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_第1页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_第2页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_第3页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_第4页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Ⅱ1范围………………12标准性引用文件…………………13录井资料的采集…………………14录井资料的整理…………………11附录A〔标准性附录〕颜色图例及代码…………16附录B〔标准性附录〕原始记录封面格式………17附录C〔标准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18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始统计表格式…………30附录E〔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33附录F〔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34附录G〔标准性附录〕录井报告封面及扉页格式…35目次附录H(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目录格式………………37附录I(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数据表格式……………38附录J(规范性附录)录井综合图格式…47附录K(规范性附录)岩心录井图格式…48附录L(规范性附录)绘图要求…………49附录M(规范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一)………………50附录N(资料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二)…………52附录O(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录井报告数据表填写细则……53表1气体检测仪主要技术指标……………7表2钻井液参数传感器技术指标…………8表3钻井参数传感器技术指标……………8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O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N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道华、康保东、李士杰、王静、孙宇达、徐会建、张野、杨玉金、许学良。本标准首次发布。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的工程、内容及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区域探井、预探井、评价井录井资料的采集与整理,开发井参照执行。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范围GB/T18602-2001岩石热解分析SY/T6610-2005石油定量荧光录井标准SY/T5788.3-1999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SY/T6028-94探井化验工程取样及成果要求SY/T6294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标准3.1地质录井3.1.1钻时录井3.1.1.1钻具管理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3.1.1.2录井密度〔间隔〕录井密度〔间隔〕为1m,单位用“min/m〞表示,保存整数。3.1.1.3井深校正仪器记录深度与单根深度误差小于0.2m,每单根校正一次仪器井深。3.1.2岩屑录井3.1.2.1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可根据盆地、地区具体情况确定岩屑录井井段。岩屑录井间距应根据盆地、地区及层位的不同来确定,现场录井应根据实钻剖面的变化调整录井间距,在非目的层钻遇含油气层及特殊地层应加密取样。钻井取心井段,正常进行岩屑录井工作。3录井资料的采集3.1.2.2样品质量一般探井每次取干后样品质量不少于500g,区域探井应取双样,重点探井目的层应取双样,其中500g用于现场描述、挑样使用,另500g装袋保存。3.1.2.3样品的采集3.1.2.3.1迟到时间确实定3.1.2.3.1.1目的层之前200m及目的层,每100m实测一次;3.1.2.3.1.2非目的层,井深在1500m前,实测一次;井深在1501~2500m,每500m实测一次;井深在2501~3000m,每200m实测一次;井深大于3000m,每100m实测一次。3.1.2.3.1.3每次进行实物迟到时间测定后,对理论迟到时间进行校正。理论计算迟到时间应与实物迟到时间相对应。3.1.2.3.1.4取样时间为取样深度钻达时间加上迟到时间。3.1.2.3.2取样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样位置,但每口井必须在同一位置。3.1.2.3.3样品采集方法样品数量较少时,全部捞取;数量较多时,采用二分、四分法在砂堆上从顶到底取样;每次取样后,应清理余下样品。3.1.2.3.3.2每次起钻前,应取完已钻井段的全部岩屑样品。假设遇特殊情况,起钻前无法取全的岩样,下钻后进行补捞。3.1.2.4样品的清洗3.1.2.4.1水基钻井液录井的岩屑应使用洁净的清水进行清洗;油基钻井液录井的岩屑应采用柴油、洗涤剂、清水进行清洗。3.1.2.4.2清洗应充分显露岩石本色,以不漏掉油气显示、不破坏岩屑及矿物为原那么。3.1.2.5样品的枯燥3.1.2.5.1环境条件允许应采取岩屑自然晾干,并防止阳光直射,否那么,可采取风干或烘烤枯燥方法,烘烤岩屑应控制温度不大于110℃,严禁岩屑被烘烤变质。3.1.2.5.2见含油气显示的岩屑严禁烘烤,只能自然晾干或风干。3.1.2.6样品的整理、标识枯燥后的样品应装入盒〔袋〕中,标明井号、井深。3.1.2.7岩屑描述3.1.2.7.1描述方法挑选真样逐包定名,分段描述。岩性鉴定应干湿结合分辨颜色,对浅层松散岩屑要干描和轧碎描述结合,系统观察识别岩性,挑选岩样,反复比较分层定名,从上至下逐层描述。不能定论的岩屑,要注明疑点和问题。岩屑失真段,主要内容描述后,要注明其失真程度及井段,进行原因分析,用井壁取心资料及时校正和补充。3.1.2.7.2描述内容3.1.2.7.2.1岩性定名、颜色〔代码见附录A〕、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显示情况。3.1.2.7.2.2碳酸盐岩定名主要依据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次要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份。着重突出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3.1.3钻井取心录井3.1.3.1钻井取心的原那么区域探井、预探井钻探目的层及新发现的油气显示。