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兼爱、非攻、尚贤”C.“不尚贤,使民不争”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2.下表是不同史籍资料对晚清徐继畲《瀛环志略》的相关叙述,据此推断记述出处继畲初入觐,宣宗(编者注:道光帝)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退遂编次为书,曰《瀛环志略》。《清史稿徐继畲传》……后在闽藩任内,偶著《瀛环志略》一书。甫经付梓,即腾谤议。先师(编者注:福建巡抚吴文榕)独加褒赞,嘱令再加修饰,钞缮进呈。徐继畲私人信件“西土之例,国有兵事,则聚乡绅于公会,令其筹办兵饷”……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瀛环志略卷七》《瀛环志略》从无人问津到总理衙门印制,并作为同文馆的教科书之一。……康梁认为“西人治国有法度”后,乃复阅。《纽约时报》A.作者著书出自于皇帝授意 B.作者对专制制度有所反思C.该书主要内容介绍西方制度 D.民族危机推动国人学习西方3.日本统帅部修改的大正时期《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规定“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A.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4.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时间1952—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数据科研项目100项科研项目400项科研成果3406项A.“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B.“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D.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5.战国至唐,“通商”一词几乎在载籍中消失,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等书中其出现的频率却陡然增高,《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穑通商”的记载。这一变化体现了A.重商成为社会共识 B.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升C.抑商政策难以为继 D.社会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6.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B.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7.某学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企业出现过三种不同的经营路径(如下表所示)。由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A.传统家庭生产经营模式解体加速B.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C.民族企业照搬了外国的管理模式D.西方企业对华的资本输出遭到抵制8.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文献出处“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旧唐书·回纥传》“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全唐诗》“诸邵多透纸袄为衣。”宋代《渑水燕谈录》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A.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C.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9.“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副对联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的广方言馆 B.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C.新文化运动时的北京大学 D.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10.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A.利于实现土地私有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11.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12.王培华认为,政治家讲正统,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史学家讲正统,体现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史家不断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这里的正统论的实质是A.思想的大一统 B.君主专制的确立C.郡县制的实现 D.农耕经济表现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拿破仑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国内政治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关系与教皇达成协议。……大多数人都因他结束骚乱和建立了一个可信任、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拿破仑虽然赞同启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但他并不是自由主义思想或代议制政府的拥护者。他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报纸及其他出版物。他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他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他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有效统治国家”的措施产生的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违背启蒙思想精神的做法有哪些?据此分析拿破仑政权的实质。(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将“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向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全球有三亿“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华东师范大学高中历史教材材料三: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to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材料四: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说,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已经正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市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2)运用所学,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就是不把自己的厉害关系强加于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符合这一思想,A正确;B是墨家大爱思想;C是老子思想;D是法家思想。点睛:本题解答关键是“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2、D【解析】

《瀛环志略》描述了西方国家的相关情况,体现了民族危机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倾向,故选D项;根据“偶著《瀛环志略》一书”可知该书著作不是出于皇帝授意,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作者对专制制度的反思,排除B项;该书主要介绍了西方国家的风俗和地理,并不着重于制度,排除C项。故选D。3、D【解析】

七七事变是日本1937年制造的侵略中国北平的事件,与题干中的“占领华北要地”符合,八一三事变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侵略上海的事件,与题干中的“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相符合,故D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是日本进攻东北,与材料“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相矛盾,故AB错误;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但是《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是1936年颁布的,C错误。4、A【解析】

科研项目从100项激增到3406项,明显是体现了大跃进和浮夸风,说明“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故选A项;科研项目的激增已经突破正常值范围,不仅仅是激发科研热情的结果,故排除B项;“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仅从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新中国迈入了“科技的春天”,故排除D项。5、B【解析】

材料表明,唐代以前“通商”一词几乎消失,与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唐以后“通商”一词出现频率增加,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商业的地位有所提升,故B正确;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故A、C不正确;宋元时期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转型,故D不正确。6、D【解析】

根据材料“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响,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B;材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C。7、B【解析】

中国境内同时出现和存在西方企业管理层级结构、日本企业管理层结构都是受外来侵略影响,同时还存在中国企业的关系网络,是中国社会传统的表现,由此体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半殖民地色彩,故选B;表格内容和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无关,不能说明民族企业照搬外国管理模式,更无法体现对外国资本输出的抵制,排除ACD。故选B。8、C【解析】

虽然贫穷百姓因经济原因可能穿着纸衣,但不能说“只能”穿纸衣,排除A;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是我国丝织业发展显著的时期,而材料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关于“纸衣”的情况,未反映丝麻纺织的发展情况,排除B;纸张本是易损坏的物品,但能够把纸做成衣服,说明当时纸的制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故选C;材料现象无法说明纸衣是流行的衣服,排除D。9、C【解析】

依据材料中“白话通神”、“古文讨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副对联倡导白话文运动而反对古文创作。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因此C选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未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A选项错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并未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选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流思想是抗敌御辱,不是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C【解析】

根据材料“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等信息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都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通过这些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已经建立了土地私有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秦朝通过材料中的律令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土地私有合法化的问题,没有体现秦朝严刑峻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朝通过材料中的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仅仅通过这些律令了解秦朝的整个经济生活,故D选项错误。11、C【解析】

由材料“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可知,所述是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经历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由此可知,该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故C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涉及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故A不正确;《论持久战》是对抗战形式的分析,故B不正确;《论联合政府》是对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走向的预期,故D不正确。12、A【解析】

根据“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可得知,正统论是强调政治上的大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史学上的大一统一,其实质都是思想上的统一,A正确;BC项都只是政治统一的表现,不符合题意;农耕经济是正统思想的经济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影响: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树立了拿破仑的威望。(2)做法:限制言论自由;建立秘密警察制度;操纵公共舆论;破坏选举制度。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3)认识:杰出人物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规律,才会推动历史发展进程。【解析】

(1)影响:根据“有效地统治了国家”得出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根据“把法律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下”得出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根据“向他欢呼”得出树立了拿破仑的威望。(2)做法:根据“限制言论自由”得出限制言论自由;根据“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得出建立秘密警察制度;根据“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得出操纵公共舆论;根据“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得出破坏选举制度。实质:根据“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实行独裁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政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3)认识: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杰出人物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规律,才会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