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其中第Ⅱ卷第25—27题为必考题,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究后交回答题卡.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水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符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1.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姓齐国是分封分权下的旧邦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写田氏齐国是卿权崛起形成的集权体制新国家。这表明当时()A.传统政治秩序日趋瓦解 B.齐国最早建立集权国家C.官僚政治形态发展成熟 D.社会动荡形势趋于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姓齐国是分封分权下的旧邦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写田氏齐国是卿权崛起形成的集权体制新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田氏代齐恰恰反映原有的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田氏齐国是卿权崛起形成的集权体制新国家,但齐国最早建立集权国家这一说法无法从材料中推出,排除B项;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分裂时期,战争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2.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商君书》记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且“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若不得已外出住店,须持有官方的介绍信,否则客人与店家一并治罪。秦国重视户籍管理旨在()A.加强政府对流民的管控 B.保障赋役征发和社会管控C.推动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拓展商业贸易发展的空间[答案]B[解析]由材料“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使民无得擅徙”可知,秦国对户籍管理比较严格,结合所学知识,严格管理户籍有利于社会治理及赋役征发,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对流民的管控,排除A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是秦朝,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商业贸易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3.因北方战乱出现了“衣冠南渡”,东晋政府对从北方南渡的人口,以“白籍”登记,入籍侨州郡免征赋役;东晋后期,侨居人口被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白籍人口逐渐土著化并承担赋役。这一变化()A.造成南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B.创新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C.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南方开发 D.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北方南渡的人口”从仅仅占据了南方人的资源而“免征赋役”到“承担赋役”,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这样做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南方开发,C项正确;这一变化有利于南方开发,不会造成南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材料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无关,排除B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羁縻州成为管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重要机构。羁縻州刺史由当地民族首领担任,受大部护府直接管辖,归中央政府统治;羁縻州的管理沿袭原有方式,除执行部分政府公务和应调出征外,不向中央承担赋役。这()A.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B.促进内地和边疆管理一体化C.弱化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管控 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政府实行地方民族首领管理地方事务的制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排除C项;羁縻州成为管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重要机构,不单纯是民族区域自治,排除A项;内地和边疆管理一体化,与题干表述相悖,排除B项。故选D项。5.隋朝成书的《颜氏家训》,内容全面,涉及修身、治学、理家、处世等方面,当时同类书籍极少;宋代,家训自成系统且普及,“处己”和“治学”的内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到族规、家训之中。这一变化反映了()A.家训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 B.活字印刷术促进家训书籍的普及化C.家训成为司法实践的依据 D.教化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颜氏家训》本属于私家的家训,但逐步深入到社会当中,对人们起到教化作用,D项正确;家训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在材料中没有提及,儒学处于正统地位,排除A项;活字印刷术促进家训书籍的普及化,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在材料中涉及家训和司法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6.清初名将年庚尧密奏雍正帝:"臣等请嗣后,凡有紧要事情,先具奏精密呈,睿览伏求圣训批示,以便缮折奏闻,虽未免繁渎,宸瞎然往返之间,为期不过一月,既经圣虑,自有乾断,不独臣等获有遵循,而军务大事可免错误矣。”材料反映清初统治者()A.以奏折制度强化控制官僚机构 B.严密控制思想文化的发展C对地方具体事务进行乾纲独断 D.获取信息渠道繁琐且逼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凡有紧要事情,先具奏精密呈,睿览伏求圣训批示,以便缮折奏闻”,可见,地方通过奏折向中央呈报消息。中央通过奏折加强对地方的管理,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思想文化的管制,排除B项;根据材料“自有乾断,不独臣等获有遵循”,可见C项的表述与题干相悖,排除C项;奏折直达中央,程序简单,因此,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7.1896年,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主笔梁启超主张把俚语、韵语等融为一炉,发表时政评论,广受读者欢迎;1898年《无锡白话报》提出“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这些主张()A.为维新运动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B.推动了文学革命思潮的兴起C.使政治思想的传播趋于通俗化 D.