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最终稿_第1页
金融学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最终稿_第2页
金融学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最终稿_第3页
金融学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最终稿_第4页
金融学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最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I--PAGEII-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InclusiveFinancialBusines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金融服务,关键是要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随着人们对网络的快速需求,利用网络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借助网络金融技术,与网络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普惠金融领域开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其次,本文运用文献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本文以中国建行的典型案例为例,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内生动力,实现商业持续性、构建“互联网+”风险控制体系,规避金融风险、加强数据化平台整合,助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以及创新信贷产品等方面来促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如何通过互联网更好的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并且可以使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惠及到每一个人提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互联网;普惠金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PAGEV-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inclusivefinancialbusines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keytohowtomakeeveryoneenjoyfairandjustfinancialservicesistofurtherdevelopInclusiveFinance.WiththerapiddemandfortheInternet,usingtheInternettocarryout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hasbecomeanimportantmean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s.Atpresent,China'scommercialbanksarecooperatingwithonlinefinancialinstitutionswiththehelpofonlinefinancialtechnologytovigorouslydevelop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Basedontherelevantliteratureandresearchresultsathomeandabroad,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currentcommercialbanks,thispaperputsforwardthenecessityofdevelopingInclusiveFinanceinthefieldofInclusiveFinance.Secondly,thispaperdiscussesthecurrentsituationof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inChina'scommercialbanksbyusingthemethodofliterature,theoryandpractice.TakingthetypicalcaseofChinaConstructionBankasanexample,thispaperanalyzesthedefectsofChina'scommercialbanksusingnetworktechnologytocarryout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Finally,itproposestoenhancetheendogenouspowerof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achievebusinesssustainability,buildan"Internet+"riskcontrolsystem,avoidfinancialrisks,strengthentheintegrationofdataplatforms,boostthebusinesstransformationofcommercialbanksandinnovatecreditproduct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ofcommercialbanks.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analyzehowtobett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clusivefinancialbusinessofcommercialbanksthroughtheInternet,andmaketheinclusivefinancialbusinessofcommercialbanksbenefiteveryone,andprovid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KeyWords:Internet;Financialinclusion;Inclusivefinancialservicesofcommercialbank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21.普惠金融的概念 22.普惠金融的特点 2(二)相关理论基础 31.金融排斥理论 32.信息不对称理论 3(三)文献综述 3二、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5(一)具体政策情况 5(二)具体实际业务量情况 5(三)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实践情况 5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 7(一)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7(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 7(三)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可以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7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案例分析-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9(一)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概况 9(二)“互联网+”模式下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情况 9(三)中国建设银行辽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成就 101.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量增加明显 102.