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汽车动力模组制造及梯次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海南润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海南金鸿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月目录TOC\o"1-2"\h\u1概述 .5分析判定情况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版)》、《海口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海口综合保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以及海南省及海口市的“三线一单”对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进行判定。1.5.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鼓励类:四十二、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之8.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的“废旧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自动化快速分选成组、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有价组分综合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项目主要对汽车退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进行物理拆分与组装,梯次再利用,不涉及电芯的拆解,亦不涉及其它类型的动力电池的拆解,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动力锂电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电池的梯次利用。因此,项目属鼓励类项目。根据《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禁止类中制造业之(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禁止新建和扩建:(4210)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中的旧电池拆解回收。同时根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相关条目进行说明的函(琼工信法规函〔2022〕39号):《目录》禁止类“禁止新建和扩建:(4210)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中的旧电池拆解回收”中的“旧电池拆解回收”,仅包含旧电池的再生利用(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离、提纯、冶炼等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不包含《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节〔2021〕114号)中规定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将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应用到其他领域的过程,可以一级利用也可以多级利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与生产工艺方式,项目对收集的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只是对汽车退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模进行梯次利用。项目不属于新建和扩建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中的旧电池进行拆解回收,无破碎、分离、提纯、冶炼等处理工艺过程,通过查阅对比《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琼发改产业[2019]1043号)以及《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版)》,项目未列入海南省产业禁止限制目录内,符合海南省产业政策要求。综上,项目符合国家及海南省产业政策的要求。1.5.2项目建设符合性分析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项目与海南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见图1.5-1。项目位置项目位置1.5-1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关系图根据“海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众版)”,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距离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较远,项目不涉及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项目的建设与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规定是相符的。与《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海口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积极响应国家自贸港战略,围绕海南省“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站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明确海口市战略愿景与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与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根据《海口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海口市城西片区功能定位为:打造科技商务,活力人文,宜居生活,开放共享的产学研一体化城区,是海口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生态、绿色、人性的新型综合区。根据《海口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可知,该项目地块属于工业用地(详见附图)。项目处于海口综合保税区美国工业村,项目用地为工业性质,项目与该片区土地规划功能的相符。项目为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属于产品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型加工产业,项目不属于城西片区限制/禁止类产业负面清单,视为允许类,项目符合《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总体要求,符合《海口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定位要求。与《“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主要目标: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加完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其重点任务之一为: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健全产品绿色设计政策机制,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等环境友好型原料。推广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项目对汽车退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进行物理拆分与组装,梯次再利用,符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相符性分析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项目不涉及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管理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分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环境质量底线指“按照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原则,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规划、功能区划要求,考虑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及相应的环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项目间接排放少量生活污水,不含有毒有害或持久性污染物,不会对地表水造成不良影响;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为少量颗粒物,通过集气收集+静电除尘器处理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少且治理措施较高效,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均较低,不会影响海口市大气环境目标;项目生产区和储运区均采取合格的防渗措施,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均采取相应的妥善措施100%收集并委托处理,符合土壤环境目标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分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资源利用上线是“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结合自然资源开发管控,提出的分区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度、效率等管控要求。项目的运行消耗一定的水、电能源,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管理、设备选择、原辅材料的选用管理和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的控制了污染。