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由来 11.2项目特点 31.3评价工作过程 31.4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 51.5相关情况判定 51.6报告书主要结论 7第二章总则 82.1编制依据 82.1.1国家法律法规 82.1.2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92.1.3相关技术规范 102.1.4相关区域规划 102.1.5项目文件及技术资料 11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22.2.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122.2.2环境质量标准 132.2.3污染物排放标准 152.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62.3.1评价工作等级 162.3.2评价重点 192.3.3评价范围 192.4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 212.5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22.5.1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22.5.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332.5.3相关环保规划符合性分析 36第三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33.1建设项目概况 433.1.1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433.1.2管道平面布置及走向 443.1.3登陆点地理位置 523.1.4管道工程设计 533.1.5施工方案 5323.2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713.3污染物源强核算 723.3.1已完工部分管道污染源强核算 723.3.2未完工部分管道污染源强核算 76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0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04.1.1地理位置及周边概况 804.1.2气象 824.1.3海域水文 834.1.4工程地质 944.1.5地震 994.1.6本项目区域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情况 99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04.2.1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概况 1004.2.2陆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概况 1424.2.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24.2.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44.3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145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75.1水文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1475.2已完工部分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475.2.1大气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475.2.2水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485.2.3声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495.2.4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505.2.5生态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515.2.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保问题 1515.3未完工管道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1525.3.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525.3.2水环境影响分析 1535.3.3声环境影响分析 1545.3.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1555.3.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565.4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1575.5本项目对附近海底管道的影响分析 1575.6本项目对海塘的影响分析 1575.7环境风险影响预测与评价 1575.7.1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1585.7.2风险识别 15835.7.3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1625.7.4环境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1645.7.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69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171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716.1.1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716.1.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726.1.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736.1.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746.1.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746.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756.3生态用海方案环境可行性分析 1756.3.1岸线利用 1756.3.2用海布局 1766.3.3可行性分析 1776.4项目环境可行性综合论证分析 1776.4.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88号)审批原则相符性分析 1776.4.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四性五不批”相符性分析 1796.4.3环境可行性论证结果 1816.5污染防治措施汇总及投资估算 1826.5.1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1826.5.2环保投资估算 184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867.1环境正效益分析 1867.2环境负效益分析 186第八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888.1环境管理 1888.1.1环境管理体系 1888.1.2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能 1888.1.3环境风险管理 1898.1.4污染物排放清单 1908.2环境监测计划 1938.3总量控制 194第九章综合结论 1959.1基本结论 1959.1.1项目建设概况 195 49.1.2环境质量现状 1959.1.3影响结论 1989.1.4环境保护措施 2009.1.5公众参与结论 2039.1.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039.1.7生态用海方案环境可行性结论 2039.2建议 2039.3综合结论 204 1第一章概述1.1项目由来针对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高、能源效率低、污染排放大的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强力推进能源革命、倡导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浙江省为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油气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燃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制定了《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省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全省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377万吨标准煤左右(均为非化石能源能源自给率提高到15%左右。全省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37亿千瓦左右,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15亿立方米左右。全省能源储备体系足高质量供应需求。电力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12430万千瓦的为进一步巩固《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果,《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持续实施煤改气工程,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推动石化行业天然气供热替代。