小微企业信贷发展速度显著提升 11五、我国商业银行普惠业务存在的问题 12(一)服务内在动力不足,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 12(二)商业创新混乱,需要关注安全问题 12(三)业务转型与现有金融服务的短板较为显著 13(四)融资产品创新性滞后 14六、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5(一)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内生动力,实现商业持续性 15(二)构建“互联网+”风险控制体系,规避金融风险 15(三)加强数据化平台整合,助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15(四)创新信贷产品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 PAGE2–PAGE1–引言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本文认为,普惠金融应建立在机遇均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既能拓宽普惠金融的渠道,又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就网络信息技术而言,它具有覆盖面广、处理速度快、边际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覆盖面小、融资效率低、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金融服务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融资成本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普惠金融这个“长尾产品”的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本文以网络金融促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为主线,对当前普惠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网络金融的相关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了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资料进行统计。本文从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产品创新三个角度分析了普惠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确定研究项目、获取具体数据等方面进行了综述。(2)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普惠金融的现实发展。本文将现实情况和所学的理论联系起来,并引入了国内外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方法,以此来探索新的评估方法,并得出相应的结论。(3)个案研究。是指通过对某一课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具体事例,对该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本文选择了中国建设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表现突出的实例,对当前普惠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特点1.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是一种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的制度,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也能使更多人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更好地解决诸如金融歧视等问题。”发展普惠金融,其重要意义是让低收入人群能够享受到“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地享受到有效的财政服务。普惠金融是联合国2005年“国际小额贷款年”第一次提出的,它把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社会各个阶层的一种形式,它着重于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2013年,普惠金融被列为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2016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普惠金融”的含义。“普惠金融”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普惠金融已在我国各地得到了推广和发展。2.普惠金融的特点(1)公平性目前的金融机制很难为每一个主体都提供平等相同的多元化金融服务,贫困群体相较于富裕群体所得到的金融服务较少,与大中型企业相比,规模较小的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因此,现在的金融机制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普惠”。但是普惠金融的客户群体的范围非常全面、广泛,侧重于强调金融权就是人权这一理念,提出了金融权就像所有人享受到的其他基本权益一样,是每个人都有可以享受的权利,与经济条件无关,从而促进了社会平等和公平。(2)可负担性可负担性是指致力于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使用户触及金融产品与服务。针对商业银行对私业务来讲,通过实施普惠金融政策,会降低对个人的收费,比如银行卡内没有余额,银行也不再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这就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实惠。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贷款利率比较高,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时,付出的财务成本就高,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反之,如果银行对贷款利率向下调整,利率低些,就会降低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提升社会福祉。(3)可持续性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普惠金融始终把实现长期、健康的财务发展作为其终极目的。实现资源的平衡分配,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参与,而非短期的、可持续的、可持续的、可持续的财政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普惠金融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其发展的规模、可复制性、可复制性、可提高个体和社会福祉、为全体人民持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二)相关理论基础1.金融排斥理论普惠金融的诞生,正是为应对金融排斥而产生的。金融排斥是指在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因受收入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部分人不能获取相关的资金。这不仅仅是一个财政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传统的“嫌贫爱富”的金融行业,必然会使一些中低收入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失去享受到相应的服务。2.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性是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信息掌握程度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掌握了更多的资料,就会获得更多的优势,而知识匮乏的人就会陷入劣势。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给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比如,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由于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很容易出现事前的反向选择问题和事后道德风险问题。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商业银行都会使用5C分析法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即道德品质、还款能力、资金实力、抵押物以及运营情况。而网络金融可以借助其自身的大数据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对用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其交易信息,从而达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效果。