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孤孀(shuāng)鞠躬尽瘁(cuì)B.震悚(sǒng)迭起(dié)气冲斗牛(dòu)C.殷红(yān)涉猎(shè)深恶痛绝(wù)D.独裁(cái)塌败(tā)沥尽心血(l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B.气冲斗牛(dòu)——dǒu。故选B。2.下列汉字的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气势磅礴来势凶凶荒草萋萋惊涛澎湃B.浩浩荡荡炯乎不同杂乱无章鲜为人知C.人声鼎沸九曲连环亦复如是家喻户晓D.鞠躬尽瘁妇儒皆知惹人注目一拍即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来势凶凶——气势汹汹;B.炯乎不同——迥乎不同;D.妇儒皆知——妇孺皆知;故选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C.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答案】D【解析】【详解】A.属于结构混乱,去掉“之所以”或“因为”。B.“提高”与“特色”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展现”。C.属于语序不当,应为“讨论、推举、表决”。故选D。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的巨大贡献。B.孙法官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和尽忠职守的职业道德,实现了生效法律文书的价值,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C.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D.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人不厌其烦。【答案】D【解析】【详解】D.“不厌其烦”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有耐心。句中的意思是网民十分反感,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点睛】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实。B.《竹里馆》中是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C.《逢入京使》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D.《木兰诗》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句诗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述错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A。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考查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②④③【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⑤①提出问题,②历史溯源,④解答问题,③结论。逻辑顺序。因此选B。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C.小东属“马”,小明比小东大两岁,小明应该属“龙”。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答案】D【解析】【详解】D.“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8.按要求默写。(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2)_________,寒光照铁衣。(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6)《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____,____。【答案】①.惟解漫天作雪飞②.朔气传金柝③.双袖龙钟泪不干④.马上相逢无纸笔⑤.深林人不知⑥.明月来相照⑦.此夜曲中闻折柳⑧.何人不起故园情⑨.将军百战死⑩.壮士十年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惟、漫、柝、钟、逢、柳。名著阅读(6分)9.《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的代表作,也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与这个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性格泼辣的________和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_。【答案】①.老舍②.虎妞③.小福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名著内容和名著人物的能力。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因此反映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刘四爷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大胆泼辣。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但又残忍霸道,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小福子是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她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二、口语交际(5分)10.“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岁月的苍穹中,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让人类历史的天空变得那么灵动,令人神往。“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题目。(1)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活动题写一则标语。(2)设计活动。打开智慧宝匣,为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A名人故事大家讲B瑕瑜互见说名人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3)你心目中的那颗“星”是给谁呢?请你从以下名人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明理由。备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鲁迅、莫言、袁隆平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答案】10.示例:璀璨之星,引人前行11.①.C、人物传记我在读②.D、名人对我之影响12.①.示例:闻一多②.理由是:作为学者的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做了再说或做了不说,取得一个个研究成果;作为革命家的他说了就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走在游行示威的前头,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设计宣传标语: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此题可以运用对偶的形式,写出名人事例对人们成长的影响。示例:榜样的力量无穷,名人的影响深远【小问2详解】此题是对学生语文活动形式的考查。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活动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如演讲比赛、辩论会、主题班会、手抄报设计、黑板报、征文比赛等,作答时要在活动形式的前边加上活动的主题,这样才是规范的答案。如:名人传记大家读,分享读书心得等。【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此题注意在阐述理由时要结合人物的相关事迹,突出其品质。示例一: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现代农业科学家,以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而闻名于世。他不仅在农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与启迪。