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_第1页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_第2页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_第3页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_第4页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1可编辑ppt★在炎热的夏日,人们总喜欢到旅游景点避暑,而不去其他地方,为什么呢?★许多老人喜欢在树下乘凉,为什么呢?2可编辑ppt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发生部位。2.探究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实验。

3.阐述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3可编辑ppt思考:植物体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到哪里去了呢?4可编辑ppt1.植物的蒸腾失水:取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一个枝条上剪除全部叶片,另一个剪掉下部叶片。在两个相同小试管中加入等量清水,将两个枝条分别插在两个试管中。用两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枝条上,袋口扎紧(注意只能套住茎和叶),管内滴上少量植物油,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5可编辑ppt甲: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乙: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甲乙结论: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6可编辑ppt定义场所方式2.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下表皮进行,少量在叶柄及幼嫩的茎进行蒸腾作用的强弱可由气孔的开合调节7可编辑ppt水分蒸腾示意图8可编辑ppt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细胞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水蒸气根表皮内各层细胞9可编辑pptA:叶的下表面涂凡士林B:叶的上表面涂凡士林C:叶的上下表面都涂凡士林D:叶的上下表面都不涂凡士林分析判断: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哪里?10可编辑pptA:叶的下表面涂凡士林B:叶的上表面涂凡士林C:叶的上下表面都涂凡士林D:叶的上下表面都不涂凡士林三天后你能判断出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吗?11可编辑ppt植物体为什么吸收大量的水分后,大多数水分通过蒸腾作用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呢?

你知道吗?12可编辑ppt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根吸收水分。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13可编辑ppt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韧皮部)14可编辑ppt甲:剥掉树皮乙:没剥树皮现象:叶脉变红了,液面下降。一、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15可编辑ppt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1、从茎的横切面上看,染成红色的是茎的哪一部分?2、茎内部结构被染成红色说明什么问题?3、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4、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导管)木质部讨论根茎的木质部叶16可编辑ppt筛管运送有机物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17可编辑ppt1、描述切囗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切囗上方形成瘤状物,下方没变化。2、试解释切囗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环割树皮,有机物的输导被阻断。因此有机物堆积在切口,使切口处细胞生长旺盛,形成瘤状。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在树皮里。18可编辑ppt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条剥去一圈树皮,称为环剥,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经过环割的果树,由于有机养料不能向根部运输,而集中供给正在发育的花和果实所致。由于残留着一部分形成层,它能逐渐形成新的树枝,第二年仍然可以正常生长,而不会死亡。19可编辑ppt所在部位运输物质运输方向组成细胞导管筛管木质部韧皮部水.无机盐有机物下上上下死细胞活细胞三、导管和筛管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20可编辑ppt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21可编辑ppt为什么往往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22可编辑ppt概念过程意义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1、促进根吸收水分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23可编辑ppt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A.根、茎、叶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C.所有器官D.花、果实、种子B2.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A.人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24可编辑ppt3.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增加植物表面的湿度C.促使分解植物体内的有机物D.降低植物体内的水分4.炎热的夏天,在树林里会感到比较舒适。对此,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更新空气B.树木能净化空气C.树木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环境温度D.树木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少AD25可编辑ppt5.如下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的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后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或温暖通风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发现右边下降,26可编辑ppt其主要原因是()A.两边树枝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不等B.杯内水分蒸发量不等C.两边树叶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量不等D.两边树枝呼吸作用的强弱不等C27可编辑ppt6.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28可编辑ppt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如下面曲线图表示29可编辑ppt(1)曲线Ⅰ代表__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曲线Ⅱ代表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Ⅲ代表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