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信令系统刘润杰现代通信交换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7号信令网第三节消息传递部分第四节电话应用部分第五节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第六节事务处理应用部分第七节ISDN用户部分第八节7号信令系统数据第一节概述
一、信令的基本概念二、信令的分类三、中国1号信令系统简介四、7号信令概述电话接续的基本信令流程信令的基本概念:是通信网中各个交换局在完成各种呼叫接续时所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都属于控制信息。信令的基本要求:向信令设备提供足够的信息。信令传输稳定可靠。信令传送速度快。对传输设备要求低。有广泛的适应性,以便和不同交换设备之间配合工作。不影响通信信息的可靠性,也不受通信信息的影响。便于今后通信网的发展。
信令:信令是各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使用的一种通信语言,它是控制交换机产生动作的命令。
信令方式:信令在传送过程中所要遵守的规约和规定,就是信令方式。它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及控制方式。
信令系统: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全体。按信令的工作区域分:
用户信令:是通信终端(用户)和网络节点(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在用户线上传送。主要包括用户向交换机发送的监视信令和选路信令,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铃流和各种音信号。局间信令:是网络节点之间(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在局间中继线上传送,用来控制呼叫接续和拆线。用户线信令少而简单,中继线信令多而复杂。二、信令的分类按信令的信道分: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缺点:信令传送速度慢,信息容量有限(传递与呼叫无关的信令能力有限)。
公共信道信令:是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信令方式。优点:信令传送速度快、容量大、具有改变或增加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按信令的功能分:线路信令:具有监视功能,用来监视主被叫的摘、挂机状态及设备忙闲。路由信令:具有选择功能,指主叫所拨的被叫号码,用来选择路由。管理信令:具有操作功能,用于电话网的管理和维护。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由发端局记发器或出中继电路发送,而由终端局记发器或入中继电路接收的信令,为前向信令,反之为后向信令。其它分类:带内信令与带外信令:可以在通路频带(300~3400Hz)范围内传送的信令,叫带内信令,在通路频带外传送的信令,就叫带外信令。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
模拟信令是按模拟方式传送的信令,数字信令是将信令按数字方式编码进行传送的信令。信令系统CCITTNo.1信令系统:国际人工业务中使用的500/20Hz信令系统。CCITTNo.2信令系统:用于国际半自动业务,600/750音频系统。CCITTNo.3信令系统:采用22800Hz单音频系统,仅在欧洲少数国家使用过。CCITTNo.4信令系统:2040/2400双音频系统,以端到端方式传送模拟信号。想用于卫星通信。CCITTNo.5信令系统:2400/2600模拟信令系统,具有分开的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用于国际通信.CCITTNo.5bis:CCITTNo.5的变形,几乎未得到应用。CCITTNo.6信令系统:模拟型公共信道信令系统。由于无法适应ISDN的要求,使用较少。CCITTNo.7信令系统:最新的数字信令系统。CCITTR1、CCITTR2……….三、中国1号信令系统简介我国国标规定的随路信令方式NO.1信令线路信令
记发器信令1线路信令NO.1线路信令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1.直流型:实线传输时,利用局域网中继a、b
线的直流电位变化表示接续状态
2.带内单频型:频分复用(载波电路)2600Hz
长短不同脉冲信号组合
3.数字型线路信令:PCM30/32L路一个复帧由16
