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练习: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 含答案_第1页
中考语文练习: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 含答案_第2页
中考语文练习: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 含答案_第3页
中考语文练习: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 含答案_第4页
中考语文练习: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魔幻现实主义:放开手脚,“天马行空”式的创作

莫言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

《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一系

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

作家。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

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

40种语言。

蛙(节选)

莫言

先生,大喜!

我的儿子,昨天凌晨诞生。

因为我妻子小狮子是超高龄初产妇,所以,连中美合资家宝妇婴

医院里那些据说是留学英美归来的博士们也不敢承接。这时候,我们

自然想到了姑姑。姜还是老的辣。我妻子唯一信任的也就是我姑姑。

她跟我姑姑接生过数不清的婴儿,自然见过我姑姑遇到危急情况时的

大将风度。

小狮子是在袁腮和小表弟的牛蛙养殖中心加夜班时开始发作的,

按说到了这种时候,早就应该让她在家休息,但她脾气固执,不听人

劝。她挺着大肚子招摇过市,引起不少议论和美慕。认识她的人大老

远跟她打招呼:大嫂子,都这样了,还不在家歇着?蝌蚪大哥真够狠的。

她说,这有什么?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事,多少农村妇女,在棉花地

里,在河边的小树丛中,都能把孩子顺利产下,越娇贵,反而越出毛

病。她的理论,跟许多老中医的理论是一致的。听者频频点头,随声

附和者居多,当场反驳者无有。

我闻讯赶到牛蛙养殖中心时,袁腮已经派小表弟去把姑姑接来。

姑姑穿着白大褂,戴着大口罩,乱蓬蓬的头发塞进白帽子里,目光热

烈而兴奋,让我想起那些伏杨的老骥。姑姑在一个白衣小姐的引领下

进入隐秘的产房,我坐在袁腮的办公室里喝茶。

办公室正中安放着一张不小于乒乓球案子的办公桌,颜色紫红,

桌后一张黑色高背真皮转椅。他非常熟练地给我斟着功夫茶,不无炫

耀地说:这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虽说不是金枝玉叶,但质量也是上乘

的,县长来时,我都没舍得泡给他喝。但是我给你喝,这说明,本人

还是有品格的吧!

看我心不在焉的样子,袁腮道:放心吧,我办事,你放心,平安

顺遂,万无一失,我们轻易不惊动你姑姑,她老人家是我们高密东北

乡的守护神,只要她一到,结果只能是八个字:母子平安,皆大欢喜!

后来,我歪靠在那宽大舒适的皮沙发上睡着了。

睡梦中....

我猛然惊醒,感到浑身发冷。小表弟和小狮子推门进来。小狮子

怀抱一个襁褓,强褓中传出婴儿暗哑的哭声。小表弟压低声音说:热

烈祝贺表哥,你的儿子诞生了!

