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要用的文言文词类活用_第1页
高中语文-要用的文言文词类活用_第2页
高中语文-要用的文言文词类活用_第3页
高中语文-要用的文言文词类活用_第4页
高中语文-要用的文言文词类活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可编辑ppt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什么”

明确考点2可编辑ppt何谓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的现象(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3可编辑ppt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种类4可编辑ppt1、杖汉节牧羊。2、驴不胜怒,蹄之。3、寻向所志。4、二月草已芽。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一狼洞其中。7、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示例:拄着,拿着用脚踢做标记发芽吃饭打洞修建坟墓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5可编辑ppt

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名词活用为动词6可编辑ppt例:驴不胜怒,蹄之从左右,皆肘之公子怒,欲鞭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规律: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用蹄子踢

用胳膊肘碰

用鞭子打他

用火把照

规律总结7可编辑ppt

例:大楚兴,陈胜王

许子冠乎

使天而雨珠

衣素衣而出

规律:名+名

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定活用为动词。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例: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

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规律总结8可编辑ppt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吾师道也……《师说》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帝王:称帝称王师:学习9可编辑ppt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非我即他不是我就是他

既而弥月不雨晋灵公不君秦地可尽王也子墨子不听,遂北天又大风皆玄衣白刃规律: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副词:已经,终于,很,更,非常,都,只,又,不,没有,必定等等下雨实行君道称王往北走了刮大风穿黑衣,提雪白的刀10可编辑ppt规律:

能愿动词+名词

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左右欲刃相如王曰:“吾亦欲东耳”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能游泳

应当在关中称王

想要杀相如

想向东进击识其本名

能愿动词:能、会、欲、应、肯、要、愿、须、想、敢11可编辑ppt

5.

名词+介宾

(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做动词)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亭以雨名西与韩境由山以上五六里

命名交界走五六里12可编辑ppt

置人所罾鱼腹中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7.

所+名

8.

名+者

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打鸡猎兔)

鱼网(名)

用网捕来(动)住所

(名)住(动)13可编辑ppt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扣弦而歌《赤壁赋》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名作动,歌唱。规律: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14可编辑ppt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臣:使……臣服都:定都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蚕:养蚕

衣: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进军

注意: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15可编辑ppt3、朝服衣冠《谏太宗十思疏》4、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名作动,穿上。名作动,登记。规律:名词后有宾语,则名词活用为动词16可编辑ppt

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名+名)

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名+代)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所+名)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副+名)名词作动词活用的条件17可编辑ppt

名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名)

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名+介词结构)

名词用“而、以、且”等与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名+连词+动词)名词作动词18可编辑ppt

判别“公式”下列几种情形中的名词常用作动词

a.用在代词前的名词。(名+代词)b.用在介宾短语前的名词(名+介宾)c.用在兼词前的名词d.用在副词后的名词e.用在能愿动词后的名词f.用在所字后的名词g.用在疑问代词后的名词h.两个名词连用时的后一个名词i.两个重叠使用的后一个名词19可编辑ppt总结:1、名词前加能愿动词或副词。2、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带宾语。3、名词与名词连用。4、副词后的名词5、“所”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20可编辑ppt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21可编辑ppt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第三、表示处所。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译为:像……一样。译为:当作……一样。译为:在……译为:用(乘,凭借)……翻译要具体对待第六、表示时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名词活用作状语22可编辑ppt

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23可编辑ppt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名词活用为状语主语谓语24可编辑ppt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一、表示时间1、时汉连伐胡。(当时)2、日侍坐备顾问。怨酷日深,艰辛历尽。“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表动作、行为的频率。25可编辑ppt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夜缒而出乃夜驰之沛公军白日做梦翻译为:在……表示情况逐渐发展译为(….地,….又)日新月异江河日下26可编辑ppt二、普通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样)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像……一样”27可编辑ppt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常用在“待、畜、事”等动词前面,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的那种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齐国田忌善而客待之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级(级,人名)人皆得,人隶使之翻译为:像对待……一样28可编辑ppt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3、惠等哭,舆归营。(用车子)“用…”29可编辑ppt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1、童子隅坐而执烛。(在墙角)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朝廷上)“在……”30可编辑ppt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1、面署第一(当面)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从水路、从陆路)“当……”“用……”“从……“31可编辑ppt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3、孔子东游。(向东)向……往……32可编辑ppt表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失期,法皆斩.理固宜然.翻译为:按照33可编辑ppt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名作状,像兄弟一样。名作状,用箕畚。名作状,在早上。名词作状语规律:前面已有主语,名词+动词,名词与其后的动词不构成主谓关系。34可编辑ppt1、常以身翼蔽沛公。2、人皆得以隶使之。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5、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舟:用船)(《石钟山记》)(船:乘船)(《黔之驴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35可编辑ppt※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败之。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①合流屈曲而南。(名词用作动词)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名词用作状语)