为确定地层岩性、储集层物性、局部层段含油性、生油指标、接触界面、断层、油水过渡带等情况。邻井岩性、电性关系不明,影响测井解释精度的层位。区域上特征不清楚的标志层。确定完钻层位及特殊地质任务。3.1.3.2钻井取心井深控制取心之前起钻,应在钻头接触井底,钻压为“2~3t〞的条件下丈量方入。3.1.3.2.2取心下钻到底,取心钻进前应丈量方入,核实井深。3.1.3.2.3取心钻进结束后,割心前丈量方入。3.1.3.2.4取心时下钻、起钻方入的丈量应在同一钻压条件下进行。3.1.3.3.2.4按由浅至深的顺序依次装入岩心盒中,并对岩心盒进行系统标识,包括:井号、盒号、筒次、井段、岩心编号;在单筒岩心底放置岩心挡板,注明井号、筒次、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层位。3.1.3.4岩心描述3.1.3.4.1分层原那么3.1.3.4.1.1一般岩性,厚度大于等于0.1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有物、油气水产状等有变化的层,均应分层描述,小于0.1m的层,作条带或薄夹层描述,不再分层。3.1.3.4.1.2厚度小于0.1m、大于等于0.05m的特殊层,如油气层、化石层及有地层比照意义的标志层或标准层均应分层描述;厚度小于0.05m的冲刷、下陷切割构造和岩性、颜色突变面、两筒岩心衔接面及磨光面上下岩性有变化均应分层描述。3.1.3.4.1.3含油气岩心描述应结合岩心出筒及整理过程中油气显示观察记录,综合表达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3.1.3.4.2描述内容3.1.3.4.2.1岩性定名、颜色〔代码见附录A〕、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缝洞、含有物、地层倾角与接触关系、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情况、含气试验情况,对含油气变化情况进行二次描述。3.1.3.4.2.2碳酸盐岩定名主要依据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次要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份。着重突出岩石的缝洞发育特征,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3.1.3.4.3含油级别的划分按SY/T5788.3-1999中标准4.1条款执行。3.1.3.4.4含水试验方法及含水级别的划分用滴管将清水滴在干净平整的新鲜岩心断面上,观察水珠的形状和渗入情况,包括以下四级:a)速渗:滴水后立即渗入,具水层特征。b)缓渗:滴水后水滴向四周立即扩散或缓慢扩散,水滴无润湿角或呈扁平形状,具含油水层或致密层特征。c)微渗:水滴外表呈馒头状,润湿角在60º~90º之间,表示微含游离水,具含水油层或干层特征。d)不渗:水滴外表呈珠状或扁圆状,润湿角大于90º,表示不含游离水,具油层特征。3.1.4井壁取心录井3.1.4.1井壁取心原那么岩屑失真严重,地层岩性不清的井段。钻井取心漏取及钻井取心收获率较低的储层井段。未进行钻井取心,岩屑录井见含油气显示的井段,为落实其含油性及归位有困难的层段。岩屑录井无油气显示,而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可疑油气层及参照井为含油气层的层段。判断不准或需要落实的特殊岩性井段。3.1.4.2井壁取心质量要求3.1.4.2.1井壁取心数量以到达井壁取心设计目的为原那么。3.1.4.2.2井壁取心的质量应满足现场观察、描述及分析化验取样,长度不小于0.01m。3.1.4.3井壁取心的整理及标识井壁取心出筒后及时清洁外表钻井液,装入井壁取心瓶中,并在井壁取心瓶上粘贴标签,标识井号和井深。3.1.4.4井壁取心的描述按本标准~条款执行。3.1.5荧光录井3.1.5.1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要求3.1.5.1.1岩屑逐包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逐包进行系列比照分析,并保存滤纸。3.1.5.1.2岩心全部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按产状进行系列比照分析,并保存滤纸。3.1.5.1.3井壁取心样品逐颗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逐颗进行系列比照分析,并保存滤纸。3.1.5.2系列比照分析取岩石样品1g,研磨成粉末,用有机溶剂〔氯仿或四氯化碳〕5ml,浸泡4h后在荧光灯下,观察溶液发光颜色,并与本地区同层位标准系列进行比照,确定荧光系列级别。3.1.5.3荧光定量分析按SY/T6610-2005执行。3.2气体录井3.2.1录取工程及内容随钻气体检测,烃类气体检测包括全烃和组份;非烃类气体检测,包括二氧化碳、硫化氢等。3.2.1.2后效气体检测,包括烃类气体检测和非烃类气体检测。3.2.1.3热真空蒸馏分析〔VMS〕。3.2.2录井井段及测量密度〔间距〕3.2.2.1随钻气体检测3.2.2.1.1预探井、区域探井进行气体录井;评价井目的层应进行气体录井,非目的层是否进行录井应根据盆地、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3.2.2.1.2烃类与非烃类气体检测连续测量。3.2.2.2热真空蒸馏分析3.2.2.2.1在目的层之前进行两次分析,其中一次为钻井液基值样品分析,另一次为进入目的层之前50m内样品分析。3.2.2.2.2进入目的层后每12h或100m之内应进行一次分析。3.2.2.2.3气测出现明显的异常应进行热真空蒸馏分析。3.2.2.2.4色谱仪出现故障不能进行实时气体分析时,应每米进行一次热真空蒸馏分析。3.2.2.2.5钻井取心每筒进行一次分析。3.2.2.2.6完钻后循环钻井液进行一次分析。3.2.2.2.7每次进行热真空蒸馏分析后,填写“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气分析记录〞。3.2.2.3后效气体检测进行后效气体检测时,应循环钻井液1个周期以上。3.2.2.3.2钻遇气体显示后,每次起下钻均应循环钻井液,进行后效气录井,并填写“后效气检测记录〞。连续检测烃类组分和非烃类气体的含量。3.2.2.4欠平衡录井在气液别离器之后排气管线上加装气体检测流量计和取样口,测量气体流量,按要求取样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3.2.3.2气体检测仪刻度与校验每口井进行一次刻度,用包括最小检知浓度在内不少于5个不同浓度值的标样进行刻度。3.2.3.2.2录井前、起下钻、进入目的层前及录井过程中每3d应校验一次,校验使用在检测范围内不少于2个不同浓度值的标样进行。3.2.3.2.3硫化氢传感器每7d使用最小检知浓度标样进行一次校验。3.2.3.3标准气样3.2.3.3.1标准气样应使用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3.2.3.3.2同一口井应使用同一批标样。当钻井时间较长,更换标准气样批号时,应对气体检测部份进行校验。3.3工程录井3.3.1钻井液参数3.3.1.1录取工程及内容传感器测量参数:包括体积、密度、流量、电导率、温度。3.3.1.1.2人工测量参数:密度、粘度、失水〔滤失〕量、含砂量、切力、氯离子。3.3.2.3.2校准与校验