根据目前兴中油库提供的小时设计流量6800Nm³/h测算,一年可以消耗近5000万m3天然气,可以替代29500t标准煤,可以有效减少170tSO2,45tCO,114tNOx,岙山岛通天然气对周边环境有重要改善作用。因此,舟山市蓝焰燃气有限公司拟在岙山岛和长峙岛之间穿越岙山港海域建设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并于2019年8月委托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岙山岛-长峙岛海底岩石进行了勘察;同年12月企业委托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编制了《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海底定向钻路由规划选址方案》,该方案于2020年1月2号召开并通过选址论证会(详见附件32020年5月企业委托浙江润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2目取得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的批复(详见附件42021年3月17日取得浙江省林业局占用林地批准书(详见附件5);2021年3月24日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详见附件6);2021年6月10日该项目取得海域使用申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于2021年7月1日开工建设,海域段已于2021年8月15日施工完毕,目前陆域段已停止施工。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为天然气中压A管道工程,根据2018采用定向钻的方式从体育公园下部穿越至公园西南角围墙外,再向南定向钻穿越岙山海域至兴中油库东北角,沿山脊敷设至兴中油库东南角围墙,设计线路全长3.8km,其中海域穿越长度约1.2km,设计压力为0.4兆帕。2021年,因设计调整,本项目路由进行局部调整,管道自舟山长峙岛桃园路与叠翠路交叉口,向西南穿越岙山海域至兴中油库东北角,沿已建道路敷设一段后上山,沿山脊敷设至岙山岛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围墙边泄洪沟处,全长约3.6km,其中穿越海域段长度约783m,陆域段2817m,不涉及站场和检修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为城市(镇)管网,管道设计压力为0.4兆帕,为1.6兆帕以下的天然气管道,因此陆域段环评可豁免;海域段属第五十四“海洋工程”类中的“海底隧道、管道、电(光)缆工程”,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本项目穿越了海洋生态红线自然岸线,因此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建设单位特委托浙江舟环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相关技术资料,开展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完成《岙山兴中石油市生态环境局在舟山临城主持召开了该报告的评审会,会后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将报批稿上报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审批。 32022年10月8日,海洋与渔业局对本项目跨海段立案调查,2022年10月并处罚款人民币捌万元整”的行政处罚。1.2项目特点长峙岛段及跨海穿越段已完工,岙山岛段属于停工阶段。管道设计压力0.4MPa,设计气化天然气输量6800Nm3/h。管道材质采取PE管和无缝钢管。(2)本项目陆域岙山岛段采取开挖埋设和架空施工工艺;陆域长峙岛段和跨海穿越段采取定向钻牵引施工工艺,不会对岸线自然属性、地形地貌及景观造成影响;(3)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均按要求进行有效的治理或综合利用,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使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4)营运期不产生污染物。1.3评价工作过程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并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作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预测评价阶段和分析论证阶段,评价工作过程见图1.3-1。第一阶段:(1)舟山市蓝焰燃气有限公司委托浙江舟环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成立了本项目环评小组。项目组仔细研究了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组织项目成员赴本项目界址及周边进行了实地踏勘;同时收集了区域自然环境、环境现状监测等资料,进行了环评初步分析。4第二阶段:(1)2022年7月,我公司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海域水质、生态等质量现状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及分析。2022年08月11日委托浙江伊渼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拟建地周边声环境进行了监测。(2)收集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资料包括自然环境、周围环境概况等,完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完成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4)2022年04月18日~2022年5月05日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第三阶段:(1)根据工程分析,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完成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等章节的撰写。(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要求,完成相应章节撰写。(3)按照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要求,形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送5第阶段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第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二阶段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第三阶段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图1.5-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根据项目特点,本次环评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如下:(1)本项目建设相关规划及“三线一单”准入符合性分析;(2)天然气泄漏及泄漏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对大气环境的影响;(3)施工期对生态红线的影响;(4)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1.5相关情况判定本项目的审批原则和要求符合性判定情况详见表1.5-1。 6表1.5-1审批原则和要求符合性判定表号审批原则和要求可行性分析合性1是否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本项目为管道工程,其中跨海穿越段施工采取定向钻牵引,将天然气管道铺设于海底泥面以下约10m,不会对港口航运区基本功能造成影响,不改变海域空间,不会对功能区水动力条件和泥沙冲淤环境造成影响,满足定海港口航运区的海域使用管理要求及功能定位。符合2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的要求根据《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0.07本项目跨海穿越段所在海域属于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陆域段所在区域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部分)和风景用自然岸线,仅穿越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中的长峙岛岸线和岙山岛岸线,不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海岸原始景观,不改变岸线的原生生态功能,满足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本项目为管道工程,不属于工业项目,营运期不产生污染物,能满足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本项目为管道工程,营运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电源,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管道工程,不属于工业项目,符合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的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效率要求,符合其准符合3排放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建设单位按照本环评及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对各类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措施后,本项目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符合4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土空间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舟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尚未颁布,本项目路由规划选址已经论证(详见附件3且已取得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详见附件4)和海域使用权符合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第29号令《国符合 7省产业政策等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要求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第七类中的“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本项目已经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2018-330902-57-02-082151-000进行备案。