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一稿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05/wKhkGWW4tzeAM7FzAAJ11OwHuRU764.jpg)
![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一稿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05/wKhkGWW4tzeAM7FzAAJ11OwHuRU7642.jpg)
![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一稿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05/wKhkGWW4tzeAM7FzAAJ11OwHuRU7643.jpg)
![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一稿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05/wKhkGWW4tzeAM7FzAAJ11OwHuRU7644.jpg)
![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城东中心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一稿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05/wKhkGWW4tzeAM7FzAAJ11OwHuRU7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童声中国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E上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
风
2、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
教学目标
验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3、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妇。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
的无比热爱。
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
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
族的?
2)介绍教师的民族:满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藏族歌曲)
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
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
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
初听歌曲。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课件1:无
画面)
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
么画面?
4、让我们来一同欣赏草原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2:声像
俱全)
5、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
范唱。
6、出示图片“美”。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
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
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欣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
妹》。(课件3)
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保护集
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
热爱,更展现了内蒙草原的兴旺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
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心情,美丽的表情,
美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
8、自学
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似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听
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
二段、更加自豪的感情。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同时也
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
蹈表演。
三、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就让
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松原赞歌》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松原赞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童声中国娃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
2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教学目标
3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
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二、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
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乐曲形式。
三、复习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
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
教学基本框架(每个阶段师生活动的设想)
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4、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b)师生互动。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童声中国娃课型课时第3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指导学生用欢快调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b的演唱风
格。
教学目标2、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李寺情感体验
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教学重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你们听听熟悉吗?如果你觉得熟
悉也不需要跟着演唱,安静地听完告诉老师歌曲的歌名和情绪是什么,
好吗?
2、同学们都感受的很好,那你们能不能再仔细地体会一下歌曲从哪
里开始情绪变得更加欢快、激动人心,下面老师来演唱,请你们听到
情绪最激动最欢快的部分用手或者脚步来回应我好吗?(出示歌谱,
师范唱)。
3、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感受能力真棒,今天这首歌曲,它确实是整个
前半部分是比较平和的欢快活泼,整个后半部分是更加的跃动、高涨,
所以老师就用这两种色块把歌曲的情绪简单的划分一下。(出示色块图
谱)
4、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一下歌曲的两个
色块部分,感受情绪的递进,全体起立跟上我哦。
5、歌唱教学
(1)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歌曲的情绪从欢快到跃动又到激动人心
呢,我们一起到歌谱中去找找答案,先来学习第一色块的乐谱,跟着
老师四小节模唱一次。
(2)我们先试着把第一色块歌词填进去。(师弹一句,生填词一句)
(3)第一色块第一段完整连起来唱(师加入前奏,请学生仔细接准第
一个字)
(4)学生自己尝试填入第一色块的第二段
(5)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你们的歌声,下面老
师和你们合作,你们演唱第一色块,老师接唱第二色块,你们在心里
跟唱。
(6)模唱第二色块乐谱。
(7)填词演唱第二色块,有困难再解决。
(8)老师演唱第一色块,学生接唱第二色块。
(9)完整演唱全曲(慢速)
(10)既然同学们唱的这么好,老师准备加快速度了,完整演唱全曲。
(11)跟伴奏演唱。
6、加动作表演唱。
7、变换演唱形式丰富歌曲。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童声中国娃课型课时第4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体验、了解、感知蒙古族民歌长调与短调的特点。
2、通过欣赏蒙古民歌了解长调和短调,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的同时,了解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蒙古族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解蒙古民歌所表达
教学难点
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
1、播放马头琴演奏《鸿雁》,由于《鸿雁》是今年最热门的综艺节
目《中国好声音》的歌曲,
(蒙古族分布于我国北部,它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
族,千百年来,内蒙古人民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
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马背
上的民族。)
2、师:让学生说一说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生答
3、你们真是博学多才那,你们用那么美得词语拼凑成一幅幅画面,
老师仿佛看到了辽阔草原美丽山岗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一群鸿
雁飞翔在蓝天上。
有个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看护着牛和羊轻轻哼着草原牧
歌,。。。(背景音乐《鸿雁》)
二、播放歌曲《鸿雁》
1、提问:这首歌曲的节奏?自由的旋律?悠长。
2、师:蒙古人有三宝,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
一是辽阔的(草原)二是奔驰的(骏马)三就是这醉人的蒙古长
调。
3、我们刚才所听的是哪一宝?------引出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
师:起伏的旋律就像一群鸿雁在草原上飞翔。。。
鸿雁带去了你们对草原的喜爱,传到了牧羊姑娘的耳朵里,她回应
/OOO
三、欣赏蒙古族歌曲《草原牧歌》(出示课件)
1、师: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旋律、节奏怎样?
