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的形象,即客体的自我。
2.物质自我:对个体的所有物,身体、性别、年龄、容貌等生理特征的意识,最早产生的自我意识。
3.精神自我:个体内心的存在或主观存在。道德和宗教观念,思想流或意识流等。
4.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包括对各种角色关系、角色地
位、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
5.心身平行论:心理和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尽管二者具有一致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本质上是一种
唯心主义的二元论。
6.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渴、呼吸、排泄等
7.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
身中的一种进取心、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
8.死的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抗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
力。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9.本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
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10.超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
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遵循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便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现,使人的
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11.俄狄浦斯情结: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儿童的性要求在亲近的异
性家长中得到满足。幼儿的性对象由“自恋"转为"他恋",其性对象便指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的父母,由于有
了性别意识,从而导致"俄狄浦斯情结"。
1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它表现为机体
对内部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
13.成长性需要:因个体成长所必需,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不是由一般欲望所左右,而是由实现自我潜能,超越自我所驱动。
14.缺失性需要:缺失性需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重要概念。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
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15.尊重的需要: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如得到关心、重视、赏识、赞许、支持
和拥护等。
16.安全需要: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
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安全需要指对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
既包括个人安全也包括社会安全的内容。表现在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要。
17.良好完形原则:指在同时面临多种刺激的情况下,总是力图排除干扰,把知觉对象的主体看成一个完好图形。
18.图形-背景原则:指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越突出,越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图形与背景还存在转换现象,
当把背景作为图形来知觉时,原有的图形便会转换为背景。
19.无意义音节:任意用两个子音夹一个母音所形成的并不含有任何意义的音节。(艾宾浩斯)
20.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进行
了有关时间效应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21.投射: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
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22.合理化:用一种自我能够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23.升华:将压抑的本能冲动转化为献身社会事业的动力。可以使本能欲望通过社会赞赏的、高尚的方式得到间接
的满足。
24.意动心理学: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认为我们看见或思考事物,所看、所思的事物(意象,
观念)是意识的内容,看和思的对象,并非心理学的对象;看和思等意识的动作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5.刺激错误:内省者在内省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意识状态的描述要客观公正,不能把被观察的对象和
心理过程相互混淆,否则就会犯"刺激错误"。
26.刺激泛化:一旦条件反应被一个特定的条件刺激条件化了以后,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这
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无条件刺激匹配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7.刺激辨别:刺激辨别是制约刺激能单独引发制约反应之后如有其他与制约刺激类似的刺激时,个体会表现出选
择性的反应。刺激辨别是有机体学会了在一种刺激情境下做出反应,而在相似的另一刺激情境下不做出反应的
过程。
28.遗觉像: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它是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鲜明、生
动性为特征.
29.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
刺激\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0.二重心理学:二重心理学是19世纪末屈尔佩和麦塞尔同时提出的把意动和内容都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学说。
31.自我效能感: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对于自己拥有处理某一方面任务能力的状况,所持有的判断和信念。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有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行为的坚持性,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以及活动时的情绪状态都
有影响。
32.中介变量:在可观察的自变量和相应的行为变量之间,托尔曼假设了一组不可观察的因素,即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是联结刺激情境和可观察反应的内部过程。
33.痕迹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先出现,消失一段时间后,无条件刺激才出现。
34.效能期望: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35.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36.前意识:人们能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内容。它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37.潜意识:也称下意识,它所涉及的信息并不在现实意识中,但却在记忆中,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从记忆中抽
取出来。
38.梦的解析:梦的解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经典的心理学书籍。该书开创了弗洛
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39.显梦: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是当事人醒来所能记得并陈述出来的梦境,梦的表面现象。
40.隐梦:梦的真正意义,梦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
41.自由联想:即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自由联想,并随时说出所想到的内容,无论想到什么都
