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四)_第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四)_第2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四)_第3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四)_第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地球表面的变化学科:小学科学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选自: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位:阜阳市颍东区育新小学作者:高琳张全明汪启明夏登辉刘文福目录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作业设计.................................................................................................................1.................................................................................................................1(一)课标要求....................................................................................................1(二)教材分析....................................................................................................2(三)学情分析....................................................................................................2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3.................................................................................................................4第1课地球的表面..............................................................................................4第2课地球的结构..............................................................................................6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8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0第5课风的作用................................................................................................12第6课水的作用................................................................................................14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16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8(一)单元质量检测内容..................................................................................18(二)单元质量检测属性表..............................................................................19(三)评价设计..................................................................................................19七、单元评价表.........................................................................................................20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作业设计学科科学年级学期教材版本教科版单元名称基本五年级第一学期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234567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单元第七课地球的表面地球的结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的作用课时水的作用总结我们的认识(一)课标要求学习内容5~6年级学习目标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慢和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慢和地核三个圈层。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类岩石构成。地壳的运动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现象。成的原因人类生存需要预防各种灾害,人类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形态。水流动对地球表面有影响。1球表面的形态有影响。说一说风的流动对地形的改变。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自然有影响;保护环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总分总的模式。在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列科学实践活动,完善或修正已有认知,逐步形成对地形变化成因的科学解释,的新认知。(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能力水平:五年级的学生对模拟实验的设计更熟练,对地表物质水和空气、岩石和矿物有一定的了解,对火山和地震也很感兴趣。2化的,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1.知道地球表面有不同地形及地形的名称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会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模型。2.些。3.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及给人类造成的危害。4.喷发的实验。5.识,进行科普宣传6.能把所学的知识和同伴交流,具有语言组织能力与伙伴交流的能力。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我们科学组设计了《三星两评一统筹》科学作业管理模式。“三星”指的是将作业难度系数分为三个星级,一星级为知识巩固类作业,两星级为能力提升类作业,三星级为实践创新类作业。学生结合自身学情,自主选择某一星级的作业完成即可。“两评”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对应三朵小红花闻乐见。,学生涂色完成评价,简单易做,喜“一统筹”达成和教学评价等的积极作用。3第1课地球的表面内容类别作业分析设计意图一、我会选(5分钟)1.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A.平原2.地形图上的蓝色通常表示(高原海洋3.A.平原盆地高原C.山地)。本题侧重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有助于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C.平原本题也可作为课堂练习,通过练习回顾知道我国地形的特点。知识巩固C.高原4.是()。5.阜阳的主要地形是()A.盆地B.平原C.山地二、我会连(4分钟)同学们通过本题落实了盆地平原山地高原起伏大,坡度陡峻课标关于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能力提升你对常见地形的特点完“了解地球表面的特点”的认识。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你点赞!丘陵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4本题重视学本题是选做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以根据自己手实践能的学习水平力,发展空间想象、模信通过你的型思维等能手能制作出力,激发学漂亮的沙盘生探究地球三、我会做(10分钟)制作沙盘模型:利用沙盘模拟平原、盆地、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实践创新(沙盘模型的照片可粘贴在此处哦)模型哦!的热情。学生自评:作业整洁学生互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创新创意创新创意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作业整洁评语:正确率高一、1.A2.B3.C4.A5.B二、参考答案或提示三、能利用沙盘模拟任意一种地形即可5第2课地球的结构类别内容作业分析设计意图本题也可当做课堂一、我会连(3分钟)把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连接到对应的位置吧。本题侧重所练习回顾学知识的及地球的内时巩固,有助于学生养信同学们成及时复习都已经掌整理的好习握了所学惯。地壳地幔地核知识巩固油!本题培养学相信同学生的知识迁们能够通移的能力,过阅读资能基于搜集到的证据、片来了解运用科学思地壳运动维,进行科如何引起学解释,同地形变化。时培养与同伴交流的能二、我会说(5分钟)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和同伴说一说吧。能力提升力。6本题是选做题。通过制作模型,同学们可以再次从整体上感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三、我会做(10分钟)本题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地球的热情,发展空间想象、模型思维等能力。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利用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需按照原型的各部分数据成比例缩小来完成,便于借助模型对原型进行观察、研究与认识。实践创新(地球结构模型的照片可粘贴在此处哦)构,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哦!学生自评:作业整洁学生互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创新创意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作业整洁评语:正确率高创新创意一、参考答案或提示二、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能说出一种现象或证据即可。