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在这幅近12米的长卷中,王希孟主要运用了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以细腻的工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海、点缀其间的村舍、江中独钓的渔翁和挺拔秀丽的松竹。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场视听盛宴掀起了文化自信的国潮热,引发了一轮对“青绿腰”的模仿热,影响力覆盖全民。《只此青绿》打破了赏画的平面视角,用多维的舞蹈语言和舞台空间让《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活”了起来。青绿女子刚柔并济,舞姿翩跹,曼妙的“青绿腰”将古典式的奇幻美学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了私享画作的沉浸感。这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重塑了当代观众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验,这“复活的艺术品”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时空穿梭机,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走进王希孟的心路历程,走进北宋工匠艺人们的生活。这种赏画经验的革新,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一直以来,守正与创新都是古典题材舞蹈创作者们的共识。“守正”体现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上。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丰沛源泉。而“创新”则是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舞蹈技巧等舞蹈要素的“文化性”上进行的想象和开发。《只此青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做出了一次成功探索。思考大众对“青绿腰”动作的模仿热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大众对传统文化表达喜爱和认同的质朴方式。他们通过对“险峰”动作形态的模仿,再现了自己心中对于“气韵山河”的想象和价值认同。单从舞蹈动作层面来看,“青绿腰”并不属于舞蹈中的典型技巧动作,但它却能够成为一种符号,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进入大众的认知。究其原因,无外乎其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当代价值,它以当代审美激活了大家心底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述的一个缩影。不只是舞蹈,近年来,“国潮”涌动、“国风”劲刮。国漫、国货、国艺、国乐和国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国风动画”点燃激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文字气韵生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示华夏独特时间观,“燕山雪花大如席”以浪漫想象穿越时空,徐徐打开的“中国门”迎纳四海宾朋……国风国潮牵动的,不仅是器物、人物和故事,更是审美、情感和认同;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赓续文脉、续写辉煌的文化自觉,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摘编自刘亚《“青绿腰”出图与古典题材舞蹈的创新性表达》,有删改)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也得益于接受挑战、革故鼎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对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精神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化建设方法论的深刻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尊古意味着承古启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不是那种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无根基创新,而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把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深厚底蕴,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创造。在守护中华民族正气的同时,不断砥砺前行;在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开拓创新。一方面“守正”前行,一方面“尊古”创新,一体两面,并行不悖。创新是一种进取精神。从《诗经·大雅》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礼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到《周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变革思想和蓬勃的创造活力,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进取精神深深内嵌于中华儿女的基因,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创新还是一种务实行动。“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辉煌的科技成就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创新的生动体现。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勇敢气概和精神正气,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密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需要我们赓续中华文脉,把握创新这一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摘编自2023.10.3《光明日报》《在实践中把握“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绿腰”成为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使得它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了当代价值。B.《只此青绿》对舞蹈要素的“文化性”进行开发,成功探索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C.《只此青绿》以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D.国风国潮彰显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原因是守正和创新。B.中华文明的创新是不能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有根基的创新,是在尊古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说明中华儿女有创新基因。D.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创新是一种务实行动”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B.基层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探索经验,蹬出新路。C.袁隆平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4.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子曰诗云”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2023年7月,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个H5小游戏——“子曰诗云”。游戏以唐诗宋词为蓝本,配以泼墨山水的中国画风,通过移动有部首偏旁的方块拼出汉字,将其连成一句完整的古诗就能“过关”。游戏画面精美,寓教于乐,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从目前的热度来看,“子曰诗云”受到了绝大部分用户的肯定。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1月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求实即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经世致用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秉笔直书就成为史家的崇高美德而受到称赞。