(三)文献综述如裴蒙启(2022)的研究指出当前普惠金融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不够全面,金融产品单一、普惠金融服务机制不完善,同时,信用评估体系也有待加强。如聂燕峰(2021)的研究指出银行业普惠金融理念有待树立、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不足、风险管理能力亟需提高、消费者金融能力较低等问题,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愿做、能做、会做、敢做”的长效机制,推动普惠金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如徐伟川(2017)的研究指出应该从重视普惠金融制度设计、加强征信体系建设、重视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改善社会大众生活的目的。如吴羽丹(2021)的研究指出“互联网+”背景下银行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的挑战有同业竞争加剧,非同业竞争者不断增加;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贷款业务风险较大,安全系数有待提高。如周猛(2020)的研究指出商业银行要抓住当前金融科技发展黄金期,着力解决金融服务对象辐射有限的瓶颈问题,不断降低服务成本,有效拓展金融服务边界,创新业务发展模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当前普惠金融的业务发展仍属于初期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且普惠金融的产品形式单一与服务机制尚未完善。所以应该针对产品方面,对商业银行在扩大普惠业务范围的同时,应该增强金融产品的形式创新来更好地满足借款人的实际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贷款服务机制办法,推动贷款管理的完善发展。第二,目前银行业仍存在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性不足、风险管理能力弱的问题,很多大的商业银行缺少专业的产品开发机构,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导致了产品的集成能力,同时,各大银行的功能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银行业应该尽快推进专业普惠金融部门的建立与相应的功能体系的完善。第三,目前商业银行对于金融服务对象的辐射范围有限,普惠金融的业务尚未普及到更多的客户。所以,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地拓宽金融服务对象的边界,可以使相应的业务得到更好地开展,并有效地促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一)具体政策情况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和农业金融机构也在逐步发展,农行网点由2009年的75000多个增至2016年的83000多个,而农行的从业人数则由2009年的71万名增至2016年的95万名。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各大金融机构也开始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累计放款总额达二十三亿元。而到了2017年6月底,五大行总行普惠金融业务部门已经全面挂牌,普惠金融业务体系也逐渐形成。(二)具体实际业务量情况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2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总量的32.1%,而在个人信用额度超过500万的情况下,累计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个百分点。中国中央银行自2019年起将普惠小额信贷的考核指标从原来的500万元增加到了1千万元。各项指标都在逐年提高。由此可以看到,目前银行正积极地走上普惠的道路。其次,普惠的金融服务方式日益丰富,普惠金融是以各种金融机构为依托,随着各种形式的改变,逐渐地进行着创新,比如中国邮政等,2016年末,邮储银行在全国共有四万个网点。而且,邮储银行在2016年末的贷款总额,已经达到了九亿多,其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就达到了一亿,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实践情况普惠金融覆盖面不断拓宽,普惠金融业务已逐渐向基层、县域、乡村和边远地区延伸。(1)行政机关专业化。2017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建立普惠金融业务部门,使其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成立了普惠金融专业机构,并初步形成了相应的治理结构。(参见图1.1)(2)提高网络覆盖范围。目前,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发展县域和农村,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网络布局上,除传统的设立分支机构之外,农村逐步形成了金融服务中心和村镇银行。比如,2016年末,农业银行建设了63万个金穗惠农通,中银农村银行是中国银行下属的农村商业银行。小型和微型企业专门机构的建立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其中,工商银行的小型商业服务中心数量最多,到了2016年底,已经达到198家。图1.12021-2016年银行也金融机构三农贷款增速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自从201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并提出要尽快成立普惠金融部门,建立自己的专业服务队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专门的普惠金融机构,但是在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上,还存在着认识不清、客户定位不明确、技术支撑薄弱、风险管理不健全、政策激励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一)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如何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对于金融发展十分重要,对于目前商业银行来说,银行虽然经过多次内部调整,但仍存在着坏账率回升的情况。所以银行在金融风险防控方面,仍需要继续加强。但通过发展小微企业方面的普惠金融业务,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科技技术,对坏账、呆账情况进行风险把控,可以有限降低其坏账比率,并且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将基础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整理与分类,会大大加强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控的力度。(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普惠金融是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业发展的新课题。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金融的普及面大大增加,因而对商业银行的网络理财产品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管。包括对网络金融的监管,对其业务范围、准入和退出条款进行了界定。在网络金融环境中,要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就必须对其进行系统性的风险控制。同时,要实现国家征信体系、个人征信体系、企业征信体系、个人征信体系、企业征信体系,构建网上信用评级体系。以此为依据,对放款人的信用评级进行严格的审查,使其基本资料得到全面的了解,并对其进行验证。(三)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可以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当前,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着“金融风险防范”、“服务实体经济”和“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言,尽管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中,不良贷款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反弹空间。