项目的水、电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符合当地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厂房,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海口市属于海南省北部片区,《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对于北部片区的管控要求如表1.5-1。表1.5-1片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表区域片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本项目落实情况北部片区(包括海口、澄迈、文昌3市县)加快推进企业入园,逐步搬迁园区周边居民。对建材等行业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行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加快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强化施工和道路扬尘管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高耗水项目提出最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新建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禁止明显破坏生环境的建设活动。海口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其他市县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到2022年所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4号厂房,为租赁厂房进行生产。不配备锅炉。耗水量低。采用清污分流的排放方式,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经查询海南省三线一单成果发布系统(详见附件)可知,项目位置属于海口市龙华区老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市龙华区重点管控单元2,均为重点管控单元,管控单元编号分别为ZH46010620012、ZH46010620002,在重点管控单元要求上,与全省总体及龙华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详见下表1.5-2、表1.5-3。表1.5-2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环境管控单元类型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重点管控单元根据现状环境质量是否达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需求、可能面临的环境压力等因素,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从区域污染物削减/替代、限制/禁止开发建设活动、污染源控制、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要求。项目选址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4号厂房,根据达标区查询可知,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同时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可知,声环境满足区域质量标准;本项目工艺过程产生少量粉尘,采用集气收集+静电除尘后有组织排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随意堆放,按照分区防渗原则,落实相关防渗措施。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做好各项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措施情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较小。符合表1.5-3与龙华区重点管控单元要求的符合性龙华区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项目情况是否符合空间布局约束大气环境:(高排放)①严禁不符合园区功能定位企业入驻;②全面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发展。③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污染禁燃区):执行总体准入要求大气环境:(高排放)①严禁不符合园区功能定位企业入驻;②全面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发展。③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污染禁燃区):执行总体准入要求本项目为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利用新能源汽车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中性能一致的模组或单体重新组装为其他领域的电池产品,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项目各类污染物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大气环境:(高排放)1、推动水泥、玻璃、垃圾焚烧等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2、推动现有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综合整治。4、对小型企业进行综合整治。(高污染禁燃区):执行总体准入要求大气环境:(高排放)1、推动水泥、玻璃、垃圾焚烧等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2、推动现有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综合整治。4、对小型企业进行综合整治。(高污染禁燃区):执行总体准入要求项目不配备锅炉,本项目工艺过程产生少量粉尘,采用集气收集+静电除尘后有组织排放;非正常工况产生氟化物烟雾会触发车间消防水喷淋系统,被消防水吸收小,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境风险防控土壤:1.园区应制定并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2.加强环境风险源防范。以重点流域、湖库、近岸海域水域周边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和石油平台为对象,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为重点,定期评估各企业的环境风险。开展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3.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风险,防范用地使用过程土壤环境污染,强化企业关闭搬迁后土壤环境监管,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监管,有序推进建设用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强化污染地块信息共享。土壤:1.园区应制定并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2.加强环境风险源防范。以重点流域、湖库、近岸海域水域周边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和石油平台为对象,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为重点,定期评估各企业的环境风险。开展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3.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风险,防范用地使用过程土壤环境污染,强化企业关闭搬迁后土壤环境监管,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监管,有序推进建设用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强化污染地块信息共享。项目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漏措施,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符合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地下水:1.在地下水禁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开凿取水井。对已有取水井,要抓紧制定方案,限期关停;2.在地下水限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自来水管网尚未覆盖区域的生活用水井外,严禁开凿取水井,严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量。要采取有力措施使用替代水源、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节约用水,逐步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关闭已有取水井,达到地下水采补平衡;3.加强地下水监测和监督管理。实施地下水用水总量和地下水位双目标控制,保障区域地下水用水总量不突破控制目标、区域地下水位不因为人为过度开采造成持续下降,修复地下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下水:1.在地下水禁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开凿取水井。对已有取水井,要抓紧制定方案,限期关停;2.在地下水限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自来水管网尚未覆盖区域的生活用水井外,严禁开凿取水井,严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量。要采取有力措施使用替代水源、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节约用水,逐步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关闭已有取水井,达到地下水采补平衡;3.加强地下水监测和监督管理。实施地下水用水总量和地下水位双目标控制,保障区域地下水用水总量不突破控制目标、区域地下水位不因为人为过度开采造成持续下降,修复地下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用水来源市政供水系统,不涉及地下水的开采符合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符合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2019年第59号),项目与其符合性分析如下表1.5-4。