袁隆平的意义在于他展示了无畏的探索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品质。他的努力和成就激励着青少年追求卓越,教导他们要有信心、勇气和毅力去迎接挑战,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示例二: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是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代表,他的崇高品质和卓越成就对青少年一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邓稼先坚持科学精神,勇于探索未知,体现了不畏艰险、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青少年积极向上、勇攀高峰。同时,邓稼先注重团队合作,与同事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展现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担当,引导青少年树立奋斗目标、培养团队精神。邓稼先的伟大事迹将激发青少年追求梦想、热爱祖国、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三、阅读理解和分析(共35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选自《资治通鉴》)(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权谓吕蒙曰(2)见往事耳(3)权从之(4)闻城已拔1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B.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诸将欲作土山将以攻宋D.不能甚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3.翻译下面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具体说明分析。【答案】11.对……说了解听从听说12.B13.(1)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呢?(2)敌人城防已经修好,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取(皖城)。14.甲文:鲁肃的惊叹并与吕蒙“结友而别”,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乙文:①吕蒙推荐的甘宁身先士卒,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善荐人才;②“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印证了吕蒙“外援必至”、“不移时可拔”的论断,侧面衬托出他的战略眼光,料事如神。③孙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过人。【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2)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3)句意: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从,听从。(4)句意:听说皖城失守。闻,听说。【12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表顺承,然后/表转折,却;B.只、只是/只、只是;C.将领/将要;D.坚固/本来;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的理解。(1)重点字词:卿,你;务,事务;孰,谁;孤,古时王侯的自称。(2)重点字词:备,防备;既,已经;至,到;图,夺得。【1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甲文“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知,鲁肃与吕蒙分别几日,便觉他的才略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愿意与他结交为好友,鲁肃的表现从侧面赞叹了吕蒙的才略。根据乙文“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及“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可知,吕蒙坚决地反对了将领们堆土山和增加攻城设备的计划,他认为必须加快攻打,不给救兵援助的时间。果然没多长时间救兵到达了,由此可见吕蒙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可知,吕蒙推荐甘宁,甘宁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能够看出吕蒙知人善任;根据“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可知,孙权非常看重吕蒙的才能,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庐江太守,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过人。【点睛】参考译文:【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和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甘宁手持白色熟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不久,张辽率兵赶到夹石,听说皖城失守,便领兵撤退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回兵驻守寻阳。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完成小题。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5.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16.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17.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18.“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9.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答案】15.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16.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17.①.议论②.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18.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19.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①段“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可知,在“我”看来长妈妈不是学者,体现了“我”与长妈妈存在隔膜;“我”有些轻视长妈妈,认为告诉长妈妈《山海经》是什么,也无法帮助自己(说了也不管什么用)。【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震悚”指身体因为恐惧或者过度兴奋而颤动。联系第③段“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可知,“我”没有想到长妈妈竟然将“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买来了,“我”很震惊、激动、兴奋;联系第⑤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可知,“我”因此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了”。17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对词语的指代义。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是“我”的观点与想法,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词语的指代义一般往这个词的前边找,离这个词最近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找到后代入句中,读起来通顺的,就是答案。