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和护士管理法律制度主要内容第一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第二章、执业医师管理法律制度第三章、护士管理法律制度第一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疗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医疗机构的登记
第四节
医疗机构的执业
第五节
医疗机构的监督
第一节概述—、医疗机构的概念
医疗机构是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第一,医疗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卫生机构。第二,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根据设立卫生机构目的的不同,我国将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和防疫机构等。前者主要以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为主,后者主要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活动为主。
第三,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二、医疗机构管理法制化
《全国医院工作条例》(1982年1月12日)《医院工作制度》(1982年4月7日)《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1984年12月15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5月15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三、医疗机构的类别按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规模等,医疗机构可分为:①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②妇幼保健院;③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④疗养院;⑤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⑥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⑦村卫生室(所);⑧急救中心、急救站;⑨临床检验中心;⑩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11、护理院、护理站;12、其他诊疗机构。卫生防疫、国境卫生检疫、医学科研和教学等机构在本机构业务范围之外开展诊疗活动以及美容服务机构开展医学美容业务的,必须依据有关规定,申请设置相应类别的医疗机构。
按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等,医疗机构可分为:①非营利性医疗机构;②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为促进卫生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我国允许开办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即外国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除外)与中国的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者合作形式设立医疗机构。
第二节医疗机构的设置
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医疗机构的依据。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其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等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其目的是统筹规划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分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分三级。省级和县级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都要以设区的市级所制定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基础。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100张床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具体配置和布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500张床以上的医院、重点专科和重点专科医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医疗机构的配置。
二、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医疗机构不分类别、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服务对象,其设置必须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①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②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③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④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5年的医务人员;⑤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⑥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
在城市申请设置诊所的个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②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5年以上同一专业临床工作;③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在乡镇和村申请设置诊所的个人的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能够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技术和设备,可以补充或完善当地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资金和医疗设施方面的不足。同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必须是独立的法人;②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③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有的股份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④合资、合作期限不超过20年;⑤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节医疗机构的登记
一、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申请条件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填写(医疗机构申请拭业登记注册书),并提交下列材料:①《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②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③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④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⑤医疗机构规章制度;⑥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等。
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执业登记的,还应当提交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及其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等。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期限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核实,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经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①不符合《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②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①投资不到位;④医疗机构用房不能满足诊疗服务功能;⑤通讯、供电、上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⑥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求;⑦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不合格等;⑧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内容1.执业登记的事项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是:①类别、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②所有制形式;③注册资金(资本);④服务方式;⑤诊疗科目;⑥房屋建筑面床位(牙椅);⑦服务对象;⑧职工人数;⑨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⑩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登记事项。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还应当核准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2.变更登记医疗机构分立或者合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申请办理相应手续:保留医疗机构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新设置医疗机构的,申请设置许可和执业登记;终止医疗机构的,申请注销登记。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注册资金(资本)、服务方式、诊疗科目、床位(牙椅)、服务对象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四、医疗机构的名称
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为:医院、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卫生站、卫生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防治所、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中心以及卫生部规定或者认可的其他名称。可以作为医疗机构识别名称的有: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和其他批准使用的名称。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名副其实,与其类别或者诊疗科目相适应。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应当含有省、市、县、区、街道、乡、镇、村等行政区划名称,其他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得含有行政区划名称。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设置的医疗机构的名称中应当含有设置单位名称或者个人的姓名。医疗机构名称中含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及其简称、国际组织名称,或者含有“中国”、“全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以及跨省地域名称等,由卫生部该准,属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核准。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下列名称:①有损于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的名称;②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称;③以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组成的名称;④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的名称;⑤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⑥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名称等。