表1.5-4项目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符合性分析项目规范要求本项目符合性一、企业布局与项目选址企业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染防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要求,其施工建设应满足规范化设计要求。项目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及海南省地方产业政策;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4号厂房,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该片区产业发展及规划布局。符合企业不得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的其他区域内违法建设投产。已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依法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4号厂房,项目选址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区域。符合三、技术、装备和工艺土地使用手续合法(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厂区面积、作业场地面积应与企业综合利用能力相适应,作业场地应满足硬化、防渗漏、耐腐蚀要求。项目为租用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4号厂房,租赁期限为2023年7月至2038年7月(15年),租赁面积与企业综合利用能力相适应,作业场地拟进行硬化、防渗漏、耐腐蚀等较完善的环保措施。符合应选择生产自动化效率高、能耗指标先进、环保达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生产设施设备,采用节能、节水、环保、清洁、高效、智能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技术及工艺,不生产、销售和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及落后产品。项目生产过程尽可能选择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能耗、电耗低,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及落后产品。符合应具备满足耐腐蚀、坚固、防火、绝缘特性的专用分类收集储存设施,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废渣的处理等环境保护设施,以及必备的安全防护、消防设备等。收集储存场地满足耐腐蚀、坚固、防火、绝缘特性,工艺过程只是物理组装,无有毒有害气体、废水产生,对于非正常电池采取密闭防爆防渗容器暂存中转,万一发生事故工况,本项目备有安全防护、消防设备、环境应急措施设备及废水暂存池和应急事故池。符合五、环境保护要求贮存设施的建设、管理应根据废物的危险特性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固废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符合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工业固废的,应具备环保收集与处理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保证其正常使用。企业应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等有关要求实施废水及废气的在线监测。项目工艺只涉及电池包外壳和线束附件拆解,对电池模块或电池单体按性能一致化进行重组包裹形成低速车电池或储能备用电池。工艺过程无生产废水产生,大气污染物只是电池包外表清尘过程的粉尘,无需设在线监测系统。本项目还涉及对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暂存和转运,项目拟对储存容器和暂存区域进行严格防渗和风险防范。符合企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要求,并具备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焊接冷却水,废气污染物为颗粒物,均按相关标准严格要求达标排放。厂区拟按分区防渗原则,严格落实防渗措施,并定期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防范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符合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应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类别执行。项目运营期四周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符合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企业拟按照本报告表要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管理。符合企业应设有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和完善的安全环保制度,建立环境保护监测制度,具有突发环境事件或污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符合七、安全生产、人身健康和社会责任废旧动力蓄电池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尽量保证其电池结构完整,运输前应根据废旧动力蓄电池安全特性进行分类,按照相关标准采取对应的运输方案,具备防火、防水、防爆、绝缘、隔热等安全保障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退役动力电池在回收点收运装车前进行观测检测、分类和妥善包装,遵守国家有关电池包装运输法规和标准要求,采用恰当的包装方式,尽量保证其结构完整,采取防火、防水、防爆、绝缘、隔热、防腐蚀等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符合与《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GB/T33598-2017)符合性项目与《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1.5-5。表1.5-5项目与相关拆解规范的符合性分析类别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一般要求回收、拆解企业应具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应按照生产企业提供的拆解信息或拆解手册,制定拆解作业程序或拆解作业指导书,进行安全拆解。建设单位是专业从事废旧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企业,建设单位编制环评报告将用于相关资质申请,项目建成后将制定电池包、模组拆组作业,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手册,进行梯次利用。符合1.拆解企业宜采用机械或自动化拆解方式,以提高拆解效率及安全性。2.拆解作业人员中,需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电工证等。拆解过程均采用拆解工具和机械进行拆解。拆解作业人员均应具有电工证,且操作前培训合格上岗。符合装备要求1.应具备绝缘手套、防机械伤害手套、安全帽、绝缘鞋(靴)、防护面罩、防触电绝缘救援钩等安全防护装备。2.配备专业防护、专用起吊工具、起吊设备、专用拆解工装台、专用抽排系统、专用取模器、专用模块拆解设备、绝缘套装工具等。3.应具备绝缘检测设备,如绝缘电阻测试仪等。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装备,做好人身安全防护。配备专业防护、托举车、起吊工具、专用拆解工装台、专用抽排系统、专用取模器、专用模块拆解设备、绝缘套装工具等。配备绝缘检测设备,随时对电池进行绝缘检测。符合场地要求1.拆解、存储场地应具备安全防范设施,如消防设施、报警设施、应急设施等。2.拆解、存储场地的地面应硬化并防渗漏,具有环保防范设施,如废水处理系统等。3.拆解、存储场地内应保持通风干燥、光线良好,并远离居民区。拆解、存储场地设消防水烟雾触发喷淋;烟雾和一氧化碳报警器;消防器材、防火服、正压呼吸器、应急截流沟和应急池等应急设施。拆解、存储场地硬化并进行防渗,日常清洁采用吸尘器等干法清洁;泄漏事故工况下,应优先采用干法处理,若用水清洗,清洗废水应暂存废水暂存池,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置。火灾事故工况下消防废水通过截流沟流入应急池,消防废水的处理应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拆解、存储场地保持通风干燥,且远离居民区。符合人员安全要求1.拆解作业前.应穿戴安全防护装备。2.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经过内部专业培训考核。厂区设更衣室,拆解作业人员均穿戴安全防护装备;拆解作业人员均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符合吊装安全要求1.吊具和起吊设备应进行绝缘处理,且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能力。2.起吊前应拆除废旧动力蓄电池外接导线及脱落的附属件,防止起吊中必落伤人。3.起吊动力蓄电池包(组)时,固定点应不少于3个。4.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并检查设备受力情况。项目采用载重量足够的电动托举车对电池包进行输运:电池包平稳置于绝缘垫板上,托举车把电池包连同垫板一起托起,不容易出现电池掉落事件。如果采用起吊工具,运营单位应按照左侧吊装安全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和培训。符合拆解安全要求1.拆解过程严禁单独作业,按照制定的拆解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进行。2.切割工序中,应先检查切割设备,固定切割件,并做好防护。3.拆解作业应避免整体结构的失重散架和动力蓄电池的破损。4.拆解后应对废旧动力蓄电池模块、单体进行绝缘处理。拆解过程一般两人一组,至少有一人监督,按照作业程序或指导书进行。非螺栓连接的电池包才需要切割,切割前,先检查切割设备。拆解作业在电池包平稳放在拆解工作台上时进行,不会失重散架;切割时把控切割深度可避免电池破损。拆解后对模块和单体进行绝缘处理,防止短路。