尤其是孔子因晋国史官董狐的“书法无隐”而称他是“古之良史”,以及《左传》作者记述了齐国太史、南史氏为书“崔杼弑其君”而不惜以死殉职,这种秉笔直书的精神境界就成为史家遵循的传统。唐代刘知几撰《史通》,有《直书》《曲笔》两篇,指出了史学上“直书”与“曲笔”的对立,分析了它们的利害。认为“直书”“直词”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诬书”则会造成实录难求。刘知几正是从历史撰述是否是“实录”这一根本点上,来划清“直书”与“曲笔”的界限的。这种求实的精神自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实录”之后,便成为大多数史家追求的目标而形成优良的传统。曲笔作史危害很大,造成的史事上的错误也不少,但在整个史学上毕竟只占少数。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史家是以董狐、南史、司马迁为效法的楷模,存实录、写信史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史学发展的连贯性来看,任何得计于一时的曲笔作史,终究要为后人所揭露和纠正。从史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求实,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中国古代史学之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在总的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看得很真切。《资治通鉴》意在“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附以《考异》30卷,使其所记、所论有经得起检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历代盛赞《资治通鉴》者极多,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有的统治者或有的史家,为着某种需要而掩盖历史真相或篡改已经写出的史书,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跟史学的经世致用并不是一回事,其间界限不可混淆。这种曲笔作史的行为,只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支流,而且总是遭到后人的唾弃和鄙视。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以及它们之间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乃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主流。(摘编自瞿林东《说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材料二:以史学为经世工具的认识,由历代学人不断加以阐发,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刻。汉初的贾谊把取鉴于历史作为国家施政的要务看待,他说:“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致用”与“求真”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求真”即乘笔直书。古人知道,用真实的历史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是理想的史学局面,也是优秀史著具有久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史学既要关注社会需要,又要严格对自身的写实要求,这是二而一之事。当然它们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古人采取了他们认为适当的方式。从董狐直笔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直”的理解。《左传》记载了赵穿杀灵公之事后,接着写:“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董狐写的并不是直接的历史事实,而是在强调赵盾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如果没有后来的解说,读者会误认为杀死灵公的人真的是赵盾。可当事人赵盾和后来的评判者孔子以至以后的读者,都认为董狐是在秉笔直书,是书法不隐。显然在这里客观史实与主观认定已出现了一定的间隔。《论语·子路》中孔子有一段与叶公的对话。文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窃)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直”与客观事实拉开了更大的距离。在孔子看来,“直”的把握是有限度的,违反了人性的“直”是不足取的。也就是说面对人伦亲缘等必要的社会要求,“直”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应当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儒家是以人伦为出发点建立起社会结构与运行理论的,在他们看来,亲缘关系的松弛会直接导致君臣关系等上下等级制度的不稳定,所以破坏了伦理秩序,就会危及社会的安定。这是对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阐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史学上贯彻孔子的思想,就产生了适当牺牲客观事实而求得伦理意义上的“直”这样的处理原则。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了“致用”而让“求真”做出适当让步,也就是说在“求善”与“求真”之间,“求善”是占压倒优势的。把“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体现的就完全是“求真”服从于伦理的政治考虑了。近代以来这类所谓的《春秋》笔法为人所诟病,也正是为此。但在古代的思想背景下,这个原则是为人们所认同,并赞赏的。(摘编自许殿才《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与“致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优良传统,故齐国太史、南史氏不惜性命也要记录“崔杼弑其君”的真相。B.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左传》中董狐秉笔直书的相关记载,但是对董狐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C.为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史著只能严格写实、客观记录,否则不能成为优秀的史著。D.材料一所指“曲笔”,是恶意掩盖真相的行为,这与材料二中“子为父隐”的性质并不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家大多效法秉笔直书的楷模,曲笔作史难逃后人的审视与批判,这使得曲笔成为史学支流。B.金世宗盛赞《资治通鉴》,认为它体现了史学的求实传统和经世传统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C.《史记》《资治通鉴》践行了史家“直书”的优良传统,《史通》则对“直书”作出了理论上的分析。D.“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虽然如今为人诟病,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到了贯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左传》不仅写出了一些具体、生动的人物,还记述了个别历史事件的始末,丰富了史书记事的容量,是对《春秋》的继承与创造。B.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史学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的理论著作,书中对中国史书的体裁、体例有总结性的精辟见解。C.《汉书》批评汉文帝居功荒政,提到文帝时期的政局就像寝于未燃之时的积薪之上,又对景帝时期出现的冤狱情况提出批评。D.《史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战争等重要历史场面都很精彩,这增强了史学自身的生命力,也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作用。4.材料二第一段提到了贾谊的史学观,请简析《过秦论》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直书”,请谈谈两则材料对其认识的不同。(6分)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费孝通先生谈“差序格局”是从私说起,私的问题是个群、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于是,费老先生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洋社会,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像由“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为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中国社会结构里,差序格局是一种有差等的次序,有远近、亲疏的差序。