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_第1页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_第2页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_第3页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_第4页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1.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基因型临床表现型临床相关-α3.7/αα(右缺失)-α4.2/αα(左缺失)αCSα/αααQSα/αα

αWSα/αα静止型l病理生理改变非常轻微,临床一般无症状。红细胞形态正常,出生时脐带血中HbBart's含量为0.01~0.02但3个月后即消失(少部分可见MCV<79fl,MCH<27pg,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

l遗传学:父母中至少一方为α地中海贫血。

l左缺失涉及整个α2-珠蛋白基因缺失,要比右缺失贫血程度要严重。

l轻型地贫无需特殊治疗。αα/--SEA

-α3.7/-α3.7

-α3.7/-α4.2

-α4.2/-α4.2标准型l

尚能代偿性地合成相当数量的α链,临床上亦无症状或有轻度贫血症状,肝脾无肿大。红细胞形态有轻度改变,血液学检查可呈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降低(如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纽胞渗透脆性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儿脐血HbBart's含量为0.034~0.140,于生后6个月时完全消失。)

l

实验室检查:出生时Hb

Bart’s可占5%~15%,几个月后消失,红细胞有轻度形态改变,可见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稍降低或正常,MCV<79fl,MCH<27pg,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

l

遗传学:父母一方或双方为α地中海贫血。

l一般不需要治疗。-α3.7/--SEA

-α4.2/--SEA

αTα/--SEA(点突变:HbCS,HbQS,HbWS等)HbH病l慢性溶血性贫血,此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出现贫血的时间和贫血轻重不一(少数患者血红蛋白可低于60g/L或高于100g/L)。大多在婴儿期以后逐渐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肝脾大,轻度黄疽;年龄较大患者可出现类似重型β地贫的特殊面容。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等可诱发急性溶血而加重贫血,甚至发生溶血危象。

l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红细胞形态基本同重型β地中海贫血所见,红细胞内可见包涵体。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增生极度活跃。血红蛋白电泳出现HbH区带,HbH成分占5%~30%(个别患者HbH成分可小于5%或高达40%),也可出现少量HbBart’s(出生时Hb

Bart’s可达15%以上)。随年龄增长,HbH逐渐取代HbBart's,其含量约为0.024~0.44。包涵体生成试验阳性。非缺失型血红蛋白H病可出现微量Hb

Constant

Spring。

l遗传学:父母双方均为α地中海贫血。--/--

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症l胎儿常于30~40周时流产,死胎或娩出后半小时内死亡,胎儿呈重度贫血,黄疽,水肿,肝脾肿大,腹水,胸水。体腔积液,胎盘巨大且质脆。孕妇可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l实验室检查:脐血血红蛋白明显降低,红细胞中心浅染、形态不一、大小不均,有核红细胞显著增多,靶形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电泳:HbBart’s成分>70%,少量HbPortland,可出现微量HbH。无HbA、HbA2和HbF。2.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位点名称检测的突变类型TypeofThalassemiaCD41-42-TTCTβ0CD43G→Tβ0IVS-Ⅱ-654C→Tβ+-28A→Gβ+-29A→Gβ+-30T→Cβ0orunclear-32C→Aβ+CD71-72+Aβ0βEGAG→AAGβ+位点名称检测的突变类型TypeofThalassemiaCD17A→Tβ0CD31-Cβ0CD14-15+Gβ0CD27-28+Cβ0IVS-Ⅰ-1G→A、G→Tβ0IVS-Ⅰ-5G→Cβ+CAP+1A→Cβ+InitiationcodonATG→AGGβ0

(4)静止型地贫的分子产前筛查:静止型α-地贫基因(-α3.7和-α4.2)也是本地区常见的α-地贫类型,-α3.7和-α4.2这二种静止型地贫基因与东南亚型缺失—SEA基因组合可导致严重影响个体生存质量的HbH病。HbH病高风险家庭的遗传咨询和诊断是不可忽视。由于在成人血样中缺乏可靠的针对-α3.7和-α4.2这二种静止型地贫的表型检测指标,需采用基于PCR的DNA分子诊断技术进行产前筛查。

(5)其他类型血红蛋白病的诊断:目前已知的本地区其他类型血红蛋白病主要为中国型βd-地贫和东南亚型HPFH,二者均为β-珠蛋白基因大片段缺失所致,推荐采用基于PCR的直接扩增缺失基因断裂点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子诊断。二种常见导致地贫的异常Hb(HbQ和HbE)基因的分子诊断方法与上述α-或β-地贫的常规方法相同,必要时,可采用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样品的基因突变。今后在有导致α-或β-地贫的新突变发现时,可根据技术研究进展增补适宜的诊断技术。

