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热点复习交通与社会变迁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热点复习交通与社会变迁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热点复习交通与社会变迁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热点复习交通与社会变迁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热点复习交通与社会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热点复习

交通与社会变迁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水陆交通的变迁2023北京T2;2023浙江T9;2022辽宁T3;2022北京T5;2022海南T2;2022.6浙江T11;2021河北T5;2021.6浙江T10;2020.7浙江T101.立足时空观念,掌握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和主要交通工具,认识交通发展的过程。2.通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认识古代交通发展的意义,体会古人的智慧,培养家国情怀。3.掌握近代交通工具及对海洋的探索,对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交通进步的促进作用作出历史解释。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20世纪以来水陆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2021重庆T16(3)1.考情分析2.时空定位考点一水陆交通的变迁3.考点梳理1、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国别陆路交通罗马帝国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古代中国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朝丝绸之路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1)古代的陆路交通古代帝国的交通建设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2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通向中亚的驿道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思考你能举例说明,古代世界的大国为什么都要修建大通道吗?原因:古代人类主要交通工具是车、马,而且古代世界大国疆域辽阔,交通极为不便。驿道是古代陆路交通的主通道,所设驿站,方便帝国境内的信息传递,也有重要的军事用途。举例: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考点知识链接(2)水路交通中国①春秋时期已有运河②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③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④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国外①法国:17世纪开通的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目前仍在通航。②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元朝大运河【思考】观察地图和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与隋朝大运河的两点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1:大运河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元朝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裁弯取直,航程大大缩短。原因: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各项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东都洛阳作为枢纽;而元朝的都城在大都,洛阳的作用不复存在,故去曲取直。变化2:

开通大运河的功能发生了巨变。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贯通南北,巩固国家统一;元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开通大运河有助于巩固统一、解决北方粮食问题、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米迪运河2、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①西汉:已经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②宋元: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重大进步,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③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亚非两大洲。④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汉材料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2)西方对海洋的探索①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②近代:欧洲新航路开辟③两条运河的开通: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连接红海和地中海。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3、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陆路①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②1881年,唐胥铁路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③1909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水路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②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③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政令畅通利于破除封建陋习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军事调动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建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使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消极作用:近代中国铁路掌握在列强手中,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影响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因素考点知识链接4、交通与社会变迁(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2)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清江浦的兴衰,郑州、纽约、曼彻斯特等地的崛起与繁荣。(3)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交通社会民生动态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情况技术发展水平决定性因素限制性因素需求性因素基础性因素考点知识链接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水陆交通建设的作用1)交通工具和交通道路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经济繁荣的时期其交通运输业也都是相对发达的。2)加强了政府对各地区的控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使货物得到更好的流通,商品经济得以更好地发展。3)交通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程度,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4)扩大了交流范围,加强了联系,影响着国内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5)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与周边国家乃至更远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考点知识链接(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真题研析【答案】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朝(中国)。②根据材料“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说明汉朝时期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符合题意;④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说明汉代时期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符合题意;①根据材料信息,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但无法判定是否为丝绸贸易,不符合题意;③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西域地区是否设置了郡县,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运河或自然河流附近,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A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运河和自然河流附近,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答案】D【详解】“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有路透长安”都体现了罗马和长安的重要性,换而言之,罗马和长安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的中心,D项正确;长安城的设计和罗马城市的布局不存在借鉴关系,排除A项;两句谚语无法看出当时两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条条大路不等于是商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全国·高考真题)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可以看出此时德国的航运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促使其海外扩张,试图与英国争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B项正确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答案】D【详解】根据“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得出当时通过设立驿站,保证政令传输信息的畅通,因此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D项正确;亭传邮驿不是交通机构,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一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3.考点梳理1、陆海交通的发展陆上交通汽车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高速公路两次世界大战间高速公路出现1988年建立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5.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高铁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海上交通航运技术20世纪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型船舶的制造等。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中国造船业1978年前,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问题探究】P80

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孙中山在1919年明确提出了青藏铁路的构想,但在20世纪上半期,这条铁路始终只处在概念阶段。1958年后……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①青藏铁路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密切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2、航空的发展项目时间概况世界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1914年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中国1950年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经济上: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②政治上: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府对发展交通运输大力支持;③科技上:科技创新成果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考点知识链接3、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快捷交通: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出行方便: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和市区面积扩大,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生活变化:交通工具时刻表,让现代时间观念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大众旅游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材料一通过交通,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交通产业自身也创造国民收入,并直接带动旅游无烟产业的发展。

——《交通的内涵和社会意义》材料二从文明演进的脉络看,交通运输发展是人类追求交流联通的自由意志挑战时空阻隔的过程及结果,成为技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阶的重要标志。

——《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国道路》材料三交通拥堵、航班延误、各类突发交通事故等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时间浪费、人员伤亡,不仅损坏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对人文环境造成混乱和伤害。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1)积极影响:①科技:促进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②经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③社会:加快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变丰富人们生活。④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