师: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给人以辽阔、悠扬、婉转、抒情
的印象。
2、复听歌曲一一感受情绪
四、竖笛学习
1、练习音阶
2、自己试吹
3、找出难吹的句子
4、解决难点
5、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绿海林涛里课型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和歌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春天的美好
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
格特点。
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歌曲美
教学目标2.
的意境。
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
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导入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
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
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春野》
1.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
3.出示《美丽的喀纳斯湖》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
唱主旋律。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喳喳”,
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
1.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喀纳斯
湖”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有很多音乐家都喜
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
首充满诗意的歌。播放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请学生闭眼欣赏。提
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2.根据学
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美丽的喀纳斯湖》,有表情地齐读。
(四)学习歌曲
1.完整地欣赏歌曲,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哪两句比较像?哪
一句完全不同?
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
(点击课件)
3.试唱曲谱。
4.对于第三句中的“5#45.”,要先听琴声再模唱,教师可以用手势
提示,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
5.跟琴学唱歌曲。
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
演唱歌曲。
(五)拓展
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
2.出示《送别》,边欣赏边跟唱。
(六)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绿海林涛里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尝试二声部轮唱,并能完整熟练地
演唱。
教学目标2.在“我的创造”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巧创编简单的旋律。
3.通过欣赏歌曲《森林狂想曲》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领略祖国的美
丽风光。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旋律创编
教学难点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旋律创编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复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1.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3.师:刚刚我们是用齐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不
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呢?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一些学生
上来表演。
4.尝试用二声部轮唱,并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对学生的声音提出一
些要求。
5.小组合作,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提醒学生动作的设计要富
有诗的意境。
6.分组展示歌表演。
(二)、我的创造
1.唱一唱前两个乐句。观察歌曲前两个乐句有什么联系?(两个乐句
节奏是相同的。两乐句前段相同,只是结尾稍加变化。)最后得出歌曲
创造的一般规律:同头换尾的手法。
2.感受两种“尾部”不同的音乐效果。
3.学生进行创编。
4.作品展示
(三)欣赏《森林狂想曲》
1.师:大家知道著名的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吗?它位于四川省北部,
有“人间仙境”的美誉,被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师:有一首
歌曲是这样唱的:“在离开很远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
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
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哦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
让我们赶快来欣赏《绿色的祖国》吧。播放歌曲《绿色的祖国》同时
欣赏九寨风光。
2.欣赏完歌曲,学生谈谈感受。
3.再次欣赏。
(四)小结
1.请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表现“春”的音乐作品。
2.布置学生自制沙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绿海林涛里课型课时第3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
1.聆听《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乐曲开头一段。说说这段音
乐给你的感受。
2.介绍作者。
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
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并说出你的体会。总结歌曲的结构:
A+B+A'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
4.以“春”为主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小组合作,用动作形态
表现各具特色的“春之图”。(动作形态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可以表
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等不同的动作组合)随音乐律动。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
1.导入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
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
3.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再次欣赏歌曲,学生跟师一起跳。
5学.习歌曲舞蹈
6练.习舞蹈
7.随着音乐一起跳。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梨花英秀课型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