“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为代词;指代的内容在第⑤段“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体现了长妈妈关心关爱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神力”指代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以及对长妈妈由衷的感激和敬意,“我”喜欢《山海经》,别人都没办法给我,但长妈妈却重视这件事,将这件事记在心上,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不知费尽多少心血才为“我”买到一本,所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根据第⑥段“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联系第①段“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第④段“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等语句可知,这四本书是“我”心心念念想要的,是最初得到的书,而且我曾看轻的人长妈妈买来的,这给“我”极大的震撼,这书包含长妈妈对“我”的关爱,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郭娟①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②自从前年冬天在酷寒的夜里险些找不到家,父亲就很少下楼了。家里空荡荡的。上班上学的走了,从早6点半到晚6点半,父亲在他的疆域里巡视,无人说话。电视渐渐也想不起打开看。报纸,从看报,到叠报,叠得整整齐齐,码成一摞儿。渐渐地,父亲的脚步慢了,一点一点地挪动。沙发矮,他一次一次地试图起来,又一次次跌坐,像发动马达似的,最后,使很大劲,头和身子费力地向前探,屁股撅着,才能慢慢从沙发里站起来,直起腰。刚站起来还有一些摇晃,父亲伸着两只胳膊维持着平衡,停片刻,感觉稳当了,才小心地挪出一小步。一点一点挪,有可以扶的桌、柜、墙,他都依靠着;无所依靠时,就摆动着胳膊,迈着京剧里老员外的那种步子,慢慢地晃着、挪着。我知道以后打电话,要等着多响几声,等父亲从沙发里艰难起身,一步一步来接电话。③父亲一步一步挪过长长的客厅,到他转进厨房,我可以看完两页书。我悄悄起身,跟过去,看见父亲在厨房里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又挪到阳台上,不知要干什么,也是摸摸,抚抚。然后转回来,站在卧室门口,停下,半天一动不动,茫然,后来伸手弄了弄门边角柜上摆着的零零碎碎,就退出来,还把卧室门关上了。父亲一生勤劳,白天从不肯上床睡一会儿,虽然现在他更多的时候是坐在沙发里打盹。④睡着的父亲还像是原来的父亲。他脑中的那块橡皮擦是一刻不停地擦着,还是也有时停一下?最初,擦去一点记忆时,谁也没有察觉;等到又擦去一些,父亲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常常把一日当成几天;渐渐地,在亲人的错愕和轻忽中,父亲对于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信。当我在电话中问他,姑姑最近来了没有?宝宝还上课外班吗?他不再给出肯定回答,经常是说“好像吧”,“我没怎么注意”,还爽朗地抱歉似的笑两声,到被我问到第四问、第五问时,他干脆投降,诚恳地说:“我记不清了。”这样考问他,我常常觉得伤了他的自尊。⑤那块橡皮擦一直擦,擦,当父亲失去了他的大部分能力或者说失去了他的部分自我,他还能保持自尊吗?目前,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还在,他经常费劲地收拾烟灰缸、垃圾桶,地板上有一粒黑点或水迹,他都要撕块卫生纸,弓着腰去擦干净;饭后,他总表示要自己去刷碗。目前,父亲还认得大部分亲人,我不敢想那一天,当他不再认识我们时,在他的意识里究竟是完全不想我们,还是焦灼地找却找不到我们,尽管我们就在他身边。⑥我尽量不再回忆父亲以往的叱咤挥洒、谈笑风生,也不愿预判他的未来,预支悲伤。谁不是百年过客?生命本是向死而生的一次逆旅。当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我就快乐地、温柔地待他,尊敬地对他,耐心地和他聊一聊。那些还没有被擦去的往事,是我和他栖息的花园小岛,一片温馨——尽管这个小岛终将被淹没。我有时会精心挑两块奶酪点心,做一两个可口的菜肴,看他吃完后心满意足的样子……⑦我离家那天的午后,父亲坐在窗前,背对着我,望着外面。阳光白花花的,父亲坐在阳光里,垂着头,轮廓是那么孤单。之前,他穿上了一只袜子,又奋力穿另一只,却怎么也穿不上,因为他要把两只袜子穿在同一只脚上。他受了一点挫折。外边有小贩的叫卖声,还有收废品一会儿一敲的闷闷的鼓声,远处的街道、楼宇、人们,江沿儿的太阳伞和江上的游船,都与父亲无关了。⑧我走了,父亲不知,也许这朝夕相处的三天也已经忘了。我说:“爸,8月我还回来看你。”他郑重而干脆地说:“好!”我不知他能否记住对我的期盼。《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8日)20.文章第①段以“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开头,有何作用?21.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上班上学的走了,从早6点半到晚6点半,父亲在他的疆域里巡视,无人说话。(赏析加粗词语)(2)目前,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还在,他经常费劲地收拾烟灰缸、垃圾桶,地板上有一粒黑点或水迹,他都要撕块卫生纸,弓着腰去擦干净;饭后,他总表示要自己去刷碗。(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2.本文以“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为题,有何妙处?23.“孝”是做子女应具有的德行。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50字左右)【答案】20.(1)引发读者思考;(2)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1.(1)“疆域”指国家领土,这里大词小用,突出父亲一个人在家里活动空间的空旷,表现了父亲生活的孤单、寂寞(2)运用动作描写,细致传神地描绘了父亲在家打扫卫生以及饭后要刷碗的情景,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爱整洁的习惯,表达出“我”对父亲的关爱与理解。22.(1)父亲的脑海里根本不可能有橡皮擦,这样拟题,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父亲脑海中记忆的逐渐消失,本不好描述,但作者将其形容成橡皮擦擦去字迹一样,比喻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脑海中记忆的逐渐消失比作用橡皮擦擦去字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23.示例:“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感情的链条,孝是子女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孝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作为子女我们要弘扬民族孝道的优良传统。【解析】【20题详解】此题考查记叙文开头的作用。其作用有:总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有的开头就是设置悬念的单一作用,有的和上述结合在一块。以“从客厅到厨房,再到阳台,现在是父亲的疆域”开头,引发读者对父亲这种不正常行为的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1题详解】(1)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句中加点的词“疆域”是国土、国境的意思,用在句中,很明显是大词小用,写出了父亲自己在家的孤独与寂寞。(2)“收拾”“撕”“擦”“刷”这些动词,细致地刻画出父亲收拾房间的情景,突出了父亲的爱干净、整洁的习惯,表达出“我”对父亲的关爱。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2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橡皮擦”不可能存在于人的脑海中,所以“父亲脑海中的橡皮擦”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题目将父亲“脑海中记忆的逐渐消失”比作是“橡皮擦”,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帮助读者理解父亲记忆在慢慢消失,生动形象。2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与内容的理解分析。本文主要表现“我”对失忆父亲的关爱与担忧,“当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我就快乐地、温柔地待他,尊敬地对他,耐心地和他聊一聊。”表现了对父亲的孝顺就是用心的关爱与陪伴;“目前,父亲还认得大部分亲人,我不敢想那一天,当他不再认识我们时,在他的意识里究竟是完全不想我们,还是焦灼地找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