如实报告,不要有任何隐瞒,而治疗者则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发病的原因。
42.实验内省法:所谓内省,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观察、体验的过程,用以了解个体心理的内容、过程和
产生机制。实验内省法由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提出,意在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
方法。
43.操作性定义: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44.延迟条件反射:应用最广泛的条件作用类型。条件刺激先出现,并且至少要持续到非条件刺激的呈现。条件作
用通常在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间隔很短的延迟条件模式下最有效。
45.潜伏学习:托尔曼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
只不过其结果不明显,而处在一种"潜伏"状态。一旦受到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学习的结果才通过行为
的操作表现出来。他称这种现象为潜伏学习。
46.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提出,学习是有机体形成学习情境的"认知地图",并非形成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的联
结,而是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
47.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
48.效果律: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
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49.位置学习:位置学习是由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是指动物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
境的意义。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动物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类似于现场的认知地图,知道目标的所在,从而改变
行为,适应环境的要求。
50.本能漂流:布里兰发现猪、小鸡、大鼠和其它一些动物都表现出一种“本能飘流”的趋势。这意味着,动物倾
向于以本能行为取代受到强化的行为,即使当本能行为受到食物的干扰,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固有的行为比习
得的行为更具有优势。
51.意识流: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意识状态,乃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
整体的体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根据詹姆斯的观点,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流动过程,任何还原意识为元素的
努力都会扭曲意识。
52.实现的倾向:实现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它的实现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但在人身上,而且
在一切有机体都表现出先天的、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有机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
不断地增长和繁衍自己。这种实现的倾向操纵着一切有机体,并可以作为区分一个有机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
命的鉴别标准。
53.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知识。
54.积极关注的需要:积极关注指自我知觉出现后婴儿开始产生的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当积极关
注得到满足或挫折的结果产生了人们的自我关注评价。满足易发展积极的自我关注,而不满足则易发展消极的
自我关注。
55.似动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
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56.心理关系的原则:指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即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过与其它心理内
容的关系而获得意义。是对心理产物原则的补充,心理产物原则适用于意识的综合过程,而心理关系原则则适
用于意识的分析过程。
57.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高峰
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也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58.创造性综合原则:由简单的观念形成的复杂观念具有新的性质,心理元素组合创造出来的东西大于或不同与原
有元素的总和。心理复合体具有新特性,不是原来元素特性简单总和。
59.价值条件:价值条件即体现着一定价值观的条件。大多数父母总是根据孩子的表现,即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
母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孩子关怀和尊重。父母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
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
60.无条件积极关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心理治疗的前提,它主要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对
来访者的态度。即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
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简答题&论述题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冯特是如何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
答: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而不是"灵魂",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间接经验”,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直接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人直接经验到的,这种经验更加真切与实在,物理学研究的分
子、原子等物质现象则属于人的间接经验,需要通过人的间接推论才能认识。否定了哲学心理学历来把灵魂作为研
究对象的观点,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具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
2.试述冯特的感情三度说。
答:感情分为三个维度,兴奋与沉静、紧张与松弛、愉快与不愉快。每一种具体情感体验都可按这三个维度而确定
它所处的位置。某种情感既可能表现出所有的维度,也可能仅表现出其中一个或两个维度。将感情视为既是心理上
的主观体验,又伴随着某种身体反应,体现了冯特身心平行论的思想,基于这种思想,冯特想通过实验从生理方面
(如脉搏、呼吸等)找到相应的曲线、指标,尽管没有成功,但对于情绪生理基础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3.简述冯特提出的心理复合体形成的三个基本规律。
答:1)心理产物的原则:"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复合体具有新特性,不是原来元素特性简单总和。
2)心理关系的原则:指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即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过与其它心理内
容的关系而获得意义。是对心理产物原则的补充,心理产物原则适用于意识的综合过程,而心理关系原则则适用于
意识的分析过程。
3)心理对比的原则:对心理关系原则的补充,说的也是与心理内容的相互关系。"在适当的条件下,方向相反的心
理过程可以相互加强"。对立情感有相互加强的趋势。
4.如何评价冯特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论述】
答:1)冯特使心理学独立,创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2)内省主义倾向:实验法只能用于研究简单心理现象,只能作为内省法的辅助手段。
3)元素主义倾向:"砖瓦和泥浆的心理学二
4)尽管冯特心理学迅速传播,但并没有在德国完全改变学院心理学的性质。经济和政治因素是导致冯特心理学消
失的重要原因。
5.缪勒和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有哪些不同?