2.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并能为“西皮流水”
填上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目标
3.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
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填词演唱“西皮流水”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听《京调》(笛子与乐队)
1.出示竹笛,听赏竹笛音色,介绍笛子家族
2.完整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问:音乐的情绪如何?(活
泼生动)师:乐曲主要用笛子模仿了京剧的唱腔。
3.简单介绍京剧知识
4.分段听相同的段落,用手势或颜色的变化表达
5.分段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
二、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1.了解“西皮唱腔”和“西皮流水”的特点(“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
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西皮流水曲调流畅,旋律
琅琅伤口)
2.听“西皮流水”的旋律
3.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旋律
4.填词再跟琴演唱(西皮的旋律特点多轻快、跳跃,指导学生填词时
应多为一字一音)
5.为乐曲起名
6.表演,在“西皮”曲调中走碎步
三、拓展:西皮、二黄
1.介绍相关知识“西皮”和“二黄”本是京剧中两种不同的声腔。''西
皮”唱腔的京胡定弦为“6一3”;“二黄”唱腔的京胡定弦为“5—2”
弦。“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
“二黄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
徽调。都是南方剧种,所以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
2.欣赏二黄慢板的代表性片断,与西皮流水做对比。
四、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梨花英秀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复习巩固有关京剧的常识,能分辨京剧人物的行当,说出京剧的主要伴奏
乐器。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较好的唱出一字多音的拖腔,
教学目标
尽量唱出韵味。
3.能分辨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了解京剧的发展与革新。
了解京剧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如语言特色、伴奏乐器、旋律特点。加强
教学重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了解古老的京剧,增强兴趣。
教学难点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简单反馈一复习导入播放以下京剧片断,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
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杨门女将》《淮河营》《红娘》《白蛇传》《赤桑镇》《武家坡》《智斗》
二、听赏讨论一听赏分辨
1.听《急急风》
(1)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
(2)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
点?
(3)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角、老生、花脸)你是怎样分辨的?(旦
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
洪亮)
(4)体会和传统的京剧相比有哪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化妆、念白更生活化)
三、新歌教学
1.听赏全曲
2.提问:这是什么行当的唱段?最后的笑声你能来模仿一下吗?
3.老师范唱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表演《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四、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广为流传的京味歌曲,曾有多位歌唱家用民
族、通俗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演绎过,己经成为海内外中国人怀家乡、
念故乡、爱家园的一首著名歌曲。
1.音画结合边听边欣赏北京的景观(前门、北海、玻璃厂、豆汁、窝
头、大碗茶等景观)
2.跟录音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韵味。
四、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梨花英秀课型课时第3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
“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目标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梨园英秀》,体会剧中融合的锣鼓经、数板、西皮
音调等诸多戏曲元素。
教学重点唱好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梨园英秀》。
教学难点了解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并能跟着音乐演一演。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师生问好!
听:《京剧锣鼓》
1.看京剧的录象
2了.解京剧锣鼓的作用
3.听赏《京剧锣鼓》生:开唱锣鼓
4.念一念、奏一奏
5.跟着(急急风)学走圆场
二、唱:《梨园英秀》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少儿京剧表演
1.欣赏7岁小票友刘小园的京剧表演
2.初听歌曲,找出曲中京剧的特点?(锣鼓经、西皮风格旋律、数板
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一组念锣鼓经、一组数板、一组演唱)
5.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锣鼓经”、“数板”、“走圆场”
进行表演。
三、拓展:京剧脸谱欣赏
1.搜集脸谱:课前搜集京剧脸谱(如“邮票上”、“舞台上”、“烟盒上”、
“电话卡上”)
2.说唱脸谱:欣赏《说唱脸谱》的歌曲,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
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间的关系。
3.画脸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一画京剧脸谱。
四、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田园交响曲课型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欣赏歌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让学生
教学目标感受交响乐。
2.学生能够了解一些交响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感受、体验交响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艺术。
教学难点长音的对比欣赏,增强感受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1.了解交响乐
2.了解《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藏民歌,听
赏《在那东山顶上》
3.学唱歌曲
(1)第一遍放录音范唱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怎样的?
