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带传动与链传动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带传动与链传动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带传动与链传动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带传动与链传动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带传动与链传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带传动与链传动

第一节带传动基本知识第二节普通V带和带轮第三节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与失效形式第四节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第五节链传动简介第一节带传动的基本知识一、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二、带传动的特点

1带传动的主要优点:(1)能缓解冲击和吸收振动,工作平稳,噪音小;(2)过载时,有过载保护作用;(3)可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4)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廉2、主要类型与应用:a.平型带传动——最简单,适合于中心距a较大的情况b.V

带传动——三角带c.多楔带传动——适于传递功率较大要求结构紧凑场合d.同步带传动——啮合传动,高速、高精度,适于高精度仪器装置中带比较薄,比较轻。3、V带与平型带传动能力的比较

V型带与带轮间产生的摩擦力约为平型带与带轮间产生的摩擦力的三倍,因此,V带传动能力是平型带的三倍。第二节普通V带传动及带轮一、V带的结构和标准1V带的分类:普通V带、窄V带、宽V带、汽车V带、齿形V带和接头V带等。所谓普通V带—指的是楔角Ø为40度,带截面高度和节宽的比值为0.7的V带。2

普通V带的结构3普通V带的标准规定(GB11544—89)帘布结构:有Y、Z、A、B、C、D、七种;绳芯结构:有Z、A、B、C四种。各型号带的截面尺寸见表4—1。带轮的基准直径—指的是V带装在带轮上时,与节宽相对应的带轮直径。(见表4—1)带的基准长度—指的是V带在规定张紧力作用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处的周线长度,也称节线长度见表4—2。普通v带的标记:二、V带轮的结构和材料1V带轮结构

1)V带轮的组成:轮缘、轮辐和轮毂三部分;槽角规定32度、34度、36度和38度四种见表4—3。2V带轮的结构根据轮辐部分的不同分为:实心(S)、辐板(P)、孔板(H)和辐条(E)四种。3V带轮的标记:4带轮的材料主要是铸铁:HT150;HT200(v在5~25m/s)。速度较高:铸钢(v大于25m/s)。小功率机械传动中:用铸铝或塑料。三、普通V带传动的几何尺寸1小带轮包角;2带的基准长度;3中心距。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

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由于带受拉力而产生弹性变形所引起,是带传动不可避免的现象.

2带传动的滑差率及传动比

3

打滑-----在带速一定时,当传递的功率过大(超载),即有效圆周力大于带与带轮间产生的摩擦力,代号带轮间发生激烈的相对滑移现象.打滑使传动失效,应当避免.第三节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1有效圆周力:紧边与松边的拉力差F称为带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实际上,等于带与带轮间产生的摩擦力。2

欧拉公式其实质上反映的是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达到极值时,紧边与松边拉力的关系。工作前:两边初拉力Fo=Fo工作时:两边拉力变化:①紧力Fo→F1;②松边Fo→F23最大有效圆周力二、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2由离心力产生的离心拉应力;

3由带绕经带轮时产生的弯曲应力。三、带传动的失效形式

1打滑;2带的疲劳断裂。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保证不打滑的前提下,要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第四节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带传动的张紧

1为何张紧---带因塑性变形而松弛,便导致其传动能力下降.张紧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

2常用的张紧方法

1)定期张紧;2)自动张紧;30采用张紧轮带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1安装时,先套带,再张紧;2保证两轴线平行;3两带轮对应V型槽应重合;4V带在槽中位置要正确(图4---13);5定期检查,及时张紧;6新旧带不能混用;7安防护罩,保证人机安全.第五节链传动一、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二、滚子链三、滚子链链轮四、链传动的失效形式与参数选择专题1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一、设计的已知条件

一般为:1)传动的用途;2)工作条件;3)传递的功率;4)带轮的转速或传动比;5)对传动结构尺寸有无特殊要求等。二、设计的主要任务

1)合理选择参数;2)确定带的型号;3)带的基准长度;4)需用带的根数;5)选择带的轮材料;6)确定带轮的结构和尺寸;7)绘出带轮工作图。三、设计数据及内容已知:P,n1,n2或i,传动布置要求(中心距a),工作条件

要求:带:型号,把数,长度轮:Dmin,结构,尺寸中心距(a)轴压力Q等四、设计步骤与方法①确定计算功率Pc

:P——传递的额定功率(KW)KA—工况系数,表1-1

②选择带型号:Pca,n1图1-1(型号)

③定带轮直径(验算带速V):小带轮直径dd1

表1-2b)验算带速V要求:最佳带速V=20~25m/s大带轮直径dd2

带速判断:V太小:由P=FV可知,传递同样功率<P时,圆周力F太大,寿命↓V太大:离心力太大,带与轮的正压力减小,摩擦力↓,传递载荷能力↓④求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

a)初选a0b)由a0定计算长度(开口传动)

c)按表7-3定相近的基础长度Ld

d)由节线长度Ld求实际中心距e)考虑到中心距调整、补偿F0,中心距a应有一个范围⑤验算小轮包角不满足措施:1)a↑2)加张紧轮⑥计算带的根数Z⑦确定带的初拉力F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