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5环境风险防范本项目在营运过程中,高度重视天然气泄漏事故的防范和应急体系的建设,提高天然气泄漏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项目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符合6公众参与建设单位按照要求,在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环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附近居民及相关单位的意见。符合1.6报告书主要结论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为天然气中压A管道工程,起点位于舟山长峙岛桃园路与叠翠路交叉口,向西南穿越岙山海域至兴中油库东北角,沿已建道路敷设一段后上山,沿山脊敷设至岙山岛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不涉及站场和检修阀。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本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地保障岙山的天然气供应,代替岙山岛油品储运基地煤碳、油的使用,大大改善城市的燃料结构,有利于减少SO2、烟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改善岙山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在采取各项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后,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也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能够有效控制,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原则;在采取相应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8第二章总则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5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28日修正;(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17年11月4日修正;(14)《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8年3月(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修订,2017年10月1(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2020年1月1日施行);(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1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9(20)《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1)《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2018年6月27日;(22)《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23)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2014年12月30日;(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年3月19日;(26)关于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浙江省实施细则》的通知,浙长江办[2022]6号,(27)《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实施。2.1.2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根据2020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2)《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根据2017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3)《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4)《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根据2017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5)《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根据2020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6)《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388号令,2021 年2月10日修正;(7)《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等关于印发<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8)《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根据2020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9)《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2年5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2022年8月1日起施行)。(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8)《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0)《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1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1)《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2018年9月修订(2)《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浙海渔规[2017]14号);(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2013年6月(5)《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年);(6)《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年6月 (7)《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7年4月(8)《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2017年9月(9)《关于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复函》,浙环函[2016]200号;(10)《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舟政发[1997]85号;(1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批复》(浙政函[2020]41号,2020.5.14);(12)《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20]7号,2020.5.29);(13)《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发布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浙环函[2020]146号,2020.7.3);(14)《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15)《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16)《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修编>的批复》,舟政函[2022]89号。