答:艾宾浩斯的研究没有考虑记忆的主动性问题,第一个运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创造了无意义音节。缪勒
的研究发现识记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材料的过程,而是一种积极争取掌握材料的心理活动。将艾宾浩斯的实验性
与内省法相结合。
6.如何评价艾宾浩斯的工作。【论述】
答:1)第一个运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创造无意义音节、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对高级心理过程的记忆首次
进行实验研究,并对记忆做了定量的分析。
2)顺应了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潮流
3)观点能否经得住考验:影响大于冯特
4)只求无愧于心,不求扬名立世:无名师,无伟大弟子;不喜宗派,不喜辩论
5)但没有考虑记忆的主动性问题
7.艾宾浩斯在研究记忆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论述】
答:1)困难:心理事件得经常流动和反复无常,不许可建立稳定的实验条件。
解决:各个音节系列都要从头到尾的加以学习;对音节系列的阅读和背诵必须保持恒定速率,每分钟150下;保证
重音的恒定性,避免语调变化。每学习一个音节系列,休息15秒,登记结果;必须保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目
标的愿望;只凭单纯的重复来学习,不用各种记忆术,・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太大的变异和不规则性。
2)困难:心理过程无法加以测量或计算。
解决:心理过程的某些外在条件,例如时间和测量次数可以直接测量。
3)困难:被试,解决:自己
构造与机能主义心理学
8.冯特和铁欣纳对心理学研究任务的理解上有何不同?
答:铁欣纳对心理学任务的理解与冯特没有太大的根本差异,当然两人在具体的一些任务上还有一定差异。
1)冯特把所有的心理现象还原为两种心理元素:感觉和感情。铁欣纳是感觉、意象、感情二意象也是意识的基本
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
2)冯特用"联想"和"统觉"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而铁欣纳则只谈联想不谈统觉。
9.如何评价铁欣纳的心理学思想。【论述】
答:1)将冯特的思想和方法在英美等国大力传播,培养了大批实验心理学人才,传播和扩大了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如心理学史家波林、心理测量学家吉尔福特(JoyP.Guilford)等。
2)正式打出了构造主义的旗帜,明确划定了构造主义与其它学派、尤其是机能主义学派之间的界限,导致了心理
学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派别对立。
3)内省法(广义的基于经验的言语报告)仍然在广泛使用;
4)作为被批评的靶子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10.高尔顿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1)开创了个体差异心理学:
谱系调查法:《遗传的天才》,杰出的人会有杰出的儿子,优生学;利用仪器进行人类学和心理测量;身高、体重、
肺活量、拉力和握力、叩击的速度、听力以及视力。
2)首创智力理论:
一般因素(G因素1特殊因素(S因素);智力主要决定于遗传;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有一般能力因素G和特
殊能力因素S共同承担。G因素体现于人的各种活动,但每个人的G的量是不同的,所谓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正
是由G因素决定的。言语理解能力。
3)创造了一些数学统计方法:相关、回归
11.詹姆斯是如何描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
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心理是生物进化赋予人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机能,与外部世界同步发展和相互作用。心
理学是关于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指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以及诸如此类的
事件。包括对他们的原因、条件和直接后果的研究"。
12.詹姆斯的意识流学说认为意识具有哪些特性?
答:意识具有五种重要的特性
1)意识是属于私人的
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
3)每一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
4)意识是选择的:并非所有刺激都能进入意识
5)意识是主动的:不是对联想元素的被动收集,具有目标指向性和目的性
詹姆斯强调意识的目的性,意识必定有对有机体有某些生物学上的用处,否则它将不能存在下来。意识的机能是通
过给予我们选择能力,而使我们适应环境。
13.简述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答:1)自我由主体我与客体我组成。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我们所具有的不是一个自我,而是许多自我。主体
我: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心理状态,自我的知悉者。是客体我的觉知者,客体我不断变化,主体我保持连续性。客
体我:自我觉知、观察、评价的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和信念。
2)客体我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对个体的所有物,身体、性别、年龄、容貌等生理特征
的意识,最早产生的自我意识。精神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与人格特点以及自己的道德、宗教信仰等的认识与
评价。社会自我:自己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等的认识和评价。包括个体对自己属
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层的意识。
14.简述詹姆斯的习惯论。
答:人的习惯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反射特征形成的,神经系统不断顺应时常练习的模式,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也
得以巩固。从外部特征来看,习惯表现为连贯的动作。具有三方面作用:
1)简化复杂动作。
2)减少行为所需要的意识性注意。
3)习惯具有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引动轮,是社会最可贵的保守势力,使得人们遵循社会规则和自然规律,
在社会中存在下去。教育中必须把很多有用的动作训练成为机械的习惯的,习惯性动作要学的多、学的早,在开始
训练的时候训练力量要大,使其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为止。
15.简述詹姆斯的本能论。
答:1)本能是一种趋向一定目的、自动的,不学自会的动作能力或冲动行为。模仿、竞争、恐惧、同情心、社交性
和害羞、爱情、父母之爱等等。
2)人类比较低级的动物有着更多的本能,反对当时的流行观点,即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本能要比动物少的多。
3)本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能常常会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被掩蔽起来,从而使得人们对它的存在发生怀疑,并
进而得出人的本能比动物少一些的结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
16.简述行为主义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答: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对西方心理学影响非常巨大,"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
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创立。
1)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代表人物华生,特点是排斥意识。
2)新行为主义(1930-1960):代表人物托尔曼、斯金纳,特点是开始注意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
3)新新行为主义(I960-):代表人物班杜拉,特点是将被行为主义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意识、思维等重新纳入心理
学的研究领域。
17.行为主义在当时为什么会非常流行?
