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二期美术教案_第1页
四年二期美术教案_第2页
四年二期美术教案_第3页
四年二期美术教案_第4页
四年二期美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计划明天

一、教材分析

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个人的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

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一个人理

想的形成,是随着他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

形成和巩固起来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人的理想萌发于童年,

确立于青年中期。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就是众多理想追求者中的代表人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不仅是他自己追求理想的目标标

准,也是激励着无数后人和学子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引航灯。本单元学习就是围绕计划

明天的理想这个主题进行个人理想绘画表现与设计行动计划表来设置美术学习活动

的。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职业人物绘画和计划表设计美化的方法,了解和憧憬未来世界,认识理想表

现形式与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像

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3、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

对相应的绘画表现和设计装饰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题材内容是学习职业人物绘画表现,计划表设计与美化的基本知识

与技能,了解细节描绘与计划表标题美化和页面效果装饰的方法,发展想像力和形象

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应以计划明天的理想为中心来策划绘画、设计、美化等综合学

习活动,探索已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与实践方式。

活动一自我未来职业形象设计绘画的教学,以绘画技能的实践为重点,在教学过

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未来世界,利用教材“学习屋”中提供的图片和书目等资源,

激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与自我未来职业的向往。教学设计可做相应的安排:说未来,

认知未来一谈明天,计划明天的我一尝试练习细节表现一反馈指导,方法获得一,形

象模拟,范式分析一提出要求,学生作业一,作业展示,畅谈理想一,自我评述,互

相促进一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活动二计划表设计美化的教学,围绕理想如何实现制定行动计划,以计划表设

计呈现出美观的效果和可行的方案为重点来展开教学。教学设计可做如下的安排:收

集信息,谈名人伟人一认知计划,了解计划表一范式分析,获悉方法一选择难点,自

主尝试一师生探讨,解决难点一提出要求,创意设计一作业展示,评述表达一自我总

结,行动延伸。

四、教学选择

本单元活动i的绘画表现工具材料一般采用水彩笔,有条件的和美术教育基础好

的学校班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彩画、纸版画等工具材料,本课时学习活动是学

生已有美术基本素养的综合运用课,不同地区及学校可在工具材料上作相应调整。教

学组织方面可结合本班级的班队主题活动进行,将美术创作、表演、展示与教育活动

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整体功能。因此活动一教学设计可做相

应的选择如下:计划明天的主题活动任务一形象模拟,范式分析一,尝试表现,细节

认知一反馈指导,方法获得一提出要求,学生作业一主题班队活动,展示理想一表演

评述,学习拓展。活动二设计计划表,对于学习能力强,基本美术素养高的学生,可

引导提示在纸张材料选择和制作样式上进行调整及个性创造,如计划表的立体化。有

条件的学校班级可利用电脑软件画表,表格底色底纹制作,表格页面装饰美化等,如

使用word、Powerpiont等软件来编辑和美化计划表。因此教学设计的选择如下:网

络收集名人伟人信息一认知理想与计划一范式分析,软件功能反映一软件功能,操作

尝试一师生探讨,获取美化装饰方法一提出要求,创作设计一,作业展示,评述表达

一自我总结,行动延伸。

五、教学程序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

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5、课件出示:未来世界影像片断和图片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

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

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

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

“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

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

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课件出示:职业人物图片

课件出示:暗示职业性质的细节图片归类

课件出示: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

六、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

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学生习作

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第二课走迷宫

一、教材分析

迷宫,本来是指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路的建筑物。据说世

界上最古老的迷宫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王官。迷宫的另一种含义是指一种锻炼人

类智慧的游戏。本课题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大胆想像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

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的或者立体的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

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本课题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有两个学习活动。一是平面作业,设计一幅有趣的