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在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中,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摘编自李鹏亚《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如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亲疏关系有一个词叫“五服”,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团体的界限是清晰的。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B.“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变和拓展。C.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D.梁治平认为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C.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并丰富《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D.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C.入则孝,出则悌。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三则材料都谈到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试卷语文测试(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吴冠中先生“笔墨等于零”的相关论说,曾引起画坛的轩然大波。这场关于中国画的“笔墨官司”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这场争论在AI和5G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再度被提起,提倡创新者觉得要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让中国画迎接世界性的改造,而我认为应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笔墨仍是中国画的灵魂。在世界画种中,能够以国别称呼的并不多,中国画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看似简单的笔墨纸砚的组合,却贯通天地世界,构成了其具备民族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画在全世界的艺术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集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于一身。而它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生命,是它区别于所有其他画种的重要形式,笔墨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脱离了笔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现,任何华丽绝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义在中国画的范畴之中,只能将其作为“综合艺术”等来看待。笔墨是中国画的主体精神,五色俱全形神兼备,线条丰富墨蕴机巧,它是包容的、开阔的、创新的。千百年中,它并不放弃创新,形成了江潮汹涌、百舸争流的生态。近百年来,出现了黄宾虹的焦墨法、林风眠的西画法,张大千的泼彩法、刘国松的揉纸肌理处理法等,这些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创新,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其价值也逐渐地被人认识、认同,这些中国画的艺术家完成了对中国画创造性的转换,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链条。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已经从原有传统的单一形式发展成多元并存的繁荣格局,并逐渐进入跨文化的视野,影响着世界的艺术创作,在形式、范式、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为世界提供独特的文化创造与中国经验。呼吁对中国画的改造,其初衷是善意的,是充满期待的。但是中国画本身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国式的笔墨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性,是不可改变也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在当代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影响的今天,中国的艺术家无意以中国画改造别国的画种,其他的画种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画的特质和本性,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不应改变对方最根本的特质。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画代替不了西画,西画也代替不了中国画。几千年形成的审美观念及语言形式,已经融入民族的基因与血脉。坚守中国画的基本理念,不是因循守旧,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在创作观念上我们是开放包容的,但在核心的理念中,我们保持着传统的文化自信,这种传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现代精神。(摘编自吴川淮《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材料二:比起过去,如今的中国画创作更加自由,艺术家更关注艺术本体,甚至笔墨都可以不再是中国画唯一的载体。中国画可以摆脱技法、语言、场所环境的限定,站在大的文化场域里和国际对话。这是中国画发展的新前景与新趋势,也是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新方法与新目标。我们需要以包容的姿态,来接受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我们相信,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可以怀抱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更加蓬勃的活力与生机。对于中国画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生存问题,还要认真对待数字化或者虚拟世界中的生存问题。5G时代,中国画如何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5G时代把许多毫无关系的事情建立起联系,从而创造新的可能。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我们有可能面对的是一个从接受倒推创作进而改变创作的方式,这就是5G时代带给我们的一个机遇。包括目前争议较大的人工智能,也不是对过往中国画一些原有价值的否定,而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新的机会。这些超出了我们习惯、逻辑的新技术,甚至有可能改变我们对于美或意义的认识。中国画在传播角度也有着特别的生命力。比如笔墨问题,笔墨被描述得越玄妙,那些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就越发不可与外人道,甚至成为小圈子中的“暗号”。几十年来,艺术家与学者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它是不是中国画的价值核心,以及如何才能证明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不想陷入固有的思考窠臼。我们常说一幅中国画画得好,叫“笔精墨妙”,但是在展览中,这样的感受常常被忽视,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画尤其是手卷、册页、扇面等,没有油画、雕塑、影像那么大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在博物馆、美术馆等空间中容易被忽略。而这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大家可以方便地放大作品,以细读画作中的微妙之处,此时的感受是直接而简单的。观者只需经稍稍点拨,便可能得到恍然大悟的惊喜,进而破除对笔墨的认知恐惧。这或许就是时代给中国画带来的理解上的小小福利。