按本标准~条款执行。

3.3.3工程监测与工程事故预报对录井仪器所录取的钻井液参数和工程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参数变化原因,及时预报工程事故,并通知施工方。3.4.1.2储集岩进行岩石热解分析〔S0、S1、S2、Tmax〕,区域探井储层岩心和井壁取心做气相色谱分析。3.4.2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3.4.2.1区域探井3.4.2.1.1进行烃源岩和储集岩分析。3.4.2.1.2岩屑储层进行岩石热解分析,见含油气显示逐包进行分析,无含油气显示按层进行分析。3.4.2.1.3目的层储层岩心进行岩石热解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含油气岩心按不同产状进行分析,取样密度按不同探区制定。3.4.2.1.4井壁取心全部储集层样品逐颗进行岩石热解分析。3.4.2.1.5暗色泥岩进行烃源岩热解分析和有机碳分析,厚度大于5m应取1个样品进行分析。3.4.2.2预探井及评价井3.4.2.2.1只进行储层岩石热解分析。3.4.2.2.2岩屑在目的层见含油气显示逐包进行分析;无含油气显示按层进行分析。在非目的层见含油气显示逐包进行分析;无含油气显示不进行分析。3.4.2.2.3岩心热解分析按本标准条款执行。井壁取心热解分析按本标准条款执行。3.4.3质量要求按GB/T18602-2001中4.1~4.2条款执行。3.5其它录井3.5.1岩心图象扫描3.5.1.1扫描内容3.5.1.1.1普光扫描一般探井岩心全部进行平扫,储层进行360°旋转扫描和劈开面的纵剖面扫描。区域探井岩心全部进行平扫、360°旋转扫描和劈开面的纵剖面扫描。特殊地质现象应进行平扫、360°旋转扫描及横断面、纵剖面扫描。3.5.1.1.2荧光扫描对含油气显示的储层进行荧光扫描,包括360°旋转扫描和劈开面的纵剖面扫描。3.5.1.2扫描质量要求扫描精度不能低于200DPI。3.5.1.3扫描图象文件存储格式图像为BMP或JPG格式。3.5.2特殊条件下地质录井3.5.2.1井喷收集并记录井喷起止时间、井深、层位、钻头位置、岩性、喷势、喷出物性质,条件具备时要取样;井喷过程中的喷高或射程、含油气水变化情况,泵压和钻井液性能的变化情况;压井时间、过程、钻具位置、压井液数量和性能;井喷的原因分析,如异常压力的出现、起钻抽汲等。3.5.2.2井涌收集并记录井涌起止时间、井深、层位、钻头位置、岩性、涌势、涌出物性质,并及时取样;井涌过程中的涌高、含油气水情况和气体组份的变化情况,泵压和钻井液性能的变化情况;压井时间、过程、钻具位置、压井液性能、数量;井涌的原因分析,如异常压力的出现、放空井涌、起钻抽汲等。3.5.2.3井漏收集并记录井漏起止时间、井深、层位、岩性、漏失量、漏失速率、漏失钻井液的性能及漏失前后的泵压、排量,初步判断漏失井段、层位;油气显示情况和放空现象;井漏处理情况,堵漏时间,堵漏的材料类型,用量、堵漏时钻井液的性能,井漏的原因分析。3.5.2.4油基钻井液钻井条件下的地质录井

3.5.2.4.1钻进前在常规录井方法的根底上应进行充分的循环,进行气体基值〔背景值〕分析,消除油基钻井液对气体录井的影响。3.5.2.4.2进行岩石热解基值〔背景值〕分析,消除油基钻井液对岩石热解分析的影响。进行二维定量荧光分析,消除油基钻井液对荧光录井的影响,识别油气层。3.6分析化验按SY/T6028-94第3~8章及SY/T6294执行。4.1采集资料工程、格式4.1.1原始记录4.1.1.1工程工程包括:a)录井综合记录;b)岩屑描述记录;4录井资料的整理

