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0/09/wKhkGWWxzh-AA-bHAALzmA3lvJ0430.jpg)
![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0/09/wKhkGWWxzh-AA-bHAALzmA3lvJ04302.jpg)
![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0/09/wKhkGWWxzh-AA-bHAALzmA3lvJ04303.jpg)
![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0/09/wKhkGWWxzh-AA-bHAALzmA3lvJ04304.jpg)
![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0/09/wKhkGWWxzh-AA-bHAALzmA3lvJ043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嗨,亲爱的同学,铃声响起,就预示着展示你自己才华的时候到了,坐在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可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
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测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
2.答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解析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解析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解析,然后再写上新的解析。不准使用胶带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解析无效。
3.测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经久不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通往光明的阶梯,。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治国安民,博古通今,有一半要归攻于阅读。
(1)请在田字格内用楷体临写下面的词语。
博古通今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思则wǎng()推崇()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
(4)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改为______
(5)仿照划线句,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安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想要概括为一句话在班级墙报宣传,请你帮他完成。(不超过15字)
昨日,记者从淮安市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了解到,22日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15日起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多哈正式召开。中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22日下午3:30,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10时许,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澜澜沿着里运河文化长廊游览,来到勺湖公园,听导游讲了一个故事,你能帮澜澜在横线上补全下联吗?
清朝大学士汪廷珍是淮安河下人,在朝中他常常炫耀家乡的人文风采,因此,有些大臣很不以为然。道光年间,有个大臣路经淮安,他决定停留几天,一来观赏淮安的名胜古迹,二想试探一下淮安是否如汪大学士所说的文化底蕴深厚,老少皆能吟诗作对。谁知一连几天都碰了壁,他出的对子老百姓皆能对答如流,但他仍不死心,临行时许多人来送他,他立在船首,抬头望见文通塔,心想何不再试探一下,也可以借此炫耀自己的才华,于是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送行的人听了,只是向他摇摇头、摆摆一只手。回京后,他将此事说于汪廷珍,并讥讽地说:“淮安人也不过如此。”汪廷珍听了,哈哈大笑,说:“送行的人摇头是不想答对,给你面子,摆手是已经答过了。”大臣问:"何以见得?"汪廷珍举起一只手摆了摆说:“你看,孤掌摇摇。”大臣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妙哉!妙哉!淮安真是文化通天。”
(3)安安和澜澜来到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对“平桥豆腐”的制作非常感兴趣,记下了其制作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选择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放在冷水锅里煮透。
②将鸡汤或肉汤放入锅内,佐以猪油、葱姜、鲫鱼脑、蟹黄等配料。
③煮沸后,将豆腐片、熟肉丁、虾米等放进汤内。
④取出后略微压一压,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的薄薄碎片,浸放在清水中备用。
⑤再煮沸,加以适量豆粉和少许味精便可食用了。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①④⑤
3.诗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6)微动涟漪,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7)李清照《渔家傲》中,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而苦闷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请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表述作用。
5.细读《赤壁》,说说这首诗表现了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少厉清节①,为州里所服。尝为清诏使,案察冀州,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守令臧污者,皆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②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③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尚书不能诘。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功曹④,南阳太守成瑨以岑旺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滂尤刚劲,疾恶如仇。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衡以属资,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⑤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①厉清节:磨砺清高,修治节操。厉,磨练。②叨秽:贪污腐败。③简札:指奏章。④功曹,古代官职,官名。主管考察记录业绩。⑤书佐:官名,主办文书的佐吏。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为清诏使
(2)方更参实
(3)军士吏被甲
(4)成礼而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范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9.为突出主人公形象,选文中的画线句子都运用了哪种写作方法?分别有什么表述作用?
10.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范滂和周亚夫的个性有哪些相似之处?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选段二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1.以选段一为例,结合阅读体验,请概括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描写昆虫。
12.巴金评价《昆虫记》:“熔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请结合选段一内容,举例说明是如何在虫性中体现人性的?