答:1)适应了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需要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能来提高生
产效率。19世纪末的社会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改革运动,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温和而科学的手段对个人及整个
社会进行控制,需要心理学提供方法。"它(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2)适应了心理学发展的客观方向和要求:采用客观方法和研究客观对象是当时心理学发展客观趋势
3)契合了美国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强调环境的作用,贬低遗传倾向的影响。
18.简述桑代克的学习规律。
答: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S)与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
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桑代克提出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
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律: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
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19.简述条件反射的四种模式。
答:1)延迟条件反射作用:应用最广泛的条件作用类型。条件刺激先出现,并且至少要持续到无条件刺激的呈现。
条件作用通常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间隔很短的延迟条件模式下最有效。
2)痕迹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即结束或被取消。痕迹指的是有机体对无条件刺激出现时已经
不再呈现的条件刺激的记忆。
3)同时性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效果较差。
4)倒置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后。作用最差,条件刺激实际上并没有预测作用。
20.简述不同强化模式的特点。
答:1)固定时距模式:在固定的时间距离上实施强化,缺点是在时距的起点处反应速率较慢,甚至不反应。
2)变异时距模式:在固定的时间里,强化的次数是固定的,但间隔的时间却不固定。优点是反应的速率比较稳定,
不会有大起大落。
3)固定比率模式:以反应的次数为标准,在一定次数的反应出现以后才给予强化。缺点同固定的时距模式。
4)变异匕匕率模式:强化的平均次数不变,但两次强化之间的反应次数不固定。每次反应之后都有可能被强化,每次
反应之后也都有可能没有强化。这种模式建立起来的操作稳定而持久,难以消除。
21.举例说明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答:操作性定义:在心理学中对一个变量根据测定它的程序所下的具体的、明确的定义。
1)智力:某智力测验上所得的分数;
2)研究婴儿的害羞:行为抑制:陌生人进入游戏室时,婴儿的躲避反应;害羞观察:观察婴儿在主试家访和进入游
戏室时的行为;父母调查:父母完成一个害羞量表的调查
3)自尊:以罗森博格自尊量表的分数为指标
22.简述华生的情绪理论。
答:1)刺激造成了内部生理变化和适当的外显习得反应,情绪是遗传的模式反应,是对特定刺激的生理反应。华生
的情绪理论比詹姆斯更彻底,抛弃对情境的知觉和感受状态的意识过程。
2)三种基本的非习得性情绪
恐惧:巨响和支持的突然失去,愤怒:对身体运动的限制;爱:对皮肤的抚摸或摇晃和轻拍。其他情绪都是基本情
绪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
3)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小Albert实验(用实验证明条件反射泛化\
23.华生在其情绪研究中如何用实验证明条件反射泛化?
