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_第1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_第2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_第3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介作者莫泊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读准“拮据”、“栈桥”、“牡蛎”、“褴褛”、“撬”、“别墅”等词的字音。(二)能力目标1.揣摩小说的主题思想。2.能够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进一步熟悉小说的文体特点。(三)情感目标1.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2.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调适自身心态,摒弃不必要的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析语言,揣摩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难点)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揭露,以及对小人物生活辛酸的同情。(重点)【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在世界文坛上,擅长写短篇小说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却寥寥无几。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就是文学星空中灼灼耀眼的一颗巨星。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左拉曾这样评价他的小说:“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恩格斯感慨道“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叔叔于勒》,探讨作品主题,领略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魅力。二、写作背景本文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的《高卢人日报》上。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明显。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三、文体知识介绍短篇小说,小说的一种。特点: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说:“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四、整体感知,探究问题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格形式)时间地点人物十九世纪法国西部的勒阿弗尔菲利普夫妇、于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教师提问:故事发展过程中两次重要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分别是收到于勒的信和一家人旅行途中在船上巧遇于勒。以两次转折为突破口,以“若瑟夫的朋友圈”的视角分析人物形象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寻找文本中对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的刻画,揣摩人物心理,探究人物形象。假设家里收到于勒的信后若瑟夫在朋友圈上发了如下信息,请根据文本揣测菲利普夫妇的心理,推测他们会怎样评论。要求: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添加适当的表情符号。若瑟夫的朋友圈内容:#我们家的福音书♫(附图:于勒的来信)爸爸/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欣喜若狂。

(分析于勒叔叔的信和菲利普家里的贫困,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早点回来,把他们从苦日子里解救出来。)预设答案:①好心的于勒快回来吧,想死你了!②于勒可真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呐!③等你叔叔回来咱们就不用再过这样的苦日子啦!表情:开心或狡黠)(2)旅行中的偶遇给若瑟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文本说说见于勒后若瑟夫会在他的朋友圈上写什么,他身边的人又会怎样评论呢?(附图:船上巧遇,若瑟夫给于勒小费的情景)要求:从菲利普夫妇、小伙伴、邻居、姐夫中任选一人,对若瑟夫所发朋友圈进行评论。分析:若瑟夫和小伙伴: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做法的不理解

父母、邻居、姐夫:躲避、咒骂、掩藏

(详细分析文中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描写。)预设答案:若瑟夫: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菲利普夫妇: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他早晚会回来吃我们的,真是倒大霉了,竟然会相信他!!!姐夫:真是个大骗子,没钱写什么信,还说会回来报答!邻居:看看吧,他还是这副老样子,呵呵!小伙伴:好可怜的老人啊,他现在怎么样了?(3)假如莫泊桑看到了若瑟夫的朋友圈,结合背景及文本说说你认为他会如何评价这些人?用如下形式表达:莫泊桑:_____________的若瑟夫_____________的菲利普夫妇预设:善良的若瑟夫

可怜又可憎的菲利普夫妇

主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揭露,对小人物生活辛酸的同情思考:真实的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和评价于勒?(提示:在文中找出表现于勒形象的句子,分析小说是从哪些不同侧面来刻画于勒这个人物形象的。)(明确:16段:传说中的于勒:品行不正,挥霍钱财;8、10段:来信中要报答,不要哥嫂担心;33段:船长谈于勒;42段,我眼中的于勒)年轻时有挥霍钱财的恶习,是应当谴责的。然而,被家人赶出家门漂泊海外的于勒,心中仍然保存着对家人的牵挂,希望回报家人,并且不愿家人为他担心,脉脉的亲情表现出他善良的品质。态度和评价:纵观他的一生,经历了家人的唾弃,海外的漂泊,其中既有一时的成功,然而终究无可挽回地沦为一个衰老穷苦的水手。从这一点上看,于勒是人生的失败者,他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艰苦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剧。从这方面看,他虽然有较大的缺陷,然而,他善良的本性和坎坷的命运却值得我们同情。五、主旨探究上联: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下联: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横批:世态炎凉/嫌贫爱富/金钱至上/人不如钱主题概述:小说通过叙写菲利普夫妇因为弟弟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对他的态度也相应变化的故事,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势利冷酷、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六、课后练习假设于勒真的变成了百万富翁,菲利普一家在海上巧遇,他们会怎样?请发挥想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写作示例:父亲小跑着奔回我们这儿,带着兴奋轻声对母亲说:“真不可思议!你猜我看见谁了?”还不等母亲答话,“于勒!我看到于勒了!我尊贵的弟弟,于勒!”父亲压低了声音几乎欢呼起来。“哦!真的是于勒?”母亲似乎不敢相信,却是立即显得异常地激动。“是的!我走过来,走过去,看得真真切切。那是我的弟弟,我的亲弟弟!我绝不可能认错--虽然已经相隔十年。”父亲的坚定不移使母亲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母亲决定偷偷去看看,以免认错。待到母亲回来,她的激动是再也掩饰不了了。“约瑟夫,去!快把你两位姐姐叫回来,还有准姐夫。”“可是,他们正在吃牡蛎呢?”“什么牡蛎?快别吃了!我们尊贵的于勒先生,回来了!他就在船上!以后,咱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阵清凉的海风吹过,每个人的心里,都说不出的畅快。七、板书设计:可悲可叹穷若瑟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