小表弟开车,将我们送到我父亲居住的村庄。这个村庄已经是个

城市中的村庄,如从前的信件中所说,这是我们的县长-如今已升为

市长了.下令保留的文化标本个保留着“文革”期间建筑风格

的村庄,墙上的大字标语,村头的革命标牌,村中的高音喇叭,生产

队的聚会场已是黎明时分,但街上没有行人,只有早班的公共

汽车拉着几个鬼一般的乘客疾驰而过,只有几个将脸面遮得只露两个

眼珠的环卫工人在人行道上挥舞着苕帚,,扫起一股股烟尘。我很想看

一看孩子的脸,但小狮子那副比产妇还庄严还疲惫还幸福的神情让我

止住了自己的想法。地头上包着一条普红色的国中,嘴上爆裂了一层

皮。地将那婴儿紧紧地抱在怀里,不时地俯下脸去,仿佛是观看,又仿

佛是吸着婴儿身上散发的气息。

我们早已把为这个婴儿所准备的-切转移到父亲居住的地方,因

为产奶的羊一时难觅,父亲便为我们向村中一杜娃的养牛人家订购了

一份牛奶。他们家养着两头奶牛,每天能产奶一百斤。父亲跟他们反

复叮嘱不要添加任何东西,那人道:大爷,你老如果连我都不相信,您

自己亲自来挤就是了。

小表弟将车停在我父亲居住的院落外。我父亲早就在路边迎候

了。陪同父亲在那里迎候的还有我二嫂与一些年轻的女性,大约都是

本家的侄媳妇们。我二嫂一把抢过孩子,年轻女子们将小狮子从车内

架下来,搀扶着进院,然后进入早就布置好了的“坐月子”的房间。

二嫂揭开襁褓一角,让父亲观看这个迟来的孙子。父亲热泪盈眶,

嘴里连声说好。我看到这个头发乌黑面色红润的婴儿,心中百感交集,

眼泪也夺眶而出。

先生,这个孩子,使我恢复了青春也给我带来了灵感,他的孕育与

出生,尽管比一般的孩子要艰难曲折,而且今后,围绕着他的身份确

认,很可能还会产生诸多棘手的问题,但正如我姑姑所说:只要出了

“锅门”,就是一条生命,他必将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个合法的公民,

并享受这个国家给予儿童的一切福利和权利,如果有麻烦,那是归我

们这些让他出世的人来承担的,我们给予他的,除了爱,没有别的。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通过与“先生”的通信,虚拟的小说多了几分真实感。在叙述

当中,插人“先生”,发表作者的评论,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讲故事的

对象。

B.小说中的“姑姑'是一个接生过数不清婴儿的妇产医生,她医

术精湛,多次在生死关头拯救了产妇和婴儿,如今虽已年老,但仍深

受高密东北乡百姓的信赖。

C.“我”的妻子“小狮子”曾是姑姑的助手,目前在袁腮和小表

弟的牛蛙养殖中心工作,她年龄不小了,但脾气固执,挺着大肚子招

摇过市,引起大家的议论和羡慕。

D.“我”在等待儿子诞生的过程中,在袁腮的办公室里喝茶,又

在那宽大舒适的沙发上睡着了,可见“我”并不像一般的父亲那样焦

虑,因为有姑姑这个“送子观音”接生。

8.“我的儿子”其实并不是小狮子所生,而是另一个年轻女性代

孕而生,请简要分析文本是在哪些地方透露蛛丝马迹的。(6分)

9.《蛙》被称为专写人的生命的作品,从文中你能读出民间对

生命有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7.D

8.答案①小狮子已经是”超高龄初产妇”,但是她却不选择正规

的妇婴医院接生,而是由姑姑来接生,暗示了她不想让别人识破她是

一个假孕妇。②小狮子到了孕晚期,依然在牛蛙养殖中心加夜班,不在

家休息,并且挺着肚子招摇过市.并不是一一个孕妇应该有的状态。③

当孩子生出来之后.是小狮子怀抱--个婴儿和小表弟“推门进来',

也暗示了小狮子并不是产妇的身体状态。④小表弟向“我”表示祝贺

时,却“压低声音”,暗示不想更多人知道。⑤小狮子的神情“比产妇

还庄严还疲惫还幸福’.说明小狮子不是产妇。⑥文章结尾“围绕着

他的身份确认,很可能还会产生诸多楝手的问题”,通过“我’的评论、

感受来直接提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亦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对生命的珍视。“我”和家人为了新生命的诞生做了