2、地贫产前诊断指征和时机。

(1)地贫产前诊断指征:

①曾生育过重型或中间型α或β地贫患儿的夫妇;

②夫妇双方均为α地贫携带者;夫妇一方为α地贫携带者,配偶为β地贫复合α地贫携带者;

③夫妇双方均为β地贫携带者。

(2)产前诊断的时机:

产前诊断宜在孕24周以前进行。早孕绒毛采样检查宜在孕8周~11周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宜在孕16周~21周进行;脐静脉穿刺检查宜在孕18周~24周进行。

3、医学诊断报告。

产前诊断报告包括分子实验室检测结果和遗传咨询指导意见两部分。分子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包括所采用的技术、检测的范围、α-或β-地贫或其他类型地贫(如中国型βd-地贫和东南亚型HPFH)突变基因型。遗传咨询指导应包括对诊断结果的医学指导意见,以及对结果不确定性的解释等。

实验室检测结果由实验室操作者填写并签名、经实验室主管复核后才能发出。产前诊断报告由2名以上经资格认定的执业医师签发。

4、地贫遗传咨询。

地贫产前诊断须在当事人接受遗传咨询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对胎儿确诊为重型α-或β-地贫的,应由遗传咨询医师向当事人提供遗传咨询,在当事人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可以终止妊娠。

5、地贫产前诊断随访。

对进行了产前诊断的孕妇应进行随访。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采集到胎儿血样或组织,用于进一步验证产前诊断的结果。

6、质量控制体系。

(1)人员及实验室资质:分子诊断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技术资质;地贫分子诊断实验室必须取得相应的从业技术资质;

(2)试剂规格及使用:使用的试剂须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医用试剂主管部门准许的临床生化检验用正式产品(含国产和进口试剂产品)。购置试剂要记录如下信息:购买日期,批号,数量,有效期,验收人,保存条件,存放地点等;