13.说说你从选段二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14.下面有关名著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沙僧,既是唐僧惩罚悟空时的求情者,也是悟空与八戒闹矛盾时的调节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配角。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D.《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墨香
曹淑玲
①墨的香,很小众,不腻,不浮,静静地幽居在书房里,不善抛头露面。
②小时候,我常闻墨香。
③父亲好书法,常躲在一间小屋子里练习。小时候,我觉得那屋子狭窄荫蔽,一脚踏进去,仿佛掉进一眼干涸杂乱的深井里,里面堆满母亲放的旧衣物、破盆罐等杂物。一天,父亲从大队部视若珍宝似的搬来一张覆满灰尘的旧桌椅,仿佛一阵风吹来,都要散了骨架。母亲像迎娶待嫁的新娘,擦洗拾掇了小半天,后又刷上一层枣红色的油漆,放在院中通风,晾晒。几日后,这张桌椅的残破人生像被上帝亲吻过,散发着一种温暖与仁慈的光芒。
④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父亲把焕然一新的桌椅搬进屋内,挤在东墙一隅之地,似供奉神明一样虔诚地把笔墨摆上。从此,寂寞冷清的屋子迎来了主宰它的王,缕缕墨香之气淡弱的烛光一般跳跃在小屋内,蛰伏陈年之久的霉尘之味烟消云散了。
⑤盛夏的夜晚,当我们因燥热烦闷的天气怨气冲天,被溽热逼迫着,不得不拿着蒲扇跑到屋外乘凉,唯独父亲像古刹高僧一样静坐在书桌前,执笔,沾墨,墨色洇在粗糙的宣纸上,也洇在我年少的心上。我甚至遥想,某个夜色笼罩之时,会不会像聊斋故事里讲的那般,当父亲俯身习练书法时,也有一个蛾眉淡扫,衣袖着香的女子飘进来。
⑥过年了,村里很多人都要请父亲写春联,父亲总是满口应下来,然后去集市上挑选质地最好的大红纸。一张张灿若红霞的纸,一滴滴清雅幽然的墨香,让父亲的小屋添了明艳的色泽。看墨在纸上逶迤远走,忽然觉得父亲真的是一位得道的老僧,不管人生几经风起云涌,总是秉承宽容豁达之意,笃定自信地行走……
⑦墨香染了父亲的骨,父亲懂了墨香的魂。
⑧阳光大好的时候,父亲会带着我,去各个人家送春联,看着父亲亲手写就的春联贴到门上,墨的香似一条清浅的小溪在我年少的生命里淙淙流淌。
⑨父亲老了,如一块老墨,独自幽居在老屋,几次劝解,都不愿与我们同住,他说有母亲留下的老屋,有墨有笔,就够了。
⑩习墨久了的人,墨早已化身最终的陪伴和最真情的知己罢,墨度己也度人。
想起黄永玉年少的故事。有次,他无意间走进一处院子,满满一院子的玉兰花,像几千只灯盏那么闪亮,全长在一棵树上。他大着胆子爬上树,想摘几只,刚上得树去,底下站着一位秃了顶,留着稀疏胡子的老和尚。黄永玉顽劣,丝毫不惧,对自己摘花之事并无悔意。老和尚邀请黄永玉进屋子玩,极简朴肃疏的屋子,靠墙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个笔筒,几支笔,一块砚台,一堆纸张。年少轻狂的黄永玉冲口就说,你还写字送人?这字不好,没有力量。可当他得知丰子恺、夏丏尊竟然是老和尚的学生和朋友时,少年心里隐隐怀了无限的钦佩,求老和尚为他写一幅字。几日后,老和尚走了,留下一幅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少年号啕大哭,心上纵横的沟壑被老人留给他的墨色荡平。
也曾想执笔习墨,让墨香染进生活里,可又深知,墨太重,己心太躁,还浸不到墨色里去。便长长久久期待着,多年之后,自己老成一块老墨,在人生泛黄的纸页上奔涌、延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9期)
15.阅读全文,概括“墨香”的特点。
16.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语“洇”分别有怎样的表述效果?
