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1页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2页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3页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4页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高血压药主讲内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高血压病≥140/90mmHg“三高”、“三低”、“三个误区”二、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

类型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轻型)2级高血压(中型)3级高血压(重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20<130130~139140~159160~179180140<80<8585~8990~99100~109110<90二、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原发性高血压(90%)病因不明,亦称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10%)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三、抗高血压药物分类中枢神经节末梢递质释放突触后膜受体血管平滑肌二、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脏邻球

肾素

转化酶

小动脉收缩

旁器

血管紧

血管紧

血管紧

张素原

张素Ⅰ

张素Ⅱ

醛固酮分泌→水钠潴留可乐定

-甲基多巴

莫索尼定美加明利血平胍乙啶

普萘洛尔

1哌唑嗪

1

拉贝洛尔肼屈嗪

硝普钠硝苯地平米诺地尔

-R阻断药ACEI

(卡托普利)氯沙坦利尿药

(噻嗪类)一、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四、常用抗高血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1.利尿剂(氢氯噻嗪)降压机制早期:排钠利尿→血容量↓→BP↓长期(1)小A壁细胞内Na+↓→Na+-Ca2+交换↓→细胞内Ca2+↓→血管舒张→BP↓(2)细胞内Ca2+↓→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降低。(3)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1.利尿剂(氢氯噻嗪)降压特点小剂量应用口服吸收良好,安全、有效、价廉。降压作用温和,持久。疗效稳定:单用、与其它降压药协同。不易产生耐受,可长期应用。1.利尿剂(氢氯噻嗪)临床应用单用:Ⅰ级高血压首选药(老年收缩期)合用:Ⅱ、Ⅲ级高血压1.利尿剂(氢氯噻嗪)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血K+、Na+、Mg2+血脂紊乱,↑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糖耐量2.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降压机制阻断心脏β1→心率↓输出量↓阻断肾脏β1→肾素分泌↓RAS↓阻断中枢β受体→外周交感张力↓阻断交感突触前膜β2受体→

NE分泌↓β受体(外周)β1受体

β2受体(突触前膜)心脏β1受体肾小球旁器β1受体心输出量↓肾素↓NA释放↓β受体(中枢)外周交感活性↓2.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2.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降压特点作用温和、缓慢、持久,降压平稳。不致水钠潴留,且降低肾素活性,无明显耐受。用量个体化。2.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临床应用首选,单用,治疗Ⅰ、Ⅱ级高血压;年轻高血压患者心排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的高血压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好3.钙拮抗剂钙通道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分类二氢吡啶类苯烷胺类苯硫氮卓类3.钙拮抗剂降压机制阻断钙离子经细胞膜钙通道内流,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压。3.钙拮抗剂降压特点作用温和,同时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时不减少肾血流量,能扩张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血管;对血脂、血糖、尿酸及电解质等无不良影响。长期服用无耐受性3.钙拮抗剂临床应用降压疗效显著:各型高血压有效。(单用或合用)抗心绞痛不良反应较轻,头痛、面部潮红、眩晕、心悸等。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系统降压机制缓激肽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AT受体醛固酮血管收缩血管心肌肥厚血管扩张血压转换酶血压ACEI肾素抑制药AT受体阻断药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TII生成减少→血管扩张,降压;能和酶发生持久性结合,使NA释放减少→降压,保护心脏;BK降解减少→

