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实证探析(后含问卷)5100字】_第1页
【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实证探析(后含问卷)5100字】_第2页
【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实证探析(后含问卷)5100字】_第3页
【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实证探析(后含问卷)5100字】_第4页
【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实证探析(后含问卷)51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实证分析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前言 12.研究方法 13.研究结果 13.1大学生依恋现状 13.2比较差异依恋类型者的创造力 23.3差异变通性水平大学生的依恋和创造力的关系 33.3.1研究目的 33.3.2研究假设 33.3.3研究方式 33.3.4实验结果 34.研究讨论 44.1大学生的依恋现状 44.2差异依恋类型的创造力 54.3变通性程度差异的依恋和创造力程度关系 55.研究结论 5参考文献 7附录 8

1.前言大学生是成年人,这个心理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创造力有某种联系,大学生对社会健康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1]。学生可以成功地度过这个重要的生活时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不单单会干预作用这一群体的大学生活,也会干预作用这一群体今后的心理发展[2]。因此,考察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考察大学生和周围朋友或恋人的依恋现状,探究大学生依恋和创造力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随机抽取我校的学生300名发放问卷,通过问卷星共发放问卷300份。测试年龄从17-29岁,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探讨了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其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19.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研究结果3.1大学生依恋现状从回收问卷分析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情况:安全依恋25.3%,迷恋依恋22.4%,恐惧依恋31.2%,冷漠依恋21.1%。从表1能够发现,在各因素对依恋类型的干预作用中,仅仅“朋友数量”在四种依恋类型的人数比例差异都达到了明显性水平。从“专业”上看,文科学生恐惧型和迷恋型多于理科学生。根据卡方检验,恐俱型和迷恋型文科学生人数比例都达到了明显水平。从“地域”因素来看,仅仅恐俱型的人数比例的差异性达到了明显性水平。从表1也能够看出男生在各种依恋类型的人数比女生多。更近一个层次卡方检验的结果却证明“性别”在四种依恋类型之间的人数比例差异没有达到明显水平,P>0.05。表1:各因素对创造力的干预作用安全型迷恋型冷漠性恐惧型性别男50(58.2%)42(55.4%)40(56.2%)51(48.5%)女36(41.8%)34(44.8%)32(43.8%)54(51.5%)X22.2780.8431.1420.087是否恋爱是47(54.8%)36(47.5%)23(32.5%)40(38.2%)否39(45.4%)41(52.7%)48(67.5%)65(61.8%)X20.7430.2215.9538.804专业文50(58.2%)51(67.2%)33(46.6%)70(66.8%)理36(41.8%)25(32.8%)38(53.6%)35(33.4%)X22.2788.8750.35411.67地域乡村33(38.5%)25(32.8%)52(49.6%)29(40.9%)县城20(23.4%)22(27.5%)17(15.3%)18(26.7%)市区33(38.5%)30(39.4%)36(35.4%)23(33.4%)X23.8301.7052.14218.67朋友个数6个以上60(69.7%)40(53.8%)38(53.4%)50(47.7%)3-6个21(24.5%)26(34.3%)27(39.5%)36(34.5%)1-3个5(5.7%)9(11.7%)5(6.9%)18(18.2%)X255.9分析:“是否恋爱”在安全型和迷恋型比例基本持平,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是否恋爱在安全型和迷恋型的差异没有达到明显水平,而在冷漠型和恐惧型比例差异达到了明显水平,p<0.05。3.2比较差异依恋类型者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创造力的行为表现有3个特征:第一,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第二,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第三,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创造力与一般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智力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智力水平过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鉴于积极心理学,我们不仅可以将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作为创造力的评价指标,而且要从各个方面对心理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估。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采用变通性作为创造力的积极指标,为大学生创造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5]。3.3差异变通性水平大学生的依恋和创造力的关系3.3.1研究目的主要考察差异变通性水平(正常组、变通性组)被试的依恋类型和创造力的关系。3.3.2研究假设在本实验中,我们将被试分为两类:一类为正常组,有安全依恋正常组和不安全依恋正常组,另一类为变通性组,包含安全依恋变通性组和不安全依恋变通性组。创造力包含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本实验研究假设:依恋类型将干预作用被试的创造力,在安全依恋中,正常组和变通性组被试的创造力没有明显差异;而不安全依恋中,正常组和变通性组被试的创造力存在明显差异。3.3.3研究方式所得资料用SPSS19.0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3.3.4实验结果表2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的变通性和创造力均数情况比较变通性创造力安全依恋10.68+7.78.2+2.4不安全依恋17.4+9.37.2+2.4t-6.013.37该表证明:安全依恋者和不安全依恋者在变通性和创造力水平上都存在明显差异,p<0.001。4.研究讨论4.1大学生的依恋现状依恋类型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也和国外Creasey的研究相同。研究的结果显示:依恋类型没有性别差异,与国外的研究相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差异不影响成人依恋类型的形成;反过来,可以推断,依恋类型和性别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这在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是否恋爱”在四种类型的依恋中只有恐惧型有明显的干预。发现大学生在评分中的关键因素明显高于恋爱的大学生。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在大学生的恋爱中,善于表达感情,经常和恋人联系,更容易让人们建立起信任感。从此也可以看到心理治疗小组的作用,多参加自己的小组训练,他们的身心会更好一些[6]。“专业”对依恋类型比例在迷恋型和恐惧型上有明显差异。文科生的迷恋型比理科生多出了35%,恐惧型多33%。