使报刊成为变法的舆论阵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宣传变法时,常常把俚语、韵语、外国语融为一体,不受古来章法限制,常能动人心弦”可知维新人士为宣传变法使用白话文,使政治思想的传播趋于通俗化,C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群众基础薄弱,排除A项;文学革命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戊戌变法的主要措施集在政治领域,使报刊成为变法的舆论阵地,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8.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靠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据此推知,蔡元培主张大学()A.办学方向必须走向世俗化和商业化 B.重保护文化典籍收藏文化遗产C.要面向工农、发挥服务公众的职能 D.承担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使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蔡元培的观点“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主张大学承担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使命,D项正确;办学方向必须走向世俗化和商业化与材料内容“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不符,排除A项;重在保护文化典籍收藏文化遗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要面向工农、发挥服务公众的职能,排除C项。故选D项。9.1933年,为配合军事上"围则"革命根据地,国民党政府在江西实行"计口售盐"政策。中央苏区发动群众用土法熟盐,1934年建成近600个土法熬盐厂中,苏区政府直接掌握40多个,合作社、家庭个体各持224和314个。这反映中央苏区()A.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B.组织生产自救应对经济封锁C.反“围剿”助推了农业发展 D.充分调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33年,为配合军事上“围则”革命根据地,国民党政府在江西实行“计口售盐”政策。中央苏区发动群众用土法熟盐,”,可见,中央苏区积极应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进行生产自救活动,B项正确;中央苏区只是建立一些盐厂而非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农业的发展状态,排除C项;中央苏区调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表是阿瑟·汤·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一书中记载的“1927到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收入情况表"。据表推知,国民政府()A.扩大了国内市场交流 B.“改订新约”利于民族经济发展C.稳定了工业发展秩序 D.经济建设运动遭遇经济危机冲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931年呈现增长的趋势,1931—1937年有些年份虽有下滑,但整体上看,关税收入有所上升,反映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推行改订新约运动,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1927-1937年处于十年内战时期,不利于国内市场交流的扩大,排除A项;稳定了工业发展秩序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经济建设运动遭遇经济危机冲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二十世纪60年代,商业贸易领域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商务文件;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通过网络采购,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这反映了()A.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 B.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C.经济发展方式突破时空障碍、实现多元化 D.电子商务导致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通过网络采购,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突破时空障碍、实现多元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2.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据材料判断,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A.致力于巩固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B.重在建立与世界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C.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核心作用 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服务[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经济建设成就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外交政策等,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服务,D项正确;材料并未分析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排除A项;建立与世界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非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世界和平与中国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我国推行计划免疫,注射疫苗有效控制很多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材料推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A.着力构建完善的防疫体制机制 B.重视培养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C.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 D.加强社会生活中公共卫生监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等承担了传染病防治工作,A项正确;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重视培养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表述片面,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社会生活公共卫生监督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0年6月,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与授时服务。2022年,美国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一次性成功发射50多颗卫星,涉足全球军事、经济等领域的通讯服务。据此判断,新一轮科技革命()A.使人类以系统、综合视野认识世界变化 B.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C.