最精心的准备,包括请姑姑接生.准备月子房、买高品质的牛奶等。②

认为生命的孕育诞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小狮子说生孩子是瓜熟蒂

落的事,孕妇不用太娇贵,大家都-致赞成。③对生命繁彳行和种族延续

的渴望和激情。父亲看到这个迟来的孙子激动不已这个孩子也使

“我”恢复了青春,并给“我”带来了灵感。④生命只要诞生,就应

该享受爱。拥有各种权利和福利。(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

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斗虎

莫言

①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

个冷,真冷。

②但也有不怕冷的,俺家那匹黑马就不怕冷。俺家那匹黑马是匹

公马,有点野,蹄子热①,嘴尖,除了俺爷爷敢使唤它,别的人都不

敢近它的身。但它是一身的好活,在俺爷爷的手里,无论是拉车还是

拉犁,都是一匹顶两匹。因为这一点,尽管它一身的坏毛病,俺爷爷

还是舍不得卖它。

③这匹马一到初冬就拴不住了,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缰绳,它也能

给你咬断。它一大清早就跑出去,傍黑天才回来。既然是能够自己回

来,索性也就不拴它了。刚开始家里人对黑马出去的目的有几种猜想,

一是说它出去找母马谈恋爱,一是说它出去找草吃。但后来觉得这几

种猜想都不对头。周围屯子里谁家有匹母马我们都知道,没听谁家说

起过。关于这匹马出去打野食的说法也不成立,冰天雪地,一根草也

没有,灌木条子和树皮它肯定不喜欢吃。况且它每天晚上回来就吃个

不停,咀嚼草料的声音彻夜不息。如果白天在外边吃到了野食,夜里

就不会有这样好的食欲。

④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匹马喜欢玩,白天它是出去游山玩水去

了。这种说法太浪漫了点,毕竟是匹马。但这匹马每天回来时就大汗

淋漓,好像一个刚跑完了马拉松的运动员,身上还有一些或深或浅的

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的确是个让人心痒的谜。后来我爷

爷决定跟踪这匹马,看看这家伙到底去干什么了。

⑤这天,爷爷跟踪着马到了后山的一块被稀疏的林子和一蓬蓬的

灌木围绕着的平地,不由得吃了一惊。爷爷看到一只老虎在那儿烦躁

地转着圈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家的马进了场子,活动了一下身

体,对着老虎叫了几声。老虎也叫了几声。我家的马在奔跑时脖子上

的鬃毛竖起来,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十分威风。然后我家的马就和老

虎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我家那匹马能够将身体立起来,两只前蹄好像

拳击手的两个拳头一样灵活而有力。它用前蹄把老虎打得鼻子往外蹿

血。如果你认为我家的马只会用前蹄那就坚决地错了。我家的马两只

后蹄用得也很俏丽。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

我爷爷亲眼看到马蹄子踢到了老虎嘴上,老虎嘴里飞出了几个白白的

东西,还用问吗?虎牙。老虎牙被踢掉,蹲着那里“啪嗒啪嗒”地掉

眼泪。当然老虎毕竟是老虎,它的锋利的爪子,也在我家马的屁股上

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血痕。

⑥爷爷心中感动,心里想,走遍天涯海角,到哪里去找敢跟老虎

打架的马?而且还能打个平手。

⑦打上半个时辰,老虎和马看样子都有点累了,它们就分开了。

我家的马跑到树棵子里用舌头舔雪吃,那匹老虎也用舌头舔雪吃。休

息一会后,它们继续战斗。我爷爷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我家的马鬃毛太长,虽然在与老虎搏斗时能够直竖起来,但有时会遮

住它的眼睛。

⑧爷爷回家,就替它把鬃毛剪了,想让它利利索索地跟老虎打架。

结果,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

子。

⑨我爷爷哭得像泪人似的,一边哭一边说:马啊马啊,都是我把

你给害了啊!

(有删改)

[注]①只有长时间奔跑后的马,蹄子才会热,故“蹄子热”指

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

1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请从下面提示的两个

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提示]角度一:原因一结果

角度二:悬念一真相

13.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效果。(4分)

(1)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

也是个冷,真冷。

(2)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

14.文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4分)

15.研读文章结尾处的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4分)

答案:

12.角度一:一匹野性足,干好活的马,到冬天拴不住,整个白

天都要出去,结果是

去林子里和一只老虎搏斗。又因为鬃毛被剪,结果被老虎咬死。

角度二:一匹野性足,干好活的马,到冬天拴不住,整个白天都

要出去,晚上大汗淋漓回来,

还要吃一夜的草料,真相是和老虎搏斗了一天。

13.(1)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东北地区冬天的奇寒,

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蹄腾空搏击的画面,动感十足。

14.爷爷是一个善于驾驭烈马的庄稼汉,执着而善良。

15.帮助别人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

红高粱

莫言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

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敌

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

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

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

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

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

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了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

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

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

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

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慢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

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

——日本来了一一同胞们准备好一一开枪开炮一一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对高密

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

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

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

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

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

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

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

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

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

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细,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

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

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

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

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

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

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记忆。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

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

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

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

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

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

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

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

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

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

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

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

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

他。

(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主要人物余占鳌是名满天下的

抗日英雄,“我父亲”则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中成长。

B.小说开头称呼父亲为“这个土匪种”,显得野性十足,同时

也暗示了余占鳌与“父亲”的“父子”关系。

C.余司令“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

眼”,这体现了余司令的粗野狂暴与果断干练。

D.小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农民高尚人格的深挚赞美,也流露出

文明进步中隐含种性退化的遗憾,呼唤强有力的生命形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把奶奶和余司令分别比作“愈离愈远”的岸和“船舷”,