符合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节〔2021〕114号)相符性分析项目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节〔2021〕114号)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1.5-6。表1.5-6项目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的符合性分析类别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梯次利用企业要求第六条梯次利用企业应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9号)要求。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优先进行包(组)、模块级别的梯次利用,电池包(组)和模块的拆解符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GB/T33598)的相关要求。建设单位是专业从事废旧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企业,本项目严格按照《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9号)要求进行建设;生产过程尽可能选择自动化设备,拆解过程中将严格按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GB/T33598)的相关要求。符合第七条鼓励梯次利用企业研发生产适用于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的梯次产品。鼓励采用租赁、规模化利用等便于梯次产品回收的商业模式。项目产品适用于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系统符合第八条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建设单位是专业从事废旧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企业,项目运营期将按照要求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符合第九条梯次利用企业从事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活动时,应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协调、厘清知识产权和产品安全责任有关问题。建设单位是专业从事废旧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企业,项目运营期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符合第十条鼓励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等与梯次利用企业协商共享动力蓄电池的出厂技术规格信息、充电倍率信息,以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监控数据信息(电压、温度、SOC等)。梯次利用企业按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GB/T34015)等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结合实际检测数据,评估废旧动力蓄电池剩余价值,提高梯次利用效率,提升梯次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项目运营期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提高梯次利用效率,提升梯次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符合第十一条梯次利用企业应规范开展梯次利用,具备梯次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及必要的检验设备、设施,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采用的梯次产品检验规则、方法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本企业生产销售的梯次产品承担保修和售后服务责任。项目运营期将按照相关规范办理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符合第十二条梯次利用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溯源管理规定,建立溯源管理体系,进行厂商代码申请和编码规则备案,向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上传梯次产品、废旧动力蓄电池等相关溯源信息,确保溯源信息上传及时、真实、准确。项目运营期将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经营生产活动。符合梯次产品要求第十三条梯次产品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电气绝缘、阻燃、热管理以及电池管理等因素,保证梯次产品的可靠性;采用易于维护、拆卸及拆解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以便于其报废后的拆卸、拆解及回收。项目运营期,产品将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标准进行生产。符合第十四条梯次产品应进行性能试验验证,其电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等应符合所应用领域的相关标准要求。项目运营期,产品将严格按照所应用领域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符合第十五条梯次产品应有商品条码标识,并按《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34014)统一编码,在梯次产品标识上标明(但不限于)标称容量、标称电压、梯次利用企业名称、地址、产品产地、溯源编码等信息,并保留原动力蓄电池编码。项目运营期,产品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标识。符合第十六条梯次产品的使用说明或其他随附文件,应提示梯次产品在使用防护、运行监控、检查维护、报废回收等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及要求。项目运营期,产品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补充随附文件。符合第十七条梯次产品包装运输应符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第1部分:包装运输》(GB/T38698.1)等有关标准要求。项目运营期产品包装运输将严格按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第1部分:包装运输》(GB/T38698.1)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运输。符合回收利用要求第十九条梯次利用企业应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6号)的相关要求,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报废梯次产品回收服务网点,报送回收服务网点信息并在本企业网站向社会公布。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等企业合作共建、共用回收体系,提高回收效率。项目运营期,建设单位将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6号)的相关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符合第二十条梯次利用企业应规范回收本企业梯次产品生产、检测等过程中产生的报废动力蓄电池以及报废梯次产品,按照相关要求,集中贮存并移交再生利用企业处理,并按国家有关要求落实信息公开。项目运营期,建设单位将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生产经营,生产、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能梯次利用产品将集中收集后移交相关有资质单位再生利用。符合第二十一条梯次产品所有人应将报废的梯次产品,移交给梯次利用企业建立的回收服务网点或再生利用企业进行规范处理。符合与《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的符合性分析项目与《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1.5-7。表1.5-7项目与《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符合性分析类别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总体要求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建设项目选址不应位于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4号厂房,项目选址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区域。符合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企业,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与运行应遵守“三同时”环境管理制度。项目将按照相关要求配备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环境保护设施,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与运行将遵守“三同时”环境管理制度进行。符合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企业场地应按功能划分区域,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隔。项目厂房不设生活区,厂房按照生产要求划分为生产车间、原料仓储区、辅料仓储区、成品仓储区、一般固废暂存区、危废间符合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企业原料贮存区、处理作业区和产品贮存区应设置在防风防雨的厂房内,地面应当硬化并构筑防渗层;原料贮存区、处理作业区、产品贮存区等各功能区域应有明显的界限和标识;处理作业区应设置废水收集设施,地面冲洗废水单独收集处理,不应直接排入雨水收集管网。项目生产车间、原料仓储区、辅料仓储区、成品仓储区均设置在厂房里,地面均硬化并设有防渗层,各个功能区均设有界限和标识,生产车间设置一个约2m3的废水暂存池,项目地面不进行冲洗,因此不产生冲洗废水。符合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排放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排污许可要求;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和标准要求妥善贮存、利用处置。