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0年4月15日,央行定向降准落地实施,约4000家中小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获得定向降准资金的中小银行,在银行体系中数量占比为99%,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服务中小微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这政策调整是基于(C)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②民营企业在激活市场活力、扩大就业上有独特作用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服务中小微民营经济,没有体现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①排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③说法错误。央行定向降准落地实施,目的是引导中小银行服务中小微民营经济,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在激活市场活力、扩大就业上有独特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2.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分置并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子。这说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B)①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②农民流转土地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④根本改变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三权分置”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体现,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①正确。“三权分置”改革,流转的是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②错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对闲置的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利用,③正确。“三权分置”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体现,④错误。故选B。3.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是因为(B)①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②劳动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③建设现代化的强国需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④劳动者素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是因为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也是因为建设现代化的强国需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①③符合题意。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而不是劳动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②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④错误。故选B。4.某民企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决定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劳动纪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工作进度、团队贡献等折算成一定积分,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并把各种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积分制度管理(B)①通过提高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直接目的②体现了初次分配中效率对公平的促进③有利于促进员工积极性与分配合理性④做到把按劳分配与分配效率有机结合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积分制度管理能促进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较高报酬,进而帮助企业实现营利或增加营利的目的,体现了分配合理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效率,而不强调公平,也就未体现效率对公平是否有促进作用,②排除。材料中的企业是民企,不实行按劳分配,④错误。故选B。5.历年来,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依然热度不减。最热职位的中央机关岗位竞争极其惨烈。然而,一些边远艰苦“冷门”的事业单位却很少有人报考。改变这种“冷”“热”不合理的报考现状需要(B)①转变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②提高技能,树立竞争就业观③诚信经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④加强对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改变“冷”“热”不合理的报考现状,从劳动者角度需要转变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从国家角度需要加强对就业观念进行正确引导,所以①④正确。②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6.某企业的电商App创造了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的商业模式,该模式是指用户直连制造商,即消费者直达工厂,也可理解为用户定制模式。C2M模式的一大特点是,按需求生产,用户先下单,工厂再生产,没有库销比。让用户通过他的平台直连全世界最好的生产线,砍掉中间环节,为用户提供“大牌品质,工厂价格”的商品。C2M这一商业模式旨在(C)①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②消除企业库存降低企业成本③满足消费者购买高质低价商品的需求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按需求生产,用户先下单,工厂再生产,没有库销比,属于为用户定制模式,这表明该商业模式目的在于消除库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更不是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④排除。故选C。7.2020年5月,地方债迎来发行高峰。5月1日至8日,发行地方债3476.78亿元;5月18日至22日,地方债发行规模达3028.41亿元。发行地方债(B)①能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②拓宽了民众的收入渠道③以地方政府的信誉为担保④以国家行政力量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发行地方债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但地方债是以地方政府的信誉为担保,到期需要还本付息,①③符合题意。地方债拓宽了地方财政收入渠道,而不能拓宽民众的收入渠道,②错误。地方债是以地方政府的信誉为担保,以地方财政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而不是以国家行政力量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④错误。故选B。8.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国证监会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A.购买瑞幸咖啡股票的股东,作为债务人有权要求公司返还其本金B.购买瑞幸咖啡股票的股东,作为投资者可以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C.要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的氛围D.购买股票的风险主要来自股民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不对称[解析]股票是股东持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证书,股东与公司之间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A错误。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B表述错误,排除。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因此,“股民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不对称”是风险因素之一,但不能说是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C。2020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考察时,称赞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回答9~10题。9.四川成都率先试水“地摊经济”后,江苏南京、四川彭州等多地陆续出台指导意见,为“地摊经济”松绑。这样做是基于“地摊经济”(A)①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稳就业保民生②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促进城乡繁荣③与我国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宜④是支撑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中“为‘地摊经济’松绑”,说明“地摊经济”是新形势下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其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方便人们的生活,①②符合题意。国有经济与我国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支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受松绑“地摊经济”影响,2020年6月3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股票于5月29日、6月1日、6月2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由此可见(C)A.该上市公司盈利增加、股价升高B.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C.股票的价格受到国家政策影响D.股票是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解析]材料中“受松绑‘地摊经济’影响”“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等,表明股票的价格受到国家政策影响,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股票的价格受到国家政策影响,但并不能说明该上市公司盈利增加,也与投资股票,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关系,A、B不符合题意。股票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D说法错误。故选C。11.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工作,财政部于2020年6月15日召开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工作视频会议,决定再发行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抗疫特别国债(A)①是以中央政府信用为担保,风险较低的一种债券②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③其收益高于企业债券但低于风险较小的活期银行储蓄④与社会保险一样可以规避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抗疫特别国债属于国债,是以中央政府信用为担保,风险较低的一种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①②正确。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保证,风险较低,但是,它的收益也较低,一般来说,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低于其他投资收益,③错误。商业保险可以规避风险,而社会保险主要体现社会保障功能,④错误。故选A。1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20年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这一举措(A)①有利于增加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流通量②国家运用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③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影响居民生活④降低了银行经营成本,防控金融风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增加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有利于支持经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导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在国家可控范围,不仅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水平,③不选。