影响了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的重塑 D.实现了世界大国开发太空的技术合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与授时服务。”“50多颗卫星,涉足全球军事、经济等领域的通讯服务。”可以得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了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的重塑,C项正确;虽然材料中发射的卫星涉及到军事、经济、精确定位与授时服务等,但是也不能等同于人类就可以以系统、综合的视野认识世界变化,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实现了“世界大国开发太空的技术合作”,排除D项。故选C项。15.法学家是古罗马专为司法解释而生的群体,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并如果、那么等词汇组织逻辑语言,以此认定司法中控辨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使罗马法更具法律的思维和内涵。这说明罗马法()A.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重视法律的可操作性C.旨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D.终审权被法学家掌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并如果、那么等词汇组织逻辑语言,以此认定司法中控辨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可见,罗马法注重现实生活的效用,法律具有可操作性,B项正确;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A项;罗马法旨在保护上层统治者的利益而非底层群众利益,排除C项;终审权被法学家掌握,与史实相悖,且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6.世界法律体系分为普通法系和民法系。普通法系以英国法律为代表,由习惯法形成的普通法、法官制定的衡平法、以及由国王和议会正式颁布的制定法(又称成文法)组成;以普通法为据,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大宪章》和《权利法案》先后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英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据材料推知,普通法系的特点是()A.法官审判遵循先例的原则 B.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律地位C.突出私人权利平等的原则 D.以教会法规为审判的依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普通法系的制定是研究先代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A项正确;普通法系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律地位,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普通法系的突出私人权利平等的原则,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普通法系以教会法规为审判的依据,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7.1545年开始,天主教会召开了持续数年的天特会议,明确:每项教会法令的制定,都需要有相关改革的法令;并于1567年废除赎罪券。但决议在教义、版本、仪式上仍保持原制度不变。这表明()A.天主教会解除对人的束缚 B.天主教会重视保护虔诚的信仰C.天主教会与新教达成和解 D.天主教会抗衡宗教改革的冲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每项教会法令的制定,都需要有相关改革的法令;并于1567年废除赎罪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更好的发展教会势力,教会通过一些法令,缓和矛盾,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解除对人的束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重视保护虔诚的信仰,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8.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传播启蒙思想,伏尔泰、卢梭的学说被欧洲各国普遍接受;拿破仑战争后,在重构欧洲政治文化时,欧洲各国普遍的政治诉求是()A.强调政治版图以民族国家划分 B.强调建立主权国家的必要性C.强调民主、独立、自由、法治 D.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主张宗教上的无神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政治上的民主政体、经济上的自由放任。C项正确;政治版图以民族国家划分与启蒙运动的主张无关,排除A项;建立主权国家的必要性与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无关,排除B项;启蒙运动的主张个人利益第一,排除D项。故选C项。19.1813年开始,英国每年支出超过10万卢比投入对印度人的教育,兴办学校、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同时,英国人还将代议制、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时,提出争取为受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分享政府权利,之后发展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据此推知,印度上层精英()A.借助西方制度和文化意识反抗殖民统治 B.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忠实代理人C.旨在推动印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致力于将西方文化与印度传统文化融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度上层精英得益于英国在印度推行的教育,而这些印度精英利用学来的西方制度文化等来作为武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A项正确;印度上层精英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忠实代理人,与题干相悖,排除B项;印度上层精英旨在推动印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表述片面,排除C项;印度上层精英致力于将西方文化与印度传统文化融合,在题干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20.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几乎没有人认为煤烟对健康和环境有害;19世纪末,工业发展带来城市天空越来越浓的烟雾、酸雨,医生将呼吸道疾病的健康危害归咎于烟尘,人们开始认识到:"影响全球和区域环境的问题,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的国家"。这表明人类()A.对工业文明支配自然态度的认识 B.环境价值观从无视变为重视自然C.肯定破坏自然带来经济发展成效 D.认识工业文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人类对煤烟对健康和环境有害认识的变化,其说明人类环境价值观从无视变为重视自然,B项正确;对工业文明支配自然态度的认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类对破坏自然带来经济发展成效持肯定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工业文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B项。21.