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经采取相应措施后,均能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收集粉尘等一般固废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废包装材料、废料统一收集后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废电芯收集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回收公司处置;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符合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过程除应满足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交通运输、消防等法规标准的相关要求。项目运营期,建设单位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符合与《海口综合保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口综合保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紧紧围绕综保区功能业务拓展和产业集聚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空间功能布局,确保一批重要项目、主导产业、优质企业落地。根据该规划可知,原海口保税区(金盘片区)重点任务为: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园区比较优势,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产业政策、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高低压成套变电设备、光纤光缆、食品保健品精深加工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总部楼宇、城市配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厂房,属于海口综合保税区(金盘片区),本项目为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利用新能源汽车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中性能一致的模组或单体重新组装为其他领域的电池产品,因此,项目的建设与该发展规划是相符的。0与周边环境选址相符性分析项目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厂房,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金盘片区)内,项目海口综合保税区(金盘片区)现有土地利用现状为工业用地,项目周边企业如一汽海马、全兴工业、明芳机械、联顺金属工业、钧达股份、金盘科技、康宁光通信、汽车物流等,原有的大部分药企已搬迁撤离。项目位置属于海口市龙华区老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市龙华区重点管控单元2,均为重点管控单元,管控单元编号分别为ZH46010620012、ZH46010620002,在重点管控单元要求上,根据全省总体及龙华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分析(详见下表1.5-2、表1.5-3),项目使用海口综合保税区内的标准厂房,周边无餐饮生产、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项目选址与周边环境选址及用地现状相符。1.6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项目排污特点,本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控制问题,具体如下:(1)项目生产厂房设备噪声及其影响,对噪声防治措施。(2)项目运营期危险废物、工业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危废暂存间、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建设管理要求,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电解液处理不当对环境污染巨大,应做到妥善处理。(3)项目运营期废水污染物源强、处置情况、废水依托处理可行性分析及外排废水去向。(4)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物源强、处置情况、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5)项目风险防范措施。1.7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项目主要对汽车退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进行重组,梯次再利用,不涉及电芯的拆解,亦不涉及其它类型的动力电池的拆解,最终实现电池器件级梯次利用。不满足梯次利用要求的外售至下游企业进行再生利用。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版)》、《海口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海口综合保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符合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要求,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GB/T33598-2017)、《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节〔2021〕114号)、《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项目在运行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不会改变项目周围地区当前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的功能要求;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在公众参与调查过程,公众表示支持。项目认真落实报告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制度、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可以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其风险可控,从环境保护方面,项目工程建设是可行的。2总则2.1编制依据2.1.1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12月24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9月1日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并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实施);(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1月1日;(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3月)(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9)《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20)《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9.10);(2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部令第15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2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发改体改规〔2020〕1880号);(2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7)《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公告2015年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8)《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GB/T33598-2017);(29)《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31)《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第6号);(32)《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33)《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节〔2021〕114号)。