c)钻井取心描述记录;d)井壁取心描述记录;e)热解分析记录;f)碳酸盐岩缝洞统计表;g)地层压力监测数据表;h)荧光定量分析记录;I)碳酸盐含量分析记录;j)泥〔页〕岩密度分析记录;k)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气分析记录;l)后效气检测记录;m)套管记录;n)岩屑油气显示统计表;o)钻井取心油气显示统计表;p)气测异常显示统计表。4.1.1.2格式4.1.1.2.1原始记录封面及原表内容均采用A4纸打印。4.1.1.2.2原始记录封面格式见附录B,原始统计表封面格式参考附录B。4.1.1.2.3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C。4.1.1.2.4原始统计表格式见附录D。4.1.1.3装订加装封面,装订成册。4.1.2图幅4.1.2.1工程工程包括:a)随钻岩屑录井图〔1:500〕;b)随钻岩心录井图〔1:100〕;c)荧光定量分析图谱;d)地化分析图谱〔热解分析、气相色谱分析〕;e)色谱记录长图;f)井斜图〔水平投影、垂直投影、三维投影图,并附井斜数据表〕。4.1.2.2格式4.1.2.2.1随钻岩屑录井图〔1:500〕格式见附录E。4.1.2.2.2随钻岩心录井图〔1:100〕格式见附录F。4.1.3实物样品4.1.3.1岩屑4.1.3.1.1参数井、区域探井及重点探井目的层应保存一份永久岩屑样品,另一份岩屑样品用于现场描述、选样,待完井资料上交完毕后销毁;其它探井不永久保存岩屑样品。4.1.3.1.2参数井、区域探井聚集目的层岩性剖面;预探井、评价井聚集储层剖面。4.1.3.2岩心4.1.3.2.1探井岩心全部进行永久保存。4.1.3.2.2选取岩心手标本剖面。4.1.3.3井壁取心井壁取心样品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永久保存。4.1.4录井电子文档资料现场所有采集资料均要求刻录成光盘。4.1.4.2实时录井光盘按时间、深度记录各一份。4.1.4.3录井资料存储格式按照勘探与生产信息数据库规定的格式存储。4.2成果资料工程、格式及内容4.2.1录井报告4.2.1.1格式、字体格式4.2.1.1.1.1纸张规格采用A4纸打印〔包括附图、附表〕。4.2.1.1.1.2封面格式见附录G中图G.1。4.2.1.1.1.3扉页格式见附录G中图G.2。4.2.1.1.1.4目录页格式见附录H。“目录〞两字:小二号;一级标题字号:小三号;二级标题字号:四号。“录井报告数据表、录井报告图幅〞文字为四号;标题为小四号。4.2.1.1.1.5正文局部一级标题:小三号,加粗;二级标题:四号,加粗;正文文字:小四号。4.2.1.1.1.6页眉距顶为20mm,“中国石油、××井录井报告、第×页〞为小五号。4.2.1.1.1.7页脚 距底为20mm,“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油气田分〔子〕公司〞为小五号。4.2.1.1.2封面颜色区域探井浅蓝色,预探井用浅黄色,评价井用浅棕色,生产井用白色。4.2.1.2字体均采用宋体字。4.2.1.3内容4.2.1.3.1概况4.2.1.3.1.1井名、井别、地理位置、构造位置、经纬度、直角坐标、钻探目的、开完钻日期、完井日期、设计井深、完钻井深、完钻层位、井身质量情况〔包括井斜、井身结构〕等;4.2.1.3.1.2设计单位、设计日期、设计人、批准人;4.2.1.3.1.3钻井施工单位:钻井承包单位、钻机类型及作业主要人员;4.2.1.3.1.4录井施工单位:录井承包单位、设备类型及作业主要人员;4.2.1.3.1.5钻井监督、地质监督及其所属单位。4.2.1.3.2录井综述4.2.1.3.2.1钻井简史:开钻至完井过程,钻井、钻井液、测井、试油、完井、录井等施工的过程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处理方法、效果简述。4.2.1.3.2.2录井概况:资料的录取内容与精度,工程监测、钻井液监测、地层压力监测、气体监测、事故预报等情况。4.2.1.3.2.3工程与录井:钻井工况、钻井液使用情况对录井的影响。4.2.1.3.2.4其它与录井质量有关的问题。4.2.1.3.3地质成果4.2.1.3.3.1地层:a)地层划分:钻遇地层的层位、分层和接触关系;b)岩性:组段的分层岩性特征;c)化石:化石的种类;d)电性特征:描述本井的电性特征。4.2.1.3.3.2油、气、水显示:a)显示综述:显示的分类〔包括气测、热解、定量荧光、钻井参数变化、钻井液等方面〕、层数、类型、主要显示概况;b)分层油气水综述:分层描述录井油气显示的情况〔结合不同的录井方法〕、分析化验、试油情况等。4.2.1.3.3.3生储盖层:生油层:各段生油岩发育情况及热解分析;储集层:各段储集层岩性类型及发育情况,岩石分析物性和测井解释物性;盖层:盖层的岩性、厚度、与储层的组合情况。4.2.1.3.3.4构造:简述局部构造形态及本井所处的构造位置;实钻情况〔含钻遇断层情况〕与地震解释、地质设计等方面的符合程度分析。4.2.1.3.4结论与建议4.2.1.3.4.1对本井的地层沉积特征、实钻构造特征、油气显示特征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结论。4.2.1.3.4.2对油气藏类型进行分析、评价。4.2.1.3.4.3提出试油层位和井段。4.2.1.3.4.4提出建设性意见。4.2.2录井报告数据表4.2.2.1工程工程包括:a)根本数据表;b)录井资料统计表;c)油气显示统计表;d)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e)测井工程统计表;f)钻井取心统计表;g)井壁取心统计表;h)分析化验样品统计表。4.2.2.2格式格式见附录I,页眉、页脚分别按本标准条款和条款执行。4.2.3录井报告图幅4.2.3.1工程4.2.3.1.1录井综合图〔1:500〕。4.2.3.1.2岩心录井图〔1:100〕。4.2.3.2格式见图J.1及K.1。4.2.3.3绘图要求见附录L。4.3资料上交4.3.1资料上交工程见附录M及附录N。4.3.2资料上交时间原始资料和录井报告及图件30d内移交。4.4原始记录填写要求见附录O附录A(标准性附录)颜色图例及代码颜色图例及代码见表A.1。表A.1颜色图例及代码附录B(标准性附录)原始记录封面格式原始记录封面格式见图B.1。

