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灾害卫生服务管理灾害包括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和战争等天灾人祸。它除给人们直接伤害外,还常给人们带来瘟疫。古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因为灾害尝试人群大量流动,破坏了人群的自然免疫力,降低了人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加之居住过渡拥挤,卫生条件差,所以已引起地方传染病流行。由于灾害卫生服务量较大,单靠平时的医疗卫生机构是难以完成防治与救护任务的,必须采取临时组织和有效措施,才能做好灾害卫生服务。自然灾害有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泥石流、热风暴、旱灾……..。在我国尤以洪水、地震最为严重,除直接死亡位,还有次生灾害。自然灾害的卫生服务管理成立准军事化的领导机构积极救治伤病员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恢复和重建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保证灾害药材供给灾害性事故有:火灾、爆炸、车船失事、工厂毒物和放射性物质泄漏等。尤其后者,危害甚为严重。
2000年我国共发生火灾18.9万起,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5.2亿元,2000年我国死于火灾的有3210人,平均每周61人。(出处:公安部数据)。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成立应急组织预防灾难性事故发生1、安全系数要大2、建设各项安全设施3、提高管理人员与技术操作人员的素质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控制灾源积极做好救治工作积极做好救治工作救灾工作首要任务是救人疏散居民:但要注意被疏散居民的饮食与饮水安全进行医学监察工作净化环境复种预防接种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1997-3-28)民政部关于印发《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的通知(民救发[199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及时、准确掌握自然灾害情况,给救灾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国务院赋予民政部门的救灾职责和任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灾情,即自然灾害情况,是指干旱、洪涝、风雹(包括龙卷风、沙尘暴、飓风等)、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地震、低温冷冻、雪灾、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异常自然现象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情况和工作数据。第三条灾情统计、核定、报告的内容包括受灾时间、灾害种类、受灾范围、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救灾工作的情况和数据。
本办法所称受灾范围,是指因灾农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和正常生活秩序遭到破坏、农牧业受到损失的地(州、市)、县(市、旗)、乡(镇)、村的数量。
第四条灾情统计、核定、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及时准确。
第五条向国际社会提供灾情,须经民政部批准。
第六条灾情统计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情况、农牧业损失情况、工作数据等项。
第七条综合情况统计指标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及发生时间、地点、台风编号、地震震中经纬度、受淹县城、受灾人口、成灾人口、被困人口、转移安置人口、无家可归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伤病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损失粮食、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第八条农牧业损失情况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减产粮食、饮水困难大牲畜、因灾死亡大牲畜、农牧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等。
第九条工作数据统计指标主要包括:缺粮人口、缺粮数量、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已安排口粮救济款数、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数、需恢复住房数、已安排恢复住房款数、已恢复住房数、需救济伤病人口数、已安排治病救济款数、已救济伤病人口数、需衣被救济人口数、已安排衣被救济款数、已救济衣被人口数、已安排转移安置款数、已救济转移安置人口数、中央财政投入救灾资金数、省地县各级财政投入救灾资金数、中央政府投入救灾物资数、省地县各级投入救灾物资数、中央政府下拨的接收捐赠数、省地县各级接收捐赠数、参加救灾工作人次数、参加救灾军队人次数、地方救灾装备投入情况、军队救灾装备投入情况、灾民参加生产自救人次和收入等。第十条灾情统计的各类指标解释,以《民政部关于印发〈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通知》(民计函〔1995〕290号)为准。
第十一条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发生的灾情进行核定,核定灾情可视情况采用如下不同方式:
(一)全面核定:灾害发生后,组织人力对灾害造成的各方面损失情况进行全面的核定。
(二)抽样核定:在受灾的总体中随机选取部分进行核查,根据核查结果推断全面灾情。
(三)典型核定:在受灾的总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或重灾地区进行核查,根据核查结果推断全面灾情。
(四)专项核定:对某项损失情况进行专题调查,以核定全面灾情。
第十二条每次大灾后或年终,民政部门应当会同农业、粮食、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核定出最终灾情数据。第十三条自然灾害发生后,必须及时准确地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灾情。
(一)报送书面灾情报告。包括通过传真机、联网计算机传送的文字报告。
(二)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年报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月报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春荒、夏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统计表》。
第十四条危害严重的洪涝、风雹(包括龙卷风、沙尘暴、飓风等)、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地震、雪灾、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灾情报告:
(一)报灾时间:初步灾情在灾害形成24小时内向民政部报告,灾害发展变化情况随时报告,全面灾情待灾情稳定后及时报告。
(二)报告内容: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致灾原因、救灾工作情况等。
突发性大灾可在抄送直接上级部门的同时越级上报。第十五条灾情的统计、核定、报告,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有关法规,不得夸大、缩小、隐瞒和谎报。