答:华生对一个8个月大的男孩阿尔伯特进行了实验研究,以论证他的情绪条件理论,在这个实验中,通过条件发
射,阿尔伯特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而在实验之前,他并没有这种恐惧,在研究中,华生得出结论,成人的此类恐
惧、厌恶和焦虑都是在儿童早期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24.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答:1)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的研究;
2)大部分行为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条件反射定律进行解释;
3)心理学必须采纳操作主义原理。
25.试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论述】
答: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时意外发现,非习得性的唾液分泌反应以某种方式与以前和喂食相联系的刺激联结
到了一起,或对其产生了条件反射。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
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的四个特征。
26.试述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论述】
答:1)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心理学为自然科学,行为是刺激与
反应的联结。反对内省法,采用客观法、言语报告法的妥协、本能理论、情绪理论。
2)否认遗传的作用
首先,华生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一反应。从刺激可预测反应,从反应可推测刺激。华生虽承认机体在构造上
的差异来自遗传,但他认为,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的目的,
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华生否认了遗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
的作用。
3)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华生的一句名言充分体现了其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取向,他指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那么我愿意担保把他训练成
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但他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
和创造性,忽视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不可否认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确实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使人们
开始关注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27.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论述】
答:1)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两种: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被一个特殊的刺激所引起,换句话
说,反应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一种"应答性"行为。例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没有
明确的刺激,有机体行为是自发操作的,有机体自发地作用于环境,这种自发的操作受到结果的控制。
2)应答和操作行为的一个区别是操作行为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应答行为则没有这个特点。
3)然而,斯金纳箱中的白鼠的操作行为对于获得刺激(食物)是工具性的,即有用的。
4)斯金纳相信,操作行为能更好地代表学习情境。由于行为大多是操作类型的,因而对于行为科学来说,最有效的
方法是研究操作行为的形成与消除。
5)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是最重要的,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则是最重要的,没有强化,则自发的反应就不能
巩固。
28.试比较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论述】
答:1)斯金纳在某些方面再现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研究的是行为反应。关心的是描述,而不是解释行为。涉及的仅
仅是可观察的行为。相信科学研究的任务是确立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和有机体随后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2)华生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一反应。从刺激可预测反应,从反应可推测刺激。斯金纳则把条件反射分为两
种: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被一个特殊的刺激所引起,换句话说,反应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
是一种"应答性"行为。例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没有明确的刺激,有机体行为是自发操
作的,有机体自发地作用于环境,这种自发的操作受到结果的控制。
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是最重要的,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则是最重要的,没有强化,则自发的反应就不能
巩固。
29.托尔曼认为整体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答:目的行为是一种整体行为,而不是分子行为(或局部行为),其特征是:
1)目的性:行为总是趋向某些目标或回避另一些目标。
2)选择性:为了达到目标,行为总会对达到目标方式和手段进行选择,选择这一种方式,而放弃另一种方式。
3)遵循"最小努力原则",即在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时,整体行为总是选择最佳、最简便、最省力的。
4)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加以改变。
30.如何理解"托尔曼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不是华生式的行为主义者。"【论述】
答:1)强调行为的认知特性,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改变了行为主义忽视人的内部因素的错误倾向。其认知理论对
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影响,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2)但托尔曼的基本立场是行为主义的,所使用的语言是操作主义的。
3)他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白鼠的实验上。以动物的行为推论人的行为,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而大部分
新行为主义者都具有这种特征。
31.什么是潜伏学习?托尔曼是如何用实验证明潜伏学习存在的?【论述】
答:1)托尔曼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
其结果不明显,而处在一种"潜伏”状态。一旦受到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学习的结果才通过行为的操作表现
出来。他称这种现象为潜伏学习。
2)他是通过一个迷津学习实验用在三组小白鼠身上,结论是2组白鼠在没有得到强化时同样学会了迷津,只是在
没有强化物时,学习效果没有在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
32.试述托尔曼的中介变量理论。【论述】
答:1)在可观察的自变量和相应的行为变量之间,托尔曼假设了一组不可观察的因素,即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行
为的实际决定因素。是联结刺激情境和可观察反应的内部过程。行为主义的S-R命题因而应该改作S-O-R。
2)中介变量就是发生于有机体(O)内部,使有机体对特定情境产生行为反应的所有一切。但由于中介变量不能进行
客观观察,因而除非它们可以与实验变量(自变量)和行为变量(因变量)相互联系,否则它们对心理学就没有意义。
33.什么是位置学习?托尔曼是如何用实验证明位置学习优于反应学习的?【论述】
答:1)位置学习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动物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类似于现场的认知地图,知道目标的所在,从而改
变行为,适应环境的要求。与之对应的是反应学习,是动物以某种反应应付某种刺激。
2)托尔曼以实验证明位置学习优于反应学习。反应学习组和位置学习组,跑一个十字型迷津。反应学习组的白鼠
有时从S1处开始,有时从S2处开始,但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在转弯处向右转才能获得食物。位置学习的白鼠无论
从何处开始,总是在同一地点得到食物。实验持续了12天。托尔曼所设置的学习标准是连续10次跑迷津不出现错
误。结果反应组的8只白鼠仅有3只达到了标准,而位置学习组的白鼠全部达到了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位置学习优
于反应学习。学习在本质上应该是位置学习而不是反应学习。动物在跑迷津时是受内在的认知和目的指导的,而不