迷宫图。二是立体作业,尝试用多种材料,运用切挖、涂绘、插接、粘合等多种方法

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迷宫,并和同学一起玩一玩,看看谁的制作更巧妙。

活动一:平面的迷宫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种长长短短、曲直不同的线条围

隔而成的格局图;一种是画面不仅有曲折的路线,而且还配有相应的背景。它既是一

个迷宫,也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或者场景画。这种迷宫图的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画面

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教材上提供了两个

迷宫的格局图,它可用于辅助教学,作为导入的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课业形式是制作一个立体迷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

序的设计和制作,丰富学生的视觉和触觉经验。立体迷宫的路径可以在同一平面上,

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即路径有高低起伏。在制作手法上,同一平面的立体迷宫主

要是把有关的障碍物、背景变成立体的。要考虑好迷宫的规划与布局,让所有的立体

形都协调地穿插在路径的刷边。

立体迷宫是一种玩具,将路径设计成可以变换的形式,使得玩的价值更大。这是一个

教学的难点。教材上提供了两个不同形式的迷宫。一个是纸板城堡迷宫,一个是泡沫

塑料板迷宫。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迷宫,颜色处理都很关键。要注意背景与路径的色彩

对比要鲜明。泡沫塑料板很吸颜色,颜料要上得厚重,少加水。

学习屋的设置是训练学生观察力的,这一点与玩迷宫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

作为课后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

的或立体的迷宫。

4

2、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收集多种材料,掌握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养成有序地制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思路

走迷宫是一个新的教学题材,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在创作时会面临

一些困难,如:如何处理好通路、岔路和死路的关系,障碍物如何设置,背景如何添

画,总之就是如何处理设计与功用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教师应对学生进

行从认识迷宫过渡到分析迷宫,再到自己设计迷宫的指导。设计时可以这样考虑:体

验迷宫一了解知识一分析方法一设计创作一评析作品。

教师的指导作用将在分析方法环节中得到重要发挥。这几点是教师和学生必须讨论到

的:

(一)、迷宫图的构成,可以通过识辨几张图片进行启发。

(二)、迷宫图的设计步骤。大约有七步:1.构思主题。2.勾画一条路径单线,暂定

为通道。3.添画单线岔路。4.单线变双线。5.在岔道上定障碍物位置,使之成为

死路,并检查路线是否合理。6.添画景物。7.上色。在这个指导过程中,谈话法、

演示法占主导地位。

在设计创作时,教师的个别指导与点拨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可以采用单人创作或几人

合作的形式。评析作品的形式可多样。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注重

学生自我经验的建构。

活动二是做立体的迷宫。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多种材料合理地综合运用。这是一个

富有研究价值的学习内容,学生将通过研究与讨论了解立体迷宫的构造、可以使用的

材料、制作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学习的内容。

教学程序可以设计成:呈现目标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合作表现一欣赏评价。呈现

目标阶段采用的导入方法有:欣赏法、游戏法、谈话法等。当学生有了间接的或直观

的感受后,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制作一个立体迷宫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问题出现后,

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找出问题所在,即:一、构造。二、材料。三、技术。教师再

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这样一个步骤颇多、方法多样、涉及的工具材料又比较杂的情况,采用小组合作

的方法比较适宜,但是怎样让合作更具实效性、不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法

的指导,向学生介绍好的合作方法。在欣赏评价阶段里,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推荐,

介绍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想法和一些特别的处理方法,使评价阶段同时成为学生新的学

习机会。

四、教学选择

活动一主要是采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凡是可以用于平面绘画的材料都可以运

用。活动二是制作立体迷宫,制作时可以自己选择工具材料。教材上纸板城堡迷宫的

工具材料有:包装箱、彩色笔、铅笔、工具刀、乳白胶、滚珠等。泡沫塑料板迷宫的

工具材料有:泡沫塑料板、水粉画具、牙签、小木片(做桥梁)、线绳(扎吊桥用)、彩

纸、工具刀等。如果要制作高低起伏的迷宫路径,可以采用陶泥、橡皮泥、纸泥等可

塑性比较强的材料,在平的底板上堆砌出来。如果要采用大型作业的表现形式,城市

和农村学校都可选择在操场上绘制或制作。如果有沙坑,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作业场所。