第四节医疗机构的执业一、开展诊疗活动的条件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应当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都不得开展诊断、治疗活动。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经许可和变更登记,不得向社会开放。医疗机构被吊销或者注销执业许可证后,不得继续开展诊断、治疗活动。
2.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断、治疗活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断、治疗活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扩大业务范围。需要改变诊疗科目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3.按照政府物价等有关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政府物价等有关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4.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应当佩带载有本人姓名、取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5.医疗机构名称的使用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匮以及医疗文件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不得买卖、出借和转让。医疗机构不得冒用标有其他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6.病历的保存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二、开展诊疗活动的规则1.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组织学习医德规范,督促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要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苗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3.按规定出具医学证明文件未经医师亲自诊查,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只作是否死亡的诊断,不作死亡原因的诊断。如要求进行死亡原因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指派医生对尸体进行解剖和有关死固检查后方能作出死因诊断。
4.尊重患者权利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在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征得患者同意,井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及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及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医疗机构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并取得患者家属和有关人员的配合。
5.对传染病等特殊患者的诊治和处理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6.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药品。7.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五节医疗机构的监督
一、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职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①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②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③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④对违反医疗机构管理的行为给予处罚。二、医疗机构评审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其成员由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专家组成。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对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发给评审合格证书。对未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三、处罚(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①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②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人员;③擅自执业时间在3个月以上;④给患者造成伤害;⑤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⑤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钱物;⑦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二)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又不停止医疗活动医疗机构不按期办理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校验手续。在限期内仍不办理校验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①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②转让或者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③受让方或者承借方给患者造成伤害的;④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给非卫生技术人员的;⑤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
除急诊和急救外,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情节轻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以警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①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②给患者造成伤害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3000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①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②给患者造成伤害的;③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①使用两名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②使用的非卫生技术人员给患者造成伤害的。
(六)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医疗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轻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①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延误诊治的;②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给患者精神造成伤害的;③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第二章执业医师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医师资格考试
第三节
医师执业注册
第四节
医师执业
第五节
医师的考核和培训
第六节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第七节
法律责任
第一节概述
一、执业医师法的概念执业医师法是调整医师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和执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医师,是指依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其社会责任是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所以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执业医师管理走上了法制化1998年6月26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等配套规章;1999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我国的、规范化的轨道。
第二节医师资格考试
一、医师资格考试的概念
医师资格,是指国家确认的、准予从事医师职业的资格,是公民从事医师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身份,即从事医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医师资格考试,是指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是医师执业的准入考试。三、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一)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①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②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的。(二)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三)其他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符合《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也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境外人员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包括注册、执业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四、医师资格证书的取得
医师资格证书是证明某人具有医师资格的法律文件,必须依法取得。对参加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授予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医师资格一经合法取得,就不得非法剥夺。
第三节医师执业注册
一、医师执业注册的概念
医师执业注册,是指对具备医师资格者进行执业活动的管理。对医师予以注册和注销注册