(2)学唱歌谱
a、教师弹奏全曲,学生用“lu”哼唱(提醒声音竖起来)
b、分乐句跟老师唱谱,注意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c、重点学习10——13小节,引导学生体验站在高处放声高歌的感觉。
师一句句教唱,着重教七拍长音。用手势来表示七拍及下滑音。(用游
戏比赛来解决难点)
(3)第二遍放伴奏音乐,学生跟唱。
4.进一步感受歌曲
5.学习《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
6.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田园交响曲
课题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田野在召唤》《红蜻蜓》的欣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使《田野在召唤》《红蜻蜓》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2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
的和声效果。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衬词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欣赏《田野在召唤》《红蜻蜓》
二、演唱歌曲一一《田野在召唤》《红蜻蜓》
师:同学们,放牧不仅是草原地区主要的生产活动,也是高原地区的
主要生产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青藏高原放牧的小朋友。
1.生初听歌曲。
2.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生议一议。
3.师: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让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我们听第二
遍感受一下。生复听歌曲并议一议。
4.师小结:装饰音的独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衬词使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
藏族风格。同学们,你学过或听过的藏族歌曲,哪些也使用了类似的
衬词和装饰音?生议一议。
5.师小结:同学们,藏族歌曲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这些特有的衬词和装
饰音。下面就让我们来学唱歌曲《放耗牛的小卓玛》。
6.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a、用“LU”发音,跟琴模唱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了解“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
小女孩叫做“卓玛”。
C、跟范唱默唱自学,说说难点。
d、师带生逐一解决难点。
e、生完整跟琴唱。
f、男生唱,女生伴舞。(用上节课学过的藏族舞蹈动作。)
三、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蒙古族和藏族不同风格但都以放牧为主
题的歌曲,这类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一些并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荡漾的深情课型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使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音乐特点。
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对比乐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场面和情景,感受
教学目标节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3、通过听赏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习用音乐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认识音乐表现手段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创设出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激动的情绪氛围。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学生欣赏乐曲、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刚才欣赏的乐曲的曲名吗?
它的作曲者是谁?"学生听后回答。
(三)、课题出示——欣赏《蓝色多瑙河》
1、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1867年初,奥地利与普鲁士的战争失败,使
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到处是战争创伤,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
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之约而创作了这首象
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经该学会一个成员填词后演出效果一般。
半年后,去掉男声合唱,以管弦乐形式在巴黎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2、作者介绍: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
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约翰•施特劳斯从
小就热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的支持下偷学小提琴、
钢琴和作曲,年仅7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圆舞曲。19岁组织了自己
的乐队并正式登台指挥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年轻的约翰•施
特劳斯开始了辉煌的音乐创作与演出生涯。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誉
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有:轻歌剧、圆舞曲及其它舞曲共四百
余首。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优美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
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3、作品简介:《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这首浸满维也纳乡土之情的圆舞曲,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渗透着作
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情厚意。
4、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
(3)、创作及首演时间?
(四)、分段欣赏与讲解。
1、序奏:分成两个段落,乐曲一开始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理想到薄
雾缭绕、寂静的多瑙河晨景。柔和地、充满希望的上行音符,仿佛多
瑙河从沉睡中苏醒。逐渐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充满生机。
2、第一圆舞曲:主题来自序奏的主要音调,抒情、明朗的旋律,使人
感到春天的气息已来到多瑙河。
3、第二圆舞曲:主题跳跃、起伏,给人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
4、第三圆舞曲:主题优美、典雅、端庄而稳重。
5、第四圆舞曲:主题呈现出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特点。接下来是一
段舞蹈节奏,兴奋活泼、热烈奔放。
6、第五圆舞曲:主题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接下来是一段热
烈而又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7、尾声:乐曲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回答问题:
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答:答:三部分。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尾声构成。
答: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
答:管弦乐圆舞曲。
3、创作及首演时间?