墨色洇在粗糙的宣纸上,也洇在我年少的心上。
17.有人认为第段黄永玉的故事偏离中心,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18.结合全文,理解第段画横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19.写作。
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是个人的困难和烦恼,有的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难题。有些我们已经找到解决之法,有些我们仍在努力探寻中……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你可以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述感悟;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向某人寻求帮助……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向同学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表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与解答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经久不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通往光明的阶梯,。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治国安民,博古通今,有一半要归攻于阅读。
(1)请在田字格内用楷体临写下面的词语。
博古通今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思则wǎng()推崇()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
(4)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改为______
(5)仿照划线句,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博古通今
(2)①.罔②.chóng
(3)一脉相承(4)①.攻②.功
(5)例:书籍,是伴人成长的朋友,是给人启迪的宝物。
①用楷体书写,工整美观;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博、今”等易错字的书写。
不思则罔(bùsīzéwǎng):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推崇(tuīchóng):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
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经久不息:持续很长时间,停不下来,代表着一种动作所受到欢迎程度,多用在鼓掌或欢呼时;
在此形容勤学善学之风是对中华民族优良读书传统的传承,应用“一脉相承”一词。
归攻——归功;
归功:把功劳归于某人或某一集体。
本题考查语句仿写。“书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通往光明的阶梯”,将“书籍”比作“成功之门的钥匙、通往光明的阶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仿写时要用到“书籍,是……,是……”的句式。
示例:书籍,是陶冶情操的音乐,是传递知识的桥梁。
2.班级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安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想要概括为一句话在班级墙报宣传,请你帮他完成。(不超过15字)
昨日,记者从淮安市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了解到,22日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15日起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多哈正式召开。中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22日下午3:30,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10时许,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澜澜沿着里运河文化长廊游览,来到勺湖公园,听导游讲了一个故事,你能帮澜澜在横线上补全下联吗?
清朝大学士汪廷珍是淮安河下人,在朝中他常常炫耀家乡的人文风采,因此,有些大臣很不以为然。道光年间,有个大臣路经淮安,他决定停留几天,一来观赏淮安的名胜古迹,二想试探一下淮安是否如汪大学士所说的文化底蕴深厚,老少皆能吟诗作对。谁知一连几天都碰了壁,他出的对子老百姓皆能对答如流,但他仍不死心,临行时许多人来送他,他立在船首,抬头望见文通塔,心想何不再试探一下,也可以借此炫耀自己的才华,于是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送行的人听了,只是向他摇摇头、摆摆一只手。回京后,他将此事说于汪廷珍,并讥讽地说:“淮安人也不过如此。”汪廷珍听了,哈哈大笑,说:“送行的人摇头是不想答对,给你面子,摆手是已经答过了。”大臣问:"何以见得?"汪廷珍举起一只手摆了摆说:“你看,孤掌摇摇。”大臣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妙哉!妙哉!淮安真是文化通天。”
(3)安安和澜澜来到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对“平桥豆腐”的制作非常感兴趣,记下了其制作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选择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放在冷水锅里煮透。
②将鸡汤或肉汤放入锅内,佐以猪油、葱姜、鲫鱼脑、蟹黄等配料。
③煮沸后,将豆腐片、熟肉丁、虾米等放进汤内。
④取出后略微压一压,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的薄薄碎片,浸放在清水中备用。
⑤再煮沸,加以适量豆粉和少许味精便可食用了。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①④⑤
(1)示例: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其他意对亦可)(3)C
