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气投资环境形势分析_第1页
近期国际油气投资环境形势分析_第2页
近期国际油气投资环境形势分析_第3页
近期国际油气投资环境形势分析_第4页
近期国际油气投资环境形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期国际油气投资环境形势分析

摘要:近期,美国全球战略收缩导致的“领导真空”不仅加剧了世界各地区的政治波动,而且使各国对其倡导的经济模式产生了质疑,致使保护主义思潮又起,各国政府更倾向于“带门禁的全球化”,进而影响了国际投资与贸易。与此同时,人口迅速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对世界格局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口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中国在这种历史大变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改变和冲突。努力迈向“世界水平”的中国石油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形势研判来适应世界甚至领先世界,并与之相适应地进行整体投资调整和全球生产调配,以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关键词:领导真空,带门禁的全球化,人口环境压力,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国际化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中东北非政治动荡仍在影响着世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已进入新一轮的调整,表现为影响深远的突发事件此起彼伏,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我们正在从一个熟悉的“后冷战”模式下的世界,朝一个不熟悉且现在还难以描绘的世界过渡。旧模式的特点与矛盾孕育了变化和调整的动力,新形势的迅速发展与彼此影响逐步塑造了初见端倪的新格局。作为努力迈向世界水平的中国石油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国内形势研判,审视国际油气投资环境,进行整体投资调整和全球生产调配,以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全球战略收缩导致的“领导真空”加剧地区性政治波动,“带门禁的全球化”增加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难度;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造成劳工、社区问题。中国政府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一、美国全球战略收缩导致的“领导真空”加剧地区性政治波动1.美国“乐于摧毁,怠于建设”形成“领导真空”在冷战后约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采取强势对外政策,先后发动或参与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巴拿马战争、反恐战争(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争等6次大规模战争以及大量小规模战争和非战争行动,在事实上控制了中东、中亚、东欧、北非等关键地区(冷战时代美苏两大阵营争夺的核心区域),有效地遏制了俄罗斯和伊朗等地区性大国,瓦解了南斯拉夫塞族政权、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等地区性强权,建立起了美国在全球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收获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虽然美国陆续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统一市场”的地区挑战者,但是美国“乐于摧毁、怠于建设”的行事方式造成了地区政治崩溃和社会分裂,使此前在地区强权压制下的政治矛盾、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纷纷显现,并随着宏观经济发展减缓和人口环境压力加剧,演变成社会动荡、暴力频仍的地区性波动。与此同时,强势对外政策所产生的高昂政治经济成本使暂时性全球战略收缩成为美国的无奈选择,2008年后持续发酵的全球金融危机,迫使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将注意力和资源转回国内。而在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其全球战略收缩导致的“领导真空”(LeadershipVacuum),其他国家无法填补——尚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意愿或有能力接手,美国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挑战其世界霸主地位。2.世界石油主产区政治波动不断(1)叙利亚内战僵局僵持不下的叙利亚内战是2013年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焦点,也是“领导真空”加剧地区政治波动趋势的现实注解。在美国的压制和制裁下,地区强权俄罗斯和伊朗无法有效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对国内的绝对控制,而美国既扶植不起一个替代政权,又不愿直接军事干预陷入泥潭,致使日内瓦会谈缺乏核心推动力量,难见成效。叙利亚遂成为各方利益代理人的角逐场和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负面影响波及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2)制裁两年后美伊关系的暂时性缓和在美欧经济制裁之下,伊朗遭受了原油减产、出口锐减、货币贬值的巨大打击。2013年大选后,以新总统鲁哈尼和石油部长赞加内为代表的温和派改革力量重新掌权,随即进行政策调整。伊朗在外交政策上所展示出的“英勇的灵活性”与美国不愿大规模介入中东的态度,促成了美伊关系的暂时松动和伊朗核问题的阶段性曙光。2014年1月20日,伊朗与六方达成的临时性协议正式生效,美欧放松对伊朗制裁,伊朗则计划于2014年11月推出新的上游合作模式,大力吸引欧美国际石油公司,并试图重返国际石油市场。(3)伊拉克国内不稳定程度加剧自2011年底美国撤军之后,伊拉克国内局势不断恶化。什叶派马利基中央政府一方面受到库尔德地区力量的挑战,一方面与政治失意的逊尼派暴力冲突不断。