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拥有年产5万台履带式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平时以制造拖拉机等机械装备为主,战时承担国防工业制造坦克的任务,成为坦克制造基地。材料说明苏联工业化()A.重视基础工业发展与国防之需相结合 B.强调企业自主经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C.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排斥市场经济 D.为保障工业资源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平时以制造拖拉机等机械装备为主,战时承担国防工业制造坦克的任务,说明苏联的工业化重视基础工业发展与国防之需相结合,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企业自主经营,排除B项;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排斥市场经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业集体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2.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是制定公平市场竞争规则并提供其运转的保障,当良性市场确立起来,自由市场将把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这一观点得到经济界的广泛认同。这反映当时美国经济界()A.自由放任主义呼声渐高 B.认可市场的主导作用C.呼吁政府加强经济干预 D.成功转向新自由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弗里德曼把政府定位为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B项正确;弗里德曼肯定政府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这与自由放任主义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并不是呼吁政府加强经济干预,排除C项;材料反映经济界广泛认同弗里德曼的观点,并没有体现美国经济界成功转向新自由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23.1955年,联合国颁布《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区讲步的报告》,假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一致,合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共同为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而努力。据材料判断,联合国对基层社会治理强调()A.沿袭地方自治的传统、接受居民监督 B.引入市场化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率C.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D.协调慈善团体、负责社会救济的分配[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专门颁布文件,倡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合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等,反映出联合国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联合国对基层社会治理强调沿袭地方自治的传统,排除A项;引入市场化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协调慈善团体、负责社会救济的分配与“社会居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4.图1是关于二十世纪4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美国、西欧、日本发展的漫画,漫画反映()A.西欧崛起挑战美国霸权 B.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C.加强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末,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而日本和西欧则忙于战争的恢复,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和西欧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D项正确;西欧崛起挑战美国霸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排除B项;加强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考生必答。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答。二、必考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共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5.材料唐末,坊市制度逐渐解体,随着北宋都城汴梁人口渐增,繁华都市的市民阶层满望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宋初,杂剧艺人们以讲段子、抖包袱为生产后来逐渐发展为讲故事。他们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家长里短、因果报应、市井八卦搬上舞台,无意间使杂剧成为宋代百戏之首。杂剧艺人们在瓦舍勾栏中相互竞技,形成分工明确的"角色"制度,他们将音乐融入剧情中,逐渐形成二段式的演出模式,杂剧艺术形式日转成熟,请康之难后,停随大挑民间艺人搬转南下,宋代杂剧开始出现南北分流。南下的杂剧艺人融合南方地区的歌谣唱腔,形成一种全新的戏曲形式——永嘉杂剧,它保留了宋杂剧大量科白与谈谐的表演,还揉入当地唱腔,逐渐发展为南宋杂剧表演的主流形态。同一时期,北方杂剧艺人更多地继承了宋代杂剧的表演传统,大母宣扬自己是正宗表演,意欲通过标榜正宗的方式与南方同行竞争,元朝,形成以北为荨、以南为卑的态势,对南方持续性的地域歧视;当时北方艺人将"院本"与北方诸宫调结合,演化成为中国戏曲的雏形——元杂剧。永嘉杂剧则以"南戏"冠名,被元杂剧盖过风头。——摘编自刘志斌《庙堂与江湖的互动————“戏曲”为什么诞生在宋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至元朝杂剧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杂剧艺术的积极影响。[答案](1)原因:坊市制度解体,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世俗文化兴起;北宋杂剧艺人以通俗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表演为杂剧发展奠定社会基础;杂剧艺人擅于吸纳、融合地方文化特色,使杂剧艺术形式持续创新;宋室南迁,杂剧流派多元化,增强杂剧的生命力;元朝北尊南卑的政策,使杂刷出现朝野之分,以北方杂剧为基调的元杂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主流。(2)积极影响: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成为宋代百戏之首;推动杂剧艺术形式走向成熟;不断创新内容和表演形式,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基。[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唐末,坊市制度逐渐解体,随着北宋都城汴梁人口渐增,繁华都市的市民阶层满望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宋初,杂剧艺人们以讲段子、抖包袱为生产后来逐渐发展为讲故事。”,可以归纳为坊市制度解体,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世俗文化兴起;根据材料“宋初,杂剧艺人们以讲段子、抖包袱为生产后来逐渐发展为讲故事。”