本题考查一句话新闻。新闻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消息由五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写一句话新闻时,应保留关键信息,在新闻要素中应注意保留人物、事件结果等关键信息;新闻的结构中注意导语以及主体的内容。注意字数限制。
“昨日,记者从淮安市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了解到,22日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新闻的导语,可提炼一句话新闻为: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的特点与格式要求有“七相”之说,即为其基本要素:①两联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对;④结构相同;⑤语气相称;⑥文字相异;⑦平仄相间。根据“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可知本对联结构为:数词+名词+形容词叠词+数词+量词+带数字的并列短语。由“摆手是已经答过了”“举起一只手摆了摆”可填为: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应对策略: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第二步,判断文段体裁,理清行文具体思路。第三步,找出标志词语,排除干扰选项。第四步,通读排序语段,及时检查调整。
由③“煮沸后,将豆腐片、熟肉丁、虾米等放进汤内”可知,“平桥豆腐”先处理豆腐再做汤,所以先①“选择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放在冷水锅里煮透”,再④“取出后略微压一压,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的薄薄碎片”,豆腐切好后准备做汤,其后是②;由“煮沸后”“再煮沸后”可知,③⑤相连且③在⑤前。故顺序为①④②③⑤,故选C。
3.诗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6)微动涟漪,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7)李清照《渔家傲》中,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而苦闷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①.悠然见南山②.家书抵万金③.黑云压城城欲摧④.老骥伏枥⑤.贫贱不能移⑥.惊起沙禽掠岸飞⑦.我报路长嗟日暮⑧.学诗谩有惊人句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悠、抵、摧、骥、贱、禽、嗟、谩”等字容易写错。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请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表述作用。
5.细读《赤壁》,说说这首诗表现了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4.运用动作描写,“将”“磨”“洗”“认”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5.杜牧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述了自己空有才华抱负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无奈。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根据“将”“磨”“洗”“认”等一系列的动词分析,采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当时兴奋的神态。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周瑜统率吴军,作为主力,用火攻大败号称百万的曹操大军,一举成名,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无人问津。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曲折地表述了自己空有才华抱负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无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少厉清节①,为州里所服。尝为清诏使,案察冀州,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守令臧污者,皆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②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③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尚书不能诘。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功曹④,南阳太守成瑨以岑旺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滂尤刚劲,疾恶如仇。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衡以属资,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⑤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①厉清节:磨砺清高,修治节操。厉,磨练。②叨秽:贪污腐败。③简札:指奏章。④功曹,古代官职,官名。主管考察记录业绩。⑤书佐:官名,主办文书的佐吏。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为清诏使
(2)方更参实
(3)军士吏被甲
(4)成礼而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范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9.为突出主人公形象,选文中的画线句子都运用了哪种写作方法?分别有什么表述作用?
10.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范滂和周亚夫的个性有哪些相似之处?
6.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