注:文字为宋体字,数字为Timesnewroman,所有文字居中排列。297210首行起三号字体单倍行距三号字体单倍行距空二行初号字体单倍行距一号字体单倍行距四号字体单倍行距空三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尾行止××盆地××(一级)构造名称××(二、三级)构造名称××井记录名称(a-b)××油(气)田××分(子)公司3545单位mm附录C(标准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原始记录格式见表C.1~表C.13。审核人:表C.1录井综合记录O.2.1录井综合记录〔见表C.1〕O.2.1.1按工序连续填写,时间、工序、井深、主要事项要相互对应。O.2.1.2每口井的第一条记录要填写本井现场落实的地理位置、地补距、小水井数据。O.2.1.3日期、时间:时间〔年、月、日、时、分〕要前后衔接,自开钻连续记录。O.2.1.4工序:记录阶段工序,包括钻进,起下钻,地质循环,测试,测井,下套管,固井,钻水泥塞,事故,工程检修、保养,录井、测井维修等,工序时间较短,小于1h,可以在主要事项栏填写,此项内容值班人员可灵活掌握,但要真实详细。O.2.1.5井深:填写对应工序结束时实钻井深。O.2.1.6主要事项:详细描述各工序的全过程和起止时间。例如:事故要求描述事故的起止时间、类型、处理过程及结果;主要事项栏内应将工序相对应的事由写清楚。O.2.1.6.1开钻记录开钻时间、钻头尺寸、类型、钻井液类型、性能。O.2原始记录填写细那么钻进过程记录当班进尺、捞取岩屑包数、主要岩性、判断所钻遇的层位;岩屑显示,记录显示井段、岩性定名、荧光湿照颜色、系列级别、颜色,如本班发现多层岩屑显示,只记录其中含油显示最好的一层即可。气测异常:记录气测异常井段的全烃最大值、一般值、基值、比值及相对应的异常组份C1、C2、C3、iC4、nC4的绝对值;记录非烃气体异常的最大值、一般值、基值、比值;如本班发现多层气测异常,只记录其中显示最好的一层即可。钻井取心情况:记录筒次、层位、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钻头新旧程度:但凡钻头有编号的,按编号填写。如果新钻头无编号的,可以填写下入××型号新钻头,下入旧钻头时,填写原磨损程度一致的钻头标识。钻井液:记录钻井液性能。迟到时间:记录迟到时间的理论计算值、实测值,并校正迟到时间。其它:详细记录影响录井资料质量的工程因素及处理情况;详细记录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通知内容、通知时间、通知人。地质循环地质循环应记录地质循环的目的及相关内容:a)落实岩性和地层:记录时间、井深;b)卡取心层位:记录卡取的层位;c)钻遇好的油气显示循环钻井液:记录油气显示起止时间、井深、层位、岩性、油气显示数据、钻井液性能及变化情况〔参照钻进过程油气显示记录的内容〕;d)测后效循环钻井液:记录循环的起止时间,井深、层位、钻头位置、钻井液静止时间、迟到时间、循环一个周期时间、开停泵时间、排量、泵压、气测的延续时间和变化,槽池面油花气泡的形状、占槽池面的百分比,槽池面变化情况,遇油气显示时应归位;e)发生“油、气、水浸〞循环钻井液:记录起止时间、类型〔油、气、水浸〕、钻头位置、井深、层位、迟到时间、浸出物形状及占槽池面百分比、槽池面变化情况、最顶峰时间或时间段、全烃及组份的最大值和变化情况、钻井液性能〔密度、粘度〕变化情况、归位井段、层位。工程事故卡钻:记录卡钻时间、井深、推测卡点深度、层位、主要工程参数、卡钻原因〔工程主要参数变化情况〕;注入解卡液时要记录解卡液名称、注入量、浸泡井段、浸泡时间、解卡时间、解卡液是否具荧光、解卡液替出情况。遇阻:记录遇阻时间、遇阻井深、层位。断、掉钻具:记录断、掉钻具时间、井深、层位;断、掉钻具的结构、长度、鱼顶位置。其它落物:记录落物名称、掉落时间、井深、层位、名称、数量〔或长度〕。井喷:按本标准条款执行。井涌:按本标准条款执行。井漏:按本标准条款执行。O.2.1.6.8中途测试记录测试时间、层位、井段;测试器类型、测试器座封位置、座封时间、解封时间、开关井时间、开井时显示情况、回收流体量及流体性质、测试后流体性质和初步折算的流体日产量。O.2.1.6.9完钻记录完钻时间、井深、层位〔组、段〕、完钻钻井液的性能。O.2.1.6.10完井方法记录完井时间〔套后测井结束时间或以甲方通知裸眼完井时间为准〕和完井方法〔油层套管或裸眼〕。录井综合记录审核人:╳╳╳表C.2岩屑描述记录描述人:审核人:O.2.2岩屑描述记录〔见表C.2〕O.2.2.1序号从1开始,用正整数连续填写。O.2.2.2层位对应于井段的实钻层位。O.2.2.3井段按实际取样分段记录,非储集层岩性定名及描述内容相同者,可以合在一起描述。O.2.2.4岩性定名按颜色、含油级别、岩性进行定名。O.2.2.5岩性描述O.2.2.5.1定名为含油和荧光〔不包括矿物发光〕的岩性,要把含油岩性占岩屑、占同类岩性的百分比写在描述中。O.2.2.5.2泥岩:质地,硬度,造浆程度,含有物。O.2.2.5.3煤层:质地,光泽染手程度,含有物,可燃性。岩屑描述记录描述人:╳╳╳审核人:╳╳╳

第筒取心井段~m进尺m岩心长m收获率%层位:含油气情况:饱含油:m富含油:m油浸:m含水油浸:m油斑:m含水油斑:m油迹:m含水油迹:m含气:m含水含气:m累计含油气岩心长度:m描述人:审核人:

表C.3钻井取心描述记录O.2.3钻井取心描述记录〔见表C.3〕O.2.3.1一般要求按筒描述、记录,两筒之间应另起页。O.2.3.2表头只在本筒岩心第一页填写。O.2.3.3岩心编号对应于同一岩性段内岩心编号,当出现多于1个编号时应填写岩心编号范围,两个岩心编号中间用“~〞连接。O.2.3.4磨损情况用“﹏数字〞表示磨光面,其中“数字〞表示磨光面距顶深度;用“Δ〞表示破碎情况,其中“Δ〞,“ΔΔ〞“ΔΔΔ〞分别表示岩心破碎轻微、中等和严重。O.2.3.5累计长度岩性分段底界深至本筒顶界的距离。O.2.3.6岩样编号〔岩样长度/距顶位置〕以以下形式表示,如3〔0.08/6.29〕,“0.08〞表示岩样的长度,“6.29〞表示岩样顶距顶深度,“3〞表示岩样的系统编号〔按井深顺序从1开始,用正整数连续编写〕。O.2.3.7岩性定名按颜色、含油级别、岩性进行定名。O.2.3.8岩性及含油气水描述O.2.3.8.1泥岩:质地,硬度,含有物及其分布情况。O.2.3.8.2煤层:质地,光泽,含有物及其分布情况,可燃情况。O.2.3.8.3油页岩:质地,含有物及其分布情况,页理发育情况、燃烧情况,荧光性。O.2.3.8.4介形虫层:胶结物及胶结情况,含有物,介形虫个体发育情况。O.2.3.8.5砂岩:矿物成分,分选、磨圆、胶结物及胶结程度等结构,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接触关系,油气性描述,对含油气变化情况进行二次描述〔油浸及其以上含油级别进行含油变化情况的二次描述〕。O.2.3.8.6砾岩:砾石成分,砾石颜色在3种以上时要描述各颜色以××颜色为主,××颜色次之,××颜色微量,分选、磨圆、胶结物及胶结程度等结构,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接触关系,油气性描述,对含油气变化情况进行二次描述〔油浸及其以上含油级别进行含油变化情况的二次描述〕。钻井取心描述记录描述人:╳╳╳审核人:╳╳╳取心时间:取心方式:设计颗实取颗描述人:审核人:表C.4井壁取心描述记录O.2.4井壁取心描述记录〔见表C.4〕O.2.4.1表头取心时间为井壁取心施工起止时间〔从井壁取心仪器下井开始至井壁取心仪器起出井口〕,取心方式分常规和旋转两种。O.2.4.2序号从1开始,用正整数连续填写。O.2.4.3层位对应于深度的实际层位。O.2.4.4井深按由深至浅的顺序填写,保存一位小数。O.2.4.5岩性定名按颜色、含油级别、岩性进行定名;井壁取心含油级别只定含油、荧光、含气三个级别。O.2.4.6岩性描述简述岩石的物性,重点描述含油气情况,特殊岩性要结合镜下描述内容。O.2.4.7荧光填写荧光湿照的荧光面积〔荧光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荧光湿照颜色、荧光系列比照级别、荧光定量值。O.2.4.8St填写含油和荧光岩石热解“S0+S1+S2〞的最大值。井壁取心描述记录描述人:╳╳╳审核人:╳╳╳表C.5热解分析记录审核人:O.2.5热解分析记录〔见表C.5〕按分析顺序填写。O.2.5.2井深:岩屑填写分析样品底界深度,岩心样品填写筒次─—距顶深度,井壁取心样品填写实际深度。O.2.5.3岩性:样品的岩性定名。O.2.5.4样品类型:岩屑、岩心、井壁取心三种。O.2.5.5采样时间、分析时间:按实际填至月、日、时、分。O.2.5.6S0、S1、S2、Tmax及有机碳:按仪器分析数据填写。O.2.5.7分析结论:根据S0、S1、S2、Tmax及有机碳分析值得出结论。井深(m)岩性样品类型采样时间分析时间S0S1S2Tmax有机碳mg/g分析分析人m/dh:minm/dh:minmg/gmg/gmg/g°C结论

热解分析记录描述人:╳╳╳审核人:╳╳╳井深(m)岩性样品类型采样时间m/dh:min分析时间m/dh:minS0mg/gS1mg/gS2mg/gTmax°C有机碳mg/g分析结论分析人1-3.70灰棕色油浸粉砂岩岩心03/1821:0503/1821:160.7013.067.22448油层╳╳╳1302棕灰色含油粉砂岩岩屑03/1909:1403/1909:250.256.625.30437油层╳╳╳2055.4褐棕色含油粉砂岩井壁取心03/2712:0803/2712:190.569.755.19436油层╳╳╳………………………………………………………………表C.6碳酸岩盐缝洞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

O.2.6碳酸盐岩缝洞统计表〔见表C.6〕只对于碳酸盐岩地层填写此表,砂泥岩地层不填写此表。取心筒次井段m岩心编号长

度m岩石名称总条数

(条)总

(条/m)有效缝宽度缝合线(条)溶洞、晶洞斑块(个)冒气处数(处)连通情况条

(条)密度

(条/m)宽度(mm)产状(º)填充程度填充物个

数密

(个/m)直径

(mm)充填物填充程度>

51~5<

1立缝斜缝平缝5~101~4

>

10

表C.7地层压力监测数据表填表人:审核人:O.2.7地层压力监测数据表〔见表C.7〕根据地层可钻性差异划分井段,按仪器检测值填写岩石可钻性指数、结果和压力梯度。描述人:╳╳╳审核人:╳╳╳地层压力监测数据表序号井段(m)层位压力梯度MPa/100m岩石可钻性(“dc”或“Sigma”指数)结果备注…………………………………………81168.0~1275.5╳╳段1.020~1.1220.956~1.033正常压实91275.5~1335.0╳╳段1.022~1.1250.926~1.018正常压实101335.0~1680.5╳╳段1.136~1.2581.127~1.452超压…………………………………………表C.8荧光定量分析记录审核人:O.2.8荧光定量分析记录〔见表C.8〕按深度顺序记录,按不同仪器分析工程记录相应数据。表C.9碳酸盐含量分析记录审核人:O.2.9碳酸盐含量分析记录〔见表C.9〕碳酸钙含量、碳酸镁含量、其它含量,分别填写分析样品中碳酸钙、碳酸镁及其它物质的百分含量;岩性定名填写样品分析后得出的全名称。表C.10泥〔页〕岩密度分析记录审核人:O.2.10泥〔页〕岩密度分析记录〔见表C.10〕测量值L1填第一读值;L2填写第二读值;密度记录由L1和L2值所计算出的密度值。表C.11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气分析记录审核人:O.2.11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气分析记录〔见表C.11〕C1~nC5填写绝对含量,C1~nC5%填写相对含量;“∑C绝〞填写C1~nC5总和;现场数据中∑C绝、C1分别为对应井深录井仪器随钻检测值。描述人:╳╳╳审核人:╳╳╳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气分析记录序号层位井深m取样时间m/dh:min钻

量ml脱气量ml分析值现场数据%密度g/cm3粘度s分析人C1C2C3iC4nC4iC5nC5ΣC绝ΣC绝C1C1%C2%C3%iC4%nC4%iC5%nC5%……………………2╳╳段1311.7003/182:32250401.16160.14490.21900.04300.16831.73680.83170.62721.2260╳╳66.888.3412.612.489.69…………………表C.12