特别是在重大风险控制方面,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本质上说,普惠金融本身就具备分散风险的特性,比如小微企业,小额信贷规模小,客户群体分散。因此,它很难产生更高的风险,从而导致系统风险。而且,就算是小额贷款出现坏账、坏账,银行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和其他金融技术,进行精确地追缴,因为他们的业务规模很大,所以可以将这些不良贷款转化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案例分析-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一)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建行对国务院的各项决策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对相关监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贯彻。建行充分利用大型商业银行的特色,结合自身的优势,在普惠金融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力求减少交易费用,扩大金融服务半径。有效地扩大了金融机构和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其具体表现有两点。第一,建立普惠的金融服务系统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务系统。目前,建行34个一级分行已建立小型企业经营机构,二级分行则有286个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是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成立了消费者保护部门。2016年,建行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到公司的文化和经营发展的指导之中。(二)“互联网+”模式下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情况中国建行非常重视金融创新,从流程、产品、评估等方面对小微企业和双创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截至2017年底,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建行小额信贷余额16105.82亿元,比去年增加1686.90亿元,增幅达到11.70%;贷款客户605014个,比去年增加296091个。截止到2017年底,建行已为13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5.9万亿元的信用贷款方面的支持。进行产品的革新,多元化的信用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目前,建行已形成四大产品体系:“成长之路”,“速贷通”,“小额贷”,“信用贷”,包括外保、内贷、采购贷、保贷、供应贷、置业贷、保贷通、商盟贷、额度抵押贷款、租贷通、资贷通、影视贷、信用贷、速贷、税易贷、POS贷、善融贷、创业贷款等。信用产品品种丰富,品种齐全,基本能满足中小企业和双创企业的各种贷款要求。比如,“信用贷”是建行以其自身的信用积累为基础,以其自身的信用积累为基础,可以有效地解决高质量公司的融资难题。而“善融贷”和“创业贷”等金融产品的推出,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获得建行的信贷支持。(三)中国建设银行辽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成就1.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量增加明显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小、产品少、抵押担保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建行通过产品创新、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图1.2通过调查和整理,按照图1.2的内容,可以发现建行辽宁支行2018年之前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250亿以下,2014年为247亿;2013年,2015年,2017年,230亿元,231亿元,2017年232亿元;2016年,人民币228亿元没有达到230亿元。从增长率上来看,除了2014年的增长比较好,达到7.39%之外,其余的几年都是比较低的,2015年为-6.48%,为负增长。自2018年建行开始大力发展小型普惠金融服务以来,该行累计放款总额已达254亿元,创2013年以来新高247亿元,2018年增幅3为9.48%,高于2013年以来7.39%的历史新高。2019年,辽宁建行小额信贷总额为378亿元,比2018年末的254亿元增加124亿元,增幅为48.82%。2.小微企业信贷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图1.3年贷款余额增长率变动情况通过对图1.3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建行辽宁支行的贷款余额增长速度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9年均超过10%,2016年为16.27%,2017年和2018年均保持在9.19%、9.94%的水平。同时,建行小额信贷余额在2018年之前,始终低于建行辽宁支行的年度放款增幅。2018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48%,与同期贷款余额增幅持平,其中建行辽宁支行在2019年实现了48.82%的增长。对比了建行辽宁支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率和建行辽宁支行的全口径贷款增长速度,发现建行辽宁支行从2017年起就保持在10%以上,2019年辽宁支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则高达48.82%,可见建行2019年小微企业业务发展迅猛。五、我国商业银行普惠业务存在的问题(一)服务内在动力不足,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行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建行的理财资源更多地集中在高净值人群中。而小规模、高风险的低收入群体、小企业等,则常常被建行排斥在外。据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8月,全国社会融资额已达216.01万亿元,其中80%以上来自于商业银行,因此,在社会融资额上,仍是最大的。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放信贷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期限错位现象,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繁荣地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其经营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客户经理和基层组织缺乏内在动力。尽管网络技术可以减少服务成本,提高业务效率,但是普惠金融的目标群体规模小、分布广,成本和违约概率也比一般客户高,这给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二是由于服务对象的金融知识和文化素质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网络金融形态。由于多数边缘客户缺乏金融知识、缺乏对金融服务的信赖,以及缺乏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使得普惠金融服务无法持续发展,从而降低了服务的效能。同时,与一般消费者相比,普惠金融的消费者具有较低的抵御风险能力和较高的违约概率,而且多数金融知识缺乏,影响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二)商业创新混乱,需要关注安全问题“互联网+普惠”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形式,其业务异化、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而普惠金融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金融混乱和安全问题。第一,第三方平台的风险。“互联网+普惠”业务中,大部分都是以第三方平台为依托,而第三方平台的正常运作则是以外包公司为主导,一旦出现技术漏洞,就会导致用户隐私信息、盗用银行重要资金、扰乱业务服务进程,从而引致严重的金融风险。第二,技术上的风险。