答:1867年。
(六)、圆舞曲的特点:
格调高雅、优美动听,
乐观向上、振奋人心。
(七)课堂小结:
音乐王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它自己的太阳、
月亮和星星。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美的艺术。
通过作品欣赏,你能跨越时空感受到多瑙河的美丽吗?你听到了流淌
在音符之间作者的爱国之情吗?请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
(八)、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小作文:《音乐欣赏课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荡漾的深情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L通过欣赏,能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参与到音乐活动
中来。
教学目标
2.能用优美、质朴的声音唱出对大海、家乡、母亲的深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音乐的变化,调整演唱的力度及情绪。
教学难点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提问导入
二、听赏
三、歌曲
1.听音乐,朗诵诗歌听一段海浪的声音,请学生描述自身的
感受。师:现在,你们仿佛置身在哪里?
2.微微的海风吹来,掀起阵阵波涛,多么美妙地感觉啊,让
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模仿海浪的声音,“hu”分三组,一
组一组叠加。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字头突出,渐弱处
理。
3.随音乐朗诵歌词优美的海景使人陶醉,清新的海风使
人舒畅,让我们怀着这美好的感觉一起来念这首小诗吧!(朗
诵歌词)
4.哼唱旋律用海风的声音来哼唱旋律。
5.找出重点乐句在什么地方海风大了?海浪高了?
6.学唱歌曲重复乐句在情感上的作用。(心情激动,内心的
呼唤……)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更深情,力度更大一
些……)学生演唱(齐唱、分组唱、领唱与齐唱)听唱前半
部分
7.完整表现歌曲齐唱(深情地)女生领唱+齐唱
四、拓展
这是一首赞美大海,赞美家乡的歌曲,以往我们还学过哪些
同类的歌曲呢?课后搜集一下,相互交流。
五、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荡漾的深情课型课时第3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欣赏,能体会歌曲的意境美,能表达歌曲的情绪。
2、用自然、亲切地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
3、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简单的伴奏。
教学重点
1、学唱《划船歌》。
教学难点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与情感变化的联系。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情趣导入
1、听赏音乐,同学们,感觉一下,你们现在坐在什么上面?(听歌曲
伴奏音乐,随老师的手势上下起伏)
2、小船摇啊摇,载着我们去向何方?
欣赏印度尼西亚的地里风光(简介人文背景)
二、欣赏
印尼的船工们热爱自己的生活,听,一边劳动的他们还愉快地吟唱着
动听的歌。
(欣赏歌曲范唱),学生随音乐律动。
再次欣赏并提问:美丽的小船要带我们去往何方?船工们心里又在想
着什么?
(理解歌词含义)
3、让我们坐上小般一起出发吧!随着琴声哼唱旋律(lu),用手划旋
律线。
4、哪一乐句给你的感觉最特别?(从旋律线,音乐节奏等分析)
难点解决:滑翔机的感觉,一飞冲天,在空中展翅飞翔。
上下起伏,好似荡漾在水波
加入歌词,注意力度的变化。船工用力撑船
小船在水面上摇动
5、完整再现歌曲
齐唱,用沙球、碰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半演唱,一半伴奏)
三、复习
让我们乘着小船到各地去游览一下吧!
(部分同学扮演河流,部分同学扮演船工)
《沃尔塔瓦河》听赏主题片断,现在我们到哪里了?