2.1.2地方法规、政策(1)《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8年1月);(2)《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7年18日);(3)《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琼府函[2014]7号,2014年2月17日);(4)《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琼府[2016]23号,2016年2月24日);(5)《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琼府〔2014〕7号;(6)《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琼府〔2015〕111号,2015年12月21日);(7)《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琼府[2006]30号);(8)《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2016年7月29日由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9)《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修订);(10)《海南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琼府〔2017〕27号);(11)《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3月1日实施);(12)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2015〕111号);(13)《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施行;(14)《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版)》(发改地区规[2021]120号);(15)《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2021年4月9日);(16)《海口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2021年6月18日);(17)《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2021年10月27日);(18)《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2017年12月15日);(19)《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工作指南>的通知》,琼环土字〔2017〕10号,2017年6月23日;(20)《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琼府办〔2018〕31号,2018年5月6日;(21)《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琼工信规【2019】3号)。2.1.3技术规范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0)《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12)《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19),2020年1月1日实施;(13)《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5)《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6)《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1部分:余能检测》(GB/T34015.1—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2部分:拆卸要求》(GB/T34015.2—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GB/T34015.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GB/T34015.4—2021)。2.1.4项目有关资料及其他(1)建设单位营业执照;(2)仓库租赁合同;2.2评价目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的目的如下:(1)调查评价范围的环境质量现状与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分析项目基本概况和环境影响因素,估算项目的污染源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各环境要素的定量或定性的影响预测,得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3)分析论证项目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可行的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和建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对项目在环境方面是否可行做出明确的结论。2.3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2.3.1影响因素识别根据工程特点、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因素分阶段确定。项目建设单位租赁已建标准厂房,不涉及土建工程,施工期仅为厂房改造及设备安装,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范围及程度均较小。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建筑垃圾等;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生活污水,模组切割粉尘、激光焊接粉尘及电解液废气等,办公及生产车间固体废物,设备运转噪声等。工程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时段为运营期,列出了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要素,详见表2.3-1。表2.3-1项目环境影响要素分析表工程阶段污染因素环境要素运营期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施工期施工噪声○○○◆S○○施工扬尘◆S○○○◆ΔS施工废水○ΔΔS○ΔSΔS生活垃圾ΔSΔSΔS○ΔSΔ建筑垃圾○ΔΔ○◆SΔ运营期生活污水Δ○Δ○ΔΔL噪声○○○◆L○○生产废气◆L○○○○○生活垃圾◆S◆S◆S○ΔSΔL生产固废◆LΔLΔL○ΔLΔL注:◆有影响,▲有轻微影响,Δ可能有影响,○没有影响,S短期影响,L长期影响。2.3.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筛选出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项目主要评价因子见表2.3-2。表2.3-2项目主要评价因子汇总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地下水K+、Na+、Ca2+、Mg2+、CO32-、HCO-、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Co、Ni、铜等Ni、Co、和Mn等环境空气NO2、SO2、TSP、PM10、PM2.5、CO、VOCs、氟化物、颗粒物VOCs、氟化物、颗粒物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环境噪声)土壤环境镉、砷、六价铬、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α]芘、苯并[α]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α,h]蒽、茚并[1,2,3-cd]芘、萘、pH、钴、锰等Ni、Co、Mn等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生态环境植被/2.4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2.4.1环境功能区划(1)区域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海南省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属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项目所在区域主体功能区划详见图2.4-1。该区域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较大的发展潜力;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规模有较好的基础;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园区,支撑新型工业发展;有条件建设我国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项图2.4-1目所在区域主体功能区图(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海口市南海大道美国工业村区内无地表水,不列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3)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3)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为二类: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项目所在区为美国工业村园区,项目环境空气属于二类区,详见图2.4-2。(4)声环境功能区划依据《海口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编)》,项目所在美国工业村是以工业生产,仓储为主的工业区域,为声环境功能区3类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详见图2.4-3。图2.4-2项目环境空气区划图(二类区)图2.4-3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图(5)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的位置处于Ⅰ-Ⅰ-1海口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具体见图2.4-4。图2.4-4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2.4.2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周边环境空气SO2、NO2、CO、O3、PM10、PM2.5、TSP及氟化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TVOC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有关标准,其标准值见表2.4-1。表2.