(摘编自吴洪亮《中国画不能单纯延续传统笔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的“笔墨官司”语带双关,既指用文字进行的争论,也指关于笔墨的争论。B.材料一中的“江潮汹涌”“百舸争流”,前者侧重于势头强劲,后者侧重于流派众多。C.材料二中的“虚拟世界中的生存问题”,指当下中国画创作与新技术使用的关系问题。D.材料二中的“福利”指有利条件或者促进作用,“小小”二字带有欣喜和珍惜的意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能够用国别称呼,与其具备民族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特点密切相关。B.两则材料的作者都主张艺术上要有包容心态,但前者更强调对传统的尊重。C.坚守中国画的基本理念是文化自信,站在大的文化场域里和国际对话亦然。D.智能手机为中国画的理解带来福利,使其在传播上较其他画种更具生命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B.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说:“用墨无他,惟在洁净,洁净自能活泼。涉笔高妙,存乎其人。……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C.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写到:“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D.林风眠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中指出:“东方艺术……常常因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达情绪上之所需求,把艺术陷于无聊时消遣的戏笔。”4.在中国画的笔墨问题上,两则材料论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4分)5.材料一中作者是如何反驳对中国画进行改造的呼吁的?请简要概括。(6分)重庆市主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农业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这个地带是森林草原生态交错的地带,也是部分驯化作物祖先分布的边缘地带,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野生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其分布的北部边缘。在中国北方,农业起源的前奏是细石叶技术的起源,这种技术的过程是,以间接打击法生产形制标准的细石叶,然后将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刀等不同类型的工具。细石叶标准化程度高,轻便易携带,用途广。此后华北地区一系列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该技术的出现就在末次盛冰期的到来前夕,即距今2.6万年前后。除了这两个现象之外,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曝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人类从此走上了文化适应的道路。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在经历“双转型”。一方面,当前,国际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面临调整,各国受国际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在充分利用其影响力,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一直以来,“中心-边缘”理论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并用于解释发展的动力结构,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多斯·桑托斯、萨米尔·阿明、沃勒斯坦,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由于劳动分工不同,“中心国家”同“边缘国家”间存在不平等的结构,彼此具有支配与依赖的关系;在不平等的结构基础上,“中心国家”借由其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势对“边缘国家”进行剥削,并以此将自身危机转嫁于“边缘国家”。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开辟了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因此,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动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既顺应了国际体系转型潮流和国家角色变化的历史背景,又为超越传统“中心-边缘”体系提供了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切实性方案。近代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中心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的制定力,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一方面以原有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另一方面力图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相关技术标准和人力配置模式。进而形成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这种刚性的规范体系一旦形成,其他国家和地区则自动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被动卷入者,他们不得不使用统一的通用标准,以保障社会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全球化轨道已经建成,各国参与全球化的前提是接轨既定的规则。相对而言,处于高势位置的“中心国家”,在各个方面持续输出与影响处于“边缘”的其他国家,巩固其中心位置与规制权力。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位于边缘的许多国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自然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逐渐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而构建为一种国际秩序。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世界经济进入深刻转型期,“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铺开,深入实施,国际规则处在推陈出新的历史拐点,国家间、地区间围绕国际规则制定权展开新的竞争。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带一路”等都是对现有区域治理规则和体系的完善。但全球规则体系本质上仍由发达国家主导,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地区经济合作的潮流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掌握提升全球规制性话语权和主动权的重点区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开展经济合作的新范式无疑将在未来全球制度体系的制定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对新型地区合作机制的追求。“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具体合作中因地制宜,尊重和照顾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和实际需要,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制定适合新兴国家利益需求的规则机制。“一带一路”作为一种发展导向的国际合作倡议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国际制度加以适时的补充与革新,也是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对“边缘国家”制度支持的缺失与不足,这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利于指向一个真正多元主体的多元、多维世界。(摘编自黄佳家《“一带一路”理论对“中心-边缘”理论的超越思考》)1.下列对材料里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撒哈拉泵”是一种形象化的假说,随着气候变化,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或逃离撒哈拉沙漠。B.