活动二最好安排两个课时,让学生的活动时间更为充分,作品的完整性更强。

五、教学建议

1.课前要安排学生准备一些制作的工具与材料,查找迷宫的有关资料。

2.在绘制平面的迷宫时,勾画的单线不可过分追求复杂,否则无法加为双线。勾画

双线后,道路分岔口的界线要清晰,不可模糊。如果是上下交叉的路线,就一定注意

运用遮挡法,清楚地呈现上下两层。路径两边要添画形象的景物,使景物与路径呈现

繁与简的对比之美。

六、教学程序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学生监督计时,每隔10秒报时一次。

2.学生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学生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同桌合作

一起走迷宫。

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迷宫大挂图、计时表、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若干个

(二)、了解迷宫的相关知识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

称。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多媒体:米诺斯王官相关图片、文字介绍

6

(三)、分解迷宫图的设计方法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

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4.学生讨论设计迷宫图:

(1)构思主题,启发学生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

如: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对比。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⑴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⑵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多媒体:迷宫图片

(四)、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五)、评析作品,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多媒体图片

第2课走迷宫(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媒体运用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

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组拼迷宫纸板

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o

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的迷宫3个

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小结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提供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迷宫?

(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了解立体迷宫的制作奥秘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⑵起点与终点;

(3)路线;

(4)障碍物。

1.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2.小结: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3.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合作制作立体迷宫

4.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现方法。

(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现方法。

(4)讨论、设计景物。

⑸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6)组装配件。

⑺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8

2.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播放录像设备

欣赏评价迷宫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共同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

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奖牌

第三课我爱校园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二、教学程序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

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

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多媒体:“校园平面示意图”

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

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

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教师示范)。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

物等细节。

⑵画上淡淡的水彩。

⑶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教师示范

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学生作业

第3课我爱校园(活动二)

教学程序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多媒体:校园的相片

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

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10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

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多媒体: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

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

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多媒体:线描写生作业教材

室外写生

1.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线描淡彩写生。

2.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学生作业

第四课真情对印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中包含了很多美的法则,使千变万化的世界避免了杂乱和无序。“对称性”

是形式美法则之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它无处不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在于让学生

感受、体验对称的美和特点后,将其内化为对对称美的理解与运用。

一般说来,以画面中水平中轴线或垂直中轴线为轴,把主体安排在轴线上或其两

边对称的位置上,它往往显得均衡、稳定、和谐、庄严,我国传统习俗上很喜欢对称,

天地、山河,春秋、冬夏,东西、南北,上下、左右……

人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人的五官也是以鼻子为中轴线,形成了两耳两眼的对称性。

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

称性”美的艺术品,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大都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

法,如教材中呈现的北京的古建筑以故宫为轴线,形成了规范的对称性:天坛、地坛,

日坛、月坛,东单、西单……正是这种平衡对称,构成了艺术之美。在音乐和文学之

中,重复也是一种简单的对称,如对联更精彩地表现了这种“美二

教材围绕“对称”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为制作对印画。对印(折印)属版画范畴,是拓印方法之一,由于创造出来

的形象十分奇特,很多工艺大师也常运用它。相对孩子们来说,它是一个融知识性、

游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其制作方法简单,儿童没有压力,在轻松愉快的

心态下,便可以获得耐人寻味的奇异效果。不过,想要从偶然中取得奇妙的视觉效果,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颜色的匹配、用量的多少以及稀稠程度、疏密处理、面

积大小,拓印力度的轻、重、缓、急,拓印方法是拍打还是按压、磨压……由于受力

的情况不同,使夹缝中的颜色在外力影响下,产生不同的运动作用,这种不可捉摸的

瞬息变化容易形成无法预料的奇妙效果。教材中的范作充分体现了对印的奇妙。

相同的图形围绕一个中心向左右、上下、四方重复展开,称之为对称(均齐)纹样,

活动二以剪纸团花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剪纸是利用虚(剪掉)实(保留)对比,或叫黑