传统的商业银行有着相对独立和相对封闭的信息通讯系统,但是由于其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金融系统很容易受到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传统的商业银行信息通讯体系相对封闭、相对独立,但普惠金融因为“互联网+”技术,会对第三方平台的数据进行访问,一旦第三方平台出现技术漏洞、被入侵,就会窃取银行重要资金,窃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干扰银行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所以需要加强安全系数。我们要理解,普惠金融的作用,就是要帮助那些被金融排斥的人和机构,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现阶段,要想让金融机构获益,让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得到满意的金融服务,就必须强化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减少基本的投入。普惠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对我国的信用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使我国的信用信息系统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为普罗民众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的信用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尽管我国的银行系统中已经有了信用信息,但是在数据量、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不足。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农民的建档评价和征信工作相对滞后。做普惠金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顾客的素质进行甄别,普惠金融是基础的,但更多的还是金融,而不是政府的资助和国际社会的福利。因此,在实施普惠金融业务时,必须首先确定的是,服务对象是一个短期内资金短缺的个人或机构,或者是完全没有现金流的人群。一个新成立的公司,虽然有很长的投资周期,但是对于未来的资金流动,却非常的乐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要提供普惠的服务。否则的话,贷款给那些没有还债能力的公司或者个人,到了贷款的时候,就会被拖欠。因此,对满足普惠金融需求的人群进行有效地识别,对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与政府、政府、网络等部门进行合作,建立起了自己的信用体系,但在现阶段,商业银行只能和政府、网络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而且各大银行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集中起来,为消费者“画像”,从而对客户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价。(三)业务转型与现有金融服务的短板较为显著普惠金融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它要求银行各部门、各业务部门共同努力。过去,我国商业银行以传统经营为主,缺少普惠金融所需的配套措施,与现行的金融服务体系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推进普惠金融的弊端:1、政策风险大。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监管机构所制定的普惠金融政策也有可能产生矛盾,从而使银行面临诸多政策风险。在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和有关行政工作中,存在着部门协调困难、政策冲突、措施重叠等问题。而差异化的监管也将对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2、产品的升级速度很慢。按照各大银行的结构,小微企业的融资流程是:从中小微企业的客户,到小微企业的小客户经理,再到支行、分行,最后反馈到总行,最后才是最终的答复,而新产品的发布,也是要通过层层审批的,总体来说,这个过程很复杂,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3、由于信息的成本太高。对于审批期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在审查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时,主要考虑的是软性信息,如果这种信息涉及到多个层次,那么信息的流转就会变慢,流失率会更大。(四)融资产品创新性滞后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出各种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中最常见的三种方式就是:账户透支,备用贷款等;二是在保理业务、动产抵押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三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例如:交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引进了展业通的金融品牌,其特征是:商标、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因此,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被吸引过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形式过于单一,并且市场适用性较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产品创新上的同质性很强,这是一家银行针对小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采用的是吸收、移植性的方式,模仿、借鉴同行业、国外的产品,其中以按揭为主,很少涉及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既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又让企业缺乏认同。第二,产品的专业性还不够强,一般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上,往往都会依靠职能部门,只是因为缺乏专业的产品研发机构和相关的部门。导致了产品的集成和创新能力,同时,各大银行的功能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做生意的时候,往往都是以自己的实际利益为基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六、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内生动力,实现商业持续性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出各种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中最常见的三种方式就是:账户透支、备用贷款等;二是保理业务、动产抵押等担保方式的创新。三是组合产品的创新,比如:对交通银行来说,在发展的同时,也引入了展业通的融资品牌,其特点是: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从而吸引了很多中小微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开发的理财产品形式过于单一,并且市场适用性较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在产品创新方面,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同质化,这家银行在开发面向小型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时,主要采取的是吸收、移植性的方式,模仿、借鉴同行业、国外的产品,抵押贷款是主要的形式,很少涉及到信用贷款,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不仅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也使得企业对其缺乏认同感。第二,产品的专业性不够,总体来说,很多大的商业银行在做信用贷款的时候,都会依赖于功能部门,但是因为缺少专业的产品开发机构,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导致了产品的集成和创新能力,同时,各大银行的功能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做生意的时候,往往都是以自己的实际利益为基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构建“互联网+”风险控制体系,规避金融风险利用网络技术,快速收集和甄别普惠金融客户的社会综合信息,如:用电、用气、用网、纳税等,以“5C”为基础,对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资本实力、抵押担保、经营状况、“5C”的详尽说明和合理的评判。