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处理质量检验规范II目 次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检验规则 1样品/试样 2检验项目 2检测方法 2检测原始记录 3检测报告 4资源要求 4管理要求 4附录A(规范性)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 6附录B(规范性)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 7附录C(规范性)常规金相检验方法标准 8附录D(规范性)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 9附录E(规范性)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 10附录F(规范性)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1附录G(规范性)常用无损检测方法标准 12附录H(规范性)常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标准 14参考文献 15表B.1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标准 7表C.1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 8表D.1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 9表G.1常用超声检测方法标准 12表G.2常用磁粉检测方法标准 12表G.3常用渗透检测方法标准 13表H.1常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标准 14PAGEPAGE15热处理质量检验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热处理后的质量检验的检验规则、样品/试样和检测项目,描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资源及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热处理加工后的质量检验活动。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7476.1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27476.2检测实验室安全第2部分:电气因素GB/T27476.3检测实验室安全第3部分:机械因素GB/T27476.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4部分:非电离辐射因素GB/T27476.5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术语和定义GB/T7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热处理heattreatment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来源:GB/T7232—XXXX,3.1.1]金相检验metallographicexamination泛指对金属宏观组织及显微组织进行的检验。[来源:GB/T7232—XXXX,5.1.1]显微组织microstructure(如侵蚀[来源:GB/T7232—XXXX,5.1.4]残余应力residualstress;internalstress工件在各部位已无温差且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存留下来的内应力。[来源:GB/T7232—XXXX,5.2.15]检验规则在开展热处理前,供需双方应确定检验规则,并应通过评审以文件方式确定。检验规则应包括如下内容:a)检测责任方(供方或需方)和检测报告。b)批次。抽样。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判定与处理和复验。检验规则的确定原则:优先选择委托方、客户、产品标准和产品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双方协商确定的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规则。c)综合考虑工件的预期用途、数量/质量和特性。样品/试样通用要求取样或制样取样或制样过程中应避免对样品的原有特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应热处理质量。同时,应满足检测方法标准中对样品的取样或制样要求。样品管理样品应有唯一性标识以避免混淆并保证可追溯。保存期不低于检测报告允许的异议期,一般不低于6个月。检验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优先选择委托方、客户、产品标准和产品技术规范要求的检测方法。优先选择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检测方法。优先选择材质、冶金、制造和应用相同或相近的检测方法。优先选择能够达到客户预期目的的检测方法。在无具体检测方法标准选择时,应参考总则、导则和通则类检测标准制定企业检测方法。外观质量500lx(勒克斯)的环境光线下,用肉眼或经正常矫正视力直接观察检10化学成分(微合金化元素(如NiTi和V等和对性能有害的元素(如H和O等)。一般情况下采用固体试样检测。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参见附录A。硬度硬度检测主要检测洛氏硬度(如HRC)、维氏硬度(如HV1)、里氏硬度(如HLD)等硬度值。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B。金相组织((如脱碳、内氧化、过热、过烧、黑色组织和网状碳化物等)。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参见附录C。硬化层深度硬化层深度检测主要是测量沿工件垂直方法表面至规定硬度值处的距离。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D。畸变畸变检测主要测量热处理导致的工件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参见附录E。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检测主要检测工件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极限等)、韧性(冲击吸收能量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等(等指标。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F。损伤损伤检测主要检测工件表面、近表面和工件内部的裂纹、夹杂、针孔、气孔、夹渣、折叠和疏松等缺陷。一般情况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中的超声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和渗透检测方法。超声检测用G。残余应力检测原始记录检测原始记录应含结果、报告和足够的信息,在记录的格式设计应充分考虑:a)样品的充足信息,包括来源、原始标识、制造/处理工艺、符合验收或偏离和标识等;b)根据原始记录可以再现检测;根据原始记录可以证实检测满足方法标准的要求;根据原始记录可以充分分析影响检测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e)检测员和检测日期,必要时可包括审核员和审核日期。在检测过程中应将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在观察或获得时予以记录,并应按照记录格式要求填写已获知和应该获知的信息。记录需要修改时,应确保能够识别原纪录内容(如采用杠改而不是涂改),并应有修改人的信息和修改日期。原始记录应随检测报告一起保存。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应经审查和批准后出具电子版或纸质版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的报告检测结果,并应包含客户同意的、解释结果所必需的以及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检测结果的数值应经过修约,修约规则应依次选择: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检测方法标准。GB/T8170。检测仪器设备的不确定度。检测报告的所有信息应来源于检验规则和检验原始记录,并一起保存。保存期限协商确定,一般1资源要求人员(含防护和救护(抽样、取样和制样人员应经过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检测人员应经能力确认并授权。检测人员只能从事授权范围内的检测。(1设备(应赋予仪器设备唯一性标识并标识其校准状态。1环境管理要求碳排放环境保护安全安全保障应按照GB/T27476.1、GB/T27476.2、GB/T27476.3、GB/T27476.4和GB/T27476.5的要求执行。管理体系热处理企业宜依据GB/T32541建立并运行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热处理实验室宜依据GB/T27025建立并运行管理体系。附录 A(资料性)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应按表A.1给出选取。A.1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序号材料元素标准编号和名称1钢、铁及合金铁基中元素GB/T14203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2C、Si、Mn、P、S、Cr、Ni、W、Mo、V、Al、Ti、Cu、Nb、Co、B、Zr、As、Sn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3C、Si、Mn、P、S、Cr、Ni、Mo、Al、Cu、W、Ti、Nb、V、Co、B、As、Pb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4常见合金元素aJB/T11807热处理钢件火花试验方法5铸铁C、Si、Mn、P、S、Cr、Ni、Mo、Al、Cu、W、Ti、Nb、SnMgLaCe、Sb、Zn、ZrGB/T24234铸铁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6镍基合金C、Si、Mn、P、S、Cr、Cu、Mo、Co、Al、Fe、Ti、B、Nb、V、ZrGB/T38939镍基合金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常规法)7铝及铝合金Db、As、Ba、Be、Bi、B、Cd、Ca、Ce、Cr、Cu、Ga、Fe、Pb、Li、Mg、Mn、Ni、PScSiNaSrSn、V、Zn、Zr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8镁及镁合金Fe、Si、Mn、Zn、Al、Cu、CePbNiBeZrY、Nd、SrGB/T13748.21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素含量aS、P、Cu、Al等元素无法分辨其火花特征。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见表B.1