36可编辑ppt10、不可理喻11、未雨绸缪12、先礼后兵13、春华秋实14、风雨同舟15、耳闻目睹16、乌合之众17、蜂拥而至18、衣冠禽兽19、道听途说名作状用道理名作动下雨名作动以礼相待、动用武力名作动开花、结果名作状在道路上,在途中

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名作动乘船名作动穿衣戴帽名作状像乌鸦一样名作状像蜜蜂一样37可编辑ppt锦囊妙计!!!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不能带兵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名词活用歌38可编辑pptA、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B、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C、常以身翼蔽沛公。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E、吾得兄事之。(《鸿门宴》)F、箕畚运于渤海之尾G、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H、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I、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J、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A\表比喻。像“猱”“鸷”那样,表 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B\表比喻。像“狐狸”那样鸣叫。C\表比喻。像鸟张着翅膀那样。D\表比喻。像云那样;像回声那 样,像影子那样。E\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以兄礼,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F\表动作使用的工具。用箕畚, 表示方式。G\表处所。在朝廷上,表示动作 行为的地点。H\表方向。向北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I\表方向。向东;向北。J\表动作进行的方式。当面。39可编辑ppt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B.沛公欲王关中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俊才星驰E、籍吏民,封府库答案:1、BE(A、隶:像对待奴隶一样,C、面:当面,D、星:像流星一样,BE、王:称王;籍:登记,名作动)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40可编辑ppt1、下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席卷天下,包举宇内D、用心一也A名作动,归罪BC、名词作状语D数词作形容词随堂测试

A41可编辑ppt2、选出下面加点字不是活用的一项()

A、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B、公子怒,欲鞭之。

C、范增数目项王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ABC名作动。意思分别是:A养蚕;B鞭打;C示意;D42可编辑pptDA、C、名作动B、名做状语D、认为……小的,意动用法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用法相同的一项()

A、朝歌夜弦

B、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C、

儿涕而去。(《促织》)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43可编辑ppt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A、刑人如恐不胜B、沛公欲王关中C、还军霸上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名作状,在夜里。D44可编辑ppt(一)◆动词→名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答案:动词“奔”用作名词,意即“奔马”,作句子的宾语。

(二)

动词→为动用法

死国可乎。答案:“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三)

◆动词→使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答案:“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四)◆动词→状语

登高而招

答案:《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动词的活用

45可编辑ppt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译为:到的人。译为:埋伏的人(伏兵)。46可编辑ppt一、动词活用为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追亡逐北

主语位置宾语位置宾语位置到这里的人逃兵47可编辑ppt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措施、制度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⑧少仲尼之闻闻:见识48可编辑ppt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动词,且具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可判断动词活用为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小练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所进入的地方见:所见到的景象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感叹

49可编辑ppt二、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用“而”或者“以”来表示修饰1、登高而招《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2、执刃而立弃甲曳兵而走根据语意来判断儿惧,啼告母50可编辑ppt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将军身披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君安与项伯有故?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译为:长处;短处。译为:旧交情。译为:轻锐的部队。译为:圣人;愚人。51可编辑ppt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以小易大作宾语作宾语作主语聪明的人愚蠢的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小的东西大的东西52可编辑pptA、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B、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C、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E、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A、坚:坚韧的盔甲;锐:锐利的武器。B、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C、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难得的贤主嘉宾。D、长:长处;短:短处。E、旧:旧交情。总结:这一讲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53可编辑ppt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译为:善待。译为:说坏话。译为:穷尽。译为:善于。译为:变小变弱。54可编辑ppt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较)现代汉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古代汉语:形容词后带了宾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55可编辑ppt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宾语交好爱56可编辑ppt1、形容词活用如及物动词,其后带有宾语。2、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3、形容词用在名词或副词后面,活用如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57可编辑ppt1、尔安敢轻吾射?(轻视)2、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3、敌人远我。(远离)4、稍出近之。(靠近)5、似与游者相乐。(逗乐)6、与先君子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