井后效气检测记录审核人:O.2.12后效气检测记录〔见表C.12〕井筒静止时间记录上次循环钻井液结束至本次循环钻井液开始的时间间隔,精确到分钟。描述人:╳╳╳审核人:╳╳╳╳╳╳井后效气检测记录2004/03/181653.121652.501300~1325表C.13套管记录审核人:O.2.13套管记录〔见表C.13〕产地记录生产套管国家的名称。油层套管记录描述人:╳╳╳审核人:╳╳╳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始统计表格式原始统计表格式见表D.1~D.3。填表人:审核人:O.2.14岩屑录井油气显示统计表〔见表D.1〕按深度顺序记录;St为本层含油气显示岩石热解“S0+S1+S2〞的最大值;含油气性填写含油分布状况、饱满程度、油气味等。表D.1

井岩屑油气显示统计表╳╳╳井岩屑油气显示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表D.2

井钻井取心油气显示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O.2.15钻井取心油气显示统计表〔见表D.2〕按筒次填写,含油岩心如含水、含气,长度要分开统计,含水含油的岩心长度记录在括号“〔〕〞内,含气含油的岩心长度记录在三角号〈〉内,含水含气的岩心长度记录在方括号[]内,各种产状的长度不重复统计。╳╳╳井钻井取心油气显示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筒次层位井段

m饱含油(m/层)富含油(m/层)油浸(m/层)油斑(m/层)油迹(m/层)荧光(m/层)含气(m/层)小计m备注1╳╳段1291.05~1297.472.22/6(0.19)/10.36/20.31/33.08………………………………表D.3

井气测异常显示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O.2.16气测异常显示统计表〔见表D.3〕按井深顺序填写,非烃气体异常显示参照执行。

╳╳井气测异常显示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序号层位井段

m钻时min/m全烃(%)组份(%)备注最大一般基值比值C1C2C3iC4nC4iC5nC51╳╳段1292~12956~80.93630.20570.15086.20.40970.03530.03390.00490.0158……………………………………

绘图单位:录井仪类型:图E.1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系列级别湿照颜色钻时(“dc”指数)荧光钻井取心位置含有物岩性剖面颜色井深m全烃组份值层位550501010102030540附录E(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见图E.1单位mm

井随钻岩屑录井图1:500

绘图单位:绘图日期:图F.1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附录F(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见图F.1单位mm

井随钻岩心录井图1:100

收获率%

荧光油迹油斑油浸富含油饱含油

进尺m

油气水统计层理构造及含有物岩性剖面颜色岩样位置岩心位置取心筒次心长m井深m层位101530101530201040录井报告封面及扉页格式见图G.1~G.2。单位mm图G.1录井报告封面格式附录G(标准性附录)录井报告封面及扉页格式604529721030号加粗字单倍行距四号字行距22磅空二行四号字行距22磅空四行四号字行距22磅?三号字空一行行距22磅××盆地××(一、二、三级)构造××井录井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分(子)公司二○××年××月××日图G.2录井报告扉页格式6045297210四号字空二行四号字空四行四号字三号字空一行××盆地××〔一、二、三级〕构造××井录井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油气田分〔子〕公司二○××年××月××日二号字施工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行距22磅四号字空五行附录H(标准性附录)录井报告目录格式图H.1录井报告目录格式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二章录井综述1钻井简史2录井概况3工程与录井4其它第三章地质成果1地层2油、气、水显示3生储盖层4构造第四章结论与建议录井报告数据表:1根本数据表2录井资料统计表3油气显示统计表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5测井工程统计表6钻井取心统计表7井壁取心统计表8分析化验样品统计表录井报告图幅:1录井综合图〔1:500〕2岩心录井图〔1:100〕录井报告目录格式见图H.1。附录I(标准性附录)录井报告数据表格式填表人:审核人:构造

井别

钻井方式

钻井队

地质分层井位设计地理位置

录井队长

层位底深(m)厚度(m)构造位置

钻井监督

界系统组段测线位置

地质监督

井间相对位置距井km,方位°

井位坐标

经度纬度X(m)Y(m)

设计坐标

实际坐标

偏离设计坐标方位°,距离m

补心高(m)

补心海拔(m)

水深(m)

设计井深(m)

设计层位

目的层

完钻井深(m)

完钻层位

完井方法

开钻日期

完钻日期

完井日期

钻头程序(mm×m)

备注最后一次套管套补距:

套管程序(mm×m)

钻头程序(mm×m)

套管程序(mm×m)

钻头程序(mm×m)

套管程序(mm×m)

钻头程序(mm×m)

套管程序(mm×m)

表I.1

井基本数据表录井报告数据表格式见表I.1~I.9。O.3.1钻井根本数据表〔见表I.1〕O.3.1.1构造:只填写盆地名称。O.3.1.2井别:按钻井地质设计填写。O.3.1.3钻井方式:是指钻井船、钻井平台、陆上钻井等方式。O.3.1.4井队:承担本井钻井施工的钻井队号。O.3.1.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县〔自治旗〕、乡、自然村、自然屯的方位及距离。O.3.1.6构造位置:一级构造、二级构造,三级构造的具体部位或四级构造。O.3.1.7测线位置:按钻井地质设计填写。O.3.1.8井间相对位置:记录与本井最近的井的相对位置,以本井为参照物〔评价井及开发井系列记录,探井不记录〕。O.3报告附表填写细那么