NO生成增多→扩张血管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特点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对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不存在反跳现象;在降压的同时有心脏保护作用;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脏;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变化。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临床应用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伴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不良反应首剂低血压、干咳、高血钾、急性肾功能损伤、血管神经性水肿等。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降压机制选择性阻断AT1受体→阻滞AngⅡ介导的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效应。降压特点口服起效快,作用维持久:24h平稳降压,3~6周后达最大效应;不良反应较ACEI少:较少引起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仍可致低血压及高血钾。五、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五、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内容目标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合理饮食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蔬菜水果每日1斤左右规律运动每周3~5次中量运动控制体重BMI<24kg/m2;腰围男<90cm;女<85cm戒烟,限酒不提倡饮白酒;如饮酒,则每日白酒小于1两;葡萄酒小于2两;啤酒小于5两心理平衡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五、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保护靶器官平稳降压联合用药第十五章抗心绞痛药主讲内容概述抗心绞痛药作用机制常用药物用药原则一、概述心绞痛(anginapectoris)心绞痛分类①劳累型心绞痛②自发性心绞痛③混合性心绞痛发病原因一、概述心肌供氧与需氧的关系心肌收缩力

心率

心室壁张力

室内压室内容积冠脉血流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胸痛

左室功能障碍O2

需氧O2供氧灌注压血流量侧支循环<O2

耗O2供

心绞痛的发生机制示意图二、抗心绞痛药作用机制1.减少耗氧①舒张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

②舒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后负荷;

③↓心率→↓耗氧。

2.增加供氧

①舒张冠脉,开放侧支/血流重分布→冠脉供血↑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生成,加快血流

③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增加心内膜下区供血三、常用药物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1.硝酸甘油药理作用: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1.心肌耗氧量↓①小剂量:舒张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室壁张力↓→耗氧量↓②大剂量:舒张小动脉→左室内压和室壁张力↓→耗氧量↓2.扩张冠脉,开放侧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缺血区

非缺血区缺血区对照硝酸酯类的效应非缺血区输送血管阻力血管1.硝酸甘油1.硝酸甘油1.硝酸甘油体内过程:脂溶性高,舌下含服,避免“首过效应”作用机制:促进机体释放NO,扩张血管临床应用

1.各型心绞痛:稳定型(首选)

2.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

3.心衰:急性(静脉给药),慢性(长效制剂+强心药)1.硝酸甘油不良反应(1)扩血管反应①局部:面、颈皮肤潮红,头晕、搏动性头痛颅内压↑,眼内压↑②全身:血压过度↓→反射性心悸,诱发心绞痛体位性BP↓→晕厥(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耐受性,不宜大量长期使用。可间歇或减小剂量。2.普萘洛尔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总耗氧↓①阻断β受体→心率↓及收缩力↓→耗氧②收缩力↓→射血时间↑→心室容积↑→耗氧↑

2.改善缺血区血供①心肌耗氧↓→非缺血区血管阻力↑,血流流向缺血区已舒张的血管,增加供血;②心率↓,舒张期延长,利于冠脉灌注,利于血流由心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

3.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细胞等2.普萘洛尔临床应用

1.稳定型心绞痛,尤高血压或室性心律失常者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变异型心绞痛:忌用不良反应

1.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量开始。

2.久用停药时,会加剧心绞痛的发作或心梗,

应逐渐减量。四、用药原则(一)选药

1.硝酸酯类适于各种心绞痛,紧急情况舌下含服;

2.β受体阻断药不适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二)剂量与疗程

1.从小剂量开始,最佳疗效最小不良反应;

2.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否则诱发心绞痛;

3.硝酸酯类易产生耐受性,给药间隔8h上;

4.稳定型心绞痛清晨发病率高,建议起床前服药,变异型心绞痛在休息睡眠时易发作,宜在睡前用药。四、用药原则(三)联合用药硝酸酯类和β阻断药合用:协同↓氧耗,β阻断药可取消硝酸甘油所致心率↑、收缩力↑;硝酸甘油可↓β阻断药所致心室容积和心室射血时间↑。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作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硝酸酯+β受体阻断药动脉压↓↓↓↓心率↑(反射性)↓↓心肌收缩力↑(反射性)↓抑制/不变射血时间缩短延长不变舒张期灌流时间缩短延长延长左室舒张末压↓↑不变/降低心脏容积↓↑不变/缩小第十六章抗心力衰竭药主讲人:周游主讲内容概述发病机制常用药物一、概述是指在回心血量充足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致心输出量不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因常伴有显著的静脉系统充血状态,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二、发病机制