帧组成F0~F15
每帧32时隙TS0~TS31
每个时隙8bitTS0
帧同步信令TS1~TS15
TS17~TS3130个话路信号
TS16
复帧同步信号及30个话路的线路信号,每个话路在两个传输方向各有abcd四位码传线路信号
F0TS16
传复帧同步信号和复帧失序去警信令
F1
前四位传1路线路信令,后四位16话路传16线路信令F1abcdabcd1路16路abcdabcd第2路第17路abcdabcd第15路第30路F2F15(2)编码含义前向afbfcf
后向ab
bbcb
af=摘机占用状态挂机拆线状态01bf=正常状态故障状态01cf=话务员再振铃或强拆话务员未进行再振铃或强拆01ab=被叫摘机状态被叫挂机状态01bb=空闲状态占用或闭塞状态01cb=话务员回振铃或呼叫到达被叫话务员未振铃或呼叫未到达被叫01出中继入中继入中继出中继af
bfcfab
bbcb主叫端被叫端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的传送方向数字线路信令共有13种标志方式DL(1)~DL(9)
分别用于不同交换机间不同中继电路的配合DL(1)适用于本地局间全自动中继电路间的配合
DL(1)编码表
接续状态af
bfab
bb
示闲占用占用确认被叫应答被叫先挂机主叫后挂机
主叫先挂机
被叫先挂机
主叫先挂机
被叫先挂机主叫先挂机被叫先挂机主叫控制11100111010互不控制0010
111010100010001100010011000111010被叫控制10111010010010
11101011闭塞2记发器信令
NO.1MFC多频互控信令MultifrequencyandCompelled
速度快,有一定的检验能力信号容量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令
信号编码多频记发器信令分前向和后向两种前向6个频率1380~1980Hz高频群120Hz等差
=15种信号后向4种频率780~1140Hz低频群=6种信号互控传送方式
MFC采用多频编码连续互控基本上端到端
MFC信令四拍互控过程:发端收端t3t4t7t8t0t1t2t5t6t9发信令停信令发下一信令发证实信令停证实信令长途电路
MFC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
1.逐段转发方式:转接局上下电路之一为劣质电路时有三种2.端到端方式:转接局只接受选择路由的MFC信令
3.混合方式将电路向前接通,转接局记发器退出工作终端局记发器接收由发端局记发器沿转接局已接通的电路直接发来的记发器信令NO.1信令的MFC信令含义
Ⅰ组信令
KA:主叫用户类别信令
发端市话发端长话
KC:长途接续控制信令长话局间
前向信令
KE:长市接续控制信号终端长市话数字信号“0~9”号码,“15”主叫用户号码终了
Ⅱ组信令KD发端业务类别信令
A组ⅠA控制证实前向Ⅰ组信令的作用后向信令
B组ⅡB控制证实前向Ⅱ组信令的作用发码A1:发下位位次A2:从第一位发起
控制A6:发KA及主叫号码信号A3:转至B组信号控制信号
A4:接续尚未到达被叫用户之前遇忙致使呼叫失败的信号
A5:遇空号5.MFC信令发送顺序设主叫号码1234567被叫号码0107654321
发端市发长B第一转第二转终长E终市F
话局A接局C接局D图2-4长途接续示例发码器发码器收码器收码器收码器收码器发码器收码器发市A(前)0107KA1234567“15”6543
21KD(业务类别)发长B(后)A1A1A1A6A1A1A1A1A1A1A1A1A1A1A1A1A1A3脉冲形式
KB(被叫状态)发长B(前)
01070107654321KD第一转(后)
A1A1A1A2第二转(后)
A1A1A1终长E(后)
A1A1A1A1A1A1A1A3KB终长E(前)7654321KD终市F(后)A1A1A1A3KB三、7号信令系统概述随路信令的限制信号传送速度慢。信息容量有限。传递与呼叫无关的信号信息的能力有限,在通话期间不能传送信号。信令系统不统一,管理困难。按照每个话路配备信号设备,比较昂贵。公共信道信令的优点用户角度减少了呼叫建立时间,尤其适合远距离长途呼叫,拨号后等待时间少。有利于新业务的发展。新业务都需要快速的信令方式和丰富的信令内容。网络管理角度统一了信令系统有利于现代化通信网的管理降低了由于网络拥塞或被叫忙而引起的无效话务量。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特点信号形式可以采用不同长度的信令消息或规定长度的信号单元来传送。信令信道以同步方式工作。不送消息时发填充单元,以保持信号单元的同步。信号单元分为若干段,每段有自己的功能。每一信号单元需要有一个标记信息段,其长度决定于要识别的话路数。采用标记寻址,每条话路没有专用的信令设备,采用排队方式。需要进行话路导通实验才能确定话路的好坏。需要专门的差错检测和校正技术,信号单元中有冗余位。一般采用逐段转发方式,以保证可靠性。信号可能有分段和重组的操作。