2.1.5项目文件及技术资料(1)《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浙江润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11月;(2)《关于舟山市蓝焰燃气有限公司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海域使用申请的批复》,舟山市人民政府舟政海审[2021]2号,2021年6月(3)《岙山岛-长峙岛海底定向钻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浙江山川有色勘察(4)《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海底定向钻路由规划选址方案》,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2020年2月;(5)《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城分局专题会议纪要》;(6)项目基本信息表;(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2.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通过对工程海域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沿线的环境特征,列出工程行为与环境要素矩阵,进行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的直观结果详见表2.2-1。表2.2-1管道施工期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矩阵工程阶段环境要素施工期生态环境-2S水质环境-1S沉积物环境/水动力冲淤环境/声环境-1S大气环境-1S2、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因子确定依据环境要素筛选结果,本次评价因子筛选主要从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风险等几个方面进行,筛选结果见表2.2-2。表2.2-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评价潮位、流向、流速、泥沙影响评价/海域水环境现状评价温度、盐度、SS、pH、DO、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Cu、Zn、Pb、Cd、Cr、Hg和As影响评价COD、SS、NH3-N沉积物环境现状评价有机碳、石油类、硫化物、Cu、Pb、Zn、Cd、Cr、Hg、As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影响评价/渔业资源现状评价鱼卵、仔稚鱼、成鱼影响评价/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伴生事故等环境风险大气环境现状评价SO2、NO2、PM10、PM2.5、CO、O3影响评价/ 现状评价LAeq影响评价/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划分为二类功能区,基本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具体评价标准值见表2.2-3。表2.2-3环境空气质量执行标准序污染因子平均时间浓度限值单位1SO2年平均μg/m3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5002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3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4O3日最大8小时平均μg/m31小时平均2005PM10年平均24小时平均6PM2.5年平均24小时平均2、海域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关于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复函》(浙环函[2016]200号),本项目跨越海域所在区域为岙山岛和长峙岛之间的岙山港海域,属于舟山本岛四类区(编号ZSD10Ⅳ),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具体指标见表2.2-4。表2.2-4《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四类标准评价项目参数值单位pH6.8-8.8无量纲DO>3mg/LCOD≤5无机氮≤0.50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150活性磷酸盐≤0.045石油类≤0.50汞≤0.0005镉≤0.010铅≤0.050总铬≤0.50砷≤0.050铜≤0.050锌≤0.503、海域沉积物质量标准根据《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分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第三类标准,具体指标详见表2.2-5。表2.2-5《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序号评价项目第三类1有机碳(×10-2)≤4.02-6)≤600.03石油类(×10-6)≤1500.04重金属铜(×10-6)≤200.0铅(×10-6)≤250.0锌(×10-6)≤600.0隔(×10-6)≤5.00铬(×10-6)≤270.04、生物体质量标准鱼类、甲壳类体内铜、铅、镉、锌、汞等指标执行《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的标准,鱼类体内砷和石油烃及甲壳类体内石油烃指标执甲壳类体内铬指标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具体评价标准详见表2.2-6。表2.2-6鱼类、甲壳类生物质量标准(湿重,mg/kg)生物类别铜≤铅≤镉≤锌≤铬≤汞≤砷≤石油烃≤鱼类202.0402.0202.02.02.0/205、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舟山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8年1月),长峙岛段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岙山岛段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2.2-7。表2.2-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d类别昼间夜间452.2.3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扬尘、焊接烟尘和焊缝防腐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2.2-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序号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1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2非甲烷总烃5.0mg/m32、废水排放标准施工期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标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区设置临时移动厕所,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临时厕所化粪池预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经小干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外排。详见表2.2-9、2.2-10。表2.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指标项目冲厕、车辆冲洗建筑施工pH6.0-9.06.0-9.030臭无不快感无不快感浊度(NTU)≤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氨氮/(mg/L)≤5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5铁/(mg/L)≤- 锰/(mg/L)≤-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2000)a1000(2000)a溶解氧(mg/L)≥2.02.0总氯/(mg/L)≤1.0(出厂2.0(管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a括号内指标值为沿海及本地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含量较高的区域的指标。b用于城市绿化时,不应超过2.5mg/L。c大肠埃希氏菌不应检出。表2.2-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染物B等级单位污染物B等级单位CODCrmg/LNH3-N5mg/LBOD5mg/LpH6-9无量纲mg/L动植物油1mg/L总磷(以P计)mg/L///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噪声限值详见表2.2-11。表2.2-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单位:dB(A)昼间夜间4、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2.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HJ2.2-2018、HJ2.3-2018、HJ2.4-2021、HJ19-2022、HJ610-2016、HJ169-2018、HJ964-2018、GB/T19485-2014中有关环评工作等级划分规则,确定本评价等级,并根据项目特性,确定评价重点。