是世界各国对医师执业进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注册程序1.申请。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均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师执业注册。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预防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该机构的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核发该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2.审核。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注册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包括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医师资格证书、体检表、身份证、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等;重新申请注册的,还应提交医师重新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和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组织出具的业务水平考核结果证明。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2年内未注册者,申请注册时,还应提交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3—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3.注册。经审核合格的,主管部门予以注册,并发给卫生部统—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由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
医师执业证书的法律效力
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其执业活动受法律保护。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个体行医
《执业医师法》规定,个体行医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执业医师资格;②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
③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应当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依法执业。
第四节
医师执业
一、医师执业权利
医师执业权利,是指取得医师资格、依法注册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所享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或剥夺医师的法定权利。二、医师执业义务医师执业义务,是指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履行的责任。医师的义务与医师的权利相对应,和医师的执业活动密切相关。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③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④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权利。⑤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⑥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⑦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⑧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
医师的执业义务主要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④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⑤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三、医师执业规则医师执业规则,是指医务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在执业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规定和原则。医师执业规则具有以下特点:①针对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设立的;②目的是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③实质是要求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义务;④明显带有强制性:“必须”、“应当”无条件履行的规则,没有履行属于不作为的违法行为;“不得”实施的规则,实施了属于作为的违法行为。《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执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2.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3.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4.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5.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6.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7.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8.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第五节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一、乡村医生的概念
乡村医生,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2003年8月5日,国务院根据《执业医师法》制定并公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对乡村医生的执业注册、执业规则、考核和培训作了规定。村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依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管理,不适用《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
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公布前的乡村医生,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后,继续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①已经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的;②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的;③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公布之日起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人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未经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不得执业。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申请再注册。三、乡村医生执业规则
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则:①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有关资料。②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处置。③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对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限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应当先行抢救并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④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医学证明,不得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⑤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第六节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1.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由发给证书的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
3.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①违反卫生行政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②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救治,造成严重后果的;③造成医疗事故的;④未经亲诊查、调查,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的;⑤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⑥使用未经批准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⑦不按规定使用麻、毒、精神和放射药品的:⑧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⑨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⑩利用职务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11、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4.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治安行政处罚。5.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属于注销往册情形而未履行报告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6.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民事责任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执业医师法》规定,违反执业医师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336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学生无证行医致北大教授死亡案
熊卓为的丈夫王建国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2005年12月,49岁的熊卓为因长期伏案工作,有些腰疼,到北大第一医院拍片之后发现腰椎出现轻度滑脱,北大第一医院的骨科主任李淳德诊断需要尽快手术。
2006年1月31日,手术后的第7天,北大第一医院宣布,熊卓为因发生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对于熊卓为的死亡,北大第一医院的结论是,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而王建国在妻子的病历记录上看到,妻子的肋骨折断了,心脏、肝脏竟然全都破了。从手术记录中,王建国发现,这些是医生在抢救的时候按压造成的。随后,王建国和律师发现,参与抢救的3名主治医生没有行医资质,这3个人都是北大医学院的在校学生。对此,北大第一医院并没有否认,但是院方强调,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肺栓塞,跟学生行医没有直接关系,医院对此无需承担责任。【一审判决】北大医院赔偿70余万王建国告诉记者,今年7月1日,此案在市一中院一审宣判。一审判决认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存在的医疗过失造成熊卓为死亡的损害后果。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担全部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最终,判决要求北大第一医院赔偿王建国及其岳母共计70多万元的损失。其中,医疗费4.2万元,死亡赔偿金49万余元,精神损害赔偿金20万元(王建国及其岳母各1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法制晚报》分析判断北大医院是否“非法行医”需要严格界定当时的情况。“如果事发在一般医院,让没有资格的实习生行医肯定属于非法行医。”刘文秀分析说,北大医院本身是一所教学医院,承担着临床培训新医生的责任,因此让实习生参与会诊、治疗并不为过,而实习生如果在上级医师的授意下以个人名义在临床病历上签字,只能算医院管理不严、程序有误,还不能认为医院非法行医,但如果仅仅是实习生个人擅作主张在病历上签字,则应认定是非法行医,承担法律后果。第三章护士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护士执业考试
第三节护士执业注册第四节护士执业规则第一节概述
一、护士的概念
