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技工学校关于开设《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的可行性报告近几年,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机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共十九大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未来信息技术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最近十几年,各高校和大部分的中专学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及一些相关专业,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更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举办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必要性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到2017年我国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已经普及计算机,不仅政府贸易管理实现了电子化,企业贸易活动也正向信息化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IT人才传统上大多来自高校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实践动手能力较为薄弱,同时也不愿到生产一线从事应用与维护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中专层次的学生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操作,没有能力从事系统的管理、开发与维护,这样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人才结构的断层,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大量高级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以完善我国的IT人才结构。来自全国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显示,登记用人需求141.8万个,其中计算机类为12.7万,居第二位,缺口较大。同时我们也发现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出现两个热点,一是高端系统开发人员;另一类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人员。为了进一步地了解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我们分别对全国各地50多家商业企业单位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单位对现有在岗的计算机人才不满意,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专业人才学历较高,但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上岗后往往需要重新培训;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导致计算机技术与商业企业的管理脱节。80%的企业表示仍需要大量的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急需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人员和系统的二次开发人员及办公操作人员。

二、举办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可行性学校简介学校的发展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学校有教职员工66人,学校拥有一只专业性的教职工队伍。专职教师37人,兼职教师5人,组建了懂业务,会管理,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学校现有从事管理工作、招生就业工作教职工14人。其中领导层都是从事过多年教育工作的人员,本科学历100%,各专业科室健全,职责明确,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学校校内基地管理制度健全,实训教师配备齐全,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设备功能充分发挥,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需求,实验实训开出率达90%以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将达到1.2余万元,生均预计拥有图书4册。

校区已建设机房3间,主要用于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和实训用。(二)专业建设基本思路(1)资金投入。前期投入300多万元,用于专业策划、实验室一期建设、图书资料购置、教师招聘。(2)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主干清晰、与社会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高度接轨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发展方向。(3)教师队伍建设。力争5年内形成教师骨干队伍,8年内各门课程初步具备教师梯队。8年之内,形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的合理搭配。(4)教材建设。经过7学年的摸索,形成成熟的教材体系;每门课程在每个学期都要编写完整的教学计划,并经过7年的积累和完善,形成完整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材体系。(5)形成课件库。经过10年的积累,形成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库,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6)实验环境建设。经过7年的建设,投入200-300万元,形成完备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室、多媒体应用机房、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使实验环境完全达到国家认证计算机操作员的标准实验条件。(7)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项目的挖掘与储备。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不断发掘应用性强、适应面广的课题,充实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项目。(三)开设本专业所具备的条件:(1)教学实施:我校设有计算机中心、计算机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对实训室及计算机中心实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各类设施齐全,能满足《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2)师资力量:我校有一支机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计算机专业欲聘用7人。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实践丰富、踏实进取的师资队伍,从而保证了专业教学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大量好的经验。这些为我们开办“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准备了良好的办学软件条件。(3)我校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力度大,职教特色鲜明我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主动应对十多年来中职学生就业层次不断下降,生源素质急剧下滑的中等职业教育大环境的深刻变化,不遗余力地开展专业整体教学改革。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并且改革力度大,职教特色鲜明。(4)我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学校大力推行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2+1”模式进行创新,加大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大了与社会的对接力度,可使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学生毕业即就业。(5)我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把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分为三个部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部分:操作演示、训练、模拟、见习、实习。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的联系,全方位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适当考虑超前性。并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以够用为限,实用为度。突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对于重点专业理论的课程,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加强知识的应用教学。还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认识实习、操作实习、毕业实习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职业敏感,丰富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学生就业学校设有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办学、定单培养模式。与我国各知名企业合作,定向输送毕业生。使学校做到“学生满意、家长赞同、社会认可”,真正为学生负责。现已与众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如,哈尔滨市博睿创富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

近年来,IT业内一直在讨论到底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专家们普遍认为,阻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才短缺,而且人才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副院长胡志强认为,任何一个软件企业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称为软件蓝领。这三类人才在企业的正常比例应该呈金字塔形。而我国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形,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可以说,失衡现象阻碍了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IT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质量的IT产业计算机技术人才,对计算机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所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符合计算机人才培养规律,是可行的。师资状况现有主要教学设备计算机120台、图书1000册、投影设备3套、计算机实训室3间综上所述,举办三年制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从人才市场需求来说是必要的,从各校办学经验、办学条件等方面来说是可行的,同时也符合国家举办职业教育的精神。周口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信息工程系 目录 一、专业建设现状 1(一)专业建设的背景 1(二)专业建设的意义 1(三)专业建设的基础 2(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2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4三、专业建设目标 4(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4(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5(三)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6四、专业建设任务及措施 7(一)课程建设 7(二)教材建设 10(三)师资队伍建设 11(四)实践教学 12(五)合作办学 15(六)加大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增加职业资格鉴定站 16(七)社会服务 16(八)教学管理建设 17(九)保障机制 181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现状(一)专业建设的背景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面向21世纪生存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十年来,信息技术产业保持着超过25%的增长率,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二)专业建设的意义建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本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这些普遍推行现代化管理的企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强烈。