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港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全卷二大题,共32小题,试卷共8页。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近代中国风起云涌新陈代谢,英雄人物辈出如下列4图,他们探索追求的时代主题()A.加强中央集权 B.抵抗外来侵略C.实现民族振兴 D.推动经济发展2.福建土布原畅销上海、辽东及台湾等地。厦门开市后,布贩们放弃土布而运销洋布,导致土布滞销。这表明《南京条约》签订后()A.独立主权完全丧失 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官僚资本相对膨胀3.图5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示意图。该事件是()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逐步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5.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日本借机从我国获得了诸多权益,其中要求:“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由此可以得出()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为主D.《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6.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的是()A.历史小说《戊戌变法》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C.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D.影视中“公车上书”的片段7.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8.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励、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其中最能反映这一史实的条款是()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增加赔款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9.表1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大事年表。由此可看出他()A.主张自强求富 B.宣传变法救国 C.是革命先行者 D.反对复辟帝制10.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这段话描述的是中华民国成立的()A.背景 B.性质 C.地位 D.影响11.小明在探究民国时期的历史时,专门查找了民国时期的报纸,其中有一时间写的是民国十四年,孙中山先生去世。那么民国十四年指的是公历()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12.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这表明中华民国()A.追求民族平等 B.实现了真正的民主C.争取民族独立 D.主权属于全体国民1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表2著名文章所为“时”“事”在于()A.呼吁维新变法 B.弘扬民主与科学C.阐发三民主义 D.宣传马克思主义14.图6、7、8所示的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A.武昌起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15.20世纪初“资本家”一词极少使用,1919年前后,“资本家”与“劳动者”在《新青年》成为高频词汇。该变化发生的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社会主要矛盾改变C.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D.官僚资本不断膨胀16.“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对歌词中“揭开新篇”所作的最准确解释是()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促成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C.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 D.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7.与关键词“1927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有关的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 B.平型关大捷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18.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据此可推断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国共对立时期(1927-1937年)C.全民抗战时期(1937-1945年)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19.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0.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21.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抹杀历史,拒绝战争22.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的机会”突出表现在()A.九一八事变 B.台儿庄战役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23.从1938年下半年到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抗击着64%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消耗了日、伪军的大量兵力。这表明()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D.日军的“囚笼政策”被打破2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到:“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据此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促进了民族的空前觉醒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25.受蒋介石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等为践行“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基础,坚决避免内战”方针而付出的努力是()A.召开中共七大 B.参加重庆谈判C.挺进大别山区 D.主动撤离延安26.图9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A.“千里跃进”,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B.“分割包围”,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C.“关门打狗”,使东北全境得以解放D.“瓮中捉鳖”,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27.图10《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统计表》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资金少并且技术差B.地区布局很不合理C.以轻工业部门为主D.深受三座大山压迫2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在根据地创办的新华书店,是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B.徐悲鸿曾经创作过《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鸿篇巨制C.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D.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的京剧《定军山》第II卷(非选择题)二、本卷共4题,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产生了一个新中国。--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简述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2分)(2)阅读了上述材料,小历认为“从长期来看,近代战争的影响对中国来讲是一件极为进步的事情,它帮助中国实现了生产机械化”,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一一在戊戌变法110周年之际》(1)据材料一,概括史学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材料二: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若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教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这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的名称,指出该运动兴起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4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埔军校成立的作用和北伐战争的目的。(4分)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抛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设备付款合同范例
- 与演员合同范本
- 别墅电梯采购合同范本
- 乙方出资建房合同范本
- 出售工地用车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施工合同范本
- 医疗营销合同范本
- 北京园林公司合同范本
- 代理推广合作合同范本
- 医院棉被订购合同范例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方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 2024年辽宁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150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J46-070-2024 海南省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
- 护理质控护士竞聘
- 医学课件炎症性肠病4
- 2024年4月自考00263外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