是受特殊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指导的。
34.什么是认知地图?托尔曼是如何用实验证明认知地图的存在的?【论述】
答:1)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
2)托尔曼把白鼠学习迷津的行为看作是认知学习,认为白鼠学到食物所在方位,并非只是机械式的左转右转,而
且它走过之后,把迷津通路中的某些特征(行动方向、到达目的的距离及其之间的关系)作为符号标志,并通过对
符号之间关系(手段-目的-关系)的辨别,获得迷津通路的整体概念,形成一个认知地图。
35.托尔曼如何用实验证明预期对学习的影响?【论述】
答:对奖励的预期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1)实验1:甲组:葵花籽、乙组:麦芽糖,乙组白鼠跑得比甲组更快些。对调:对比效应。原来吃得差,现在吃得
好的甲组比原来跑得更快了。结论:在有机体的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提高原有的操作水平,而且还会
降低原有的操作水平。
2)实验2:实验者使一群白鼠在干渴的状态下跑迷津,在最初的9天里,出口处放着水,在第10天的时候,把水
换成食物,白鼠此时跑迷津出现的错误和花费的时间都明显增多。这说明白鼠跑迷津的行为是受到前9天形成的对
水的记忆性预期所调节的。这也说明预期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
36.举例说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
答: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
可能起支配作用,但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更重要的位置,即"交互决定论”。
37.高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具有哪些特点?
答:1)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特点:
他们可以对付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认为自己能克服障碍。这些人寻求挑战,并能坚持到底,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认为自己可以成功,能控制自己的命运。
2)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特点:
感觉无助、无望,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能影响所面临的情境。当他们面临问题时,如果最初解决问题的努力
失败,那么就可能放弃。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控制自己的命运。
38.观察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答:1)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2)不依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或没有强化,
3)具有认知性: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识过程。
4)不等同于模仿:模仿仅仅指的是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
得信息,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39.在观察学习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对榜样的知觉?
答: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条件
1)示范活动本身的特征:包括行为活动的显著性和复杂性、情境的诱因性、示范活动的普遍性及功能价值;
2)观察者本身的特征:观察者的感知能力、唤醒水平、知觉定势和强化的经验不仅影响注意的选择和定向,而且影
响从观察中抽取哪些特征和怎样解释这些特征。
3)榜样的特征:如愣(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和声望等,榜样与观察者的相似程度越大,就越容易受到注意。
4)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特征:通过观察学习什么行为,会由于他归属的社会团体不同而有所不同。
40.观察学习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1)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具有明确的后果
2)学习者对榜样持有正面态度
3)榜样与学习者之间存在某种相似之处
4)学习者对榜样的观察模仿能够获得强化
5)榜样的行为能够明确认定
6)榜样的行为是学习者能力所及的
41.如何评价班杜拉的工作?
答:1)传统的行为主义者批评班杜拉,认为信念和期望这样一些认知过程对行为没有因果影响力。班杜拉的反应
是:"激进的行为主义者认为思维过程没有因果影响力,但是他们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发表演讲、撰写著作和文章,
力图说服其他心理学相信他们的思维方式,这让人感觉滑稽可笑"。
2)方法是客观的和实验的J质应了当代心理学关注内部认知变量、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潮流。获得了广泛认可。
42.班杜拉是如何论述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的?【论述】
答: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以此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过
程。
1)注意过程一对榜样的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条件,包括示范活动本身、观察者本身、榜样、人际关
系结构和特征等。
2)保持过程一示范信息的储存: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关键。保持过程使观察者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
号保持在记忆中,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象。这些以符号形式保持在记忆系统中的示范信息,当外部的示范活动不
再存在时,就给观察者提供指导。高度发展的符号化能力,使人们可由观察学会大量的行为。
3)动作复现或再生过程:把以符号形式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适当行为的过程。
4)动机过程一从观察到行为:决定了哪一种经由观察而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只有出现了积极的诱因时,处于压
制状态下的观察学习才会快速地转化为行为。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论述】
答:1)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
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与
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
3)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言语劝说与自身经验关系不大,对自我效能影响
也不大。劝说产生的自我效能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比较容易消失。效果取决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内容的可
信性。
4)情绪和生理状态: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
的能力。
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匕匕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
44.简述行为主义提出的三种学习模式。
答:1)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S)与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
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桑代克提出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
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效果律: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
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和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试误来学习。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I斯金纳将强化分
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叫正强化
>负强化: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叫负强化。它与在一
定反应后呈现厌恶刺激使反应概率降低或终止的惩罚是不同的。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
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在观察学习过程中,
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主体称为观察者,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称为示范
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
45.韦特海默是如何解释似动现象的?