这两种依恋的特征主要是高焦虑,这可能是由于文科学生的微妙和感性的特点。这个群体比科学学生更有可能经历悲观情绪,更多的是表现出心情不好的感觉,这个群体的干预也比较大。区域因素在四种类型的依恋恐惧中存在显着差异。我根据政府职能将住宅分为乡村,县,市区。农村大学生来到这个城市学习,一方面是他们家乡的城市差距,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容易对自己有悲观评价。在上述因素中,“朋友个数”中的4种依恋类型的比例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每种依恋类型中,“5个朋友以上”的大学生占很大比重。这证明大多数现代大学生交朋友,但朋友并不意味着大部分依恋的对象,所以会有任何一种依恋类型的人有很多朋友,恐惧类型也包括在内。这也证明,虽然很多朋友,但仍然存在对他人的不信任;它不一定能够提供安全感。总而言之,在中国大学生中,依恋类型是恐惧型最多,冷漠型最少。大学生依恋性没有性别差异,但恐惧类型存在专业和区域差异。4.2差异依恋类型的创造力人们普遍表明,爱情是大学生的良好社会支持体系,人们充满爱心和快乐,一旦失恋,他们就感到绝望。研究发现,大学生“是否恋爱”对变通性和创造力都没有明显干预。但在恋爱状态下,不喜欢的类型和差异程度的创造力差异已经达到了明确的水平。而研究结果与以前的结果不一样,并不矛盾,因为现在学生面对爱情有着成熟的心理,可以处理爱情、失恋等情感变化。但是,在不同类型的依恋的基础上,出现了对变通性的重大干预的出现,这主要依赖于变通性的类型,在变通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不安全的易受变通性。4.3变通性程度差异的依恋和创造力程度关系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后发现被试类型的主效应明显性水平达到0.000,依恋类型的主要影响不是很明显,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这证明依恋类型的差异不会导致对创造力的重大干预效果,而对象对创造力有显着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安全依恋是否对变通性、创造力有很大的干预[7]。T检验结果发现,正常组的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无显着性差异,变通性组有显着性差异。具体分析正常组和变通性组四种不同类型的依恋在创造力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了探索一种以上的水平来研究创造力在干预中的作用类型,根据Bowlby的依恋理论,将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归为不安全依恋,这三种不安全依恋类型和安全依恋进行T检验[8]。这证明了安全依恋与创造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创造力来提高变通性水平。这反映了依恋认知模式的重建,建立了新的依恋关系,也是增强创造力的一种方式,从而增强了个人的精神健康[9]。从实验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受试者不安全时,正常组与创造力之间的变通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受试者为变通性组时,依恋安全和不安全依恋创造力差异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也就从另一角度证实了Carne11ey不安全依恋的被试中有变通性的特质[10]。5.研究结论本文抽取我校的学生300名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其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第一,大学生的依恋导致的后果是焦虑和过分亲近。从该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安全类型,害怕类型,冷漠类型和过度迷恋类型,后面三者大多非安全依恋,而害怕类型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的依恋类型,并且害怕型依恋表现出忧郁,焦虑和敏感的比率都比其他类型高出许多。害怕型的大学生在情感归属,生活满意度和创造力指数上的分数值都相较其他类型低。第二,安全类型的依恋不太表现变通性的状态,创造力指数相对其他个体要高。最后,依恋类型差异且创造力强烈的大学生倾向于创造力而不会忧郁,但是在低创造力的组里面,不安全依恋占绝大多数。差异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变通性和创造力的水平上表现差异:安全型大学生的创造力明显高于不安全的依恋者;另外安全型的测试者的变通性程度要明显低于缺乏安全感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1]李同归,李嘉,秦和平,郭晓飞,王新暖,刘志平.大学生成人依恋和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10:740-743.[2]戴妍.大学生依赖干预作用因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04-107.[3]龚群英.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和孤独感的相关性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8:86-88.[4]倪珊珊,李成齐.大学生依恋类型及其和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159-160.[5]王宇.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和人际关系和创造力水平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6]金艳.差异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创造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7]汤芙蓉,张大均,刘衍玲.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和变通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和教育,2014,03:95-100.[8]庄颖慧.大学生依恋类型和自尊对变通性的干预作用及应对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29-31.[9]田可新,唐茂芹,吴昊,李雪静,王秀梅.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创造力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5,07:657-659.[10]赵玉娟.大学生依恋风格、适应性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附录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项研究!我们目前正进行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希望为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社交关系提供帮助。因此,您的参与对本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得到您热情而真诚的帮助。我们郑重承诺:您所填写的资料仅作学术之用,不对外公开作其它用途,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答,请放心依照您的真实情况填写。大学生依恋问卷1(完全不像我)7(非常像我)题序题目12345671我不习惯在朋友面前表露自己真实的感受。2我害怕失去朋友的爱。3对朋友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后,我觉得很舒服。4我常担心朋友不想和我呆在一起。5我不愿意自己依赖恋人。6我常担心朋友不是真心爱我。7和恋人相处,我感觉很舒服。8我担心恋人不像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9对恋人敞开心扉,我感到不自在。10我常希望朋友对我的感情像我对他(她)一样强烈。11我不喜欢和恋人靠得太近。12我非常担心我的人际关系。13当恋人亲近我时,我觉得不舒服。14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