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管道焊接产生的烟尘及焊缝防腐过程中产生废气,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2、地表水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地表水环境影响仅为施工期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标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临时厕所化粪池预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经小干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3、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陆域段属于城市天然气管线,可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海域段属于“海底隧道、管道、电(光)缆工程”,属于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4、土壤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本项目属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的“其他”,属于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5、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长峙岛段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岙山岛段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声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22本项目涉及海洋生态红线,因此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按二级评价。7、其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跨海穿越段施工采取定向钻牵引,将天然气管道铺设于海底泥面以下约10m,不会对海域水文动力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资源环境、海洋地形地貌 与冲淤环境造成影响,海域段距离为783m,低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沉积物环境、生物资源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评价等级均按3级评价。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1)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C.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Q=q1/Q1+q2/Q2+······+qn/Qn(C.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输送的介质为净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96%以上按照两个截断阀室(本项目不设截断阀室,长峙岛段现有天然气管道连接处和兴中油库内设有球阀)之间管段(约3.8km)危险物质天然气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甲烷的临界量执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中甲烷的临界量表2.3-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序号名称最大存储量(t)临界量(t)该危险物质q/Q值10.810.08注:0.4MPa时,天然气密度为2.86kg/m3按照上表结果,计算结果为Q<1。(2)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级划分如表2.3-2。表2.3-2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根据上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 则,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环境条件,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对项目施工期的生态、噪声、环境空气、水环境影响及营运期的环境风险等进行预测评价,提出减小环境负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环保计划的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本次评价的重点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及营运期风险影响评价,对生态红线的影响分析,以及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施工期对长峙岛段陆域部分管道两侧及出、入土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居民区的噪声、大气影响;(2)项目施工期生态和水环境影响的影响;(3)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红线的影响;(4)营运期间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以及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方(5)施工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1、海域评价范围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确定本次海(1)海洋水文动力的3级评价范围应满足“垂向(垂直于工程所在海区中心点潮流主流向)距离一般不小于2km;纵向(潮流主流向)距离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2)海洋水质评价范围“应能覆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所及区域,并能充分满足水质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要求”;(3)海洋沉积物评价范围应满足:依据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设计环境现状的调查评价范围时,应将建设项目可能影响海洋沉积物的区域包括在内,即调查评价范围应能覆盖受影响区域,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应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保持一致;(4)地形地貌与冲淤评价范围应覆盖工程可能的环境影响范围; (5)海洋生态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被评价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确定。2级评价项目,以主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查和评价范围,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5km~6km。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建设规模,以及所在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敏感目标情况,确定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长20km,宽8km矩形,评价范围控制点坐标详见表2.3-3。表2.3-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控制点坐标序号坐标东经北纬1122°4'15.56"30°0'39.94"2122°2'30.21"29°58'21.38"3122°13'31.68"29°52'37.75"4122°16'21.69"29°56'36.17"2、陆域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三级评价不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管道焊接产生的烟尘及焊缝防腐过程中产生废气,周围敏感目标主要为长峙岛段两侧及登陆点周边居民,因此环评确定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长峙岛段两侧500m及施工场地边界外各500m范围内。(2)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陆域段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22)中的生态敏感区,评价范围以线路中心线向两侧外延300m范围内。(3)声环境评价范围长峙岛段两侧200m及施工场地边界外各200m范围内。(4)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简单分析不需设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2.4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实地现场调查和勘察,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4-1和图2.4-1。表2.4-1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类别保护UTM坐标/m保护对象环境功能区相对本项位相对定向钻工作井距离/m相对管道开挖埋设距离/m相对本项目登陆点距离/mXY大气环境丹枫社区419332.533316527居民环境空气二类区N、E育华学校418949.513316400学校W430710岙山村418703.493314940居民搬环境空气二类区W、NW200声环境丹枫社区419332.533316527居民类N、E岙山村418703.493314940居民搬声环境3类W、NW200海底管道供水管道418910.353315183管道/W//44输油管道419674.483315572管道/E//423 丹枫社区丹枫社区育华学校大气评价范围已建供水管道本项目已建输油管道岙山村(已搬迁)图2.4-1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2.5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舟山市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135个。