(3)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制度:分子诊断的操作须在符合规定的分子诊断实验室实施,并严格执行PCR扩增试验的各项防污染规定,必要时,需采用基于微卫星分析的分子诊断技术进行个体鉴定,以确认产前诊断样品是否受到污染。力求操作程序标准化,制订合理的技术实施方案,每个样品需有二次独立的检测,只有在二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时方可给出诊断报告。严格执行技术人员操作检测和复核的签名制度。地贫诊断的重要原始样品必须保存至少一年,以备复查。三、地贫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流程图血液学参数阳性者(MCV<82fL和/或MCH<27pg)血液学参数阳性者(MCV<82fL和/或MCH<27pg)常规产检的孕妇Hb电泳分析正常β地贫或β地贫复合α地贫HbA2降低或临值HbA2降低δβ地贫或HPFH等正常血清铁测定HbF升高怀疑α-地贫β及α地贫基因配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夫妇双方均为同类型地贫(α或β)高风险胎儿产前基因诊断正常或轻型地贫胎儿遗传咨询建议继续妊娠遗传咨询可以终止妊娠重型地贫胎儿【血红蛋白分子遗传学】正常人血红蛋白(Hb)有三种:HbA(α2β2)、HbA2(α2δ2)、HbF(α2γ2)。血红蛋白分子是由珠蛋白+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由两对(4条)肽链构成,即:HbA由一对α(2α)和一对β(2β)肽链构成HbA(α2β2);HbA2由一对α(2α)和一对δ(2δ)肽链构成HbA2(α2δ2);HbF由一对α(2α)和一对γ(2γ)肽链构成HbF(α2γ2)。肽链基因位点:4种肽链(α、β、γ、δ)的合成受DNA上相应的α、β、γ、δ珠蛋白肽链基因操纵、控制与调节。α珠蛋白肽链基因有4个,定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最末端(16P13.3)。β珠蛋白肽链基因有2个,定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1区2带(11P12)。正常人Hb成分与含量:正常人Hb主要为HbA,约占Hb总量的95%;其次为HbA2,占2~3%;HbF是胎儿期Hb的主要成分,出生时占70%左右,2个月后降至50%,1岁时不超过5%,2岁时降至成人水平,<3%。【地贫分子病理学】根据珠蛋白肽链基因(简称α基因或β基因)缺失、缺陷或基因突变和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的不同,可将地贫分为α型、β型、δβ型和δ型四种,其中以α型和β型地贫较为常见。地贫是组成血红蛋白(Hb)分子的α或β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α或β珠蛋白肽链基因缺失或基因突变,结果使α或β珠蛋白肽链生成减少或缺乏,而形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即地中海贫血。α地贫是由于α珠蛋白肽链合成不足的结果,β地贫是由于β珠蛋白肽链合成不足的结果。α地贫:多数患儿由于α基因缺失,使α肽链合成减少,以致含有α肽链的HbA、HbA2、HbF合成减少。但少数患儿并无α基因缺失,而是由于α基因发生突变或数个碱基缺失,影响了RNA加工、mRNA翻译或导致合成的α珠蛋白肽链不稳定,最终引起α肽链缺乏。在α肽链缺乏的情况下,多余的β、γ肽链聚合而成β4(HbH)和γ4(HbBart’s)。其中HbH为最常见,HbH是一种不隐定Hb,易在红细胞内自行变性而沉淀形成包涵体与Heinz小体,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而发生溶血。β地贫:本病的分子病理相当复杂,已知有100多种的β基因突变可导致本病。这些基因突变大致可划分为5类:⑴基因片段缺失:导致β基因转录异常或β肽链合成异常。⑵转录突变:单一碱基的点突变发生在β基因转录调控区内,降低β基因的转录,导致β肽链合成不足。⑶加工突变:即点突变发生在影响mRNA加工形成的区域,导致β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⑷终止密码突变:点突变发生在翻译终止密码上,形成异常mRNA,导致β肽链合成障碍。⑸移码突变:一个或数个(非3个或3的倍数)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使β基因碱基排列发生框架移位,导致不稳定β肽链生成而β肽链缺乏。由于β基因缺失、缺陷或基因突变,使β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以致含有β肽链的HbA合成减少,相对较多的α肽链与γ或δ肽链结合,使HbF(α2γ2)与HbA2(α2δ2)合成增多。由于β肽链的不足或缺失,未能与β肽链配对的α肽链是不稳定的,多于的α肽链由于其性能不隐定,在成熟红细胞和幼红细胞内发生沉淀而形成α包涵体,有α包涵体的幼红细胞大部分过早地在骨髓内破坏(称为无效性红细胞生成与原位性溶血);含有α包涵体的成熟红细胞,其胞膜变僵硬,通过脾脏时,易被破坏,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因而发生贫血。骨髓红细胞系统呈代偿性增生,结果形成红髓增多和骨皮质变薄等病理变化。由于珠蛋白的合成减少,铁质不能被利用,血红蛋白形成障碍,造成小细胞低色性贫血。因铁质的利用障碍,使骨髓储存铁和铁粒幼红细胞增多,加之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使体内铁质增加,最终可导致含铁血黄沉着症。【地贫遗传与分型】地贫遗传:地贫为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不同地贫基因组合,其子代可发生不同类型地贫。α基因共有4个,分别位于两条第16号染体上,若父母分别为α2地贫(缺失一个α基因,基因型为α.α/-th.α)和α1地贫(缺失2个α基因,基因型为α.α/-th.-th或α.-th/α.-th),那么其子女就有可能为HbH病缺少3个α基因(α.-th/-th.-th)。如果胎儿父母均为α1地贫(-th.-th/α.α),则胎儿有1/4的机会为α1地贫纯合子(4个α基因缺失,-th.-th/-th.-th),称为血红蛋白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β基因有2个,分别位于两条第11号染色体上,β基因突变类型繁多,已发现有170多种(见地贫基因分析部分)。根据β肽链合成受抑制的情况,一般分为β0和β+地贫基因,其不同组合,形成各种类型的β地贫(如β0/β0、β0/β+/、β+/β+、β0/βA、β+/βA等)。地贫分型:⑴α地贫:α肽链减少(HbA↓、HbF↓、HbA2↓),β肽链过多→β4(HbH),γ肽链过多→γ4(HbBart’s)。正常α基因有4个,根据α基因缺失数目,α地贫分为4型:①静止型α地贫(α2地贫,1个α基因缺失):无临床表现;脐血或出生时血液中HbBart’s约1~2%,3个月内消失。②标准型α地贫(α1地贫,2个α基因缺失):临床症状与血象有轻微改变,MCV、MCH、MCHC有轻度降低、红细胞大小不等、偶见靶形,可有包涵体与Heinz小体,脐血或出生时血中HbBart’s约3.4~14.0%。③HbH病(3个α基因缺失或缺陷):常在半岁以后出现贫血与肝脾肿大,血中有HbH与HbBart’s;如伴有α基因的终止密码突变(UAA→CAA),α肽链由141个氨基酸延长至172个氨基酸与β肽链结合形成的血红蛋白称为CS(Constant-Spring)Hb〔基因型为αCS2/β2〕;CS-Hb与HbH复合称为CS型HbH病。④血红蛋白Bart’s胎儿水肿综合症(4个α基因全缺失):脐血或血中HbBa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