7.(1)曾经(2)正,正在(3)同“披”,穿着(4)离开
8.(1)范滂少年时磨砺清高,修治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佩服。
(2)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9.侧面描写(或衬托)。甲选文画线句通过朱零的语言,侧面表现(衬托)了范滂为人刚正的品质。乙选文画线句通过军门都尉的语言,侧面表现(衬托)了周亚夫治军严明
10.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畏权贵等。(答出两点,并结合内容简析即可)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的意思是:我听说:农夫锄草,庄稼一定茂盛。“农夫去草嘉谷必茂”是“臣闻”的具体内容,“农夫去草”与“嘉谷必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谓句。据此,正确的句读是: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尝为清诏使”的句意是:范滂曾经做过清诏使。尝:曾经。
(2)“方更参实”的句意是:正要再加以查实。方:正,正在。
(3)“军士吏被甲”的句意是:官兵都披戴盔甲。被:同“披”,穿。
(4)“成礼而去”的句意是: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开。去:离开。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少(少年)、厉(磨砺)、为(被)、服(佩服)”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为(被)、动(感动)、容(容颜)、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文语句“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的意思是:宗资发怒,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头说:“范滂决断刚正,今天宁肯被打死,也不能违反范滂的决定。”宗资这才作罢。语句叙写朱零所说“宁肯被打死,也不能违反范滂的决定”的话,运用侧面烘托的写法,表面上是写朱零的言行,实则突出表现范滂为人刚正的品质。
文画线语句写军门都尉“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语言和皇上被阻入军营的情形,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突出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的品质。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从文“守令臧污者,皆望风解印绶去”可见范滂执法严明;从“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可见其不畏权贵;从“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可见其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从“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衡以属资,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可见其不徇私情,疾恶如仇。
从文“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可以看出细柳军军队戒备森严,军纪严明,侧面表现周亚夫治军严明;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从“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据此理解分析,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两人的个性相似之处即可。
参考译文:
范滂少年时磨砺清高,修治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佩服。范滂曾做过清诏使,考察冀州政事,登上车子,手执缰绳,慷慨的样子大有澄清天下的志向。郡守、县令有贪污的,都闻风弃职;他所进奏检举的,没有不使众人信服的。范滂进奏刺史、二千石官员、权贵和豪门之流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弹劾得太多,怀疑他有私人恩怨的原因。范滂说:“臣下所举发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为民害的,怎么能拿它来弄污我的奏章!近日因为朝会时间迫促,所以先举发紧急的,其他没有查清楚的,正要再加以查实。我听说:农夫锄草,庄稼一定茂盛;忠臣除奸,王道因而清明。如果我说的有二心,甘受诛杀。”尚书无法往下追问。
汝南太守宗资任用范滂为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任用岑旺为功曹,都倾心听从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褒扬好的,纠正错的,整顿郡府。其中范滂尤其刚烈,疾恶如仇。范滂的外甥李颂一向行为不端,中常侍唐衡把他嘱托给宗资,宗资任用他为吏。范滂把任用文书搁置起来,不肯召他来。宗资发怒,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头说:“范滂决断刚正,今天宁肯被打死,也不能违反范滂的决定。”宗资这才作罢。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开。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选段二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1.以选段一为例,结合阅读体验,请概括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描写昆虫。
12.巴金评价《昆虫记》:“熔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请结合选段一内容,举例说明是如何在虫性中体现人性的?
13.说说你从选段二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11.示例:可以从形态(外形)、动作、神态、习性等方面观察描写。