《多瑙河之波》听常第一圆舞曲主题,随律动变化。
《大海啊,故乡》女生领唱
《浏阳河》齐唱
四、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荡漾的深情课型课时第4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跟随示范和图示,学会竖笛FA音的指法,能准确演奏《划船曲》
学会竖笛FA音的指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1.复习歌曲《划船歌》
2.师示范用竖笛演奏。
3.带领学生哼唱乐谱。
4.让学生找到歌曲的弱起和跨小节切分的节奏感觉。
5.学习升FA的吹奏。
6.分句指导。
7.学生练习。
8.布置作业:熟练吹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情系江淮课型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
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
教学目标2、通过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学习,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了解历史,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4、初步接触平湖的地方曲艺——镜子书,并为本市的民俗文化特色感到自
豪。
歌曲中衬词的正确演唱。
教学重点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歌曲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对此类作品的的
教学难点音乐形象的感受。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导入
同学们,我们接触音乐以来学习和欣赏了不少的民歌,下面老师哼唱
几首,考考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
洋》(四川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二、旧凤阳花鼓歌曲的认识
三、新歌教唱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新时代的《凤阳花鼓》
(1)听录音说说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如果也用一个调色盘,你会
选择哪个颜色呢?为什么?
(2)很多有名的歌星也在重要场合演唱这首歌,欣赏歌手周华健演唱的
《凤阳花鼓》
(3)用La哼唱全曲
(4)衬词的教学
(5)填入歌词
(6)如果有把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更好,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小
组讨论)
a分角色
b加入打击乐器
c用道具打扮边舞蹈边唱
(7)进行实践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们平湖的地方曲艺吗?出示钱子,教师敲一下被子板
子书是我们平湖地方的特色,虽然现在没有象凤阳花鼓一样出名,但
作为一个平湖人应该对它有一些了解,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2、看一个小学生钱子书表演,这些小朋友表演的钱子书《外婆的小
竹篮》获得浙江省曲艺新创二等奖。看录象
五、小结: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
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祝愿平
湖的明天更美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系江淮
课题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通过听赏歌曲《情系江淮》,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能随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1、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独具江淮特色的民间歌曲,身
为江苏人,你对江苏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2、用《情系江淮》作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看江苏的风貌。
3、学生课堂上交流搜索到的有关江苏地理、人文方面的资料。
4、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对交流的信息作一个总结。
5、欣赏歌曲,从旋律上感受作者对江苏的深厚感情。
要求学生随着歌曲轻轻晃动身体,用肌体语言感受优美流畅的旋
律。
6、教师带学生哼唱歌曲的旋律片段,激发学生对江苏的热爱和赘美的
感情。
7、再次仔细聆听歌曲,可轻声哼唱,感受作者对江苏深切的爱。请学生
说一说歌曲的演唱形式。
8.再听歌曲,要求在童声合唱部分随着音乐哼一哼,感受歌曲的情绪。
9.用《情系江淮》的旋律做音乐背景,引导学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
诵歌词,赞颂美丽富饶的江苏。
10.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系江淮
课题课型课时第3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能有感情、熟练地演唱《拔根芦柴花》,并尝试用方言演唱,用自信、大胆
教学目标
的演唱体悟和表现民歌的特色。
教学重点能用方言演唱歌曲,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
生:江苏扬州
师: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你们谁去过扬州?介绍一下你所见
到的扬州好吗?
师:谢谢你的介绍!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
(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师:扬州美吗?
生:美!
二、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
2.歌曲介绍
师:《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流行于江苏扬州地区的“秧号子”(田秧山
歌)歌中运用“芦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作衬词,既美
化了歌曲,又体现了纯朴的乡土气息。
3.再听歌曲,要求学生听听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很多衬词
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歌中有许多歌词是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
为什么吗?)
