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第1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第2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第3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第4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与副伤寒概述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释放内毒素致病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伤寒杆菌特点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伤寒杆菌抵抗力

流行病学病人病人从潜伏期起即可由粪便排菌,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恢复期或病愈后排菌减少。带菌者

暂时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源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日常生活接触:病菌从大小便中排出后,可以经过污染的手、餐具、饮料、食物,并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水源、食物污染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很少有第二次发病。伤寒、副伤寒之间并无交叉免疫力。易感人群流行地区: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温带和热带多发。季节:全年可以发病,夏秋季是流行高峰,符合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的流行特点。 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为多见。战争或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易有本病流行。流行特征

发病机理肠穿孔伤寒杆菌网状内皮系统WBCEC肝脾大胆囊

相对缓脉发热坏死,溃疡肠出血回肠淋巴结菌血症

传播皮疹

临床表现伤寒潜伏期大多数为10~14d,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2d水源暴发流行潜伏期可长达30d,

为四期:病程4~5w,

1、初期:

2.极期

3.缓解期

4.恢复期

典型伤寒病程

典型伤寒临床表现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极期:病程2~3周,主要表现

1.高热(稽留热)2.神经系统症状(无欲貌)3.消化道症状

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5.皮疹(玫瑰疹)6.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伤寒中毒性肠麻痹(鼓肠)伤寒玫瑰疹伤寒玫瑰疹伤寒体温脉搏曲线

病程第3-4w,体温呈弛张热,波动下降,病情开始好转,食欲逐渐恢复,但患者消瘦虚弱,如进食量增加过多,容易有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的危险。

缓解期

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对于体质较弱者,或原有慢性疾患、或出现并发症者,病程往往较长。恢复期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

initialincubationBLOODCULTURESTOOL&URINECULTUREWIDALTEST90%POS20%POS80%POS50%POS70-90%POSfastigiumremissionrecovery

dayofdiseasepathologyENDOTOXEMIADISSEMINATEDSEPTICEMIAnecrosis

ulceration

PerforationhemorrhageTissuerepair&ClinicalrecoveryClinicalandpathologicalcorrelationsoftyphoidfever.P

T180

410160

4014039120

38100

3780

36复发与再燃

复发(ralepse)

再燃复发与再燃时,血培养常见阳性。二者都与治疗不当有关,抗生素疗程短、选用的抗生素不得利或细菌耐药。

--+--+--------O1/80O1/160O1/160O1/640H1/160H1/160H1/320H1/640BloodcultureStoolcultureUrinecultureWidal’stestRelapseaftertreatedwithchloramphenicolChlora.

2.01.0g/dDays

2.01.0g/dadmissionrelapse

实验室检查2.细菌培养:血培养第1-2周,阳性率最高。骨髓培养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

粪尿培养第3-4周,阳性率最高。胆汁培养慢性带菌者。

1.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O”抗体≥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3.肥达氏反应

TOTHTATBTC意义

发病早期

不久前患过伤寒/菌苗接种

伤寒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

肥达氏反应结果判断

治疗隔离与休息:消化道隔离,彻底消毒粪便,发热期绝对卧床休息,以免诱发肠出血、肠穿孔。护理与饮食:注意体温、脉搏、血压、腹部情况及大便性状变化。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饮食。对症处理:

高热者不宜药物降温;便秘者禁用泻药;腹泻者忌用鸦片制剂;腹胀者忌用新思地明;少量短疗程激素。

一般治疗

病原治疗喹诺酮类:首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体温正常后继续10-14天;婴幼儿及孕妇不宜应用。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疗程10-14天;

并发症治疗1、肠出血:

①严格卧床、禁食水或少量流食;②适当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