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一)课后习题_第1页
文言文断句(一)课后习题_第2页
文言文断句(一)课后习题_第3页
文言文断句(一)课后习题_第4页
文言文断句(一)课后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断句(一)课后习题

1、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

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

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

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

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

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

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

能止,请求自行,

(节选自《后汉书•李郃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

室/勿与交通

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

/勿与交通

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

室勿与交通

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

室勿与交通

解析:Ao“之亲”的“之”是助词,不能处于句首,排除B项和C项;“王室勿

与交通”不合语境要表达的意思,应为“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排除C项

和D项。

2、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萌

种而导之饮。(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该文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

不教民萌种/而导之饮

B.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

不教民萌种/而导之饮

C.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

不教/民萌种而导之饮

D.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

不教民萌种/而导之饮

【解析】Bo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其所为亭者/

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萌种/而导之

饮”,这句话的含义是“他修筑的亭子的原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敛

名,所以他给亭子命名就不嫌弃不忌讳了。而崔文敏还议论这些,认为是不教育

百姓栽种,却诱导他们喝酒”,根据上下文分析,“亭”是“为”的宾语,不是

后句的主语,排除A项;“非盖非敛”“不嫌不忌”结构对称,据此可排除C

项;比较BD两项,”崔文敏犹议及之”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

排除D项。

3、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

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

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

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

之不及

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

/不及

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

/不及

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

之/不及

【解答】B.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根据句意断句。“三日”是修饰“留司马门”的,要连在一起,排除AD;“赵

高不见”语意完整,“有”应属于后一句话,在“见”后断句,排除C,选B

项。这段话翻译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三天,赵高不

接见他,有不信任的意思。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逃回棘原军中,赵高派人

追赶,没有追上。

4、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

一岁中曾无休暇。

对题中文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o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

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

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

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

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解析】Co首先疏通句子意思“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

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根据意思“每岁自冬徂春”为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不可断开,所以排除掉A、

B,“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主要讲七八月份该做的事,是对称的,

所以''七月又复刈”为一句,后面''八月以后修治关塞”可断可不断,如果断,

就在“八月以后”后断开。所以应选C。

5、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

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对文中字体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

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

/言叙平生。

B.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

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

/言叙乎生。

C.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

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

/言叙平生。

D.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日/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

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

/言叙平生。

【解析】A。联系断句的一般规律,由“曰”“虽”“然”“也”等虚词,要

断开,故排除BD;“望逾公辅”是完整的陈述句,“后二十余年”表示时间,

要断开,排除C.故A.正确。

译文: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虽然他的官位与实

际不符,但德行声誉特别高,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必当掌控关右地

区,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到军门求

见,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

6、对以下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A.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

一不备

B.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

一不备

C.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

一不备

D.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

/一不备

【解析】Co通读句子,“郡”是句子的主语,其前断,“材”是句子的主语,

其前断,排除AD;“侯”是句子的主语,其前断,排除B。

译:在这之前,当涂官署打算盖新楼房,材料已准备好,王侯下令将这些材

料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东西,这里没有不置办齐

备的。

故选:Co

7、下列对“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

寡”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抚孤寡

B.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抚孤寡

C.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抚孤寡

D,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抚孤寡

【解析】Co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疏通大意,

可先找出句中的人名,再找出和人名相关的动词,据意推断选项的正误。

“精博”是一个词,都陈述的是''为学",所以不能断开,这就排除AB.“名

士”是一个词,之间不断开,这就排除D.所以答案为C.译文为:居士治学

精心广博,特别在诗歌方面擅长。他交往的人都是名士。一生崇尚义气轻视

钱财,收养抚恤姻族人,抚养孤寡之人。

故选:Co

8、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晋原轸①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

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

乎?“先轸日:“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

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

①原轸,本名先轸。

(选自《左传•肴殳之战》)

A.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B.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C.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惠也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D.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