12.示例: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如:抓住蟹蛛“消瘦”“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朝气蓬勃的样子”的外形特征,生动地写出了蟹蛛产卵做了母亲以后元气大伤的形象。(或:描写蟹蛛“全神贯注”地守护,一有动静就会“全身紧张”的神情,“挥腿威吓”“做手势”等动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蟹蛛作为母亲,竭力保护子女不受侵犯的伟大。或:用“鬼鬼祟祟”来形容偷蟹蛛卵的昆虫,用“心满意足”来形容赶走来犯者的蟹蛛,完全将昆虫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了人的形象特点,情趣盎然。)
13.①对(蝉)生命的理解和尊重,②对蝉及自然万物的关爱和赞美。(意对即可)
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内容的能力。由选段一“比以前消瘦多了”是从形态方面观察描写,“挥着一条腿威吓”“激动地做着手势”是从动作方面观察描写,“全神贯注”“狰狞”是从神态方面观察描写。据此可知,应从形态、动作和神态等方面来观察描写昆虫。
本题考查分析文段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段,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概括。在文段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昆虫写得有情有义,赋予其人的感情和反应。这个精彩片段中,抓住了蟹蛛的外形特征、保护子女时动作、神情的细节描写,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以及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这些也恰好是《昆虫记》整本书写法上最大的特色。比如:抓住蟹蛛“消瘦”“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朝气蓬勃的样子”的外形特征,把蟹蛛当成生了孩子、尚未恢复身体的母亲,让人心生怜爱之情;用“全神贯注”地守护,一有动静就会“全身紧张”的神情,“挥腿威吓”“做手势”等动作,生动传神地表现蟹蛛作为母亲,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抵御侵犯之敌,竭力保护子女的伟大,体现母爱之高尚;用“鬼鬼祟祟”来形容偷蟹蛛卵的昆虫,把它们当成“偷袭的敌人”,活灵活现;用“心满意足”来形容赶走来犯者的蟹蛛,完全将昆虫人格化,情趣盎然,体现了人性。
本题考查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如文中“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本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这个反问充满了蝉及万物的关爱和赞美之情。
14.下面有关名著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沙僧,既是唐僧惩罚悟空时的求情者,也是悟空与八戒闹矛盾时的调节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配角。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D.《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B
B.“他先后买了三辆车”说法错误。祥子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两辆车,第二次车没买成,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墨香
曹淑玲
①墨的香,很小众,不腻,不浮,静静地幽居在书房里,不善抛头露面。
②小时候,我常闻墨香。
③父亲好书法,常躲在一间小屋子里练习。小时候,我觉得那屋子狭窄荫蔽,一脚踏进去,仿佛掉进一眼干涸杂乱的深井里,里面堆满母亲放的旧衣物、破盆罐等杂物。一天,父亲从大队部视若珍宝似的搬来一张覆满灰尘的旧桌椅,仿佛一阵风吹来,都要散了骨架。母亲像迎娶待嫁的新娘,擦洗拾掇了小半天,后又刷上一层枣红色的油漆,放在院中通风,晾晒。几日后,这张桌椅的残破人生像被上帝亲吻过,散发着一种温暖与仁慈的光芒。
④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父亲把焕然一新的桌椅搬进屋内,挤在东墙一隅之地,似供奉神明一样虔诚地把笔墨摆上。从此,寂寞冷清的屋子迎来了主宰它的王,缕缕墨香之气淡弱的烛光一般跳跃在小屋内,蛰伏陈年之久的霉尘之味烟消云散了。
⑤盛夏的夜晚,当我们因燥热烦闷的天气怨气冲天,被溽热逼迫着,不得不拿着蒲扇跑到屋外乘凉,唯独父亲像古刹高僧一样静坐在书桌前,执笔,沾墨,墨色洇在粗糙的宣纸上,也洇在我年少的心上。我甚至遥想,某个夜色笼罩之时,会不会像聊斋故事里讲的那般,当父亲俯身习练书法时,也有一个蛾眉淡扫,衣袖着香的女子飘进来。
⑥过年了,村里很多人都要请父亲写春联,父亲总是满口应下来,然后去集市上挑选质地最好的大红纸。一张张灿若红霞的纸,一滴滴清雅幽然的墨香,让父亲的小屋添了明艳的色泽。看墨在纸上逶迤远走,忽然觉得父亲真的是一位得道的老僧,不管人生几经风起云涌,总是秉承宽容豁达之意,笃定自信地行走……
⑦墨香染了父亲的骨,父亲懂了墨香的魂。
⑧阳光大好的时候,父亲会带着我,去各个人家送春联,看着父亲亲手写就的春联贴到门上,墨的香似一条清浅的小溪在我年少的生命里淙淙流淌。
⑨父亲老了,如一块老墨,独自幽居在老屋,几次劝解,都不愿与我们同住,他说有母亲留下的老屋,有墨有笔,就够了。
⑩习墨久了的人,墨早已化身最终的陪伴和最真情的知己罢,墨度己也度人。
想起黄永玉年少的故事。有次,他无意间走进一处院子,满满一院子的玉兰花,像几千只灯盏那么闪亮,全长在一棵树上。他大着胆子爬上树,想摘几只,刚上得树去,底下站着一位秃了顶,留着稀疏胡子的老和尚。黄永玉顽劣,丝毫不惧,对自己摘花之事并无悔意。老和尚邀请黄永玉进屋子玩,极简朴肃疏的屋子,靠墙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个笔筒,几支笔,一块砚台,一堆纸张。年少轻狂的黄永玉冲口就说,你还写字送人?这字不好,没有力量。可当他得知丰子恺、夏丏尊竟然是老和尚的学生和朋友时,少年心里隐隐怀了无限的钦佩,求老和尚为他写一幅字。几日后,老和尚走了,留下一幅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少年号啕大哭,心上纵横的沟壑被老人留给他的墨色荡平。
也曾想执笔习墨,让墨香染进生活里,可又深知,墨太重,己心太躁,还浸不到墨色里去。便长长久久期待着,多年之后,自己老成一块老墨,在人生泛黄的纸页上奔涌、延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9期)
15.阅读全文,概括“墨香”的特点。
16.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语“洇”分别有怎样的表述效果?