材料没有涉及银行经营成本降低,防控金融风险,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二、非选择题(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而为我们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并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知识,说明这些影响将产生的积极意义。(20分)[答案]对个人的影响: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绿色科学的消费观念,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4分)②有利于消费者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从我做起,绿色生活,绿色出行。(4分)积极意义: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者树立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4分)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者树立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4分)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绿色消费”热点的出现和发展,能带动绿色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出现和成长,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分)[解析]第(1)问可结合材料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科学的消费观念方面,说明有利于消费者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可结合材料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从引导消费者增强环保意识方面,说明有利于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从我做起,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第(2)问可结合材料中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方面,说明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可结合材料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从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说明引导消费者树立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可结合材料中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说明“绿色消费”热点的出现和发展,能带动绿色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出现和成长,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复工攸关就业稳定,复产关系经济发展。2020年4月8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意见》指出,要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及时帮助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和重大项目开复工等问题,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特别是配套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稳产保供,全面恢复农贸市场经营。要推动服务业复工复市。在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完善物流快递业相关防控措施,允许快递人员进入社区(村)配送。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说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现实意义。(12分)[答案]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利于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4分)②供求影响价格。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利于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稳物价、保民生。(4分)③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助于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4分)[解析]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中观层面考查,知识点锁定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关于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考生结合材料信息分点作答即可。①根据材料“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可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利于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②根据材料“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开复工问题,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稳产保供,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可知供求影响价格,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利于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稳物价、保民生。③根据材料“完善物流快递业相关防控措施,允许快递人员进入社区(村)配送”,可知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助于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建设,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等。截至2020年3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达19.8万个,套餐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5G推进速度不断加快。网络建设加快的同时,售价在2000元以下的5G手机已经面市。多家国内手机厂商通过加强信息技术来优化应用体验,争取市场。(1)加强“新基建”不仅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说明。(8分)(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企业如何应对5G时代的来临。(12分)[答案](1)①从当前来看,“新基建”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复工复产、增加就业、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4分)②从长远看,“新基建”有利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分)(2)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必须在使用价值上下功夫,国内手机厂商通过加强信息技术来优化应用体验,争取市场。电信运营商通过优化套餐设置,带动5G手机消费。(3分)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国内手机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合理规划。(3分)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手机企业要加强研发创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5G手机,电信运营商要逐步降低流量资费水平。(3分)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手机企业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类丰富、性价比高的5G手机,电信运营商要不断优化套餐设置。(3分)[解析]本题以加强“新基建”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与消费、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第(1)问注意从当前和长远两个角度分别分析说明。第(2)问属于措施类试题,实际是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解答本题可以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角度思考分析,并注意结合5G时代的来临分析回答。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我国诗词歌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哲学寓意相同的是(C)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解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强调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蕴含的哲理与题干诗句蕴含的哲理一致,C符合题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体现的均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与题干诗句蕴含的哲理不一致,A、D不符合题意。“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的是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题干诗句蕴含的哲理不一致,B不符合题意。故选C。2.5G网络集4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音频、视频和图像等。5G传输速率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从哲学角度看,5G通信的出现(B)A.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B.是人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的产物C.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表明客观规律会因人们的需要而改变[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A、D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错误。故选B。3.2020年4月,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对此,我们的理解正确的是(A)①认识正确与否需要实践来检验②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人们可以通过正确的理念直接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④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将决定人类实践的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说明认识正确与否需要实践来检验,同时也警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②正确。人们正确的理念属于意识,不能直接创造出客观事物,③错误。实践决定认识,④错误。故选A。4.2020年6月11日2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该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海洋一号D星发射成功表明(B)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射成功的前提条件②意识能动性是发射成功的决定因素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发射成功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材料中,我国之所以会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这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①正确。“决定因素”的表述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意识没有该特点,排除③。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表明了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④正确。