园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建设工程施工框架合作协议
- 健康信息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操作手册
- 卫星通信基站建设规范
- 幼儿园10月份工作总结
- 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手册
- 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手册
- 机械设计制造实践应用题集及答案解析
- 高效问题解决方案案例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件Unit2-Habits-for-a-healthy-life-style
- 无锡市滨湖区招聘专职网格员、禁毒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19温泉小镇规划方案
- 《宫颈癌的健康教育》课件
- 村医基药培训课件
- 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园区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合集
- 三踝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疤痕妊娠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