答:韦特海默认为两条线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看到运动现象,说明运动知觉在机能上与静
止的光亮知觉不同,静止刺激的程序排列并不能给予我们以运动的经验,似动现象是一种新现象,是一个整体,不
是以孤立的二线所可解释的,即它是一个格式塔。
精神分析心理学
46.精神分析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1)产生于精神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
2)以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3)注重探讨潜意识等深层次人格问题,而不是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外显意识心理问题。
4)主要运用临床观察法,而不是采取实验室实验的方法。
4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自由联想:即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自由联想,并随时说出所想到的内容,无论想到什么
都如实报告,不要有任何隐瞒,而治疗者则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发病的原因。
2)梦的解析:梦不是偶然的和无意义的,而是反映潜意识欲望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梦的真实内涵并不是一目了然
的,它是经过伪装和变形了的,所以需要进行一番破译工作。显梦: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是当事人醒来所能记得
并陈述出来的梦境,梦的表面现象。隐梦:梦的真正意义,梦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做梦好比制作谜语,显梦是
谜面,隐梦是谜底。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人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的,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误、笔误、疏漏、遗
忘等"过失行为",这些现象看起来好象是偶然的、无意义,但往往都隐藏着潜意识动机,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揭
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将潜意识的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之中。
48.简述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答: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冲动,它像一口本能
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求出路,一味追求满足。
2)自我: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代表理性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
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予以适当满足。
3)超我: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遵循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现,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49.简述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答: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
1)早期:
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渴、呼吸、排泄、渴等
性本能: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
区别:性本能的实现可以延缓,而自我本能则更加迫切;性本能可以抑制,乃至进入潜意识,而自我本能欲望却不
能简单地从意识领域中离开,进入潜意识;性本能可以升华,自我本能一般不能升华;性本能可以通过转换或替代
的方式求得表现,而自我本能的可变性则极为有限。
2)后期:
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
的一种进取心、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
死的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抗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
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生和死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但却始终同时并存,似乎就是个人或社会一切矛盾斗争
的根源。
50.简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答:1)意识和前意识虽有区别但并三坏可逾越,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
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进入意识当中,潜意识思想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2)意识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无意识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
3)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51.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论述】
答:产生于精神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以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正常人为
研究对象。注重探讨潜意识等深层次人格问题,而不是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外显意识心理问题。主要运用临床观察法,
而不是采取实验室实验的方法。
批评:1)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完全、不完善、不精确:搜集资料的条件不系统、不加以控制;(根据回忆记录)在
回忆病人的报告时,对病人的话进行了重新的解释,按照获得支持性材料的愿望;使用暗示或更具有强迫性的程序
诱发或灌输病人的记忆;治疗记录和公开发表的个案史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分析时间的长度、事件的顺序、未经证
实的治愈率等;大多个案已被销毁;很少验证患者早期经验描述的正确性,比如询问患者亲友。
2)弗洛伊德从未解释过其推理的过程,其数据不能进行量化和统计处理,无法确定可信度和统计学意义。
52.试比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论述】
答:1)精神分析理论的特点:
>产生于精神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
>以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注重探讨潜意识等深层次人格问题,而不是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外显意识心理问题。
>主要运用临床观察法,而不是采取实验室实验的方法。
2)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心理学为自然科学,行为是刺激与反应的
联结。
53.试述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论述】
答:弗洛伊德从其泛化了的、广义的"性"概念出发,认为人的一生各阶段(包括儿童阶段)都受性本能支配,"利
比多”的能量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只是在不同阶段,性本能满足的方式及"性感区"不同。按照利比多能量贯注于
人体有关部位(性感区)的变化和发展,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0-1岁口唇期:儿童从吸吮、咀嚼、吞咽中得到快感。如果口部需要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个体就可能会在儿童
期发展出吸吮拇指、咬指甲、啃铅笔的习惯,长大以后则是暴饮暴食和抽烟。
2)L3岁肛门期: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在肛门区域。
3)3-6岁前生殖器期: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中得到快感。
4)6-11岁潜伏期:此时的性发展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
5)11-13岁开始青春期:随着青春期生殖机能的成熟,利比多才真正与性器官及生殖直接相联,并且从中得到满
足。
人本主义心理学
5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研究对象:精英、名人或心理健康者,而不是动物、患者或一般人。
2)研究内容: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而不是探讨低级心理现象和认知历程——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尊
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
3)研究原则:重视结合广泛的社会问题开展应用心理学研究,不拘泥于传统心理学学院式研究.