白对比来显示艺术效果的,本活动将两面、三面、四面、五面、六面、八面等对称纹

样剪纸综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感受领悟对称纹样的特点,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呈现了一组多面剪纸纹样的对比图,相同的剪法,由于

折法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面,呈现出不同的团花图案,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

让学生理解折叠方法对剪制效果的影响,充分感受、理解对称在剪纸中的运用原则。

不过总的来说,两个活动的展开都需要依附在学生对对称的欣赏和理解之上,自

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由此引发的想像也会十

分的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多个角度加以启发,发散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目标

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创造思维。

三、教学思路

活动一的教学程序可考虑:欣赏探究一实际操作一反馈指导一自主表现一欣赏感

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和学生的优秀对印作品,初步感知对印画的特点,然

12

后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尝试第一次作业。教师收集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第一

次作业心得,教师启发学生在点、画时要注意搭配颜色,压印时可采用拍、磨、压、

推等手法,揭起时方向、快慢也可以有变化等,提供学生在方法、技法上的多种选择

和尝试,在学生再一次跃跃欲试的情绪鼓动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表现得淋漓尽

致。然后全班学生交流评价,共同探讨制作中的所得所思,总结经验。

活动二的教学程序可考虑:欣赏感受一掌握规律和方法一自主表现一评价迁移。

教师出示美丽的鲜花图片和相对应的剪纸团花纹样,让学生在两两对比欣赏中感受两

者的相同和相异,并从中理解什么叫对称纹样,然后教师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

法不同呈现的不同样式的团花图案,在此处欣赏中让学生知晓剪纸的基本步骤:1.折

叠;2.设计;3.剪制;4.展开;5.粘贴。并明了要领和要求。教师可对三面和五

面对称剪纸做简单的示范,也可以出示其折叠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读图解决折叠难题。

四、教学选择,

学习活动一,教师示范时若无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也可因陋就筒,像课本中演示

的一样进行,也会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可只选用三种颜色(红、黄、蓝)。

突出色彩的变化流动。在导入新课时可先出示教师自绘的对印画作品,指导学生欣赏,

随后提问:你看它像什么东西?中间有什么颜色?这

些画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想像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吗……

活动二的教学安排也可以考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折纸作品,提出问题:有些什么

花纹?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和特点?相同的花纹有几种,各有几个……让学生从具体直观

中领悟抽象的概念。

五、教学建议

操作示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习教材中的制作步骤图和说明文字,在示范中

边讲解、边与步骤图对照,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习惯。示范要做到由易到难,逐步

深入。如制作对印画时先只用一种颜色,折合按压,立即展开观察效果,随后增加色

次,变换拓印方法。

教师在示范对印画时,可采用透明胶纸代替白纸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过程,其效

果更神奇。折印、压抹时的颜色扩张变化淋漓尽致,全体学生都能看到。

对折剪纸中折叠方法的正确和精致与否,对剪制出来的对称效果关系较大,因此

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这道关卡

第4课真情对印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欣赏探究

1.导人: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

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

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

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

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住哪?

3.小结:这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

理。

4.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反馈指导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

(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

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⑸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

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实物和视频展示台

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

14

(3)想像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

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

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第4课真情对印(活动二)

欣赏感受

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节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

什么样子的吗?