要想降低普惠金融机构风险,必须加强对客户的各类信息掌握,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通过对客户的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扩大客户的分析范围,了解客户的喜好,为普惠理财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提供依据。(三)加强数据化平台整合,助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战略上,在此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平台的整合,对业务发展战略、组织架构、风险控制等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具体来说,要分步骤地进行转变。第一个阶段是手机应用。普惠客服部全体员工均配备了手机,实现了由客户经理通过手机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上传、征信远程授权等业务,中后台通过手机完成审核、信息补录、征信查询等。第二个阶段是“小前台,大后台”的集中经营。充分发挥新技术平台的优势,实现了平台界面简洁、业务丰富、“精”后台资料、“专”人员、风控“严”、效能“高”。在新技术条件下,普惠金融改革的目的在于加速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技术与数据资源在业务过程与服务中的运用。因此,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营效率是必然的。运用金融技术,重塑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与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从而达到对金融的穿透式服务和端到端的全过程控制。机制是保障,人才是核心,要充分发挥机制和人才资源,强化复杂、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产品的战略设计。(四)创新信贷产品对商业银行来说,要根据其不同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扩大普惠业务范围的同时,通过增强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借方的实际需求,对贷款管理方法进行修改和改进,以促进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对金融机构而言,要适应金融市场的需要,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保证贷款额度、期限和担保方式的灵活性,以适应客户的实际需要,适应金融市场的需要。积极开展支付、结算、储蓄服务,利用中间业务开展的多元化发展,逐步扩大其服务领域。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应当明确提出:“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普惠”金融,但目前,“小额信贷”还只是“普惠”的一种,“单一”的服务,很难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同时,要在经营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的理财产品,并在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同时,注重风险防范,不断创新贷款按揭,或者通过多种形式的信用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用服务,推动金融服务的一体化发展。在建立按揭机制时,应在按揭基础上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机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科技、保险等多种因素,在利率下调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公平与效率。设立专门的信贷机构,培养信贷零售商,既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市场需求优势,又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逐渐提高贷款的效率。结论在现代网络金融的视域下,要实现“普惠”,就必须大力扶持“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能促进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为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投融资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此外,在网络金融时代,要加强对金融普惠等相关制度的建设,要根据有关的政策,引导金融普惠的健康发展;要注重普惠金融的信贷体系,要对信贷低收入者和小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要加强普惠金融的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和信用制度。针对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的信息技术而言,其边际成本较低,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普惠金融的高融资成本。然而,国内对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概念、特征、机制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透彻,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目标相对集中,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看很少。文章以网络金融促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为主线,结合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探讨了当前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网络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由于各家银行普惠金融指标的设定和数据的统计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并没有对银行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借鉴。当然,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国家战略的指引和金融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加大普惠金融的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已初见端倪,普惠金融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要实现普惠金融的使命,打通普惠融资渠道,普惠融资方式的创新,普惠金融功能的实现。普惠金融在商业上的生存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强化普惠金融业务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普惠金融是面向特定人群的一种较为敏感、易受伤害的金融机构,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确保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要强化金融创新监管,要在促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前提下,不断健全普惠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参考文献1.学位论文[1]张子凡.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9.[2]王勇.普惠金融在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9.2.连续出版物[1]孙玉环,张汀昱,王雪妮,李丹阳.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前景[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02):43-59.[2]聂燕峰.银行业普惠金融实践探索与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金融,2021(12):66-68.[3]星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