附录 B(资料性)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表B.1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GB/T4341.1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4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5GB/T17394.1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6GB/T18449.1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7GB/T21838.1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入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8GB/T24523金属材料快速压入(布氏型)硬度试验方法9GB/T33362金属材料硬度值的换算10GB/T34205金属材料硬度试验超声接触阻抗法11GB/T37782金属材料压入试验强度、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12GB/T38751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附录 C(资料性)常规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参见表C.1。表C.1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2GB/T1299工模具钢3GB/T3086高碳铬不锈轴承钢4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5GB/T944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6GB/T9943高速工具钢7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8GB/T11354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9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10GB/T13320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11GB/T1574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12GB/T25744钢件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13GB/T34474.1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14GB/T34474.2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2部分:定量法15GB/T34895热处理金相检验通则16GB/T38720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淬火金相组织检验17GB/T38770低、中碳钢球化组织检验及评级18JB/T5069钢铁零件渗金属层金相检验方法19JB/T7709渗硼层显微组织、硬度及层深检测方法20JB/T7713高碳高合金钢制冷作模具显微组织检验21JB/T8420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评级22JB/T9198盐浴硫氮碳共渗23JB/T9206钢铁热浸铝工艺及质量检验24JB/T10448钢铁构件固体渗铝工艺及质量检验附录 D(资料性)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见表D.1。表D.1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5617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2GB/T9450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3GB/T18683—2002《钢铁件激光表面淬火》的6.5条款和6.6条款4GB/T11354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附录 E(资料性)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见表E.1。表E.1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195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2GB/T317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3GB/T18779.1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4GB/T3463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附录 F(资料性)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见表F.1。表F.1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2GB/T228.2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3GB/T228.3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3部分:低温试验方法4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5GB/T2039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6GB/T4161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7GB/T433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8GB/T639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方法9GB/T7732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10GB/T10128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11GB/T12443金属材料扭矩控制疲劳试验方法12GB/T1524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13GB/T19748金属材料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试验方法14GB/T2607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15GB/T30751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16GB/T33812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应变控制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17GB/T37306.1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变幅疲劳试验第1部分:总则、试验方法和报告要求18GB/T38822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方法19GB/T40410金属材料多轴疲劳试验轴向-扭转应变控制方法附录 G(资料性)常用无损检测方法标准超声检测常用超声检测方法标准参见表G.1。表G.1常用超声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1786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2GB/T3310铜及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3GB/T4162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4GB/T5193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检验方法5GB/T5616无损检测应用导则6GB/T6402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7GB/T836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检测方法8GB/T11343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9GB/T1296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10GB/T22131筒形锻件内表面超声波检测方法11GB/T239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直射检测方法12GB/T31211无损检测超声导波检测总则13GB/T34485锆及锆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检测方法14GB/T34892无损检测机械手超声检测方法15GB/T34904球墨铸铁件超声检测16GB/T36594硬质合金超声检测方法17GB/T37566圆钢超声检测方法18GB/T38683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19GB/T39238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垂直于表面的不连续的检测20GB/T39240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总则21GB/T40324无损检测大直径圆棒聚焦超声检测方法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