掌握规律和方法

1.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

(1)老师这有一些窗花作品,仔细欣赏,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什么

叫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

样,这就是对称。)

⑵教师再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法不同旱现出不同样式的剪纸团花作品,提问:

这一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剪纸团花因折叠的层数不同而呈现出对称面的多

少变化。)

2.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

(1)折。用正方形的色纸,折叠时要对齐、抹平。

(不同的折法影响着剪出的团花的对称面,教师可出示多种折叠示意图让学生尝试。)

(2)设计纹样。团花的外形大致要偏圆.内部纹样要做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3)剪。剪弧线时,纸的转动与剪刀的移动要紧密配合,做到剪痕流畅、干净。

(4)展开。展开抹平,最好隔纸压抹。

(5)贴。

自主表现

1.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可4〜6人一组,组内每人设计的纹样最好不同,每组的

剪纸纹样贴在同一张纸上。

2.教师巡视指导。

评价迁移

1.作业展示、讲评。

2.迁移: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人也具有独一无

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

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不仅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采用了对

称式的结构方法。而且在音乐和文学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举

例说说吗?

⑵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运用“对称”这一结构方法吗?

(3)同学们,对称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也有它的不足,如有时会显得呆板、静止、缺

少变化,对称的景物司空见惯了,给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大家在以后的美术课学习

中还可以继续领悟其他的结构方法。

第五课记忆大比拼

一、教材分析

本课借助主题、图片、起首语假拟了一种竞争状态,力图解决用线条表现物体结

构及空间透视的知识技能。半遮半掩的物体图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观察写生中

融入默写的因素。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

体的立体形,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部分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

挡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写实探求心理,

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思考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

部结构线,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外形包含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

素。教材中火锅范图的添画表现出物体的厚度和立体感,符合透视规则。教师应引导

16

学生观察,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成了椭圆形,如果是侧面的方形也将变窄。在

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线的位置包括与其他线相连的起笔位置、转折位置

及与其他线的距离位置;线的方向包括线的倾斜状况和转折角度;线的长短总是比较

而言的。包括了形的长短、大小比例等;线的曲直反映了轮廓线的凹凸程度。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学生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

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

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

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儿童描

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3、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思路

儿童写生并不需要具体规定应该怎样画,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怎样观察,怎样自己

画,并在画的过程中根据造型原理不断启发、提醒他们。相关绘画知识技能的传授应

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活动一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尝试添画一作业评析一引导观察一了解方法一再次

添画一评析交流。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添画茶杯或纸盒,在作业评析中解决一部分技术

问题,如用线是否流畅,是否抓住物体大小比例特征,然后出示茶杯或纸盒实物引导

观察,并利用教具让学生了解圆的透视缩形原理及六面体的透视变形原理。教材中的

火锅图片进一步明确了画立体形的步骤方法。学生第二次添画作业内容可利用教材提

供的图片,也可作适当增添、删补。

活动二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出示竞技游戏规则一闯一关:画简单物体(六面体)

一闯二关:画简单物体(圆柱、圆台)一闯三关:画较复杂的物体(立体形组合)一作业

互评、心得交流。学生在竞技状态中发挥潜能快速作画,巩固知识,逐步训练,提升

品质。教师应根据学生普遍水平来确定每一关作业的多少、时间的长短。

四、教学选择

1.工具材料的使用可以不同:可用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或钢笔来画线条,但切忌

用尺来画直线。

2.表现内容可以不同:教师根据当地、当前条件准备物品。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课

件放大图片让学生描画。有的可带实物让学生写生。

3.课时安排可以不同:活动一、活动二可分两个课时来上,也可合起来作一课时完

成。

五、教学建议

1.“观察、记忆、作画”这个过程可以压缩成一个单一的行为,叫做盲画。在盲画时,

眼睛要盯着对象,而手则不停作画。全神贯注时,往往会出于本能这么做。盲画在比

例精确度方面有所欠缺,在刚开始作画时,这样做却非常有效。

2.教师的教学示范应强调线的起始、转折和收笔处的位置,强调线的方向的大致准

确性,给学生以明示。

3.教师应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并大胆地画出物体的每一根线,画错了一根线,可再

画一根,不擦不涂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运用叠笔看到了作画的过程,看到了更为

精确的轮廓,同样也看到了调整和改正。

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一一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CAI画面呈现水壶整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

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出内部

结构线。再出示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8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