“双转型”指各国既在国际机制的制约下面临调整,也在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C.“中心国家”特指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制定力的资本主义国家。D.“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图构建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68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B.细石叶技术促进了农业的起源,将形制标准的细石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万等工具,标准化程度高,且轻便易于携带。C.“中心-边缘”理论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D.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边缘国家应该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灵长类祖先跟野生水稻原本都生活在热带环境中,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水稻随一部分人类灵长类祖先扩展到热带之外。B.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来探讨“一带一路”,可看出切实性的中国经验和顺应潮流的中国理念可超越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C.全球化轨道既然已经建成,各国要参与全球化就只能永久地接纳“中心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容忍“中心国家”的规制权力。D.对“边缘”的作用,材料一认为“边缘”可以促进人类走上文化适应的道路,材料二却反对让“边缘国家”离开全球一体化体系。4.人类在史前史阶段的“边缘发展现象”是怎么回事?请根据材料举例说明。(4分)5.“一带一路”对“边缘国家”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4分)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两大主要因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②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即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③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15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第二个出乎意料且意义更重大的发现是,他们规律性循环的“睡眠—清醒”周期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始终确切地超过了24小时。在这项开创性实验的八十多年后,我们确定了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24小时15分钟。它与地球的24小时自转周期相差得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任何一个有职业自尊的瑞士钟表匠能够接受的精确计时。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类似的黑暗环境中。我们通常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光线,调整我们不精确的、运行时间过长的生物钟。阳光就像转动走时不准确的手表侧面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每天有条不紊地重置我们不准确的内部时钟,将其“调”回精确的24小时。24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在这一位置上,视交叉上核会对从每只眼睛沿着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后部进行视觉处理的光信号进行“抽样分析”,利用可靠的光信号来校准不准确的内在时间,将其重置为精确的24小时周期,从而防止任何偏差。它是整个生命体生物节律交响乐的中央指挥。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⑤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腺苷,它会制造出“睡眠压力”。你清醒的时间越长,腺苷所制造出的睡眠压力就会累积得越多,因而你会感觉越困。高浓度的腺苷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双重作用效果来降低大脑中促醒区域的“体积”,同时调高睡眠诱导区域的比例。由于这种化学睡眠压力,当腺苷浓度达到峰值时,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上风。在清醒12~16个小时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⑥然而,你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让你感觉更加警觉和清醒的化学物质来人为地降低腺苷的睡眠信号:咖啡因。在大脑中,咖啡因与腺苷对抗,通过霸占腺苷的结合位点——即受体——来发挥作用。一旦咖啡因与这些受体结合,它会阻塞并有效地抑制受体,起到掩蔽剂的作用。这就相当于用手指堵住耳朵来隔绝声音。通过胁迫和占据这些受体,咖啡因阻断了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的困觉信号。结果是,尽管腺苷水平高到正常情况下足以让你入睡,咖啡因还是会诱使你感觉十分清醒。然而咖啡因能被肝脏中的一种酶清除掉,随时间而逐渐被降解。一旦肝脏代谢掉了产生阻碍作用的咖啡因,你就要准备好接受一个恼人的后果,即人们常说的“咖啡因崩溃”现象。就像一个玩具机器人的电量耗尽一样,你的精力水平会直线下降,并再一次陷入强烈的睡意中。⑦至此,你也许会认为调节睡眠的两种主导力量——视交叉上核的24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会相互交流来将它们的影响联合起来。事实上并非如此,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统。它们不会结合,不过,它们通常处于统一战线。下图从左到右囊括了48小时的时间。图中的虚线是昼夜节律,称为过程C。实线是腺苷带来的睡眠压力,也就是过程S。⑧上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直接反映出了你对睡眠的渴望。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大,你的睡眠欲望就越强烈。例如,早上7点醒来之后到了上午11点,虚线和实线之间只有很小的距离。这种微小的差异意味着睡眠驱动力很微弱,而保持清醒和譬觉的欲望很强烈。然而,到了晚上11点,你的大脑中充满了高浓度的腺苷。此外,昼夜节律的虚线也在下降,降低了你的活跃度和警觉性。结果,这两条线之间的差距变得很大。大量的腺苷和不断下降的昼夜节律强强联合,激发了人们对睡眠的强烈渴望。(摘编自马修·沃克,田盈春译《我们为什么要睡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即便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人体也可以规律性地醒来和入睡,这表明昼夜节律具有“内源性”。B.人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约为24小时15分钟,其不精确性促使阳光每天对其进行重置和调整。C.腺苷通过调节大脑中促醒区域和睡眠诱导区域的占比来制造睡眠压力,这种睡眠欲望是不可抗拒的。D.咖啡因通过占据腺苷的受体来发挥作用,它可以有效降解腺苷,以达到缓解困意、诱使清醒的效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时间段破纪录的可能性、出生和死亡的时间、偏好的饮食时间等,都可佐证人体昼夜节律的存在及其重要性。B.所谓“咖啡因崩溃”现象,指的是咖啡因被人体代谢后,其功效慢慢消退,极高水平的腺苷会使人感到极度疲劳。C.通常情况下,上午较下午精神状态更佳,这是因为昼夜节律的强力激活和低水平腺苷的共同作用会使人神清气爽。D.只有当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信号同属一个系统,它们才能相互交流并联合起来,调节人体睡眠和清醒状态。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大多数人”“通常”等词,体现了用语的严谨性。B.作者善于打比方,如第④段,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视交叉上核”的功能。C.文章第⑦段运用归谬法,对错误的认识予以反驳,观点鲜明,论证有力。D.文章末段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解说图片,阐明不同时间点对应的曲线内涵。4.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方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班级学习小组要为这篇文章撰写摘要,请你列举出写作要点。