墨色洇在粗糙的宣纸上,也洇在我年少的心上。
17.有人认为第段黄永玉的故事偏离中心,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18.结合全文,理解第段画横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15.小众(独自幽居,不善抛头露面);淡弱、清淡;静、笃定自信;清雅幽然,宽容豁达。
16.“洇”,本意指“液体在纸、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开或渗透”,第一个“洇”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墨色在宣纸上渗透的情状,第二个“洇”则传神地写出了墨香以及父亲像古刹高僧一样静坐、执笔习墨的姿态给我的印象深刻,以及对年少气盛、心境燥热的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17.不同意;第段写年少轻狂的黄永玉在老和尚的点化下,领悟到人生真意——不能仅仅为个人的安乐而生,应该心怀天下疾苦。既照应了上一段中“墨度己也度人”中的“度人”(“老和尚”与前文父亲“古刹高僧”的形象相照应),又为下文我的抒情作铺垫,使“墨香”的内涵更丰富,深化了主题。
18.“长长久久的期待”,表明虽然当下躁心未已,但仍然执着追寻宽容豁达、笃定自信、淡然幽居的“墨香魂”;希望可以像父亲、老和尚那样化身为一块“老墨”,修炼自我,静心从容,度己度人;即使年少不在,也要在墨香的浸染下,让平凡的人生变得更有激情,更有意义。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墨香”是全文的线索,可以由与墨香有关的事件梳理中概括墨香的特点。由第1段“墨的香,很小众,不腻,不浮,静静地幽居在书房里,不善抛头露面。”可知特点一:小众(独自幽居,不善抛头露面);
由第4段父亲把焕然一新的桌椅搬进小屋子里练习书法,“寂寞冷清的屋子迎来了主宰它的王,缕缕墨香之气淡弱的烛光一般跳跃在小屋内,蛰伏陈年之久的霉尘之味烟消云散了。可概括“墨香”特点二:淡弱、清淡;
由第5段父亲盛夏的夜晚父亲像古刹高僧一样静坐在书桌前执笔,沾墨练书法可概括“墨香”特点三:静、笃定自信;
由第6段父亲给乡亲写春联送春联“一张张灿若红霞的纸,一滴滴清雅幽然的墨香,让父亲的小屋添了明艳的色泽”可概括“墨香”特点四:清雅幽然,宽容豁达。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表述效果。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述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洇”,是动词,其本意指“液体在纸、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开或渗透”。文中“墨色洇在粗糙的宣纸上”这个“洇”指本义,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宣纸吸水性好,墨色在宣纸上慢慢渗透,粗糙的宣纸慢慢吸墨的情状;第二个“洇”则是引申含义,“也洇在我年少的心上”指充满墨香的家庭书香文化氛围以及父亲喜爱书法、静心练习书法的文化熏陶如墨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周围一切都燥热烦闷,“唯独父亲像古刹高僧一样静坐在书桌前”,其静心的姿态在我年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年少气盛、心境燥热的我慢慢静下心来。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段的作用。第段黄永玉的故事是否偏离中心,关键要看这段与主旨的关系。首先回答不偏离,再解释原因即可。本段故事老和尚走了,留下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墨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7533-2024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
- TTK-PLK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9304
- Paroxetine-d4-BRL29060-d-sub-4-sub-生命科学试剂-MCE-2193
- KIF18A-IN-16-生命科学试剂-MCE-8155
- 4-5-MDAI-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4662
- 1-3-Dioctanoyl-glyc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8665
- 二零二五年度独占许可协议名词详释与合同纠纷处理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注册及市场营销策划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足浴店门面租赁合同模板(含供应链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分配与养老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医疗器械物价收费申请流程
- 招聘专员转正述职报告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安市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
- 2024年江苏省昆山市六校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 大学生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