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

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理的图片点击可出现合理的结构线。

并出现不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第六课静物一家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

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将身边的静物进行合理分类、组合,感悟构图中主次关

系,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表达个人对生活的关注,

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材设置了两个尝试性的小训练,以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一个小训练是根据

主题联想画出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使学生从中对静物的分类有所感悟;另一个小训练

是以画家作品为范作,在示意图中标出主要物品的摆放位置,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构

图中主体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的意识。

作业的设置包含了多种活动,选择物品一分类组合一线描表现,三者相互联系为递进

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

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

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应注重建立在学生尝试体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

情感体验。教学设计中应营造给学生全面参与和体验的空间,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思考、

感悟,在尝试体验的活动中获得认识。

教学思路可以考虑以下环节:

情境设置一探究感悟一尝试体验一形成认识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价。

课前教师可收集一些生活中各个场所常见的各类物品的图片,以课件来创设情

境。也可以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教室或回忆家中各个地方放置的静物及它们的

用途,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物品的感知、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回顾生活

中在各个场所伴随我们成长的一些不经意的物品,如外出游玩的物品、修车的物品等。

在交流讲述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静物的含义。进而在欣赏交流中引发

学生对静物产生情感,并初步明了“物以类聚”的意识,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辅垫。

可通过一些联系生活经验的主题,如《操场边》、《客人来了》、《窗前》等,让学

生尝试画出几件相关的物品。在尝试活动中,学生有意识地将印象中的物品分类转化

为绘画的物品分类表现。在此基础上,可组织学生自主尝试、动手体验将自己带来的

物品分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师在此活动中起组织协调、指导的作用,提示

学生分类的范围不宜过小,分类后有的小组成员的单件或少数物品可以交流补充。

20

在围绕“物品组合摆放的主次关系”问题展开教学的环节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提

出问题,并在尝试体验中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设置系列相关的不同梯度的学习

活动:1.教师可出示相同主题、相同物品、不同构图的作品,设置联系生活的问题

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构图中物品的摆放位置与主题情感的表现联系,具

体到主要物品、次要物品在画面中组合位置的关系,以及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处理

等,学习活动就此展开,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形成初浅的主次关系意识。2.学生尝试

动手调整改变此前在分类时桌上随意摆放的物品,小组合作将物品按主次关系进行适

当的、合理的调整。3.欣赏画家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分析构图带来的美感。在以

上的三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体会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合适的位置以突出主体这一构图

传递的视觉效果,从中理解构图在表现作品主题情感中的巨大魅力。

作业要求包含了几个不同成分的活动及指标:选择2—3件物品,与同学一起分

类、组合,并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渗透于学习活动交流中,教师的评价适时、适当,

应注意概括和提炼学生的评价。

四、教学选择

教学程序设计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师个人情况灵活处

理。如:情境设置一探究感悟一尝试体验一形成认识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价,也可为:

欣赏感知一分析讨论〜尝试体验一提供指导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价等不同的教学设

计。

五、教学建议

1.在课前布置学生选择静物时,可提示学生一定的选择范围,贵重物品、大型物品、

危险物品等不宜作为课堂学习用具,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2.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的难点。如静物的分

类、摆放等。

3.本课采用小组学习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4-6人比较适宜,也可以采用双人合

作的形式,以便于学生操作摆放静物。

课前活动布置

布置学生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

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

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

⑵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

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

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从学生带来的物品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

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

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静物分类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

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师生带来的物品,自主探究,认知体会。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张照片做个

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一张最合适并说说

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

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22

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

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

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模板教具,粉笔演示,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

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第七课草丛中

一、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花草除了本身的形态各有其特点外,花与花、叶与叶、茎与茎之间的相