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在这幅近12米的长卷中,王希孟主要运用了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以细腻的工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海、点缀其间的村舍、江中独钓的渔翁和挺拔秀丽的松竹。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场视听盛宴掀起了文化自信的国潮热,引发了一轮对“青绿腰”的模仿热,影响力覆盖全民。《只此青绿》打破了赏画的平面视角,用多维的舞蹈语言和舞台空间让《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活”了起来。青绿女子刚柔并济,舞姿翩跹,曼妙的“青绿腰”将古典式的奇幻美学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了私享画作的沉浸感。这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重塑了当代观众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验,这“复活的艺术品”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时空穿梭机,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走进王希孟的心路历程,走进北宋工匠艺人们的生活。这种赏画经验的革新,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一直以来,守正与创新都是古典题材舞蹈创作者们的共识。“守正”体现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上。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丰沛源泉。而“创新”则是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舞蹈技巧等舞蹈要素的“文化性”上进行的想象和开发。《只此青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做出了一次成功探索。思考大众对“青绿腰”动作的模仿热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大众对传统文化表达喜爱和认同的质朴方式。他们通过对“险峰”动作形态的模仿,再现了自己心中对于“气韵山河”的想象和价值认同。单从舞蹈动作层面来看,“青绿腰”并不属于舞蹈中的典型技巧动作,但它却能够成为一种符号,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进入大众的认知。究其原因,无外乎其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当代价值,它以当代审美激活了大家心底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述的一个缩影。不只是舞蹈,近年来,“国潮”涌动、“国风”劲刮。国漫、国货、国艺、国乐和国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国风动画”点燃激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文字气韵生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示华夏独特时间观,“燕山雪花大如席”以浪漫想象穿越时空,徐徐打开的“中国门”迎纳四海宾朋……国风国潮牵动的,不仅是器物、人物和故事,更是审美、情感和认同;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赓续文脉、续写辉煌的文化自觉,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摘编自刘亚《“青绿腰”出图与古典题材舞蹈的创新性表达》,有删改)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也得益于接受挑战、革故鼎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对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精神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化建设方法论的深刻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尊古意味着承古启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不是那种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无根基创新,而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把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深厚底蕴,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创造。在守护中华民族正气的同时,不断砥砺前行;在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开拓创新。一方面“守正”前行,一方面“尊古”创新,一体两面,并行不悖。创新是一种进取精神。从《诗经·大雅》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礼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到《周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变革思想和蓬勃的创造活力,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进取精神深深内嵌于中华儿女的基因,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创新还是一种务实行动。“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辉煌的科技成就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创新的生动体现。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勇敢气概和精神正气,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密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需要我们赓续中华文脉,把握创新这一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摘编自2023.10.3《光明日报》《在实践中把握“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绿腰”成为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使得它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了当代价值。B.《只此青绿》对舞蹈要素的“文化性”进行开发,成功探索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C.《只此青绿》以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D.国风国潮彰显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原因是守正和创新。B.中华文明的创新是不能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有根基的创新,是在尊古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说明中华儿女有创新基因。D.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创新是一种务实行动”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B.基层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探索经验,蹬出新路。C.袁隆平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4.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子曰诗云”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2023年7月,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个H5小游戏——“子曰诗云”。游戏以唐诗宋词为蓝本,配以泼墨山水的中国画风,通过移动有部首偏旁的方块拼出汉字,将其连成一句完整的古诗就能“过关”。游戏画面精美,寓教于乐,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从目前的热度来看,“子曰诗云”受到了绝大部分用户的肯定。1.A.“‘青绿腰’成为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使得它……”因果倒置,因为“青绿腰”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当代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述的一个缩影,所以它能够成为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2.C.