形象地写出了“我父亲”对他们的崇拜和在他们身边的安全感。

B.“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红高粱充满诗意,也

隐含血腥,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C.小说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描写环境,兼具壮美

与优美,既呈现了家乡的风貌,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D.小说以余司令带领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战斗过程为故

事线索,在这场战斗中,有三百多个乡亲牺牲了。

8.有人评论本文的开头“兼具现实的真切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9.莫言曾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

须有点邪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艺术风格上的“邪劲儿”。

答案:

6.D项,“小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农民高尚人格的深挚赞美”

错,原文说“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

的舞剧”,红高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豪气冲天的一面,也有粗

鄙丑陋的一面,这是一种真实的有生命力的生存方式,人物身上并不

全是'‘高尚”的。小说的主题是弘扬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的精神,弘扬

一种质朴的野性美,而不是赞扬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高尚人格。

7.A项,小说中把奶奶比作“愈离愈远”的岸,是写出了少年

对母亲的依依不舍。

8.①现实的真切感:开篇时间具体到“八月初九”,如同现实

生活记录的再现;小说通过“父亲”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如

“热烘烘的香味、凉气逼人、打了一个冷战”等,给读者呈现了真切

的生活场景;送别场面描写也增加了小说的真切感。②历史的厚重感: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九年”,距离读者已有近百年,小说又通过“我”

的叙述,拉开与那段往事的距离,增强了历史感;开篇就交待日后余

占鳌成了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种叙述方式也突出了历史的厚重

感。

9.“邪劲儿”指的是小说创作不走寻常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

力。①从情节安排上看:小说淡化了情节,打破了时空的顺序,灵活

地将两代人的故事交错叙述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②从人物塑造上

看:小说没有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特征,而是让人物的成长

变化自然地通过环境得以体现。③从叙述风格上看:小说打破了单一

的叙述方式,兼有“我”的有限视角和“我奶奶”的全知视角,将人

物在小说中的表达与“我”的表达自然结合,无拘无束,极大地提高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④从主旨表达上看:小说弱化了主旨表达,在不

经意间让读者体会中国农民对抗外敌入侵的淳朴态度和生命之气,让

小说有一种原始的激情和力量。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

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

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

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

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

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

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

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

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

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

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

收获、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

们一棵棵地卖掉了……我不由得大哭起来。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

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撅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

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

了木撅子,挤进了篓子里。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

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

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

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

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

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

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

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

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

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

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

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

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

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

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

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

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

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

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

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儿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

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1D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

算。”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

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⑫“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13)“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14)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

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

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⑸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

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

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

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

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16)“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⑰“娘,”我哭着说,“我……”

7.请紧扣“挤”字,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8.赏析文中“老太太”的动作描写的表达作用。

9.文中两次描写母亲的眼睛,试加以赏析。

10.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60字以内)。

答案:

7.比拟。形象地描写这颗白菜的弱小,表现“我”对它的怜爱

与不舍。

8.用了“摇摇头”、“揭开”、“翻动”、“拽”、“戳”、

“撇着嘴”、“撕扯”等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其举止令人生厌、行

为粗暴让人伤心;同时也是借此反衬出母亲的善良和宽容。

9.第一次:湿漉漉的,“但并没有哭”,写出母亲因为不能让

孩子在过年时吃上白菜饺子而自责。面对生活的苦难,她无奈食言,

心疼孩子,但坚强、不屈服,觉得儿子应该禁得起生活的磨砺。第二

次,“红红的”表明母亲已经哭了很久,这充分展现了母亲在人前丧

失诚信与尊严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看重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

人穷志不穷。

10.“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

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放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多,水草茂。青草湖边的人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

这里出产的鸭蛋很有名气。早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

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

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混

得很熟。

春天,湖边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

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成对的青蛙

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

头见见面,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

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哪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答道,“你呢?”

“湖西王庄。”

“老王呢?”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

拐了个弯儿。

“再见,大伯!”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老壮愣了一下,反问道:

“有,问他干啥?”