故选B。5.《周易》中提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一说法(C)①反映了世界的本原是运动②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③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④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是运动。①错误。“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包含着运动变化发展、对立统一思想。②正确。“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上述要求是基于(C)①自然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只能顺从自然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③正确的意识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④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不是顺从自然,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①错误。“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②正确。客观实际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③错误。秦岭违建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既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看到长远利益。④正确。故选C。7.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A)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故该字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使本诗动静结合,展现深远意境,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故排除②④。故选A。8.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B)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只看到静止而忽略绝对运动,与题意不相符合,故排除。B是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观点,与题意相符合,故当选。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但是只在概念中运动,显然是错误的,与题意不相符合,故排除。D看到了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但题意所要揭示的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9.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的部署。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D)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C.运动是无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 D.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解析]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排除A。B强调的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排除C。故选D。10.《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粮也。”这启示我们(B)A.改造自然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统一B.按照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C.自然界的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尊重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解析]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A错误。什么季节进行什么生产活动,按照规律生产,才能使百姓有余粮,说明按照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自然界的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C不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D错误。故选B。11.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B)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①符合题意,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作为规律,对人产生影响,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③符合题意,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内在联系,表明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故选B。12.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图漫画《自然对策》警示我们(D)A.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B.保护自然应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变事物发展的趋势D.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析]客观事物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A错误。漫画内容启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未涉及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B不合题意。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客观的,不能说改变事物发展的趋势,C错误。漫画中,由于人类乱砍滥伐,树木为了反击人类,开始长满了斧子,该漫画虽然夸张,但是反映了人类不尊重自然,自然会反作用于人类,惩罚人类的道理。漫画警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造福于人类,D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8页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人类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而不能盲目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解析]解题时注意知识范围限定“辩证唯物论知识”,设问要求“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需要详细分析材料,提取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材料中,“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可从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要尊重自然规律等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可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于人类等角度进行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冠肺炎疫情、澳洲大火、非洲蝗灾……再次告诫人们,一旦割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出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人类就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华古代传统文化包含的丰富生态智慧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把“天”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根源和归宿。庄子主张,用自然无为来反对人为,天能影响人,而人却不能影响天;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人把握了自然万物的本性,就能把握万物变化和生长的规律;《老子》中讲到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效天法地”,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这些传统的生态智慧都在告诫人们不妄为、不乱为,要因势利导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党在充分肯定我国传统生态文明观的现实价值的同时,结合新时代需要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人认为,只要顺从自然,就一定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规律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答案]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仅仅顺从自然,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探索如何正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解析]回答本题,首先指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顺从自然。其次,要指出其不合理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仅仅顺从自然,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保护环境,又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最后总结,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情解读·立标杆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物质和运动考向1哲学的物质概念近五年未直接考查高考对哲学的物质概念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对规律的相关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有时会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等相关知识结合考查考向2规律2020·课标全国卷Ⅲ·212020·课标全国卷Ⅱ·212016·课标全国卷Ⅱ·22智慧备考:2022年高考将延续以往的命题特点和风格,这一部分知识仍是复习的重点。备战2022年高考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世界统一于物质。(2)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结合“十九大的最新理念”考查尊重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物质和意识考向3物质决定意识2016·课标全国卷Ⅲ·232013·课标全国卷Ⅱ·23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其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多次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与规律、实践等知识结合考查考向4意识的能动作用2020·课标全国卷Ⅱ·222019·课标全国卷Ⅰ·40(2)2017·课标全国卷Ⅰ·232016·课标全国卷Ⅱ·23智慧备考:高考可能会延续以往的命题特点和风格,重视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考查。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依托新的科学发现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2)依托动物或机器人的相关材料考查动物本能、人工智能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实践和认识考向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020·课标全国卷Ⅲ·222019·课标全国卷Ⅱ·232018·课标全国卷Ⅱ·40(1)“真理”“认识过程”是高考重中之重。从试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命题者常常选用当年文化、科技领域的热点考查实践的重要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考向6真理、认识过程2020·课标全国卷Ⅰ·40(1)2020·课标全国卷Ⅱ·232018·课标全国卷Ⅲ·202017·课标全国卷Ⅱ·212017·课标全国卷Ⅲ·232016·课标全国卷Ⅰ·23智慧备考:本命题点是高考考查重点。备战2022年高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依托最新科学实验活动,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形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知识。