库尔德地区具备了摆脱中央政府进行石油开发和外运出口的能力,正在无限接近经济独立。2014年1月以来,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从叙利亚重返伊拉克,迅速占领西部安巴尔省的主要城市。在西部和北部的逊尼派聚集区,已形成中央政府、部落武装和恐怖组织三方对峙的局面。伊拉克中央政府控制力不断下降,各界越来越怀疑,伊拉克是否正在从一个政治概念转变成一个地理概念。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不断恶化的社会安全形势,已经成为在伊拉克投资的各国企业的头号难题。(4)机会与危机并存的北非与东非在北非及东非地区,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和埃及穆巴拉克政权崩溃后,利比亚和埃及国内不同政治势力、教派的夺权斗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破坏程度不断升级。2013年初开始,非洲中部的马里、中非和南苏丹先后爆发政治军事冲突,肯尼亚北部部落支持的恐怖组织制造了“西门”商场恐怖袭击,代表不同宗教、种族和部落利益的各派势力纷纷崛起,争夺中央政权或形成地方割据。法国、美国及其非洲盟友乌干达积极介入,使一国一地的冲突演变成地区性的大规模混乱,造成大量伤亡和难民流动,严重破坏了当地稳定,给整个撒哈拉地区国家的安全形势敲响了警钟,也给积极发展非洲市场、开发非洲资源的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5)陷入新混乱的南苏丹自2011年7月独立以来,南苏丹与苏丹围绕着油田归属和原油运输产生了长期纠纷,在经历2012年1月停产停运、2013年3月恢复生产等多次反复后,刚刚走上正轨,又在2013年12月中旬爆发了丁卡族政府与努尔族反对派之间的军事冲突,两派形成对峙。如果割据状态通过2014年1月开始的和平谈判固定下来,双方以及苏丹可能会通过协议模式重新划分油田生产及管道运输利益,南苏丹石油生产会恢复,但难以恢复到冲突爆发前的局面。外部力量借助苏丹地区原有的内部矛盾在几年之内将原苏丹国一分为三,并且使产油区被三派势力范围分割得七零八落,原有合同协议难以执行,法律、财务、安全风险提高,人员进出和物流保障难度加大,投资者遭受较大损失。二、“带门禁的全球化”增加海外市场开拓难度1.经济全球化改变世界面貌“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世界绝大多数经济体都主动或被动地融入了全球统一市场和金融体系。在欧美传统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规范下,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商品及服务价格指引下,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巴塞尔协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准则的约束下,全球经济释放出了超乎想象的强大发展力量。在石油领域,全球化打破了此前各国主动或被动设置的种种限制,各国争相开发本国资源,融入国际市场。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崛起,协调本地利益,解决本地问题。国际石油公司和工程服务公司则向两极化发展,一类通过合并或合作形成投资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巨无霸”,一类则针对新地区或新业务设立“小快灵”企业,并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协调风险与收益。然而,无论是国家石油公司还是国际石油公司,大家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将石油天然气产品带入国际市场,换回以美元或欧元等硬通货计价的收益,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将成本和问题留在资源国本地。2.金融危机迫使各国设置“门禁”全球化和经济自由主义同时导致了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公平现象。经济竞争超越了地理界限、绕过了政治保护,初始竞争优势无限放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财富不仅从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流向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而且在各国内部越来越向少数富裕阶层集中,使占总人口比例极小的精英阶层掌握了极大规模的财富,并通过政治权力巩固或加强了这种不公平的分配模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将这种不平衡和不公平的危害暴露无遗,也使各国迫于内部政治经济压力而调整政策。各国政府对经济全球化从全盘接受转向有选择接受,纷纷给全球化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门禁”。各国资本管制致使2012年全球资本流动量仅为2007年11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一,金融危机发生5年来,各国出台了将近400项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措施,并仍在不断增加。这种“带门禁的全球化”(GatedGlobalization)一方面使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遇到更多的限制和障碍,另一方面由于限制资本、商品、服务流动推高了价格,增加了国际化企业的整体经营成本。三、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造成劳工社区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均衡人口变化趋势是决定世界事务发展轨迹的重要力量,也是改变国际或地区商业环境的关键因素。世界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和老化比例快速提高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为显著的人口变化趋势。根据联合国的测算,在约70亿的人口基数上,世界人口将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即每年新增7800万人口,2025年前后将突破80亿大关。人口总量的增长伴随着年龄段和所在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均衡。