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2060ug/m³24小时平均501501小时平均150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4024小时平均80801小时平均200200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001601小时平均160200一氧化氮CO24小时平均44mg/m³1小时平均101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年平均4070ug/m³24小时平均5015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um)年平均153524小时平均3575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8020024小时平均120300氟化物1小时平均2024小时平均7TVOC8小时平均6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体,不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厂址所处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功能和用途,项目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详见表2.4-2表2.4-2地下水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mg/L)标准来源1pH6.5~8.5(无量纲)《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2总硬度≤4503溶解性总固体≤10004氨氮≤0.505氯化物≤2506硝酸盐≤207硫酸盐≤2508挥发酚≤0.0029氟化物≤1.010亚硝酸盐≤1.0011氰化物≤0.0512砷≤0.0113汞≤0.00114六价铬≤0.0515铅≤0.0116镉≤0.00517细菌总数(个/mL)≤10018总大肠菌群(个/L)≤319铁≤0.320锰≤0.121铜≤1.022锌≤1.023镍≤0.0224钴≤0.05(4)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海口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编)》,项目位于美国工业村,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工业园区外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详见表2.4-3。表2.4-3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3类6555(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工业园区用地为工业用地,周边建设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表2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见表2.4-4。表2.4-4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标准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筛选值管制值第二类用地第二类用地1砷601402镉651723铬(六价)5.778480025006汞38827镍90020008四氯化碳2.8369氯仿0.91010氯甲烷、37120111,1-二氯乙烷9100121,2-二氯乙烷521131,1-二氯乙烯6620014顺-1,2-二氯乙烯596200015反-1,2-二氯乙烯5416316二氯甲烷6162000171,2-二氯丙烷547181,1,1,2-四氯乙烷10100191,1,2,2-四氯乙烷6.85020四氯乙烯53183211,1,1-三氯乙烷840840221,1,2-三氯乙烷2.81523三氯乙烯2.820241,2,3-三氯丙烷0.5525氯乙烯0.434.326苯44027氯苯2701000281,2-二氯苯560560291,4-二氯苯2020030乙苯2828031苯乙烯1290129032甲苯1200120033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57034邻二甲苯64064035硝基苯7676036苯胺260663372-氯酚2256450038苯并[a]蒽1515139苯并[a]芘1.51540苯并[b]荧蒽1515141苯并[k]荧蒽151150042䓛12931290043二苯芘[a,h]蒽1.51544茚并[1,2,3-cd]芘1.515145萘7070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项目施工期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尾气执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36886-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3847-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的相关标准,详见下表2.4-5。表2.4-5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2)废水排放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未做规定的因子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级标准后最终排往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执行标准见表2.4-6。表2.4-6项目污水排放执行质量标准(摘录)污染因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mg/L)《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级标准项目执行限值(mg/L)pH6~96.5~9.56~9CODcr500500500BOD5300350300SS400400400NH3-N(以N计)/4545石油类201515(3)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施工扬尘和少量有机涂料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见下表2.4-7。表2.4-7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m³序号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名称监控点浓度(mg/m³)1粉尘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非甲烷总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2)运营期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模组切割粉尘、激光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废气(激光焊接时不使用任何焊接剂,废气中污染因子主要为颗粒物)以及电解液泄漏挥发的氟化物和VOCs。经收集处理由排气筒有组织排放的氟化物,由于《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无氟化物执行标准,故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排放标准,见表2.4-8。对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氟化物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见表2.4-10。经收集处理由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颗粒物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的限值要求,见表2.4-9,而对于厂房边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6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见表2.4-10。经收集处理由排气筒有组织排放VOCs有组织排放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见表2.4-9,对于企业边界无组织排放的VOCs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6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见表2.4-10。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中附录A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见表2.4-11。表2.4-8颗粒物、氟化物执行排放标准标准名称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m)排放速率(kg/h)监控点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氟化物9.0150.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20(ug/m³)备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4-9颗粒物、氟化物、非甲烷总烃执行排放标准单位:mg/m³序号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锌锰/锌银/锌空气电池铅蓄电池镉镍/氢镍电池锂离子/锂电池太阳电池1氟化物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2非甲烷总烃50-3颗粒物3030303030备注《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4-10现有大气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表单位:mg/m³序号污染物最高浓度限值1氟化物0.022非甲烷总烃2.03颗粒物0.3备注《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4-11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无组织排放限值表单位:mg/m³序号污染物排放限值限值定义监控位置1氟化物10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2非甲烷总烃3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限值(4)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2.4-10,运营期美国工业村内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限值,见表2.4-12。表2.4-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工期执行标准标准值db(A)昼间夜间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55运营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555(5)固体废物管理标准施工期的废弃的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2.5评价等级及评价重点2.5.1评价等级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影响类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影响情况、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综合确定,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排放方式和废水排放量划分评价等级,判定依据详见下表2.6-4。