“说明中华儿女有创新基因”曲解文意,原文为“ 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进取精神深深内嵌于中华儿女的基因”,意思是创新进取精神内嵌于中华儿女的基因,而非“中华儿女有创新基因”。3.D.“发布指南”只是一个瞬时行为,不属于探究钻研,务实行动。4.①首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出文章观点:中华文明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守正创新;②其次分别阐释了“守正”和“创新”的特点;③然后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着重论述了“创新是一种进取精神”和“创新还是一种务实行动”两个分论点;④最后重申观点。5.①内容深刻,传承文化。“子曰诗云”小游戏是以唐诗宋词为蓝本设计内容的。②承古启今,创新形式。“子曰诗云”小游戏符合时代快节奏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③守正创新,贴合审美。“子曰诗云”小游戏的中国画风给玩家带来诗情画意的极致体验,创新的传统文化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和认同。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1月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求实即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经世致用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秉笔直书就成为史家的崇高美德而受到称赞。尤其是孔子因晋国史官董狐的“书法无隐”而称他是“古之良史”,以及《左传》作者记述了齐国太史、南史氏为书“崔杼弑其君”而不惜以死殉职,这种秉笔直书的精神境界就成为史家遵循的传统。唐代刘知几撰《史通》,有《直书》《曲笔》两篇,指出了史学上“直书”与“曲笔”的对立,分析了它们的利害。认为“直书”“直词”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诬书”则会造成实录难求。刘知几正是从历史撰述是否是“实录”这一根本点上,来划清“直书”与“曲笔”的界限的。这种求实的精神自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实录”之后,便成为大多数史家追求的目标而形成优良的传统。曲笔作史危害很大,造成的史事上的错误也不少,但在整个史学上毕竟只占少数。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史家是以董狐、南史、司马迁为效法的楷模,存实录、写信史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史学发展的连贯性来看,任何得计于一时的曲笔作史,终究要为后人所揭露和纠正。从史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求实,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中国古代史学之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在总的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看得很真切。《资治通鉴》意在“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附以《考异》30卷,使其所记、所论有经得起检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历代盛赞《资治通鉴》者极多,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有的统治者或有的史家,为着某种需要而掩盖历史真相或篡改已经写出的史书,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跟史学的经世致用并不是一回事,其间界限不可混淆。这种曲笔作史的行为,只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支流,而且总是遭到后人的唾弃和鄙视。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以及它们之间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乃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主流。(摘编自瞿林东《说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材料二:以史学为经世工具的认识,由历代学人不断加以阐发,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刻。汉初的贾谊把取鉴于历史作为国家施政的要务看待,他说:“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致用”与“求真”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求真”即乘笔直书。古人知道,用真实的历史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是理想的史学局面,也是优秀史著具有久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史学既要关注社会需要,又要严格对自身的写实要求,这是二而一之事。当然它们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古人采取了他们认为适当的方式。从董狐直笔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直”的理解。《左传》记载了赵穿杀灵公之事后,接着写:“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董狐写的并不是直接的历史事实,而是在强调赵盾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如果没有后来的解说,读者会误认为杀死灵公的人真的是赵盾。可当事人赵盾和后来的评判者孔子以至以后的读者,都认为董狐是在秉笔直书,是书法不隐。显然在这里客观史实与主观认定已出现了一定的间隔。《论语·子路》中孔子有一段与叶公的对话。文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窃)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直”与客观事实拉开了更大的距离。在孔子看来,“直”的把握是有限度的,违反了人性的“直”是不足取的。也就是说面对人伦亲缘等必要的社会要求,“直”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应当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儒家是以人伦为出发点建立起社会结构与运行理论的,在他们看来,亲缘关系的松弛会直接导致君臣关系等上下等级制度的不稳定,所以破坏了伦理秩序,就会危及社会的安定。这是对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阐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史学上贯彻孔子的思想,就产生了适当牺牲客观事实而求得伦理意义上的“直”这样的处理原则。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了“致用”而让“求真”做出适当让步,也就是说在“求善”与“求真”之间,“求善”是占压倒优势的。把“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体现的就完全是“求真”服从于伦理的政治考虑了。近代以来这类所谓的《春秋》笔法为人所诟病,也正是为此。但在古代的思想背景下,这个原则是为人们所认同,并赞赏的。(摘编自许殿才《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与“致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优良传统,故齐国太史、南史氏不惜性命也要记录“崔杼弑其君”的真相。B.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左传》中董狐秉笔直书的相关记载,但是对董狐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C.为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史著只能严格写实、客观记录,否则不能成为优秀的史著。D.材料一所指“曲笔”,是恶意掩盖真相的行为,这与材料二中“子为父隐”的性质并不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家大多效法秉笔直书的楷模,曲笔作史难逃后人的审视与批判,这使得曲笔成为史学支流。B.金世宗盛赞《资治通鉴》,认为它体现了史学的求实传统和经世传统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C.《史记》《资治通鉴》践行了史家“直书”的优良传统,《史通》则对“直书”作出了理论上的分析。D.