三、仅供参考7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类别内容作业分析设计意图一、我会选(5分钟)1.模拟的是()本题也可作为课堂练习回顾地震形成地表带来哪些变化;知道地震来了如何躲避。本题侧重本课知识的及时巩固,有助于学生养成及时复习整理的好习惯。A.火山喷发风化C.地震知识巩固2.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地下的维度过高C.火山喷发3.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A.跳楼逃生就近躲避C.乘电梯逃走4.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逃出,应首先选择下面处躲避。()A.阳台里5.地震不会给地表带来什么变化()A.山体滑坡B.裂缝、塌陷C.道路完好无损卫生间C.客厅里学生掌握地震发生二、我会说(4分钟)和同伴说一说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和互救吧!运用所学时自救互知识解释救的知识,地震形成促使学生能力提升的原因。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8掌握遇到危险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本题是选震的成因及地震来临时自救与互救的知识传播给身边跟多的人吧!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普小达人!三、我会做(20分钟)制作“抗震救灾”科普小视频:介绍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收集地震自救和互救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科普视频,在班会课上进行科普宣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科普意识。实践创新(科普宣传的活动照片可粘贴在此处)学生自评:作业整洁学生互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创新创意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作业整洁评语: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参考答案或提示一、1.C2.A3.B4.B5.C二、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地震的成因及自救的方法即可。三、能体现抗震救灾”主题即可9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类别内容作业分析设计意图一、我会选(4分钟)1.火山喷发的熔岩来自()A.地壳B.地幔地核2.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是()。A.火山肥土B.火灾火山矿物本题也可作为课堂练习相信你对火山喷发有了更深入的你最棒!本题侧重本课知识的及时巩固,有助于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知识的好习惯,3.在探究火山形成原因的实验中,番茄酱模拟的是(),土豆泥模拟的是()知识巩固A.地壳B.地核岩浆4.火山喷发不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是(。A.烧毁森林、房屋B.污染空气二、我会说(3分钟)水土流失本题同学本题会让们可以观学生认识看视频、到火山喷观察图发是一种片、分析自然灾害,文字资会给自然料,加深环境、人类对火山喷的生活带发的认来灾害。让识,相信学生正确和同伴说一说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吧能力提什10你会感兴认识自然趣的!现象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本题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伙伴交流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三、我会做(20分钟)制作火山喷发”改变等知识,制作火山喷发”科学小实验,在学校表演,并进行科普宣传。本题是选山喷发相关知识让身边更多的人知道是位优秀的科普小达人。实践创新(科普宣传的活动照片可粘贴在此处哦)学生自评:作业整洁学生互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创新创意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作业整洁评语:正确率高创新创意参考答案或提示一、1.B2.B3.CA4.C二、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即可。三、略第5课风的作用类别内容作业分析设计意图一、我会选(4分钟)1.形成图中怪石的主要原因是()A.风的作用地震本题侧重本课知识的及学生回顾并梳理风对地球表面的变善相关的认知结构。火山了解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2.系列措施遏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A.发展畜牧业大量种植耐旱植物C.过度开垦知识巩固3.A.雅丹地貌堰塞湖C.长白山天池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风的作用”的理解。二、我会连(4分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风”也是变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之一。风蚀性地貌沙漠戈壁能力提升雅丹地貌风蚀蘑菇堆积形地貌12三、我会做(20分钟)本题重视学此题是选做题。同学们学生知识迁在通过搜集资料制作科言组织能力技电子小报与伙伴交流的过程,再次梳理“风了学生学习的作用”对科学知识的地形地貌的制作风的作用风的作用”的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形成特殊地貌的案例,进行科普宣传。实践创新(科普宣传的活动照片可粘贴在此处哦)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自评:作业整洁学生互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正确率高创新创意评价设计创新创意创新创意教师评价:作业整洁评语:正确率高参考答案或提示一、1.A2.B3.A二、三、略13第6课水的作用类别内容作业分析设计意图一、我会选(4分钟)1.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A.固定地形B.防水C便于观察2.河床坡度较大的地方与坡度较小的地方相比,水流的速度(。本题侧重本课知识的及时巩固,促使学生回顾并梳理水对土地的作用的认知,完善相关的认知结构。通过练习同学们会加深对“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和河水对土地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的理解。A.较慢3.由(引起的。B.较快相同知识巩固A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沉积作用4.关于下图所示的地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乾坤湾的形成是因为内侧和外侧水流速度不同造成的。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C.水对土壤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14本题是知识帮助学生加的迁移,加深理解水也深对“降雨给是变地形地土地带来的貌的重要因变化”的理素之一。解。二、我会填(4分钟)小军在研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了一些疑问,请你帮他解答。能力提升细小的水流会带动土壤和有颜色的沙子沿坡面向下移动,流水汇聚到斜坡低洼处形成径流,侵蚀作用更。填强或“弱此题是选做本题重视学题。同学们以致用,培在制作科技养学生知识小报的过程迁移的能中,再次梳力,与伙伴理降雨和河交流的能水对地形地力,激发了貌的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三、我会做(20分钟)展览,向身边的伙伴进行科普宣传。实践创新(科普宣传的活动照片可粘贴在此处哦)情。学生自评:作业整洁学生互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正确率高创新创意评价设计创新创意创新创意教师评价:作业整洁评语:正确率高参考答案或提示一、1.C2.B3.C4.B二、1.强2.大、泥土三、略15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类别内容作业分析设计意图一、我会选(3分钟)小艺在研究有无植物的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请你帮他解答。1.在探究有无植物的覆盖对土地侵蚀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本题让学生梳理植被对土地的影响通过练习同的认知,知学们会加深道植被对土对“有无植地有保护作物的覆盖对用,使学生土地侵蚀的意识到保护影响”的理植物和保护知识巩固A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C.降雨量的大小2.下图是小艺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解。环境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的认知结构。覆盖的土地比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作用更严重。(选填有植物或没有植物”)二、我会判(4分钟)通过几种特本题是知识殊案例的判的迁移,引断,同学们导学生用学会知道影响到的科学知地形地貌的识认识自1.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能力提升2.雅丹地貌是雨的侵蚀作用的成果。(3.在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特征。()4.我们把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因素是多方影16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面的。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理解。5.火山、地震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运动,不会对地表产生影响的。()三、我会做(15分钟)此题是选做同学们能回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影响地表变化的题。地球内顾并梳理出因素有所了解。现在就让我们对所学习的有关科学知部力量如地影响地球表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也可以自壳运动产生面变化的因己创作),再和小伙伴说一说收获吧!的力,与外素。培养学部因素如生知识迁移风、水等,的能力,语都会影响地言组织能力球表面的形与伙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