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依托工业园内污水站处理达标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排至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分级评定依据,项目属于间接排放建设项目,排放量<200m³/d,水污染物当量W<6000。因此,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B。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1)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对照建设项目行业分类,拟建项目为“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中第155类“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中的“其余Ⅲ类”项目(项目汽车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属于危险废物)。(2)地下水敏感程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表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根据调查,周边仍有部分地下水井:头铺村、水头村、滨濂村、滨涯花园新村等居民水井,根据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水科查询,该片区未设地下水水源,且周边区域已覆盖市政自来水给水管网,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根据《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2017年9月27日)中第三十一条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敷设到达的地方,不得凿新井取用地下水,原经过批准生活饮用自备机井供水的,应当改接自来水,并逐步封闭原地下水井。城市自来水厂应当主要使用地表水,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项目位于美国工业园内,周边区域已铺设市政自来水给水管网。项目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对照“HJ/610-2016”表1,项目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3)地下水评价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表2“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行业类别属于Ⅲ类,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因此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为三级评价,判定依据详见下表2.5-1。表2.5-1地下水评价等级划分依据表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确定项目环境空气的评价等级。根据项目的工程分析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项目建成后污染源为无组织排放颗粒物(TSP),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估算。项目估算模式预测参数见表2.5-2,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结果表2.5-3。表2.5-2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人口数)294万(海口市)最高环境温度40.5℃最低环境温度2.8℃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m/岸线方向/°/表2.5-3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结果表污染源名称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ug/m3最大落地浓度距离m标准ug/m3占标率%D10%m无组织颗粒物:(模组切割产生的粉尘+焊接烟气)颗粒物2.8746219000.3194/项目有组织废气氟化物最大落地浓度为0.0087ug/m3,VOCs最大落地浓度为0.2068ug/m3,最大落地浓度距离17m。无组织废气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为14.8040ug/m3,氟化物最大落地浓度为0.0592ug/m3,VOCs最大落地浓度为1.0560ug/m3,最大落地浓度距离21m;其占标率均小于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无需进一步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项目发球污染型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之6.1.2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等,项目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之6.1.2中的g)条:除本条a)、b)、c)、d)、e)、f)以外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故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三级。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等级划分基本原则: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项目所处工业区,声环境功能区3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的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噪声源经治理后厂界噪声能达标。因此确定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敏感程度划分。项目属于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详见下表2.5-4。表2.5-4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表拟建项目位于美国工业园区内,租用已建标准厂房,占地面积1000m2<5hm2,占地规模为小型;项目有为废旧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为废旧资源加工项目类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Ⅲ类。项目周边主要为海南金盘电器、部分汽车零配件仓储物流公司及加工企业,美国工业村原有的制药企业大多已外迁搬走等,南侧海马花园居民小区距项目约30m,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因此,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的规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2.5-5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项目为废旧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项目,不涉及危险物质及危险生产工艺,无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潜势为=1\*ROMANI,评价工作等级简单分析即可。表2.5-5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2.5.2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特征与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以及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等综合分析,确定项目评价重点为拟建项目概况、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等。2.6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2.6.1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辅警招考公安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解析
- 2021-2022年青骄第二课堂禁毒知识竞赛题库测试题目7份有答案
- 《营业推广案例》课件
- 2024年湾沟林业局职工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07月浙江民生银行绍兴二级分行社会招考(710)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海口市职业病防治所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第十四课 声情并茂-音频编辑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001
- 2024年海林市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07月江西九江银行抚州分行社会招考(710)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例文(三篇)
- 2025四川宜宾市南溪区属国企业招聘融资人员6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45T 2048-2019 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规范
-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培优)
- SCTP大云云计算PT2题库【深信服】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研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3套(含答案)
- 《测土配方施肥》课件
- 2024预防流感课件完整版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 电梯维保管理体系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