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古代诗歌阅读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苏辙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
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时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
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
D.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16.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慨万端,写下此诗。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B.颔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
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大漠苍茫,条件艰苦,令人生畏。
D.尾联用“崤函之固”来作比,以崤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
16.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戍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张抡①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漫惆怅、华胥梦②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张抡,开封(今属河南)人,南渡故老。经历靖康之难后,词人于次年(公元1128年)的上元之夜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②华胥,《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遂用华胥梦指梦境、仙境或指无所管束的理想之境。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春寒浅”中的“浅"既是描写个人的身体感受,更是抒写词人的内心感受。
B.上阕描绘去年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表达了词人对统治阶级浮华、骄奢的批判。
C.下阕“回首长安”“尘缘未断"写出了词人对故都的无尽思念,亡国之痛愈加深切。
D.本词上阕浓艳,下阕凄婉,抒情诚挚真切,于今昔对比中写出了词人的复杂心绪。
16.本词最后三句“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颇具匠心,请从艺术手法方面简要分析。(6分)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
境界中,飘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B.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
C.中间四句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D.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都写出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16.虽然过上了向往的生活,但陶渊明的心情还是喜忧交杂。请结合诗句加以简析。(6分)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B.《无衣》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满火一般燃烧的激情,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C.《岁暮》颔联的“烟尘”与后文“鼓角"相应,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边地战争不息,朝廷之臣无人请缨,江湖之士的杜甫一时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
15.两首诗都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但情感各异。请简要分析。(6分)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古代诗歌阅读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苏辙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
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时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
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
D.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16.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
15.C16.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错误,“闲花开尽香仍在”,尽管春已深花落尽,但其香气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中的“厌”应理解为“餍",“满足”之意。且诗人又说“此味暂时犹觉胜",可见即使是开尽的闲花与未清的浊酒也别有一番风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怅"。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意为: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这两句暗用《论语·微子》中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的典故,隐喻诗人的归隐之意。“人间歧路"指官场,“知多少”一句写出诗人觉得宦海浮沉没有尽头,令人厌倦;“向桑田"“问耦耕”则明显表露出诗人对田园乡间生活充满兴趣,有归隐之心。
苏辙这首和诗,则着重描写了乡间生活的情景,“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写其闲静,“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突出乡间人情和睦友善,不似官场的勾心斗角;“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写景色优美,生活悠闲,自由自在。由此可见,苏辙对于兄长归隐田园的想法是很赞同的,这些情景与“人间歧路知多少”形成对比,能让苏轼坚定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直接询问苏轼什么时候回归田园耕种,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慨万端,写下此诗。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B.颔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
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大漠苍茫,条件艰苦,令人生畏。
D.尾联用“崤函之固”来作比,以崤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
16.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戍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
【答案】15.C16.①诗歌意境阔大雄浑。雄关接天,飞阁与秦地树木相连,城墙压低陇地云烟,天山耸拔,戈壁苍茫。(或写:景色雄奇壮观。嘉峪关高与天接,阁楼凌空欲飞遥接秦树,长城城垣压低云烟,天山陡峭耸立,戈壁辽阔无边,一派形胜雄奇之景。)
②情感格调高昂慷慨。诗人虽是万里谪戍伊犁,但本诗情感却毫无低沉悲观之意,而是洋溢着对雄关峥嵘壮观景色的赞美,和对国运的忧思。(未答出“情感格调"等词,能准确答出两种情感亦可。)
③用语雄健豪放。“百尺”“万里"写空间之高广,“千古”写时间之弘远;“斜压陇云低"“一丸泥”使用夸张;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等能力。
C.“大漠苍茫,条件艰苦,令人生畏"错误,第六句“翰海苍茫入望迷”意思是,看了使人入迷的,是那关外空阔无际的戈壁滩。是以大漠苍茫衬托嘉峪关的雄奇壮美,不是写条件艰苦,令人生畏。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高壮"即气象高远、景象壮观、胸襟阔大、情感激昂等。