,可以归纳为北宋杂剧艺人以通俗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表演为杂剧发展奠定社会基础;根据材料“杂剧艺人们在瓦舍勾栏中相互竞技,形成分工明确的“角色”制度,他们将音乐融入剧情中,逐渐形成二段式的演出模式,杂剧艺术形式日转成熟,”,可以归纳为杂剧艺人擅于吸纳、融合地方文化特色,使杂剧艺术形式持续创新;根据材料“请康之难后,停随大挑民间艺人搬转南下,宋代杂剧开始出现南北分流。南下的杂剧艺人融合南方地区的歌谣唱腔,形成一种全新的戏曲形式——永嘉杂剧,”,可以归纳为宋室南迁,杂剧流派多元化,增强杂剧的生命力;根据材料“元朝,形成以北为荨、以南为卑的态势,对南方持续性的地域歧视;当时北方艺人将"院本"与北方诸宫调结合,演化成为中国戏曲的雏形——元杂剧。”,可以归纳为元朝北尊南卑的政策,使杂刷出现朝野之分,以北方杂剧为基调的元杂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主流。(2)积极影响:可从满足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推动艺术发展、丰富艺术形式等方面做答,具体可以阐述为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成为宋代百戏之首;推动杂剧艺术形式走向成熟;不断创新内容和表演形式,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基。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海关总署公布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简表(单位:万亿元)——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为确保外贸保持稳定发展,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15条具体政策措施稳外贸。——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同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答案](1)特点:外贸总额大,创历史新高;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呈增长态势;主要外贸伙伴保持稳定,但美国下降为中国第三大外贸伙伴;中国与主要外贸伙伴的贸易总额接近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在主要外贸伙伴中,中国对美国外贸顺差最大,仅对日本为外贸逆差。(2)有利因素:国家稳增长、保外贸等政策的扶持;国内市场广阔,社会稳定,生产动力足,经济发展韧劲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持稳定的外贸增长;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出口总额”位居第一位,可归纳为外贸总额大,创历史新高;根据材料“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与2020年比较可见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呈增长态势;通过图示与中国进行的贸易的国家或地区稳定,可以归纳为主要外贸伙伴保持稳定,但美国下降为中国第三大外贸伙伴;根据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可以看出中国与主要外贸伙伴的贸易总额接近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通过中国外贸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额进行比较可见,在主要外贸伙伴中,中国对美国外贸顺差最大,仅对日本为外贸逆差。(2)有利因素:根据材料“为确保外贸保持稳定发展,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15条具体政策措施稳外贸”,可以归纳为国家稳增长、保外贸等政策的扶持;结合所学还可从国内市场、社会、生产力、国家政策和国际全球化等角度分析,具体可以阐述为国内市场广阔,社会稳定,生产动力足,经济发展韧劲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持稳定的外贸增长;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之间有着严密而清晰的逻辑联系。以新航路开辟(史实)和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结论)为例,闲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标题:开辟新航路——发现了"世界"。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的商品运往各地销售,赚取利润。结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维形开始出现。借鉴材料案例,请从表中所列的四组史实与结论中任选一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自拟标题,阐释各自的逻辑联系。(要求:史实运用准确,逻辑联系阐释清晰,语言表述简洁明晰。)[答案][示例]组别①:标题: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阐释:伯利克里改革期间,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通过公民大会,由公民商定城邦重大事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公民发放观赏戏剧的“观剧津贴”。结论:上述现象证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组别②:标题:走向世界的工厂和市场。阐释;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品以价廉物美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为工厂生产掠取来自世界各地原料。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加快交通速度和运输容量,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紧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非、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组别③:标题:启蒙思想与美国1787年宪法。阐释:美国建国者们在继承西方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思想学说,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分权与制衡”原则,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下行使政府权力: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这部宪法诞生时,没有明文废除奴隶制,每个人的法律地位高低由财产的多寡决定,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等。结论:在启蒙思想理论指导下,1787年美国宪法明确了国家权力结构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白人有产者的民主权利,但是,保留奴隶制、实行种族歧视,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美国实行民主政治的道路曲折又漫长。组别④:标题:列强侵略加剧与国家出路的探索。阐释(任答2点,8分):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列强掀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的瓜分狂潮;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有了充足资金;开放长江中游城市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救亡图存、探索国家出路成为时代重任,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强学会等活动,传播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光绪帝颁布诏书,实行维新变法。