录井队长:承担本井录井任务的录井队长。钻井监督、地质监督:有那么记录,没有可空。设计坐标:按钻井地质设计填写。实际坐标:按复测后井位公报填写。偏离设计坐标:实际井位偏离设计井位的方位、距离。补心高:补心顶面距地面的距离〔实际丈量〕。补心海拔:按井位复测后井位公报填写,单位m,保存1位小数。水深:钻井船、钻井平台记录此项,陆上钻井方式此项不记录。设计井深:按钻井地质设计填写。设计层位:按钻井地质设计填写完钻层位。O.3.1.19目的层:填写实钻目的层。表1井基本数据表填表人:×××审核人:×××表I.2录井资料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O.3.2录井资料统计表〔见表I.2〕O.3.2.1钻时:井段指钻时录井的井段,间隔为1m,数量按实际点数记录。O.3.2.2岩屑:井段指实际岩屑录井的井段〔开始岩屑录井起算〕,间隔记录“不等距〞,数量指岩屑实际录取点数。O.3.2.3气测:井段指气测录井的井段,间隔记录“连续〞,数量不记录。O.3.2.4岩心:井段指岩心实际录井的井段〔按段记录〕,间隔栏记录“连续〞,数量记录每段实际取心进尺。O.3.2.5井壁取心:井段记录第1颗井壁取心至最后一颗井壁取心深度之间的井段,间隔记录“不等距〞,数量指实际井壁取心颗数。O.3.2.6荧光:岩屑井段和间隔按第条填写;岩心填写每一段岩心录井井段,间隔记录“不等距〞,数量按实际荧光录井点数记录;井壁取心按第条填写。O.3.2.7钻井液:井段指钻井液录井的井段,间隔记录“不等距〞,数量记录钻井液实际录井点数。O.3.2.8地化:记录热解分析井段,即热解开始录井至结束的井段,间隔记录“不等距〞,数量记录热解实际分析点数。O.3.2.9定量荧光:井段记录定量荧光开始录井至结束录井的井段,间隔记录“不等距〞,数量记录定量荧光实际录井点数,气相色谱分析及残碳分析等记录在“其它〞栏内。O.3.2.10其它:除气相色谱分析及残碳分析记录在此栏,其它新增工程也记录在此栏。O.3.2.11需要说明的问题:指与录井资料完整性、准确性有关的事项及资料的流向和处理结果。表2录井资料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表I.3油气显示统计表表I.4油气显示统计表〔续〕填表人:审核人:O.3.3油气显示统计表〔见表I.3、表I.4〕O.3.3.1井段:填写有油气显示的测井解释井段及测井解释的油气层井段,可以扩层或增加补层。O.3.3.2气测:填写对应于本层气测归位数据,解释结果为气测解释结果。O.3.3.3浸泡时间:记录对应油层组〔或地层〕的钻井液浸泡时间,同一油层组〔或地层〕内的各小层时间一致,保存整数。O.3.3.4钻井液:油花、气泡填写其占槽池面的面积百分比。其它工程为对应于本层归位后的数据。表3-1油气显示统计表序号层位井段m厚度m岩性钻时min/m气测(%)钻井液全烃C1C2C3iC4nC4iC5nC5CO2H2S

解释结果密度g/cm3粘度s氯离子含量mg/L油花%气泡%11290.2~1292.01.84-21

差油层1.2058

2姚一段1293.0~1298.05.03-220.9381.687.047.160.983.15

差油层1.2058

………………………………………………………………含油粉砂岩油浸粉砂岩姚一段表3-2油气显示统计表〔续〕填表人:×××审核人:×××热解分析浸泡时间h测井解释综合解释备注S0

mg/gS1

mg/gS2mg/gTmaxC°0.563.343.66442689差油层差油层

0.498.705.42445672差油层油层

……………………

表I.5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层位井段(m)钻井液体系钻井液性能钻井液处理情况密度g/cm3粘度s失水(滤失量)ml氯离子含量mg/L

O.3.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见表I.5〕O.3.4.1层位:目的层按油层组填写,非目的层按地层填写。O.3.4.2钻井液体系:钻井液性能参数变化明显时填写此项。O.3.4.3钻井液性能:填写对应井段内的性能参数的范围值。O.3.4.4钻井液处理情况:填写钻井液处理前、后性能〔相对密度、粘度、失水、氯离子含量〕变化数据和处理剂的名称及数量。表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表I.6测井项目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日期时间井段(m)测井项目比例钻井液性能测井情况密度g/cm3粘度s失水(滤失量)ml氯离子含量mg/L

O.3.5测井工程统计表〔见表I.6〕O.3.5.1日期、时间:按测井时间先后顺序填写,如表层测井、比照测井、中途测井、完钻测井、套后测井。O.3.5.2测井工程:填写实际测井的具体工程〔按不同比例、不同井段记录〕。O.3.5.3钻井液性能:填写测井前最后一次循环钻井液的钻井液性能。O.3.5.4测井情况:详细填写测井期间正常作业以外的其它情况〔如通井、钻井液处理、遇卡、遇阻等〕。表5测井项目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日期时间井段m测井项目比例钻井液处理情况测井情况密度g/cm3粘度s失水(滤失量)ml氯离子含量mg/L

2004.3.26~2726日9:30~27日8:00112.5~2102.0双侧向、自然伽玛、自然电位、微球聚焦、井径、井温、流体电阻率、井斜、方位、井眼几何形状1:5001.25604.0完钻测井(测CSU常规系列)

2004.3.26~2726日9:30~27日8:001270.2~1365.2、1687.0~2106.0补偿中子、岩石密度、补偿声波、球形聚焦、双感应、自然伽玛1:2001.25604.0完钻测井(测CSU常规系列)

2004.3.26~2726日9:30~27日8:001275.2~1360.2、1830.2~1925.2双侧向、自然伽玛、自然电位、微球聚焦、井径1:1001.25604.0完钻测井(测CSU常规系列)

……………………………

表I.7钻井取心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O.3.6钻井取心统计表〔见表I.7〕按筒次填写。表7钻井取心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表I.8井壁取心统计表填表人:审核人:层位井段(m)实取岩心分类(颗)含油气(颗)备注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火山碎屑岩含油荧光含气泥岩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

合计

井壁取心统计表层位井段(m)实取岩心分类(颗)含油气(颗)备注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火山碎屑岩含油荧光含气泥岩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

泉四段1746.6~1826.8

14

12

泉三段1843.6~2094.2

41

21

合计

55

33

表8井壁取心统计表填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