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说课课件_第1页
《我“思”故我在》说课课件_第2页
《我“思”故我在》说课课件_第3页
《我“思”故我在》说课课件_第4页
《我“思”故我在》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我“思”故我在》课件制作:缪建龙晋江市侨声中学美术组画家不仅是画其所见,更是画其所思、所感。选此名称的原因: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课题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上《我思故我在》这一课前,学校建立了教学“博客”,建议各学科利用网络Blog实现师生的互动。在了解校园网络Blog的特殊功能的情况下,自己设计一节旨在体验和思考抽象艺术语言元素的课。这节课参考“美术鉴赏”模块的《图像与眼睛》、《新的实验》及“绘画”模块的《形—

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这节课将在Wed教室进行(学生每人都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及耳麦)。(1)知识目标:

领会抽象绘画点、线、面、色彩等元素具有的表现力。(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抽象绘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实现感知创作。(3)情感目标:

感受美的多种表现手法,享受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创造美的动力。

2.教学目标:

重点:如何分析抽象绘画的情感元素。

难点:如何用抽象绘画的构成元素传达情感。3.重点,难点:

1、从知识链接分析:通过学习《图象与眼睛》这一课,学生已经能区分什么是具象、意象、抽象美术。并在初中阶段动手实践过抽象美术的表现技法。二、学情分析:(说学法)3、在动机和兴趣上:学生对抽象绘画较为好奇,但只根据教材的介绍学生很难读懂和理解。他们更希望以直观的方式、游戏的方式来实现感观体验。2、在知识障碍上:虽然学生对抽象美术有初步的了解,但还是习惯于具象思维,对抽象艺术理解较为困难。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术课程有机地整合。例如:“学习环境”我选择(1)Web教室(2)校园网(3)Internet;“学习资源”我选择(1)课件(2)网络Blog(3)网络绘图软件(4)画图工具。

本节课共分五个环节:1、波洛克抽象艺术2、学生身边的艺术实践3、在博课中欣赏音乐及创作4、在博课中畅谈艺术感受5、课后拓展四、教学程序及设想:课前准备:我利用课余时间,把准备好的纸展开,并在旁边摆放好数把笔及不同浓淡的墨水。学生在纸上签名数次(可交差重叠)

2006年11月3日,美国著名的行动绘画艺术家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5号》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4亿美元。

在这个世界纪录诞生之前,很多中国人却可能对这位艺术家一无所知。1、通过激发兴趣法导入一则拍卖纪录,引出波洛克抽象美术。展示波洛克创作图片艺术中的抽象播放波洛克创作视频艺术中的抽象展示《1948年第5号》采用课堂讨论法让学生谈对波洛克艺术的看法?(2)谈网友对波洛克艺术的看法?1.一堆垃圾2.他不过是在画上甩些颜料,然后开口要价3.现代艺术不需要像照片那样真实地再现物体,那样做完全没必要4.那连小孩都能完成的作品5.过去的画很乏味,现代作品总是更有趣味些6.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懂的正确的绘画方法7.有很多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可能全部都知道8.这种过分随意性的创作方式,背叛了‘绘画’的传统

9.美术家成了演员和巫师,不仅哗众取宠,还使大众与美术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

艺术中的抽象对学生的看法不作绝对性的点评,我采用问题导引法把问题导入到对波洛克作品的分析要实现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绘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解析波洛克艺术展示波洛克的《秋的节奏》配以真实图片,利用具象感知抽象。通过感悟式鉴赏感知这位天才画家开放性的艺术风格之中,蕴藏着浑然天成的自然韵律

感知——原来波洛克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中的抽象通过比较式鉴赏——原来不同的波洛克作品有不同的情感差异。

比较两幅作品在色彩有什么不同?感觉有何差异?把波洛克的《秋的节奏》与吴冠中《春如线》对比——原来不同人,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波洛克艺术的理论依据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大自然的各种图案:人类的指纹、贝壳上宛如刺绣一般美丽的纹路、海岸线的曲折迂回、树木上树枝的错落交织……乍看之下令人眼花缭乱,但其实各自存在着自己的内在规律,取其中一角,无论比例大小,其构造俨然都是整体的缩小复制。这种局部是整体结构的无限重复的现象,被称作“分形”。