4)研究方法:采用整体分析和现象学方法,不热衷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
5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
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心理学应以统一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白
鼠,而是具有主动、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构建人化的心理学;人有自由意志应该对其行为负主要责任。
2)崇尚现象学和意识经验:主观经验范式
3)关心和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关心先天潜能的发展,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
4)强调研究心理健康的人:
研究精神病患者、动物有价值,但不够,研究一般人则无法解决问题,要了解精神不健全的人,应该先了解精神健
全的人,正常人格或心理健康并不是统计学获得的概念,而是同伦理标准、价值观相联系的心理学术语,试图以积
极态度说明独特的人究竟是什么。
5)反对"方法中心论",坚持”问题中心论”。
56.马斯洛是如何定义自我实现的?包括哪几层涵义?
答:1)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
己的本性。
2)两层涵义:完满人性的实现,即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包括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
性或潜能的实现;个人潜能的实现,即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
57.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论述】
答:1)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
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
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
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
58.试比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论述】
答: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是基于潜意识,潜意识是人行为活动的驱动力,是不被察觉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则强
调个体的能力。能够自觉地去完善。
2)精神分析认为人类被痛苦所驱动,被动做出选择。人本主义强调人类具有自发性,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性。
59.试比较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论述】
答:1)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创导的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一反应心理学"(既S-R心理学),他反对传统
的意识心理学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内省发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张心理学应该用自然科学客观方
法研究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构件其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2)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许多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所组成的松散联盟,他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动物和普通
人,精神分析研究的是“病人",以此两者为研究对象尽管不乏可取之处,但对于全面,准确地了解人的心理现象而
言却是不完整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健康的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即那些
在行为主义和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都没有系统地位的,人类能量和潜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区别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应该用客观的量化的和可验证的方法解析
心理学,甚至应该用研究动物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学,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决不能像行为主义者那样把人类的
行为仅视为一个空间的,消极无助的有机体,而要极力恢复意识在对人的心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心理学研究
对象上摒弃主观意识而主张研究采用客观法却恰恰是行为主义的初衷。
60.简述罗杰斯的人性观。
答:1)人的主观性: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和主观世界之中,人的感觉是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译的结果。当
事人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观目的和选择,这也是导致当事人为中心一词出现的原因。
2)人的实现的倾向:实现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它的实现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但在人身上,而
且在一切有机体都表现出先天的、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有机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
断地增长和繁衍自己。这种实现的倾向操纵着一切有机体,并可以作为区分一个有机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鉴
别标准。
3)对人的其他看法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是诚实、善良、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
并非出自本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如果能够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一
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61.试述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答: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和环境及其关系的知觉与评价。
真实自我:比较符合现实的自我形象,即主体的自我,
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的形象,即客体的自我。
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间的差别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
1)积极关注的需要
2)价值条件一^个人体验到关注的条件
3)无条件积极关注
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并非与生俱来。
62.简述来访者中心疗法。
答:基本假设:来访者是关于他自己的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潜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
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探讨以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访谈过程中,治疗者只倾听
来访者的陈述,不给劝告,不做批评,也不加指导,只是在来访者话语中断时,给予鼓励或重述其语句以支持其继
续陈述下去。
63.罗杰斯认为成功的心理咨询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1)真诚一致:指治疗者表里如一,不虚假,不造作。真诚既会消除沟通上的障碍,又会使来访者坦率地表露自
己,真正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无条件积极关注:指咨询者对来访者表示真诚和深切的关心、尊重和接纳。当来访者在叙述某些可耻或令人焦
虑的感受时,要尊重他自由表达的权利,以关注的态度接纳他,既不鄙视或冷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酶退浆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造纸检测仪器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腌制食用菌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磨瓦楞机辊砂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生物识别指纹考勤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滚筒式检测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球插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插头桐木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定焦盘拉板式信号灯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面豪华期刊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 2021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6篇
- 《心灵的色彩》课件-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0年江苏徐州中考满分作文《当你需要时有我》4
- 设备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 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标准铅炭电池(铅酸电池)
- 2024年比特币投资项目发展计划
- 农业行业:农业众筹模式推广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大作业35淘宝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