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和IT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不断渗透,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专业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专业建设的基础本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结合计算机应用行业兴旺发展的特点,本专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学院给予本专业各方面工作大力支持和有力帮助,围绕计算机应用行业中MIS系统与嵌入式系统发展的需求,学院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发展。本专业紧紧围绕市场行业的需求,以学生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认知本行业工作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端正的服务心态。学生满意度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已经发展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之一。目前在校生数量达500多名,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四)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过努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和系部对于本专业的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学院办学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水平、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高质量实训项目有待加强经过一年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虽然已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但缺乏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设施和设备有待更新,需要提高实训室的模拟和仿真程度。从学院出发,挖掘学院需要开发的项目,在进行校内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网站组建、网页制作、系统升级等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充分吸纳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工作,通过开发具体的项目或中间件,在学会使用开发工具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独立开发软件的技术水平。这种能力是无法单独用课堂教学所能代替的,也是用人单位急需的。2.专业专任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但缺乏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缺乏软(硬)件开发工作经历。此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念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配套的专业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4.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密围绕广西经济建设,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学院的要求,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摆脱传统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适合高职发展规律和计算机应用专业自身特点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培养政治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计算机产业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性人才。三、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从2010~2015年,本专业基本完成了从“打基础到初步规范”的发展阶段,2010~2015年将是本专业实现从“规范到提升”的关键发展阶段。本专业的发展首先应体现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特色专业的先进性;其次,本专业的发展要联系周口市、河南省区域性特点。通过过硬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底层开发产业部门和岗位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成为河南省计算机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五年努力,把计算机应用高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特色专业”。(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IT行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能从事计算机设备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文档处理、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开发与管理、网络建设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软件应用程序编写与测试等工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专门人才。专业主要岗位群和对应的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职业范围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员:电子文档、图表、网页的编辑制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广告设计广告设计师:平面图形像制作、三维动画制作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系统设计师: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机语言软件程序员: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维护管理网管员:局域网组建和管理网站设计网站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与维护计算机设备营销与售后服务电脑维护员: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营销: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设备的销售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和客户培训自主创业经营自主创业经营者:利用计算机应用知识技能进行自主创业(三)专业建设具体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基本思路是立足桂林、服务广西、面向全国,以培养学生掌握服务技能为突破口,从整个行业的需要出发,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取得岗位职业能力和资格为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达到以下目标: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计算机设备安装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开发与管理、网络建设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软件应用程序编写与测试等行业部门培养具备相应服务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双证”通过率达到99%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8%以上。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结合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对岗位能力分析,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注重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发展要求,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三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能力)为主线,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专业课程体系。3.与行业(或企业)合作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根据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以模拟和真实情境驱动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将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4.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教学需要开辟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为支撑,建成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双师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实操技能突出的专业教学团队。6.扩大招生规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拥有在校生500人。利用本专业较高的就业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加大招生力度,扩大招生规模。预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2013年达600名,2015年达1000名。四、专业建设任务及措施(一)课程建设1.课程建设目标面对技术性强、操作性强且技术更新速度快的岗位,我们将根据市场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从市场调研入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进行课程开发,在巩固现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岗位群,进一步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努力使课程教学向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化,力争通过3年的建设,建设3门优质核心课程,并通过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1.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教研室根据岗位核心技能,确定优质核心课程(具体如表-2)表-2优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责任人总学时Access方军昌108程序设计姚汝108photoshop闫晓梅1082.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对企业需求人才能力标准的调研分析,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和对岗位能力分析,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行业的发展要求,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三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如图所示。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工作任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3.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1\*GB2⑴根据行业需求和岗位需要,建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计算机设备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文档处理、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开发与管理、网络建设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软件应用程序编写与测试等的人才培养定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满足行业需求和岗位需要。