心排出量不足

心收缩性降低

心脏负荷加重CHF代偿性的生理反应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加液体潴留心肌肥厚代偿失调性心力衰竭

心功障碍

(收缩功能↓①,舒张功能↓⑧)输出量↓神经激素↑(RAA↑④,CA↑)钠水潴留⑤血容量↑静脉淤血血管收缩阻抗↑顺应性↓后负荷↑②血管肥厚、重构⑥心肌β1受体↓⑦心收缩力↓顺应性↓心肌肥大、重构⑥回心血量↑前负荷↑③图1心功不全的病理生理学及药物作用的环节RA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CA:儿茶酚胺;①正性肌力药;②减后负荷药;③减前负荷药;④抗RAA系统的药;⑤利尿药;⑥改善心血管病理重构的药物;⑦β受体阻断药;⑧改善舒张功能的药物

三、常用药物

强心苷β1-R激动剂: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吡酮减轻心脏负荷药

血管扩张药硝酸酯类ACEI利尿药:氢氯噻嗪硝普钠正性肌力药强心苷:药理作用及机制1.正性肌力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1)整体心脏、体外培养心肌细胞都有作用;(2)对正常健康心脏,强心苷可加强收缩力,但不改变心输出量。(3)使衰竭的心脏收缩敏捷: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同时减少耗氧量。(4)作用机制:抑制钠泵,增加钙内流。强心苷酶活性降低胞内Na+增多Na+-Ca2+交换增加细胞内Ca2+增加心肌收缩增强3个Na+K+K+K+K+Na+Na+Na+Na+Na+Na+Na+Na+Na+K+K+K+K+2个K+Na+-K+-ATP酶抑制Na+Na+K+K+K+K+Na+Na+Na+Na+Na+-Ca2+交换体Ca2+Ca2+Ca2+Ca2+Ca2+Ca2+强心苷:药理作用及机制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消失,而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减慢心率。问题1:在离体心脏能否出现此种作用?问题2:心率减慢,如何利于治疗?问题3:如果强心苷过量引起心动过缓如何解救之?强心苷:药理作用及机制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电生理特性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浦肯野纤维自律性↓↑传导性↑↓↓有效不应期↓↓强心苷:药理作用及机制4.对心电图的影响:ST段鱼钩样变化5.对肾的作用:利尿作用6.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强心苷:临床应用1.慢性心功能不全2.某些心律失常①心房纤颤:减慢房室结传导②心房扑动:缩短心房不应期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减慢房室结传导强心苷:不良反应1.毒性反应①胃肠道②中枢神经系统③心律失常2.中毒的防治①预防中毒②治疗:A.补钾

B.抗心律失常药第十七章抗心律失常药主讲人:周游主讲内容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第三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一、正常心脏电生理特性一、正常心脏电生理特性0相:钠内流。

1相:钾外流。

2相:钙内流,钾外流,少量的钠内流。

3相:钾外流。

4相:离子的转运,恢复静息态的离子状态。

一、正常心脏电生理特性一、正常心脏电生理特性0期除极主要为Ca离子内流所致。随后钙通道失活,Ca内流减少,K通道被激活,出现K外流,膜复极。4期自动除极:4期膜电位不稳定,构成比较复杂,主要由Ik、If、Ca++所致。二、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增高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增高:自律细胞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舒张电位减小都会使冲动形成增多,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冲动形成异常早后除极迟后除极冲动传导异常折返激动:心肌冲动的传导减慢或不一致可形成折返激动。它是指一个冲动下传后,又可经过另一途径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由此环形通路形成的兴奋波可传至全心脏,使反复出现异位搏动,形成心动过速。单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束支传导阻滞。折返激动三、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过缓型主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