护士,是指受过护理专业教育,掌握护理、病房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并具有一定卫生预防工作能力的卫生人员。《护士管理办法》所称护士,是指依法取得护土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人员。护士这—概念不同于护理职称序列中的“护士”,而是作为一门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统称。
二、护士管理立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护理队伍的稳定、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先后发布了涉及护士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1982年卫生部在发布的《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中,规定了护理工作制度和各级各类护士的职责。1988年卫生部制定了包括护士在内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其实施办法》。为了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和护理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1993年3月26日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此外,我国香港特区制定有《香港护士注册条例》;台湾地区在1991年5月之前护士执业的法律依据是《护理人员管理规则》;1991年5月台湾颁布了《护理人员法》,1992年4月公布了《护理人员法实施细则》。
1.2008年《护士条例》(国务院)
2.2008年《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卫生部)第二节护士执业考试
一、护士执业考试的条件我国实行护士执业考试制度。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这是提高护士质量,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保护公民就医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条件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专业要求,必须接受过护理专业教育;二是学历要求,必须取得普通中等卫(护)校的毕业文凭或高等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护士管理办法》规定:1.获得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者,可以申请护士执业考试。2.获得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毕业文凭者,以及获得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免考资格的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者,可以免于护士执业考试。
(二)考试内容
护士执业考试每年举行1次,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护士考试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医政部门承担本地区的考试实施工作。考试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分中、西医两个专业。考试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5个科目以及心理学基础、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的内容。考试合格者,获得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
二、护士执业证书的取得
凡符合《护士管理办法》规定的免考条件者以及参加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取得护土执业证书,即获得了在中国境内从事护士执业活动的基本资格。
第三节护士执业注册
一、注册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三)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四)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二、健康标准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符合下列健康标准:(一)无精神病史;(二)无色盲、色弱、双耳听力障碍;(三)无影响履行护理职责的疾病、残疾或者功能障碍。三、提交材料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二)申请人身份证明;(三)申请人学历证书及专业学习中的临床实习证明;(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健康体检证明;(六)医疗卫生机构拟聘用的相关材料。四、其它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延续注册。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逾期提出申请的,除应当具备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第四节护士执业规则
一、护士执业权利
《护士管理办法》在多处规定了对护士执业权利的保障条款。在“总则”中规定护士的执业权利受法律保护,护士的劳动受全社会的尊重。在“执业”一章中再次强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在“罚则”一章中规定,非法阻挠护土依法执业或侵犯护士人身权利的,由护士所在单位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护士执业规则《护士管理办法》规定,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执业规则:1.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护理。遇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医生不在场时,护士应当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2.护士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3.护士执业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
4.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5.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护士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6.护理员只能在护士的指导下从事临床生活护理工作。
《护士条例》中护士的义务第十六条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第十七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第十八条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第十九条护士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三、护士职责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工作人员职责》对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一)主任护师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进行护理理论、技术及科研和教学工作,负有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学科的任务。一般应具有本科护理系水平,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组织主管护师、护师、进修护师的业务学习,拟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负责授课,承担护理系和专修科学生的临床实习的教学;善于总结护理经验,能撰写护理论著和译文;协助护理部主任加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副主任护师的职责及要求基本同主任护师。
(二)主管护师在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检查督导工作,解决本科护理业务疑难问题,配合科护士长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学习,编写教材、负责讲课,协助组织大专及中专护生的临床实习,协助科护士长制定本科的科研计划并指导本科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三)护师
在病房(科室)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参加病房临床护理工作,指导护士进行业务技术操作,能担任责任制护士组长的工作,为病人作出及时正确的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带领护士完成护理难度较大、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承担中专护理教学、带教护生实习,参加本科室的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和工作总结。
(四)护士主要是配合医师执行治疗并进行护理,或负责地段内的一般医疗处理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不同岗位的护士有不同的、具体的职责要求。1.门诊部护士职责。主要是:①在门诊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②负责器械的消毒和开诊前的准备工作。③协助医师进行检诊,按医嘱给病员进行处置。④经常观察候诊病员的病情变化,对较重的病员应提前诊治或送急诊室处理。⑤负责诊疗室的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做好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宣传工作。⑥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严防差错事故。⑧按照分工,负责领取、保管药品器材和其他物品。
2.急诊室护士职责。主要是:①在急诊室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②做好急诊病员的检诊工作,按病情决定优先就诊,有困难时请求医师决定。③急症病员来诊,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在医师未到之前,遇特殊危急病员,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置,随即向医师报告。④准备各项急救所需用品、器材、敷料,在急救过程中,应迅速而准确地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⑤经常巡视观察室病员,了解病员病情、思想和饮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修订版车辆租赁合同
- 2024年卷帘门维修与施工服务协议
- 2024年济南客运考试应用能力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装订活动及印刷用附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培训协议:员工培训与development合同
- 工厂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2024年体育场馆租用合同书
- 2024年企业公开课讲师聘请合同
- 铁路沿线浆砌石护坡施工方案
- 2024年双方财产分割放弃协议
- 妇产科学课件:胎心监测
-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习题与讲解
-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评分表
- 商务条款响应表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 去远航 -冀教版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日月潭》|人教(部编版) (共19张PPT)
-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 中华文化与传播教材课件
- Unit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健康生活讲义-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Unit 4 Viewing Workshop 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血尿尿频尿急尿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