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构成基础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是从事艺术设计、摄影摄像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方面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审美素养。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形体的空间关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及综合材料表现方法。运用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在构成训练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启迪创意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现提供有效的观察、表现手段。本课程学习中主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和综合材料手段,完成构成训练项目,掌握一定的造型与构成制作能力,使学生拓展眼界,提高审美能力,为今后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1.2课程演变本课程是艺术设计、摄影摄像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三个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在加强专业融合背景下,融合创新,发挥专业特点,以具体的项目实施完成三大构成训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整合课程内容,拓宽课程视野。1.3设计思路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形与色构成调和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形与色构成调和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引导学生将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运用到摄影摄像的实践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启迪创意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现提供有效的观察、表现手段。2.2具体目标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色彩的空间构成与运用,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新媒体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理论学习与综合构成实践密切相连的课程。2.2.1知识目标①了解自然形态下的点、线、面、色彩等要素的构成和基本规律,掌握摄影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学习摄影中的抽象因素。②了解图像构成中的抽象意义,学会分析经典作品中的形式关系,掌握一定的抽象图像的表现手法与创意方法。③初步了解相机的使用方法,摄影的基本用光原理。综合运用摄影技巧、构成原理,创造出有意味的摄影作品。④了解材料的综合运用,掌握运用材料创造肌理的方法。⑤了解色彩构成、配色创作知识。了解色彩心理的表现知识。⑥了解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表现方法。2.2.2能力目标①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②培养学生形与色构成调和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③多种材料综合运用,对自然界光影、构图进行梳理,“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自觉的发现身边存在的各种构成形式。④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⑤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及表现方法,创新构成形式。⑥引导学生将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运用到视觉艺术创造实践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2.2.3素质目标引导学生将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运用到视觉艺术创造实践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启迪创意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现提供有效的观察、表现手段。3.课程内容与要求1色彩构成原理项目五色彩拼贴4121652色调与配色项目六色调整理4121663彩色摄影项目七摄影用光4121674立体构成原理项目八纸立体创意构成412168合
计1248964.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1)《学会创造性观察--摄影中的设计构成与色彩》;湖南美术出版社xx2006年第1版;(2)参考教材:《新媒体艺术摄影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3)《综合材料艺术实践》xx等编著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规划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7;(4)《新媒体设计基础》上海美术出版社xx译;(5)《跟着我创意绘画:从城市到大自然,学会观察生活的综合材料艺术实验》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1。4.2教学建议按照教学要求,教师布置相应的实践课题,让学生分组合作、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知识的重要,巩固、提高,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是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教学活动,鉴于实践过程的重要性,考核以实行随堂考核,平时实践表现、课堂训练为主,基于过程的期末考试为辅的形式。每阶段的一组作业作为平时成绩,最终的实践项目作业作为期末考试。具体比例如下:学期成绩为平时实训作业成绩(60%)加期末考试成绩(40%)。最终教学成果一展示的形式在展厅展出,在组织学生互评的基础上由教研室组织3-5名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组成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评分标准:评分序号评分标准内容所占分数1符合基本构成原理402创意表现能力203摄影技巧、材料运用204独立、按时完成作业量105学生互评10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逐步完善建设课程慕课及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各种优秀作品。(3)开放教学场所,如摄影棚、机房等实训场所方便学生拍摄学习。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1)应有多媒体教室、摄影棚、机房、相机、绘画教室等;(2)能够让学生灵活根据教学、天气情况进行户外拍摄训练。4.6其它说明(1)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的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在感性与体验的实训中完成对构成理论的学习,并发展其职业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综合思考的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外拍实训过程与室内制作过程都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最好形式,现场答疑、点评是促进学生练习的主要形式。(2)课程评分体系,除了专业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参与外,加入学生互评。作业的最终以教学成果展示的形式在展厅或校外展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校外交流。(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利用学生影像协会组织小组拍摄任务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艺用人体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学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行走与安全的秘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社会调查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近红外成像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软件学院《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据库技术应用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中医药大学《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5796.3-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GB/T 4851-2014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 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 GB/T 13277.3-2015压缩空气第3部分:湿度测量方法
- 人教版小学精通英语单元五下Unit1整合教案
- (课件)港口安全知识培训讲解
- 2022年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讲座PPT课件(带内容)
- 产品设计思维课件
- 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专题培训课件
- 2023年孝感市孝南区全要素自然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临终关怀成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