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

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

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的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

了产”,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个鸭屁股啊!那

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

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

的老实人,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

子,结果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

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

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

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他对她起了反感,尽量避免和

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

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

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

说浪笑,不是好货!

转眼春去夏来,湖上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

荡漾着清幽的香气。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

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

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苇叶上,都挂

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被暴风雨

冲散的鸭子。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

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荡,

十分招人喜爱。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

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

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到十几只鸭子没?昨天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

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急得我一

夜没睡好觉呢!”

“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用手一

指鸭群,说:“那不是,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

来,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放鸭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

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苇林他爹,”李老壮把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

斗气似的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

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

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

呢!”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

放后农民放开了曾被束缚的手脚,发展个体经济的热情高涨。

B.李老壮是湖东李村一个有血性、重名声的老实人,精神上遭受

的屈辱,曾让他差点轻生,也成为他心头无法抹去的伤痛。

C.当放鸭姑娘的说法印证了自己的猜想后,李老壮请放鸭姑娘捎

话给苇林,让他带几只回来,体现了他对儿子工作的支持。

D.放鸭姑娘对李老壮的态度始终热情、友好,但李老壮对放鸭姑

娘的态度却在放鸭姑娘无意间提起他的伤疤后发生了变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青草湖及湖边村庄生活状况的介绍,不仅反映了时

代的变迁,而且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

B.小说插叙李老壮因“偷”鸭游乡这一情节,意在与后文他的主

动还鸭形成对照,以消解放鸭姑娘对其品行的疑问。

C.小说写村主任的好吃懒做、假公济私,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李

老壮形象,表现青草湖农民在特殊时期的痛苦经历。

D.小说笔调清新质朴,景物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展现了青草湖

清丽、明净的自然风物,从侧面烘托了人性的美好。

8.简析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丰富意蕴。(4分)

9.莫言的这篇小小说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请结合文本探究

本文的创作意图。(6分)

答案:

6.(3分)C(李老壮的表态,体现的是他对良种鸭的认可与喜

爱、对儿子与放鸭姑娘恋爱关系的默认态度。)

7.(3分)B(“对照”一说,不恰当;插叙的目的亦非为消解

放鸭姑娘对李老壮品行的疑问。)

8.(4分)①暗示了放鸭姑娘和李老壮儿子之间自由恋爱的关系。

②“呀”,反映了放鸭姑娘在得知眼前老人就是自己曾经打听过的李

老壮后的惊讶与尴尬。③称呼的变化,折射出放鸭姑娘急于掩饰自己

与苇林关系的慌乱心理。(每点1分;三点,4分。)

9.(6分)①讴歌改革开放的政策。②展现新时代农村的新风貌,

歌颂劳动者淳朴、善良、真诚、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③反

思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问题,警醒世人不要让不堪回首的历

史重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

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

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

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

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朦胧的泪眼,

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

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檄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

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

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

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

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

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

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

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

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

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

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

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

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

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

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

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

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

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

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

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

“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

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

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

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

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

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

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

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

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

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

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

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

15.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说说“我”的“狂”

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4分)

16.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

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

17.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

她怎样的品质?(2分)

18.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

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3分)

19.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

用意是什么?(4分)

答案:

15.(4分)“狂”主要表现在: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我”

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母亲;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

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

太;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一点1分,

大意正确即可)

16.(3分)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

几个动词(1分),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

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2分,大意

正确即可,但没答出“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意思扣1分)

17.(2分)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勤劳朴实能干、

严格教子的品质。

18.(3分)“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

“我”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负了母

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骗伤

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大意正确即可。一点1分,答到

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19.(4分)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

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

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

“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答对一点得1分)

从心所欲不逾矩

莫言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

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

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

好。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我父亲的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一个没

有艺术天分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成不了书法家。但即便是没有任

何艺术天分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会把字写得好看一些。而只要字写

得好看,即便不名一文,亦可走遍天下。

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

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

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

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

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

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

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于是众人刮目相看。

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

我这先祖,有一年,去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

心中郁闷。只写了三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

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

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终于

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

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

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

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

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

写字了。”

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

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

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

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

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

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

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手好字的人

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14.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两件事。(2分)

15.文中第②段写道:“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请用第一人

称的方式,描述当时先祖冷笑的心理活动。(2分)