其中陆域优先保护单元41个,陆域重点管控单元66个,陆域一般管控单元28个;海洋环境管控单元87个,其中海洋优先保护单元28个,海洋重点管控单元42个,海洋一般管控单元17个。 基于区域发展格局特征、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风险管控要求,建立了市级总体、单元类别、环境管控单元不同层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根据《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0.07本项目所在海域属于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为ZH33090020035陆域段所在区域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为ZH33090220059)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为ZH33090220084具体管控要求如下:(1)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ZH33090020035)①空间布局约束禁止在港区、锚地、航道、通航密集区以及公布的航路内进行与航运无关、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严禁在规划港口航运区内建设其他永久性设施。加强舟山港港口综合治理,减少对周边功能区环境影响。维护和改善港口航运区原有的水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②污染物排放管控/③环境风险防控/④资源开发效率要求/(2)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ZH33090220059)①空间布局约束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现有三类工业项目改建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现有三类工业项目搬迁关闭。禁止新建涉及一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等环境健康风险较大的二类工业项目。除工业功能区(小微园区、工建,不得增加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规定。推进城镇绿廊建设,建立城镇生态空间与区域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②污染物排放管控 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水收集管网范围内,禁止新建除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外的入河(或湖或海)排污口,现有的入河(或湖或海)排污口应限期拆除,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必须单独设置排污口的除外。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加快完善城乡污水管网,加强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推进生活小区“零直排”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③环境风险防控合理布局工业、商业、居住、科教等功能区块,严格控制噪声、恶臭、油烟等污染排放较大的建设项目布局。④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节水产品推广普及,限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ZH33090220084)①空间布局约束除经批准专门用于三类工业集聚的开发区(工业区)外,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造。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离带。②污染物排放管控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二类、三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要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加快落实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③环境风险防控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强化工业集聚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和正常运行监管,加强重点环境风险管控企业应急预案制定,建立常态化的企业隐患排查整治监管机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④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水型工业园区建设,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要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不属于工业项目,海域施工采用定向钻的施工工艺,不会妨碍航行安全,不会对港口航运区原有的水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产生影项目的建设能减少岙山岛油品储运基地供热系统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周边环境,满足各管控单元的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满足各管控单元的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足各管控单元的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因此符合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2、《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本项目位于定海港口航运海域使用管理要求:重点保障港口用海、航道和锚地,在不影响港口航运基本功能前提下,兼容工业用海、城镇建设用海、旅游娱乐用海、跨海桥梁用海和区海洋环境动态监测。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应减少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的质质量执行不劣于第四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本项目海域施工采取定向钻牵引,将污水管道铺设于海底泥面以下约10m,不会对港口航运基本功能造成影响,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不影响其他用海活动,充分的利用了海域空间,不会对功能区水动力条件、泥沙冲淤环境、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造成影响;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会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会直接排海,对功能区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影响很小,可以维持 功能区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现有水平。不会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3、近岸海域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海域属于舟山环岛四类区(编号ZSD10Ⅳ),主要使用功能为港口开发、临港工业,水质保护目标为第四类海水水质。4、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为二类功能区。5、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舟山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8年1月长峙岛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海域段位置图2.5-1a舟山市区海域环境管控单元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岙山岛段路由长峙岛段路由跨海段路由图2.5-1b舟山市区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海域段位置图2.5-2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海域段位置图图2.5-3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示意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所在位置图2.5-4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示意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所在位置图2.5-5舟山市城市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新城) 2.5.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全省海岛分类保护体系将海岛划分为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2个一级类,本项目登陆点分别位于长峙岛和岙山岛,均为有居民海岛。