互穿插、遮挡所产生的空间感也非常生动。本课以“草丛中”为主题,让学生表现平

时不大注意的草类植物,较容易引起学习兴趣,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

本课涉及到“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

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像、添画。本课兼具了观察性绘画和想像性绘画的特

点。因为儿童写生时常把眼前看到的进行主观改造,所以本课综合了写生与创造两方

面的基本能力训练。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观察写生时,应让学生了解植物因其种类、生

长的速度不同而产生了高矮、强弱、粗细、大小、翻转等形态变化。在一片草丛中,

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后、有弯有直,画面应表现出草叶之间的前后、遮挡、穿插关系,

教材设置了改画三片草叶的小训练,可增强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在处理画面的空间

关系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形与形之间的疏密对比;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间的对比;

直线与曲线的对比运用等。另一方面本课设计反映了一种创作思路,也是一种逆向思

维的训练,画面内容可自由想像、发挥,用故事接龙的游戏方式拓展学生的想像创造

空间。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作品就是将一些植物放大后进行组合,追求一种原始的

神秘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采用了夸张想像的手法,显得更

为生动有趣。这些图例可供学生创作参考之用。

二、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2、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

近的空间关系。

3、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4、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为:1.指导学生认识草的特征,注意枝叶连接处的结构。2.怎

样借鉴画家作品拓展学生思路。3.把握作业步骤和画面构图。要求学生把草画大,

可以“顶天立地”或只画草的上部,至少选择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草进行描画,注意

在空隙处适当想像添画昆虫、动物或人物。

本课教学可先解决技术问题,再拓展思维。教学过程安排建议为:引导观察一尝试绘

画一掌握方法一作品欣赏一拓展思维一自主表现一交流评析。先引导学生观察一棵简

单的草类植物,分析其结构、外形特点,让学生尝试描画,通过对尝试作业的解析和

教材中的改画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如用线是否流畅;怎样体现草叶的转折;

怎样表现草叶之间的相互穿插、遮挡。然后介绍画家作品,玩故事接龙的游戏,充分

启发学生思维后再引导学生想像添画、自主表现。

24

作业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讲草丛中的故事,体现趣味性。可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解

决线条的疏密处理、画面空间关系处理等问题,体现理性思考和学科技术性。教材中

的学习屋向学生介绍了油画利用色彩来表现空间关系,而学生作业的绘画是利用黑白

关系处理空间前后层次,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不同手法与形式美感,增强

他们的自信心,降低来自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可能产生的挫折感。

四、教学选择

1.以不同方式导入教学

如上所述比较理性地导入教学,也可从名画欣赏开始进行教学,或者从草丛故事情境

开始,比较感性地导入课堂教学。

2.根据课时目标设置活动可以将活动一、活动二综合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分为两

个课时完成:一课时倾向欣赏评述,向学生着重介绍画家卢梭及其作品或一些线描作

品。另一课时倾向造型表现,描画草丛。

五、教学建议

1.画面内容主体为茂盛丛林时,可添画细小物体或昆虫;画面内容若体现人物、动

物故事性时,可先画3种草叶,然后在空白处加画人物,最后再添画“远景”,参见

教学资料。

2.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可简略示范写生要点,启发学生表现叶子的各种形状及

动态变化。

3.引导学生注意线的疏密组织:用线处处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线处处都稀松,

画必然空洞;用线有疏有密,画面才有节奏美感。

教学程序

一、激趣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播放轻柔的音乐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

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每组发放草叶实物并插在泥团

中。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

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

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

生动的自然效果。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蠕、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⑵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

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在教材预留空白处添画。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

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

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八、评析

26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

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

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第八课恐龙世界

一、教材分析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动物,它们繁衍生息了亿万年之久,却又不幸在距

今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亡了。2亿多年前的地球上,很多动物还未出现,人类远

未诞生,恐龙则由较低等的原始爬行类动物进化演变而成。

今天,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恐龙的来龙

去脉非常感兴趣,有关恐龙的影视、图书更是备受少年儿童的酷爱,使我们感到繁荣

的恐龙时代仿佛就在昨天。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恐龙的消亡之谜对我们人类的现

在和未来尤显得神秘而重要。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关注未来,是《恐龙世界》编入

教材的初衷。

在教材编写上,《恐龙世界》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情景再现。其二,想像表现。情

景再现选取画家的绘画作品为依据,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场景一一恐龙时代是什么样