另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改革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与企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课程内容,并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将行业、企业焦点、难点问题融入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性。(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突破传统的授课地点和讲学式的授课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在《photoshop》、《平面广告设计》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推广其“教、学、做”为一体的经验,在其他非核心课程中积极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导向式教学等。根据实践性教学要求,针对学生入学成绩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现状,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通过丰富、有趣的案例分析,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兴趣。要求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多种方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除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外,还采取课程设计、实训等考核形式。对于技能操作性强的课程,建立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如针对《photoshop》、《平面广告设计》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加大实践技能考核分数所占的比例,实现学生技能的本质提升。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紧密结合,进行综合评分,综合实训课的考试方法灵活多样。考核方式让学习效果分别从职业素养养成、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结果等多方面由老师评价与学生、行业骨干评价相结合方式。(二)教材建设1.建设特色教材建立特色教材。校企联合开发,突出实训,适用于工学结合、“实境教学”。2.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收集、汇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文件、实训资料(实训基地简介、运行管理文件、学生实训档案)、专业课程教学资料(案例库、课件库、试题库、教学视频材料),完善专兼职教师档案资料,使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将优秀教学资源上网,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3.教材建设措施=1\*GB2⑴逐步做到所有实训课程均采用自编教材。=2\*GB2⑵要求教师撰写上课讲义与教案,对于优秀的讲义,系部将给予奖励,作为自编教材,联系出版社出版。=3\*GB2⑶建立教材立项编写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立项的教材在经费上给予保证。=4\*GB2⑷出台科研奖励政策,对于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给予一定的奖励。(三)师资队伍建设1.建设目标表-5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项目现有数量(名)计划增加数量(名)建设方式专业带头人12培养骨干教师38培养、进修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13聘任“双师”素质教师45.5%80%考证、企业挂职2、工作思路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40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人,“双师素质”教师占45.5%。师资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是,组建一支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和稳定力度,增加数量、调整结构,使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技能水平和科研水平,并注重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提高他们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力争通过建设,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1\*GB2⑴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师资源,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GB2⑵结合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对其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一线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3\*GB2⑶鼓励和组织他们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争取多出成果,提高科研能力。=4\*GB2⑷引进一线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具体目标见P11表-5(四)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在以往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目标、管理、内容和评价的分析,确定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各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为:目标体系包括初始目标、更新目标;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内容体系应包括实习、实训、案例教学、毕业实习、实习报告、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评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反馈体系。专业据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各实践教学环节综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为了突出能力培养,本专业计划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需的、够用的技能和技术。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第一学年: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习第二学年:工学交替及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实操课上掌握实操的技能。第三学年:综合实训及实训报告。在实训中进一步掌握各种综合技能,并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及需完善的地方。2.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GB2⑴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加大“计算机应用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需要。=2\*GB2⑵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甄选河南省智能产品设计开发、MIS系统开发、广告设计公司发展成为校企联合教学基地,将与基地共享资源,联合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培训、联合考核,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化。表-6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类别名称201020112013-2015校内实习基地计算机应用实训室增加设施设备增加功能和实用性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增加设施设备不断改进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电子实训室增加设施设备不断改进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校外实训基地嵌入式底层开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成1家完成3家MIS系统开发小型实训基地建设完成2家3.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提高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工作的满意度,最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实践教学管理主要由系部主管领导、专业教研室、辅导员共同负责,主要工作如下:系部主管领导负责实践性教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教研室组织本专业教师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训计划、指导书等文件,报教务处批准后执行;由系部统一制定学生在实习期内的日常生活、组织纪律、考勤、安全教育以及实习中的评比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教研室组织确定实习生各实习地点、实习名单和分配原则,并负责实习生的实习指导和组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活动,认真做好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工作;教研室需做好实习基地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强与实习基地联系和沟通,密切双方关系。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特点、教学需求、学生规模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五)合作办学1.继续与实习基地探讨办学模式与办学实体,建立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师、课程、教材、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就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2.与外省同类院校(专业)或企业进行合作或进行非学历教育,利用现有实习基地资源,开展长期和短期培训,满足实习基地人才需求。(六)加大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增加职业资格鉴定站在现已开设的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站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专业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鉴定工作,如计算机程序员等,考试合格发给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各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及行业需要,必须获取以下部分资格证,并增加通过率。表-7毕业生所需证书至少获得以下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必需获得1.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2.计算机程序设计员3.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等级考试4.英语等级证(B级)5.计算机等级证(一级)6.计算机等级证(二级)(七)社会服务在全日制办学上规模、上档次的前提下,本专业将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短期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坚持“走出去,招进来”的路子,深入市场为计算机应用等服务行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学院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本专业将加大校内教育资源共享的力度,以“校内短期培训班”的方式,以社会青年为招生对象,加强与劳动部门联系,建立相应职业技能鉴定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上岗培训,并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教师在加强社会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