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任务1、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第一、二子目,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大交换的概况,完成概况一览表。2、结合所学总结,世界物种大交换有何特点。3、思考,推动世界物种大交换的原因有哪些?4、世界物种大交换有何重要影响?

历史认识:农史学家石声汉认为:传入中国的农作物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数是汉魏时期由西北地区传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数是南北朝以后由海外传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传入;冠以“洋”字动植物,大多是清代至近代传入。考考你:胡萝卜从什么地方传入我国?番茄从什么地方传入我国?洋葱从什么地方传入我国?

01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物种交换

02食物物种交换带来的影响课程标准1通过本节学习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并把握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透过物种交换的表现,理解物种交换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并正确认识物种大交换带来的影响。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目录类型物种

传入欧洲传入中国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甘薯经济作物庭院种植→推广南欧

→传遍欧洲

16世纪中叶起17世纪供观赏

主粮和饲料

仅次于小麦

的粮食作物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传播途径:

明朝时传入(三路并进)

丘陵山地→平原地区清朝前期,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观赏→食用栽培→农艺家改良品质明万历年间引入,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18世纪中叶番茄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一、世界物种的大交换1、美洲物种的外传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禽畜类2、

其他地区物种的美洲之旅2.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合作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总结物种交流的特点(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的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相关史料1.范围具有全球性;2.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3.欧洲具有主导性;4.内容具有丰富性;6.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5.时间具有长期性。合作探究二、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思考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动世界物种的大交换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1)新航路开辟,美洲的发现。(2)欧洲列强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3)商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渐扩展,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4)多种物种自身的优势:产量高,气候适应性强,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

(5)农艺家的改良和培育。三、推动因素根据材料和教材第三子目所学,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材料一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全球粮食作物和动物交换所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统计四、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换的影响材料三欧洲人已经如此彻底的接纳美洲食物,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有辣椒粉调味的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摘自《哥伦布大交换》第145页材料四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

——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3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可可豆(巧克力的原材料)、糖胶树胶(口香糖的原材料)等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剂,为喜爱它们的人带去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发挥着人际交往润滑剂的作用。橡胶可以制成汽车、飞机的轮胎,或者作为电器的绝缘材料,要是没有它,我们不可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植物的话,可以断定,我们的文明、饮食文化会呈现出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状态,而那样的社会绝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摘编自酒井伸雄《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食物物种交流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食物本身不具备阶级属性,但是当食物有限,一部分人掌握更多食物资源的时候,食物就成为阶级的标识和衡量社会等级的尺度。因此,饮食等级分化与人们的社会等级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香料从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的变化、咖啡的流行都是典型的例子。——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4改变着社交,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5促进新型工业部门出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6淡化了等级观念,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

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1700年至1800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须的农田,他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树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7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远超土地承载能力,乱砍滥伐,植被破坏,过度垦荒造田,水土流失,草原沙漠化严重等。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外来物种入侵是一场生态灾难,现已成为全球问题。应对: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公约、协议,成立联合管理机构;国家高度重视外来物种防控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投入大量财政用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及研究;组织专家开展外来物种入侵的科学研究和防治技术攻关……异想天开打开你的联想并描述,假如没有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的大交换,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分散走向整体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美洲作物的外传交流交融,命运与共——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双向互补世界经济人口增长日常生活环境变化玉米、红薯、番茄、辣椒….小麦、水稻、咖啡、禽畜…1、下表是不同书籍中对于玉米的记载。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史实是()著作时间记载内容《滇南本草》1396—1476年“玉麦须,味甜,性微温”《留青日札》1522—1620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农政全书》1628—1639年“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A

明朝后期玉米已经来华

B

玉米原产地是西欧C

传入之初玉米专供宫廷使用

D

玉米传入中国最早在云南A中国古籍对玉米的记载2、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B

工业革命工果向欧美各国扩展C

中国被迫开放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玉米甘薯等作物经非洲流入亚洲A3.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