子。画家所画恐龙及场景也是猜想的结果,是依据恐龙遗骨化石还原以及地质历史研

究的成果,合理想像而成的。再现场景的主图是英国画家史迪夫•柯克所画,表现了

白垩纪早期亚洲河流的一块三角洲地带的生态画面。由远至近画了乌埃哈龙、禽龙、

准喝尔翼龙、盘足龙和苏铁树.、针叶树及马尾草等。主图之外的各种恐龙是菲利浦•怀

特菲尔德等画家所画,有吃昆虫的细腭龙、剑龙、奔龙、甲龙、跃龙和虚幻龙,既为

了解恐龙世界设置了一个可信可观的情景,也为画好恐龙提供了形象参考。想像表现

以学生作业为主,加上提示,为画好恐龙及生活环境提供了不同样式。目的在于让学

生大胆想像,也能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恐龙世界。

二、教学目标

1、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像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宜从情境进入了解教学内容。首先应让学生知晓恐龙是曾经在地球上真

有过的动物(通过化石考古得知的),且生活了亿万年之久,然后知晓恐龙是一个具有

多种形态(跑、飞、游、爬等)的庞大家族,有各种各样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恐

龙,或大或小,或食草或食肉均有。同时还应了解恐龙生活的自然环境是个什么样子,

可通过影视或图片展现给学生。最后重点落在对虚幻龙、跃龙、剑龙、甲龙、霸王龙、

翼龙等的形象了解上,引导分析并指出这些恐龙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的特性。较好地了

解是画好《恐龙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创作的指导应是一般性的:如构图要求、遮挡方法、细节描写、背景衬托等

应有所强调,并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业而突出,对恐龙样子的把握在教材提示中已用

语言提示,但必须分别对待不同的类别,教师应有所示范。

总的思路应该是:了解一想像一画出来。作业好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恐龙了

解过程的深入细致和想像,诸如吃什么,五官、脚爪、皮、甲等什么样等。

地质年代不必细分清楚,能说出侏罗纪、白垩纪、中生代就可以了。想像远古的

场景并画出来才是重要的。学习屋的内容是为对恐龙有特别兴趣的同学而设置的,以

拓展课后学习空间。

四、教学选择

一般情况下,教师具备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上现有的图像资料便可开展教

学,也能取得好的效果。但要制作好相关课件,像幻灯片、投影、放大等。

有条件的可通过放电影、电视影碟来进行教学,像影碟《侏罗纪公园》就是最好

的教材,但在观赏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重点该看什么,不必看什么,只有在目的明

确的前提下才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也可让学生课前进行网上搜寻和学习,并下载一些认为最有价值的恐龙资料,交给

老师评比。评比的结果不重要,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搜寻与发现。

五、教学建议

28

教师应课前涉猎恐龙的相关知识,获得尽可能多的图片和资料,以防不利,要备

好课。因为有的学生对恐龙情有独钟,可能比老师了解得多。

重点学习内容应制作好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方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选用影视碟片资料时不可全部播放,应剪辑,以保障教学重点的突出和课时时量。本

地博物馆有恐龙化石或恐龙专馆的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也可以与科技老师互相配合学

习本课。

教学程序,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

吧。

课件:关于恐龙的传说

观察了解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

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

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

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

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课件:恐龙种类图片若干

方法指导

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

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

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粉笔徒手画出

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

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音乐

欣赏评述

1.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像等方面的表

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比较课件中学生作品与之相比之间的差异。谈自己

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图片若干,不完善作品若干

想像拓展

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自己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

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

2.观看恐龙掠食与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将原有的作业丰富完善。

课件:影视

课件:图片

集体展示

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

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