从诗歌意境来看,“严关百尺界天西”,极写雄关高大,仿佛上连西天,不但界定地理的疆界,还界定了西天的疆域;“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夸张手法,写出嘉峪关远连秦地树木,高大的城墙甚至压低了陇地的云层,从上下左右的空间范围写出雄关的高大壮阔;“天山巉削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写出出关所见的壮阔景象,天山陡峭高立,戈壁苍茫辽阔,整体意境呈现出雄奇壮阔之态。
从诗人的情感格调来看,虽然是“被革职,‘谪戍伊犁’",但诗歌中却无一丝被贬谪的怨怼悲哀之情,反而充满了面对雄奇边关之景的赞叹之情,前三联的雄奇壮阔之景,展现出诗人阔大的胸怀与高昂的激情,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流露出诗人对于此地险要,担忧国运的忧思。
从语言特点来看,诗人用词与修辞特意用了能展现广阔雄奇特征的词语,如“百尺"“万里”,写出空间的高大与广阔;“千古"突出时间的久远。在修辞上,多用夸张,如“斜压陇云低”,说城墙高大到压低了天上的云层,又把函谷关比作“一丸泥",通过缩小夸张,来极写嘉峪关的雄壮,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张抡①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漫惆怅、华胥梦②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张抡,开封(今属河南)人,南渡故老。经历靖康之难后,词人于次年(公元1128年)的上元之夜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②华胥,《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遂用华胥梦指梦境、仙境或指无所管束的理想之境。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春寒浅"中的“浅”既是描写个人的身体感受,更是抒写词人的内心感受。
B.上阕描绘去年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表达了词人对统治阶级浮华、骄奢的批判。
C.下阕“回首长安"“尘缘未断”写出了词人对故都的无尽思念,亡国之痛愈加深切。
D.本词上阕浓艳,下阕凄婉,抒情诚挚真切,于今昔对比中写出了词人的复杂心绪。
16.本词最后三句“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颇具匠心,请从艺术手法方面简要分析。(6分)
15.B【解析】表达的是对故国往日繁盛的追思怀念之情。
16.①直抒胸臆:“满怀幽恨”直接抒发了梦破后的幽怨凄凉;
②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末两句将寒灯和雁声相结合,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氛围,格外衬托“满腔幽恨"的难以为怀,含蓄蕴藉,催人泪下;
③视听结合:一个人相伴孤灯,听着归雁的叫声,多角度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冷孤寂;
④以声衬静:以归雁的叫声衬托环境的幽静,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感伤;
⑤对比:最后三句与上片的末三句景语形成对比,更强化了现实中的悲凉之情。
(6分;一点2分,“手法”“分析"各1分)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
境界中,飘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B.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
C.中间四句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D.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都写出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16.虽然过上了向往的生活,但陶渊明的心情还是喜忧交杂。请结合诗句加以简析。(6分)
15.CC.“孤独”理解错误,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
16.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每点2分,共3点)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B.《无衣》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满火一般燃烧的激情,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C.《岁暮》颔联的“烟尘"与后文“鼓角”相应,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边地战争不息,朝廷之臣无人请缨,江湖之士的杜甫一时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
15.两首诗都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但情感各异。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D15.①《无衣》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②《岁暮》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只得暂时保全自己"错,“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第一句是反问句,表示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可见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诗中无“只得暂时保全自己”的意思。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与子同袍"“与子同仇”“与子同泽"“与子偕作”“与子同裳"“与子偕行”,是在“王于兴师"之时,“与你同穿战袍、同穿内衣、同穿战裙”,与你共同对敌、一起出发、与你共前进。体现了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的精神。
《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朝廷中无人请缨,无人能当大任,是对朝廷大臣懦弱无能的谴责;报国无门,空有一片豪情,是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原文为“明年应赋送君诗”,据此可知,诗人在作此诗时并未送别友人,而是担忧以后的分别。
故选:A。
(2)“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意思是,春天将近,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最后两句是由“春近”二字引发出来的想象中的东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用十个字总写春景,并不容易。同时,“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句中,“柳"对“谢”,“垂"对“谢”,“江上影"对“雪中枝”,两句对仗工整,对偶手法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答案:
(1)A
(2)①最后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词人运用想象的手法,展现了东溪的美景。
②两句对仗工整,对偶手法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译文:
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融资居间合同范本(标准版)
- 2024年专属版:美妆产品代理合同
- 2024广告合同委托书范文
- 2024年伤残评定工伤赔偿协议
- 2024年奶茶店店长管理合同
- 2024年学校服装采购合同样本
- 2024下载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2024年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许可合同
- 2024店铺转让合同范例
- 2024装修工程协议合同书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四课文翻译
- (整理)打印机配件英文名称
- 痔疮精品课件
- 县级中职网络搭建技能比赛题和答案
- DB13T 5274-2020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 医用氧管理制度
- 白血病试题及答案
- 单片机中用矩阵键盘实现计算器
- 土石围堰检查评分表 土石围堰检查表
- 最新液化气站风险分级及隐患治理体系手册
- 现代写作教程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