4、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
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
词的作用
让学生说一说。(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
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5.师:这首歌曲旋律婉转多变,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装饰音,我们再
来听一遍,请你听听一共出现了几次装饰音。
师小结,讲解装饰音,带领学生演唱装饰音。
6、师弹琴教唱乐谱。
唱的过程中指导唱好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
师示范用简单的扬州方言演唱歌曲,请学生听一听,老师在演唱中,
哪些字的读音有了变化。
师讲解关键字的读音。
7、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8、聆听音乐,轻声跟音乐哼唱歌词。
9、跟琴填词哼唱。师指导唱得不准的地方。
10、要求用愉快的心情、完整的跟伴奏演唱。
11.表现歌曲: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
用一领众和的方式演唱歌曲。
12.加入声势律动来表现歌曲。
学生尝试自己编创声势动作表现。
三、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系江淮
课题课型课时第4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能用竖笛演奏江苏民歌《姑苏小调》,并结合乐谱视唱,吹好十六分音符、
教学目标附点音符,注意节奏准确和换气自如。
吹好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注意节奏准确和换气自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1.听范奏《姑苏小调》
2.师带领学生跟琴学唱歌谱。
3.分句讲解,重点练习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吹奏。
4.学生自由练习。
5.布置作业
6.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左手与右手课型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
纳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
愉快心情。
教学目标
2、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
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1、体会歌曲意境,尽情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2、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前半部分气息的连贯,后半部分气息的支持,不要叫喊。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
1、节奏乐园(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
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放送《萤
火虫》伴奏音乐)
(2)师:你知道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再
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
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录音范唱)师:你听
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歌词:(师生对念歌词)。生师一起对读歌词,前半部分歌
词学生按节奏读,后半部分歌词教师激情地读,读的时候配上适当的
动作。
(3)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
(5)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6)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
怎样。(交换)
8)讨论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学生回答)
3、表演乐园
二、创作乐园
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
再唱一唱。
3-32|3-32|3-6|5--|
(1)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
(2)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
四、小结,放送《萤火虫》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左手与右手课型课时第2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授课人授课时间
基本准确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听到的相应主题,并能跟随音乐的段落变化变换
教学目标动作与之呼应,在动作的表现中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感和空间感。
教学重点以音乐的方式传递团结友爱,温暖爱的正能量。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动态修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复习小提琴独奏曲《爱的祝愿》
今天欣赏另外一首小提琴独奏曲《爱的喜悦》,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能从演奏形式、节拍、情绪、乐曲结构等说说它们的异同之处。
三、感受体验
1.欣赏《爱的喜悦》
(1)初听
交流:作品拍号(四三拍)
这是一首具有维也纳古典民谣风格的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的小提琴
家及作曲家弗里兹•克莱斯勒与1905年根据一首古老的维也纳乡村民
歌曲调创作的幻想小品。作品曲调轻盈欢快,流畅华丽,充满喜悦与
浪漫的情调,描写了热恋的幸福和满足,表达出恋人飞扬的神采。
(2)分段欣赏
a.欣赏第一乐段主题
交流:听辨主题旋律,并说说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出示图谱,记忆主题一。借用一根丝带,随着音乐旋律特点,通
过甩、绕圈、抖动的方式来表现。
(主题一)O(主题一)
甩绕圈甩
第一部分C大调,主题明媚、流畅,光辉而灿烂,用双弦演奏,充满
着欢乐的情趣,正如这支曲子的标题,它是表达爱的欢乐。这部分主
题旋律在运用三度双音上别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淋
漓尽致。
主题旋律反复一次后,进入了情意甜蜜、充满幸福感的乐段。它的每
个乐句都从后半拍起,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绘画心理治疗课程-认识你自己课件
- 2021全球多行业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大盘点
- 安全员年度再教育3
- 2025-2030全球自动紧凑型视野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商用蘑菇杀菌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粘度过程分析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磨削数控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水力冷凝锅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动甲板机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照明亮化工程施工合同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专题警示学习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健康解读》课件
- 2025年度交通运输规划外聘专家咨询协议3篇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2025年中国湿度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联合体三方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3季度青岛房地产市场季度简报
- 苏东坡词十首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