科学家们将波洛克的画扫描进计算机,在每一幅图中截取不同的位置和放大率,并评估对比了近500万个分解后的图案。结果表明,那些看上去像乱麻一样纠缠不清的画作,的确是一些分形图案。

我签;我,签,签,签::2、采用游戏探究法探究学生身边的艺术实践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在哪?我参与我存在我参与我存在见缝插针人人都是艺术家。我也是波洛克?共同艺术的结晶线条叠加的层次和厚重感局部放大并去寻找美的元素学生不经意的游戏发现:线条具有写意国画的语言元素。如:线条的干、枯、浓、淡及相互重叠而产生的层次感等。干枯淡墨浓墨层次《祭侄文稿》颜真卿学生的游戏具有书法艺术的即兴、偶然特点颜真卿观察雨水渗到墙壁的痕迹,悟到高妙的“屋漏痕”笔法。李邕看工匠用笤帚粉刷墙壁创造出苍劲、古朴的“飞白书”。张旭受公孙大娘剑舞的启迪创作出神采飞扬的“草书”。——原来艺术在于发现

以上传达的情感目标是:感受美的多种表现手法,享受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在这个游戏中,“人人都是艺术家”。我参与故我存在,当学生们在怀疑这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起到呼应主题《我思故我在》。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没有创造只有发现。如果我们从发现的角度去理解的话,偶然性是艺术创作中的首要条件。开始时不抱有任何成见地在一张纸上涂抹,逐渐地发现你感兴趣的东西,不断地向前直至完成。

设计此游戏的理论依据实现的知识目标是:领会抽象绘画中的点、线、面、色彩等构成元素。重点:如何分析抽象绘画语言的情感元素。

为了对抽象美术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我采用图像符号法回顾初中美术课有关抽象艺术语言元素的实践。点好像来到了神秘浩瀚的宇宙之中不同的点不同的联想抽象语言细胞的图片线用划、洒、吹等方法形成的随意性线条,线形与图片一样都具有一种自然洒脱、“野”劲的美感。利用线条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面向四面八方溅开的墨团,像似炸开的炸弹。机械式的力度感和坚硬感不同的面有不同的质感学生用不同的色彩及形式表现:春

冬色彩春

冬不同感受有不同的色彩表现春

冬春

冬带着对抽象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彩的理解,进入以下的实践过程奏响无声的旋律3、在博客中欣赏音乐及创作让学生登入我的博客,听几段音乐,把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博课提供的软件画出来。1/pqblog/index.html这一设计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学生运用多媒体形式实践感知创作。

要解决的难点是:

如何用抽象绘画的构成元素传达情感。3、在博客中欣赏音乐及创作我在博客的三个页面中分别放有不同的音乐和六块不同背景颜色的画板。学生边聆听博客中的音乐,边在博客提供的六块画板中“涂鸦”。由于博客中的画板是网络绘画软件(此软件简单易于操作,随机性、偶然性的效果很像波洛克的行动艺术),学生移动鼠标时伴有的速度、方向而产生的点、线、面、色彩的疏密、粗细、轻柔、曲直、长短、深浅等等诸多的变化元素。通过这种元素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对所画的作品不满意可以重新来过。满意的作品可以抓图保存到“画图软件中”,并传到学校的Ftp中(这样我可随时了解学生的作品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谈随感)。3、在博客中欣赏音乐及创作几分钟后学生基本熟练了这种表现形式。安排男女现场“PK”(男女生各自的情感感受不一样,艺术的表达更能体现差异)。作品结束后向全班同学表达他如何理解音乐,如何把这种感受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他们用本节课学的点、线、面、色彩等形式语言元素表述,及这些语言元素的形、质、势、组织而产生的心理共鸣。4、在博课中畅谈艺术感受及总结。在“PK”结束后让学生登入博课论坛,畅谈艺术感受。由于是匿名的形式在我的博客中发表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学生有可能会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到我的博客中。我从中归纳了几组有代表性的不同看法,并作简要的总结。这种互动使平常不爱在课堂“露脸”的同学展示了自己想说的情感,也使我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博客交流就像给我的课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是否对抽象艺术有所理解?有什么地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