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1年单元测
试卷(湖北省黄冈市滴水县巴驿中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1分,9-10小题,每题2分,
共12分)
1.(1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着陆地球,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成果。月壤中
富含硅、铝、铁等,这里的“硅”“铝”“铁”指的是()
A.离子B.分子C.原子D.元素
2.(1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分子体积小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3.(1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4.(1分)下列符合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02B.202C.20D.02'
5.(1分)如图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属于阳离子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X的核外电子排布与Ne原子相同
D.X和Y电子层数不同,故其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在同一周期
6.(1分)锦元素在国防上有着重要的用途。如图是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睇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g
C.睇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
D.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
7.(1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8.(1分)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9.(2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下列推理正
确的()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10.(2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0})
©)、,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D.②⑤⑥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
11.(5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湿衣服在阳光充足处更容易晒干说明。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o
(3)用化学符号填空:三个铁原子;两个氯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
12.(4分)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AB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属于离子
的是;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D中X=;
(4)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答一条)
13.(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H2He
弟一
周期令
3Li4Be5B6C7N809F10Ne
找弟K一一\一\
⑨;
周期⑨:⑨;
11Na12MgUSi15P17C118Ar
KK--
弟二磷或).\\\.\\\.x\\
周期已288
28
(1)')表示的是(填化学符号)。
(2)16号元素的原子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选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3)观察上表可发现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就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
14.(6分)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构成它
们的微粒中都含有氧(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不同的物质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请举出一个实例:。
(3)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9时,该粒子是(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5.(9分)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醐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
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浓酚酎
氨力液滤田条棉花
类
图1图2图3图4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储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酸溶液,搅拌均匀,
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得出的结论是»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
(2)将烧杯中的酚酷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
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这一现象说明oB
烧杯的作用是。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
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酰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
中看到的现象是o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
入一块大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同时还可以说明。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1年单元测
试卷(湖北省黄冈市滴水县巴驿中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1分,9-10小题,每题2分,
共12分)
1.【考点】元素的概念.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月壤中富含硅、铝、铁等,这里的“硅”“铝”
“铁”指的是元素。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对物质的组成的与物质构成的理解。
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
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
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
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
解释正确。
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
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故选
项解释正确。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
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
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
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
B、分子、原子均是在不停运动的,故选项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
D、分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
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
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
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00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
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
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
于周期数。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在X中,质子数=12>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丫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
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X元素为镁元素,核内为12个质子,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岚原子核内为10
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X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与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
选项说法正确。
D、X、丫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位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
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
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
称是锦,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121.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1,表示原子序数为51;根据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1,故选项说法
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反应为两种单质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
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分析.
【解答】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分子间都存有一定间隙;故A说法
正确;
B、该反应为两种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
C、反应前共含两种原子的6个原子,反应后两个分子中仍含此两种元素的6个原子,反
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属于混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属
于纯净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明确每种微粒的意义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
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核外电子在化
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决定元素
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说法正确,故A正确:
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B正确;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C正确;
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故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的构成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元素的化学性
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知识应用.
9.【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
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构成物质的组成,催
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
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但不属于离子,故A错误;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错误;
C、有一种氢原子(气)里有一个质子,0个中子,所以不一定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
子,故错误;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
们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以便灵活应用,做出准确的判断。
10.【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
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
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①错误;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②正确;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③正确;
④2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④错误;
⑤碳-14(l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⑤正确;
@(^8
⑥')、/'和')表示的微粒中,')不带电荷,故⑥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
11.【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地壳中元素的分布
与含量.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
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
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湿衣服在阳光充足处更容易晒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答案为:H2O;
(3)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3个铁原子表示3Fe,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
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
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个氯离子表示为2C「,故答案为:3Fe;2C「;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答案为:AU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离子中质子数不
等于电子数,进行解答;
(2)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
(3)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求出X的值;
(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分析获得的信息;
【解答】解:(1)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AB质子数都
是8,所以是同种元素;B中的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故是离子;
(2)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根据A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6可知其化学性质与C相似;
(3)D为18号元素氢,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8;
(4)依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信息可知:20是其原子序数、元素符号是Ca、其相对
原子质量是40.08等;
故答案为:(1)AB;B;(2)C;(3)8;(4)其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
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以及原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每一部分的含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13大于核外电子数10,因此是铝离子,故
答案为:Al3+;
(2)16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汇中容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得
至IJ;
(3)观察上表可发现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答案为:电子层数;
(4)氟离子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岚原子相同,符号为Na+、F,故答案为:Na+、
F\
【点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周期数。
14.【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
图;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
(2)根据不同的物质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水和过氧化氢分别由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其分子中均含有氧
原子,故答案为:分子;原子。
(2)不同的物质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例如02和。3,故答案为:。2和。3。
(3)①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所以a=10,故答
案为10:
②当a=9时,即质子数为9,该元素为氟元素,电子数为10,质子数比电子数少了1
个,说明该粒子为阴离子,为氟离子,该符号为:F,故答案为:阴离子;F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原子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分析等,注意理解在原子
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5.【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物质
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实验一】(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镭水,向其中滴入5〜6滴
酚醐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得出的结论是水不能使无色酚醐试液变
色;氨水呈碱性,能使酚St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
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水不能使无色酚配试液变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氨
水能使酚献试液变红;
(2)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酚献试液中使
酚醐变红,空气中放置的B是为了做对照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配变红,故填:A中
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对照;
【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配;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
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
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
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的性质进行。
考点卡片
1.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弄清或者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而进行的实验探
究.因此,这类题目分为探究型实验探究和验证型实验探究两大类.就该探究的内容来说,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规律是指该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
变化)的一般趋势和规律性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将物质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以实验探究的形式逐步展
示出来,让学生分析解答之;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或者验证物质
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等;最后,总结、概括、说明该物质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其题型
有实验探究题,或者计算题等;不过,主要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将物质
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实验化体现,让学生根据所学,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以便完成其中
的空缺,或者是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以图探究,或者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解题方法点拨】对于探究型实验探究,要熟悉实验探究的环节和方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
将所学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技巧迁移至此,进行细心地探究实验和观察现象,再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断、总结出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
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
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2.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
1.“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
镭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钵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镭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
分解的催化剂。
3.“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
氧化镭、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
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
情况。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者是直接命题设问,让
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有关催化剂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与“影响化
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联系起来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有关催化剂及
催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程等,以
及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
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
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知识点的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是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或特点,来对某物质
进行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
1.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看它含有几种物质,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当
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
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还有,由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
式;所以只要某物质有化学式,也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
分子的是混合物.如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原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原子
的是混合物.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
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及进一步分类等
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
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等相
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
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纯
净物和混合物的类别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
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
相关知
所学的
,结合
息等
表信
或图
情景
问题
给的
据所
,根
.然后
知识
关的
之相
及与
,以
技巧
息资
各种信
息)等
表信
(或图
题意
分析
致地
,细
验所得
生活经
生产或
自己的
,以及
技能
识和
是:
提的
得一
可.值
答即
或解
选择
真地
行认
求进
目要
照题
,按
理后
、推
探究
心地
并细
源,
(即
其实质
而要看
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临床复习试题附答案
- 主护相练习测试卷
- 2025年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科技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高效率工作模式构建与实现
- 未来商业社区中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 科技办公环境的伦理问题探讨
- 科技创新在食品厂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 科技实验教学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与讲解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 PMC年终个人总结精编ppt
- DBJ∕T 15-129-2017 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
- U8-EAI二次开发说明
-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 2006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 疫情期间离市外出审批表
-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理化建议和降低成本措施提要:完整
- (改)提高地下室侧墙刚性防水施工合格率_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