结论:面对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成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政治上探索中国自救道路的开始。[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需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首先,学生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一个比较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根据组别②确定论题为“走向世界的工厂和市场”,论证过程一定要参考材料中给到的一个范例,阐释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生可选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急需开拓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交通工具如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加快交通速度和运输容量,使各地联系越来越紧密,也更为快捷;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美地区的入侵,这些地区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史实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一定要紧扣论题,史论结合;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三、选考题(第28、29、30题,每题15分。请考生在三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该大题的第一小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究成下列要求。材料明嘉靖时期,赋役名目繁多且赋税征收"或分时而征,或分额而征",从而使"上不胜其头绪之烦琐,下不胜其追呼之杂沓"。庞尚鹏任浙江巡按后,在余姚、平湖两县进行赋役改革试点。庞尚鹏将各种赋役统为一条,改力役为征银;又将丁户分为二等,有田之丁所缴银两适当增加,无田之丁逐渐避减,"使于均平之中,曲寓存恤之意";另外,“计郡县岁货几何”,以行政费用形式按丁征收,这一改革方案奏请中央政府后得到批准,在浙江会省推行。据载。浙江赋役改革前,农民毫无种田的积极性,致"田贱难售";而改革之后,则“田贵三倍”。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高度评价庞尚鹏,称"(浙江)民至今得保有田庐妇子者,皆庞公赐也。"——节编自《论明代中期著名经济改革家庞尚鹏》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政府在浙江推行赋役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庞尚鹏改革产生的积极作用。[答案](1)原因:明赋役征收名目繁多,方式不统一;财税体制紊乱,明政府希望通过浙江改革探索解决方案:庞尚鹏改革方案适应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加强的趋势;明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明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改革缓解统治危机;财政危机加剧,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白银货币化进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次改革为后来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积累经验;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缓解了明的统治危机;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赋役名目繁多且赋税征收“或分时而征,或分额而征”,”,可以归纳为明赋役征收名目繁多,方式不统一;根据材料“上不胜其头绪之烦琐,下不胜其追呼之杂沓。庞尚鹏任浙江巡按后,在余姚、平湖两县进行赋役改革试点。”,可以归纳为财税体制紊乱,明政府希望通过浙江改革探索解决方案;根据材料“庞尚鹏将各种赋役统为一条,改力役为征银”、“而改革之后,则“田贵三倍”。”,可以归纳为庞尚鹏改革方案适应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加强的趋势;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稳定政治、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答,具体可以阐述为明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明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改革缓解统治危机;财政危机加剧,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积极作用:可从提高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稳定统治秩序等方面做答,具体可以阐述为有利于推动白银货币化进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次改革为后来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积累经验;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缓解了明的统治危机;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陆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逐步削弱英国对地中海的控制,英国海军部考虑英军在地中海的兵力处于弱势,提出放弃东地中海、集中兵力固守直布罗陀海峡的建议,丘吉尔坚决反对放弃东非、埃及等地。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本土直接遭到战争威胁,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仍不断将武器、装备和兵力调配到地中海各据点,进行争夺地中海制海权的战斗。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7月,英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垮台。丘吉尔主张以地中海地区为依托,从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北上进攻德国本土,以确保英国“战后在中欧建立有利的力量对比",造到美苏激烈反对,直至战争结束,-英国的地中海战略计划仍未得到全部实施.——节编自《二战时期英国实施地中海战略的原因探究》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英国推行地中海战略的主要意图。(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地中海战略未能得到全部实施的原因。[答案](1)意图:战争初期,保障英国与其东方殖民地的联系,确保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安全:加强对北非和巴尔干地区的控制,形成牵制、攻击德国南翼战线;攻击和破坏德、意轴心国的海上运输线。战争后期,试图加强英国对地中海地区的控制,确保其在地中海区域的势力范围;构建遏制苏联西扩的战略屏障。(2)原因:英国遭到战争重创,实力衰落;美苏的反对;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英国海外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