根据海岛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居民海岛按整岛主导功能定位分为综合利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清洁能源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科教岛、海洋生态岛等8类。长峙岛的保护和管理要求为:严格限制改变或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岸线的自然属性和景观。保证科学研究实验区用海需求,严格限制非实验区的用海需求,禁止损害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活动,保护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岙山岛的保护和管理要求为:严格限制改变或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的开发建设活动;可兼顾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需求。制定完善船舶溢油事故等海洋污染应急预案,加强船舶溢油事故、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故等监测观测、应急救助设施建设,保护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会改变岸线的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无废水排放,施工期及营运期无船舶,营运期加强天然气泄漏监测,与《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的保护和管理要求不冲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要求,舟山群岛新区“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和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油品、液化天然气(LNG)、铁矿石、煤炭、粮食、化工品等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将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拉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级”。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主要用于岙山岛油品储运基地供热,服务岙山油《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符合性分析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着力节能降碳,大力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减煤降碳: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消费总优先使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满足新增用能需求。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持续实施煤改气工程,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主要用于岙山岛油品储运基地供热,替代现有的煤。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符合性分析根据《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岙山岛规划近期从长峙岛敷设海底中压管线接入管道气供应。规划中压管道在岙山岛接入点位于岙山岛北侧。规划路线图2.5-6中压燃气管道规划图 规划路由走向本项目路由走向图2.5-7中压管道路由走向比选图《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修编》由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编制完成,并于2022年10月9日获舟山市人民政府批复(舟政函[2022]89号《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修编》已对长峙岛至岙山岛段路由做出调整,本项目路由走向与《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修编》一致。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舟山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年)修编》岙山岛规划。 本项目路由走向本项目路由走向图2.5-8中心城区中压天燃气管道规划图2.5.3相关环保规划符合性分析《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符合性分析《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深入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到202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完善区域能评+产业能效技术标准机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新增规模,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产能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制度。严格控制新建耗煤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持续推进煤炭清洁工程,有序推进天然气分布式发展,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气化率。加强清洁能源元、供应稳定的现代绿色能源产业体系,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主要用于岙山岛油品储运基地供热,替代现有的设符合《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政函2017[38]号定海海域的总体导向为:重点保障港口、工业、旅游基础设施、渔业基础设施等用海,建设金塘港区、马岙港区、岑港港区,发展临港装备、绿色石化、粮油加工、水产精深加工、机械加工制造、港航物流等产业,积极推行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海水作为工业用水。严格控制新增围填海,优化利用存量围填海。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港口岸线资源的保护开发,力促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形成规模,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五峙山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严格按照法定要求保护。积极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澳产业园、舟山远洋渔业基地所涉及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加强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海域施工采取定向钻牵引,不会对该海域港口、工业、旅游基础设施、渔业基础设施等用海造成影响,不涉及围填海;营运产生污染物。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公开版线区控制范围内,但项目穿越了自然岸线,项目穿越的岸线属于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中的长峙岛岸线(33-q165Ic)和岙山岛岸线(33-q167Ic)。长峙岛岸线管控措施为:严格限制改变或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的开岸线的自然属性和景观。岙山岛岸线管控措施为:严格限制改变或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地形地貌的开发建设活动,保持岸线的自然属性和景观;可兼顾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需求。根据浙江润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舟山市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定向钻深度位于泥面以下约10m,不会对岸线自然属性、地形地貌及景观造成影响;本项目无入海陆源工业直排口。因此,本 图2.5-9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区控制图图2.5-10浙江省自然岸线控制图 《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本项目登陆点位于长峙岛岸段(495)和岙山岛岸段(498保护等级均为优化利用。长峙岛岸段(495)管控要求:严格控制改变岸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量围填海工程建设,严格限制有损海洋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岸线利用不应对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基本功能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岙山岛岸段(498)管控要求:严格控制改变岸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允许少量围填海;严格控制自然岸线的占用,围填海占用自然岸线须占补平衡;严格限制有损海洋生态功能的开发活动;岸线利用不应对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基本功能条件产生不利影响。