16.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写到的泥人张和祖父都是俗世奇人,

请说说以下两句话都运用了怎样共同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并选

取一句进行赏析。(3分)

(1)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

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

生辉。

(2)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

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

巧。

17.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

(4分)

18.结合文章,谈谈中华毛笔字的魅力所在。(3分)

答案:

【答案】14.①先祖参加县太爷的社饮受到慢待,后一展书法技

艺,令众人刮目相看。②先祖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其招待不周

只写了三个字,待东家厚礼上门,才在家中写出第四个字,与另三个

字风韵、气势、大小丝毫无差。

15.哼,打量我衣衫破旧便如此慢待我,我倒要看看你们腹中是

否同身上一样锦绣辉煌,待会儿便叫你们见识我的本事!

16.【答案一】两者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甩、提、

挥洒”等一系列动词,生动的将先祖在粉壁上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现在

读者眼前,表现了先祖书法技艺的精湛。

【答案二】两者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端、饮、瞅、

摆弄、捏弄”等一系列动词,生动的将泥人张一边饮酒一边捏泥人的

场面描绘出来,表现了泥人张捏泥人技艺的精湛。

17.写字:通过长期的练习,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论是

在纸上还是墙壁上,抑或是隔着远距离补写,都能够驾轻就熟、举重

若轻,是谓“从心所欲”。

做人:身具傲骨,贫贱不移,面对乡绅大户不折节弯腰,坚持自

己做人的原则,是谓“不逾矩”。

18.行云流水的毛笔字不仅赏心悦目,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还

能修身养性,锻炼我们的耐心与毅力,磨砺我们的心境,更能使我们

品味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解析】本文是一篇散文随笔,从书法当中领悟人生哲理。主要

考查的题型有概括题、人物形象理解、句子赏析、文题内涵理解、开

放性试题等题型。

第14题归纳先祖的两件事,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文段,采用“什

么人”+“什么事”+“事情最终的结果”的方式来总结。

第15题虽然答案并不唯一,比较灵活,但不可偏离出题者意图,

要先弄清楚先祖的性格特征,理解清楚他这一人物形象,据此来揣测

其心理活动。

第16题考查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主要分肖像描写、语

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作答时先交代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再答该方法描绘出了什么,表达或表现了(作者、描写对象)什么特

点或感情。另外这道题注意看清题目,先问的是两者都使用了什么描

写方式,再二者择其一来赏析。

第17题是对文题内涵的理解,实际也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注

意其实题目当中已经给了我们提示,从先祖写字及做人两方面来解

释。

第18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既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又考查了学

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

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

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

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

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

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

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

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

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

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

河堤上。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

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

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

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

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

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

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

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

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

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

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

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

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

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

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

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

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

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

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梯缝里。

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

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

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有删改)

15.用一句话概括“【】”之间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6.结合短文,概括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7.结合语境,体会作者写爷爷哼“歌子”的作用。(3分)

18.“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

梯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

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3分)

19.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15.我与爷爷跟大风顽强搏斗的情景。(2分)

16.爷爷是一个历尽沧桑、勤劳能干、沉着淡定、坚韧顽强、爱

护孙子的老农民形象。(任答其中三个要点即可)(3分)

17.悲壮苍凉的歌声烘托出原野的寂静、空旷,(1分)体现了

爷爷虽历经沧桑,却有乐观坚韧的品格,(1分)表现了震撼我心灵

的强大力量,让我陡然间长大了。(1分)(共3分)

18.这棵普通老茅草是我们与大风搏斗的仅有的一点收获,(1

分)它象征着爷爷普通平凡、历尽沧桑却坚韧顽强的品格,这样写含

蓄、深刻而又余味无穷。(2分)(共3分)

19.①运用环境描写,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③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风之迅猛,④渲染了紧张而恐怖的气氛,⑤为

后文表现爷爷淡定沉着、坚韧刚强的品格作铺垫。(每答到一点可得

1分,任答到其中三点可得满分)(共3分)

影响我一生的母亲

莫言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

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

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

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

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

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

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

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

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令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

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

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

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

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

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

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

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

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

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

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

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

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

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

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

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

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

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

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

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

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

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

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

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

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

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

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

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

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

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一,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

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

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