(2)依托科学新发现、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等,考查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考查真理与谬误的关系。(3)依托国家经济、社会等政策的调整,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备考向导·理思路考情展示素养目标核心线索术语必背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1.一个特征:客观实在性2.两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四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考点梳理·固基础考点剖析(一)物质和运动1.哲学的物质概念(1)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特别提醒: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它是对世界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等。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意识现象2.哲学的运动概念(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特别提醒: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特性。它概括了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物质绝对的、不变的特性。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性,如可知性等而言的。因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所以运动属性是物质的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二)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特别提醒:1.规律与现象的区别:现象是外在的、表象的,看得见、摸得着,是具体的;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看不见、摸不着,是抽象的。2.规律与规则的区别: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它;规则是主观的,规则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的普遍性的表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易错辨析【易错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分析: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易错2】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析: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易错3】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主观的分析: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经济关系,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易错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易错5】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分析: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易错6】“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分析:“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易错7】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白天黑夜昼夜循环,水往低处流,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都是自然规律分析:上述现象不是规律,而是规律的表现形式。【易错8】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分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起作用;但是,如果商品经济被产品经济所取代,价值规律就会被其他经济规律所替代,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易错9】人不能违背规律,但可以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分析:人不能违背规律,也不能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易错10】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分析: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易错11】规律有好坏之分分析:规律是客观的,其本身无好坏之分。但规律可能给人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给人带来坏的结果。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核心突破·释疑点核心考点一:物质和运动1.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概念[提示]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界限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特别提醒: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原理内容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谈物质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区别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性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特别提醒: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思维拓展]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图解]命题探究命题点1物质的概念命题揭秘:结合古诗词或具体材料围绕物质的概念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进行测试,难度中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典例1国际知名的《科学》杂志披露了一项关于人类睡眠的最新研究成果:当人类睡着后,血液会周期性地流出大脑,脑脊液随即进入,对大脑里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副产品进行清除。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人一觉醒来,会感到头脑清爽,而熬夜、失眠则让人头脑昏沉。该研究成果表明(A)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物质世界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着③人的感觉究其本质也是一种客观实在④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自然之谜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人的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说法有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规律以指导人们实践,④排除。故选A。〔变式训练1〕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D)A.物质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天地自然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解析]A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物质结构,B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C不符合题意。航天观测发现,月球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说明天地自然在本质上是物质的,D符合题意。故选D。命题点2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命题揭秘: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哲学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古诗词,设置体现类、原因类题型考查物质、运动、静止的相关知识。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可能成为考查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背景材料。由于唯物论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考时往往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问题时需要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知识。典例2据地质学家考证,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里形成了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这也是能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螺化石的原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主要表明(B)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解析]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主要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而不是表明“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A不符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不是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错误。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自然现象,而不是人为事物的联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训练2〕下面漫画揭示的哲学道理是(C)A.世界是物质的,要坚定唯物主义的立场B.意识是主观的,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C.运动是绝对的,要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D.静止是暂时的,善于把握事物运动的间断性[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知识。“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说明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要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C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物质、意识和静止的知识,A、B、D均不合题意。故选C。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1.关于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正确理解(1)规律客观性的含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有两层意思:①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②规律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2)规律客观性的表现: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和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具有强制性。想问题、办事情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必要条件。如图所示:特别提醒:(1)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认为主观能动性制约着规律的客观性,则是唯心主义观点。(2)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3)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决定了人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但绝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本身。2.图解规律的概念特别提醒:(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规律不等于现象,后者是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