第十六条对坚持原则,如实反映灾情,避免灾区发生较大损失的,要予以奖励;对报灾不实或延误报灾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如实报告灾情受到阻拦时,主管救灾的部门在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可越级报告。对如实反映情况者进行打击报复的,提请纪检、监察部门查处。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内务部和民政部发布的有关办法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1995年4月27日卫生部令第39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救援,系指因灾害事故发生人群伤亡时的抢救治疗工作。
第三条对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工作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常备不懈,及时有效。
第四条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卫生部成立“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由卫生部部长任组长。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与“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相应的组织。
第七条各级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掌握全国或当地灾害事故的特征、规律、医疗救护资源、地理交通状况等信息,组织、协调、部署与灾害事故医疗救护有关的工作。
第八条要组织好灾害事故的现场医疗救护。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急救中心、急救站、医院急诊科(室)为主体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其急救反应能力。
第十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救援预案;要建立数支救灾医疗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医疗药械(见附件),由医疗队所在单位保管,定期更换。第三章灾情报告第十一条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及时将灾情报告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灾情报告或救援指令后,应当立即通知有关单位,组织现场抢救,并及时报告当地民政府和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第十三条医疗救援情况按以下规定报告:
(一)伤亡20人以下的,6小时内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二)伤亡20-50人的,12小时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三)伤亡50人以上的,24小时内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和其它重大灾害事故,虽一时不明伤亡情况的,应尽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第十四条报告内容:
(一)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
(二)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主的医疗资源;
(三)急需解决的卫生问题;
(四)卫生系统受损情况。
第十五条疫情报告和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第四章现场医疗救护第十六条灾害事故发生后,凡就近的医护人员都要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并组织起来参加医疗救护。
第十七条参加医疗救援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向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现场指挥部报到,并接受其统一指挥和调遣。
第十八条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现场指挥部的任务为:
(一)视伤亡情况设置伤病员分检处;
(二)对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估;
(三)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同各医疗救护力量;
(四)向当地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第十九条在现场医疗救护中,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残废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辩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二十条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要将经治的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鼾、注意事项逐一填写伤员情况单(见附件2),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第二十一条根据现场伤员情况设手术、急救处置室(部)。第五章伤病员后送第二十二条凡伤员需要后送,由当地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视实行需要决定设伤员后送指挥部,负责伤员后送的指挥协调工作。
第二十三条伤病员经现场检伤分类、处置后要根据病情向就近的省、市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分流,原则如下:
(一)当地医疗机构有能力收治全部伤员的,由急救中心(站)或后送指挥部指定有关单位后送到就近的医院;
(二)伤员现场经治的医疗文书要一式二份,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汇总,并向接纳后送伤员的医疗机构提交;
(三)后送途中需要监护的伤员,由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救扩指挥部派医护人员护送;
(四)灾害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推诿后送的伤员。第六章部门协调第二十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灾害事故医疗救援计划;负责组织派遣医疗队,救治伤病员;负责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的对外宣传口径;承接上级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分配的任务。
第二十五条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视情况提请地方政府协调铁路、邮电、交通、民航、航运、军队、武警、国家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0MW独立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计算机二级MySQL考生心得与试题及答案
- 环境变量与C语言题目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核心技能试题及答案
- 全面提升的ACCESS考试试题及答案
- VFP考试备考必读试题及答案合集
- 软考网络管理员笔记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测试的风险评估策略及试题及答案
- 软件测试团队的构建与试题及答案讨论
- 最简单电力合同协议书
- 夜场水烟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管道劳务分包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锂电子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2篇)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退出联合诊所协议书
- 港股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溺水急救方法》课件
-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