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潜江市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_第1页
【地理】湖北省潜江市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_第2页
【地理】湖北省潜江市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_第3页
【地理】湖北省潜江市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_第4页
【地理】湖北省潜江市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潜江市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超级月亮”是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出现满月,从视觉上感觉“又大又圆”。2023年8月30日被称为“年度最大满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年度最大满月”这天,地球公转在哪一段() A.A至B B.B至C C.C至D D.D至A2.这一天潜江的昼夜长短是() A.A B.B C.C D.D3.与世界各地能否看到超级月亮有关的自然条件是()①地转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A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B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C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D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年度最大满月是在2023年8月30日,这一天地球是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位于B至C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当8月30日出现年度最大满月时,太阳直射点是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潜江的昼夜长短是昼长夜短,与图C相符,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超级月亮的出现是①地球自转运动分不开,因为自转运动,全球各地观看超级月亮的时间不同;还与当地的③天气有关,天气晴朗才能看到超级月亮;与②地球公转和③气候无关,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题。4.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A.热带与北温带 B.南温带与南寒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热带与南温带5.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B.M点位于N点的东南方向 C.N点属于东半球范围 D.此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答案】4.D5.C【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由地球的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南极点,N点在南回归线上,是热带与南温带分界线,故答案选D。【5题详解】读图可知,由地球的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南极点,该图表示的是南半球;找出过N点的经线和纬线,判断出N点的东南西北方向,由此可判断出M点位于N点的东北方向;N点的经纬度为23.5°S,45°E,可判断出N点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可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正值北半球冬至日;所以此题的答案为C。6.成语“沧海桑田”出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中的记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虽为神话,却体现了地理学说中海陆变迁的原理。下列描述不符合该原理的是() A.我国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B.太行山上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人类活动是海洋变成陆地的根本原因 D.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答案】C【解析】我国东海海底有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太行山上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以上内容都体现了海陆变迁,AB不符合题意。人类活动不是海洋变成陆地的根本原因,C说法措施,符合题意。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符合海陆变迁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故选C。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地理演示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同学演示的是() A.大陆漂移 B.板块挤压 C.板块张裂 D.地形雨成因8.下列地形区的成因,可以用该演示解释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黄土高原 C.东非大裂谷 D.刚果盆地【答案】7.B8.A【解析】【7题详解】阅图可知,图示书本代表地壳板块,该同学从两侧用力挤压书本,导致书本中间隆起,演示的是板块挤压导致地表隆起的实验,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形成的,可以用该实验解释,A正确;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被风吹来的,不能用该实验解释,B错误;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不能用该实验解释,C错误;刚果盆地属于构造盆地,不能用该实验解释,D错误。故选A。读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从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 B.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C.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D.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10.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 A. B. C. D.11.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上海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A.1~3月为春季 B.9~11月为秋季 C.10~12月为冬季 D.5~7月为夏季【答案】9.C10.C11.B【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陆地等温线是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此季节同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北半球夏季,故A错误。根据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故B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故C正确。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随纬度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读图A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读图B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位于南半球,该地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错误。读图C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月均温出现在7月,位于北半球,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故C正确。读图D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位于南半球,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故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上海市,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6—8月为夏季,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2023年9月1日,伴随着连日的降水,黑龙江漠河市(我国最北城市)已开始陆续供暖。此时的北京秋意渐浓。“你在北京汗流满面露着腰,我在漠河烤着暖气吃雪糕”,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拔高低 D.面积大小【答案】B【解析】黑龙江漠河市(我国最北城市)已开始陆续供暖。此时的北京秋意渐浓。“你在北京汗流满面露着腰,我在漠河烤着暖气吃雪糕”说明北京纬度低,气温高,漠河纬度高,气温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共26分)1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单位:米)及在该区域拍摄的照片(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地所在大洲是_______。(2)北半球春分这天,图3中哪条光线最符合甲地当时的正午太阳光线入射情况________。(3)丙地一驴友在向乙地行进中是逆风而行,行走困难,此时风向为_____,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你不能用此图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理由是______。(4)①②两条登山路线中,图2照片中的人最有可能行走在两条路线中的______路线,理由是_______。【答案】(1)南美洲(2)B(3)西北图中缺少比例尺(4)②照片中的人走在山脊上,②路线为山脊【解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及在该区域拍摄的照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昼夜长短情况、正午太阳高度、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40°S,65°W),从半球位置来看,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甲地所在的大洲是南美洲。【小问2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40°S,当北半球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40°=50°。读图可知,在A、B、C三幅太阳照射情况中,甲地此时的太阳照射情况与B图相符。【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从题干信息可知,图中丙地一驴友向乙地行进是逆风,因此,此时风向是西北风。不能用该图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理由是该地图中没有比例尺,也没有能够测算距离的参照。【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照片中的人最有可能行走在①②路线中的②线路上。理由是图中人走在山脊部位上,而①路线经过的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的山谷部位,②路线经过的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的山脊部位。14.“五一”假期,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活动在图甲所在地,图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处的海拔约在____米之间;①②③④处所在山体部位是山谷的是_______;甲河干流流向大致为________。(2)某同学量得张村到赵村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千米。(3)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到图乙中字母_______的位置,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读图可知,一年中赵村、张村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4)环保部门检测到甲河里有超标农药残留,这些污染物最有可能来自图中①②③④⑤地的___________。【答案】(1)700-800③东北向西南(2)6(3)d昼长夜短赵村(4)⑤【解析】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邓秋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图中①处的海拔约在700-800米之间,①处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②处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处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处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该图是运用一般的方法来判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法来判断,在河流上任取一点判断出该点的东南西北方向,可判断出甲河干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已知图中比例尺为1:200000,某同学量得张村到赵村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是3除以1/200000=6千米.(3)春分日即3月21日;夏至日即6月22日;秋分日即9月23日;冬至日即12月22日。5月1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即d,的位置,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读图可知,赵村、张村中赵村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4)环保部门检测到甲河里有超标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农作物所产生的,读图可知,①是山顶,②是山脊,③是山谷,④是陡崖,⑤是平原;所以这些污染物最有可能来自图中①②③④⑤地的⑤地。15.下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_洋,C_______洲。(2)B与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3)我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E______洋→红海→F_____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答案】(1)太平南美(2)白令海峡(3)印度苏伊士【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字母A是位于美洲西部的太平洋,C是南美洲。(2)B是北美洲,D是亚洲,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3)我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E印度洋→红海→F苏伊士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16.读下图,图1表示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中,冬季寒冷的是______。(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______。(3)D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4)图2是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图1中代表该气候的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答案】(1)A(2)B(3)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4)CB(5)A【解析】本大题以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得,A、B两地位于北纬40°-60°大陆东西两岸,B处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A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A、B两地中,冬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