“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虽然如今为人诟病,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到了贯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左传》不仅写出了一些具体、生动的人物,还记述了个别历史事件的始末,丰富了史书记事的容量,是对《春秋》的继承与创造。B.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史学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的理论著作,书中对中国史书的体裁、体例有总结性的精辟见解。C.《汉书》批评汉文帝居功荒政,提到文帝时期的政局就像寝于未燃之时的积薪之上,又对景帝时期出现的冤狱情况提出批评。D.《史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战争等重要历史场面都很精彩,这增强了史学自身的生命力,也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作用。4.材料二第一段提到了贾谊的史学观,请简析《过秦论》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直书”,请谈谈两则材料对其认识的不同。(6分)1.DA.因果颠倒,正是有这些良吏的垂范,才逐渐形成“直书”的传统。B.材料二看不出贬意,更多是客观陈述,且不是对董狐的评价,而是对他人认定董狐秉笔直书这个现象的评价。C.“真实”有一定的弹性,出于“求善”的不真实,也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2.B这个例子只能印证史学的经世传统。3.CA.指向史学的继承与创新。B.对《史通》内容及地位的评价。D.意指史学讲求真实也讲求文采。4.①《过秦论》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攻”与“守”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但是秦朝仍然实行霸道,不施仁政,体现了审时度势的道理。②《过秦论》旨在通过论秦史,告诫汉代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休养生息,维护社稷安定,体现了“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借古鉴今的道理。(每点2分)5.①材料一指出“直书”是“致用”的基础,材料二认为两者五相促进,也会有矛居冲突。②材料一认为“直书”是客观真实地记录史实,不掩其瑕。材料二认为“直书”有时末必记录了客观史实,可能是主观认定或者让步于“求善”。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费孝通先生谈“差序格局”是从私说起,私的问题是个群、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于是,费老先生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洋社会,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像由“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为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中国社会结构里,差序格局是一种有差等的次序,有远近、亲疏的差序。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在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中,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摘编自李鹏亚《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如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亲疏关系有一个词叫“五服”,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团体的界限是清晰的。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B.“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变和拓展。C.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D.梁治平认为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C.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并丰富《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D.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C.入则孝,出则悌。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三则材料都谈到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C2.D3.B4.①论证结构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采用并列结构。先总说差序格局具有鲜明的特征,然后分别介绍差序格局的三个特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②论证方法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儒家的经典语言和《乡土中国》中的句子以及举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亲疏关系等。使论证有力,说理透彻。5.①材料一侧重通过与西方“团体社会”结构相对比,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差序格局”的等级性、伸缩性、壁垒性三大社会特征,并指出在现代中国转型时期“差序格局”呈现的新变化。
③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错误。差序格局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根据材料二原文“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可知,并非“决定”。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错误。材料二原文是“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并没有“阐明并分析新特点”。B.“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错误。材料二从差序格局的等级性、伸缩性和壁垒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差序格局的特点,材料三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的价值和意义,也并非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C.“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错误。材料三原文是“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选项逻辑关系不当。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B.强调的是立志和诚信的重要性,与题干表述不符。故选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废弃物处理合同:某制造业废弃物处理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市场营销合同具体条款
- 滑雪板专用袋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画家用刷画笔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轮转印刷机用滚轴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度安置房购买权交易合同
- 2024年度战略市场合作开发合同
- 2024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标的与责任规定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品牌轿车广告宣传投放
- 5《对韵歌》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四川省通信网络建设招标文件
- gps抵押车合同范例
-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2024-2025学年
- 大油画课件教学课件
- 《忆读书》说课稿
-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2024年安徽房屋租赁合同样本(三篇)
- 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课件配音教学教学课件
- 2024年光伏发电项目监理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