在世界人口总量从70亿到80亿的增长过程中,工作适龄人口(15~64岁)将增加13%,而老年人口(65岁以上)将增加52%;新增人口中的95%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美国、德国和日本等10个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财富(全球GDP的54%),而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14%,并将在本世纪中叶降至11%左右;同期,中东、中亚、北非、东非、印度次大陆和拉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将出现人口总量暴涨、资源环境压力巨大、贫困问题难以消除、劳动就业机会不足等严重问题。2.劳工、社区问题增加石油行业成本和管理难度人口环境因素多以劳工和社区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2011年中东北非政治动荡的重要社会基础就是产油国政府无力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福利要求和超高的青年人失业率。在过去3年中,一部分中东北非国家经历了政权更迭(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一部分通过强行镇压稳定了局势(沙特、巴林),另一部分仍处于动荡之中(叙利亚、伊拉克),然而无论选择了何种解决途径,中东北非国家过去20多年来积累的大量人口和人口高增长率仍然是政治社会稳定的巨大威胁。因此,中东国家不断强调石油行业的本地因素,不断强调外国技术转移、本地用工比例、本地产业扶植等投资要求,这些都推高了投资成本,影响了企业效率和效益。在近年来成为投资热点的东非地区,超高的人口增长率(过去10年间增加了30%~40%)和高企的青年人失业率(约60%~80%),使当地就业形势极为严峻,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为国际企业在本地运营制造了巨大障碍。而在中亚、拉美等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区,有组织的工会和社区团体一方面要求企业增加用工数量、提高劳工福利,一方面要求企业加大对本地的贡献和投入,提高环保标准,极大地增加了企业成本。与此同时,一些政府出于选举等政治目的推波助澜,过度地调整法律法规,使当地商业环境不断恶化。四、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提供强大支持1.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内发展需要日益迫切,中国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和业务拓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强,而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推动对外投资的积极外交政策是中国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多得的政策红利。经过多年实践与反思,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已进入“第二波”更为成熟、理性的阶段,海外投资合作的参与者已从国企为主变为国企私企并肩出海,投资合作重点已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矿产和农业项目逐步转向发达国家的技术、品牌和不动产项目。2013年中国领导人先后访问了俄罗斯、非洲、拉美、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国家的力量推动下一步合资合作:中俄战略与能源合作日益紧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委内瑞拉的金融能源合作取得新进展。此外,在国家力量支持下,中国石油企业在一些优质市场取得突破,向着提升跨国经营水平、完善资产布局、扩大海外业务的综合发展目标又前进了一步。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有助于中国企业迅速拓展海外市场、扩大业务规模,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取得更多外部支持,获得更高投资回报。2.针对中国企业的隐蔽经济挑战在享受国家政策红利的同时,我们需要妥善处理海外市场所在国对中国崛起做出的各种反应,谨防随之而来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美国和欧盟等传统力量采取了一系列的平衡和遏制策略,并在中国进入非洲和拉美等其传统势力范围时设置了重重障碍。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时间较短、经验有限、威信不足、战略规划和应急措施尚未经受足够的考验,一些海外市场所在国一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抱有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出于外交目的或政治目的,一些国家以劳工问题、社区问题、环保问题、法律问题等为借口,对中国企业提起法律诉讼,进行经济处罚,甚至以国有化为名侵害中方利益。五、结语在世界格局调整过程中,新的冲突之源将不断产生,问题将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但是,每一种风险都会伴随着一种机会,对于企业来说,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的机会。适应世界和了解市场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而加强对世界形势的研究和判断,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认清重点国家现状与变化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步骤。首先,作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国石油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形势研判来适应世界甚至领先世界,识别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所在国的政治、政策走向,提前制订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全面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其次,随着全球投资布局的拓展和企业经营网络的完善,中国石油企业要在重视一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