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不涉及围填海,不影响周边海域水动力;项目海域穿越段施工采取定向钻牵引,将管道铺设于海底泥面以下约10m,不存在占用自然岸线的情况,不改变登陆点附近岸滩或海底形态和生态功能;项目建设不会对本功能区及周边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 图2.5-10浙江省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符合性分析生态用海是开发利用海域资源过程中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基本理念,旨在通过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措施要求,实现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形成人海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根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海底管道工程用海需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是否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根据前文分析,本项目海域施工未破坏周边自然资源和景观,未改变岸线的时厕所化粪池预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经小干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外排,对纳污海域水质现状影响不显著,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2)是否占用、穿越和影响海洋生态红线区、海洋保护区及其它海洋生态敏感区 根据前文分析,本项目不占用海洋生态红线区,但穿越了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中的长峙岛岸线(33-q165Ic)和岙山岛岸线(33-q167Ic)。因本项目采取定性、地形地貌及景观造成影响,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红线区、海洋保护区及其它海洋生态敏感区。(3)登陆点是否占用和影响沙滩、景观、历史遗迹等重要资源本项目登陆点及周边无沙滩、景观、历史遗迹等重要资源,因此不占用和影响沙滩、景观、历史遗迹等重要资源。(4)登陆点是否占用自然岸线根据前文分析,本项目登陆点不占用自然岸线。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审查要“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舟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0.07本项目海域段所在海域属于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陆域段所在区域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使用自然岸线,仅穿越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中的长峙岛岸线和岙山岛岸线,不影响岸线自然属性和海岸原始景观,不改变岸线的原生生态功能,满足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能源(煤炭)资源利用上限:2020年,舟山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7年下降10%左右,舟山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5%,能源消费总量年均 增幅不高于1.9%。在19000万立方米和16000万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降低19.0%和16.0%以上;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87以上。土地资源利用上限:2020年,舟山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5.0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5.5万亩;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64.73万亩以内。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型项目,营运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电源,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不属于工业项目,符合舟山市区港口航道区重点管控单元、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岙山岛重点管控单元的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效率要求,符合其准入清单。 第三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1建设项目概况3.1.1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2、建设单位:舟山市蓝焰燃气有限公司。4、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长峙岛及岙山岛,穿越岙山岛和长峙岛之间的岙山港海域,项目起点位于舟山长峙岛桃园路与叠翠路交叉口。东经122°9'50.66",北纬29°58'36.04";终点位于岙山岛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围墙边泄洪沟处,东经122°9'5.59",北纬29°57'3.00",详见5、建设规模: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为天然气中压A管道工程,起点位于舟山长峙岛桃园路与叠翠路交叉口,向西南穿越岙山海域至兴中油库东北角,沿已建道路敷设一段后上山,沿山脊敷设至岙山岛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围墙边泄洪沟处,全长约3.6km,其中穿越海域段长度约783m,陆域段2817m,不涉及站场和检修阀。路由设计压力0.4MPa,设计气化天然气输量6800Nm3/h。本项目于跨海段施工时间为2021年7月1日~8月15日,已完成;长峙岛段施工时间为2021年10月份,已完成;岙山段于2021年9月开工,未完工, 本项目所在位置图3.1-1项目地理位置图3.1.2管道平面布置及走向本项目管道起点位于舟山长峙岛桃园路与叠翠路交叉口,向西南穿越岙山海域至兴中油库东北角,沿已建道路敷设一段后上山,沿山脊敷设至岙山岛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围墙边泄洪沟处,全长约3.6km。陆域长峙岛段自舟山长峙岛桃园路与叠翠路交叉口向南定向钻施工至长峙岛高尔夫球场北侧小路,全长370m。跨海穿越段管道自长峙岛高尔夫球场北侧小路向西南定向钻穿越岙山港海域至兴中油库东北侧,穿越长度约1.23km,其中穿越海域长度约783m,长峙岛定向钻出土点至长峙岛登陆点约310m,岙山岛登陆点至岙山岛入土点约137m。陆域岙山岛段自兴中油库东北侧(定向钻岙山岛工作井)沿已建道路敷设至兴中油库东侧100m处后穿过道路上山,采用开挖埋设和架空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至岙山岛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围墙边泄洪沟处,全长约2.0km。其中上坡架空段长80m,下坡架空段长120m,开挖埋设段1800m。 310m783m137m陆域长峙岛段370m穿越段1230m陆域岙山岛段2000m图3.1-2本项目平面布置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3.1-3跨海段宗海界址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3.1-4跨海段水深地形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3.1-5本项目跨海段结构断面图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3.1-6a本项目跨海段结构断面图(节图3.1-6b本项目跨海段结构断面图(节选二) 岙山兴中石油中压燃气管道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3.1-6c本项目跨海段结构断面图(节选三) 长峙岛加固海塘镇压层长峙岛加固海塘镇压层3.1.3登陆点地理位置长峙岛登录点位于舟山市长峙南塘加固海塘的人行道外缘线区域,岙山岛登陆点位于岙山岛老海塘堤顶外缘线区域。登陆点现状见图3.1-7。长峙岛加固海塘长峙岛登陆点长峙岛加固海塘人行道图3.1-7a长峙岛登陆点区域现状情况岙山岛登陆点岙山岛老海塘图3.1-7b岙山岛登陆点区域现状情况 3.1.4管道工程设计本项目天然气管线跨海穿越段采用Φ325×10.0mm无缝钢管,材质为20#钢;陆域长峙岛段定向施工和陆域岙山岛段开挖埋设施工采用Φ315PE100管;岙山岛上坡架空管线采用Φ325×10.0mm无缝钢管;下坡架空管线采用Φ325×8.0mm无缝钢管。设计压力0.4MPa,设计输量6800Nm3/h,设计使用年限30年。跨海穿越段采用常温型加强级3PE外防腐层。用海面积1.5657hm2。表3.1-1管道设计参数区段管道敷设管径管材管线长度设计压力工作压力设计温度工作温度岙山陆域段上坡架空管线。325×10无缝钢管80m0.4MPa0.05~0.35MPa60℃-10~50℃括三个交叉点)。273×8无缝钢管直埋管线De315PE1001800m长峙陆域段定向钻穿越De315PE100370m穿越段定向钻穿越Φ325×10无缝钢管1230m定向钻管道敷设施工作业方式本项目陆域长峙岛段和跨海穿越段管道敷设采用水平定向钻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7。定向钻方式管线穿越施工一般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照设计曲线尽可能准确的钻一个导向孔;第二阶段是将导向孔进行扩孔,并将产品管线沿着扩大了的导向孔回拖到导向孔中,完成管线穿越工作。1、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