No.7信令系统的结构OSI参考模型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ISO—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OSI分层结构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五层会话层第六层表示层第七层应用层分层原因“分而治之”的目的。分层的原则每层的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层间接口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尽量少。层数适中。各层的功能物理层(PhysicalLayer)研究物理媒介的机械的、电器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网络层(NetworkLayer)在两个通信实体间实现透明传输。传输层(TransportLayer)提供开放系统之间的端到端的通信。会话层实现进程间的对话控制(连接控制)。表示层提供语言数据结构的控制功能。比如压缩加密应用层处理进程间接收和发送数据的信息内容。76543217654321321321终端终端节点节点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结构基本功能结构用户消息处理公共传递控制链路控制链路控制信号数据链路公共传递控制用户消息处理信号链路用户部分用户部分消息传递部分公共消息传递部分(MTP:MessageTransferPart):为正在通信的用户功能之间提供信号的可靠传递。用户部分(UP:UserPart):使用消息传递部分传送能力的功能实体。四级结构第一级称数据链路功能(物理层),定义了数据链路即传输媒体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物性及链路接入点的方法。最佳速率为64kb/s。第二级称信令链路功能(链路层)。保证信令消息比特流(帧)在相邻信令点之间点到点的可靠传输。第三级称为信令网功能(网络层)有两个作用:信令消息处理功能(SMH)发送消息的选路接收消息的分配和转发信令网管功能(SNM)信令网发生异常情况下调整消息路由和设备配置以保证正常传送第四级为用户部分(UP)(应用层)电话部分(TUP)数字用户部分(DUP)ISDN用户部分(ISUP)基于电路交换业务定义的都是电路的相关消息7层结构:在以上4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几层协议。1.
SCCP:支持电路无关消息的端到端传送,虚电路方式的消息传送服务,与原来的第三级相结合,提供完备的7层中的网络层功能2.
TCAP:对网络节点的对话和操作请求进行管理,为各种应用信令过程提供基础服务,本身属于应用层,但是与具体的应用无关3.
AP:具体业务相关的各种应用,7号网操作维护应用(OMAP)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移动应用部分(MAP)属于应用层协议ISP:相当于七层结构中的4~6层,称为中间业务部分,只是形式上保留,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再扩充ISP和TCAP合称TC,由于ISP没有进行开发,所以TCAP、TC视为同义词。由SCCP直接支持ISUP涉及到端局至端局的信令关系的少数功能需要SCCP的支持。分级功能结构MTP:消息传递部分(MessageTransferPart)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ignallingConnectionandControlPart)TUP:电话用户部分(TelephoneUserPart)DUP:数据用户部分(DataUserPart)ISUP:ISDN用户部分(ISDNUserPart)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ransactionCapabilitiesApplicationPart)OSI一至三层OSI第四层OSI第七层MTP的功能三个功能级信令数据链路(第一级)信令链路功能(第二级)信令网功能(第三级)用于信号的双向传递的通路。提供信号的可靠传送。包括差错检测、差错校正、差错监视和流量控制。保证信令网的正常运行。包括信令消息处理和信令网管理两部分SCCP的功能与MTP一起提供OSI第三层功能。可以提供定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业务。可以在任意信令点之间传送与呼叫控制信号无关的各种信令信息和数据。TUP、DUP、ISUP的功能TUP提供第四级和第七级功能,属电话用户部分,控制电话网的接续和运行。DUP采用CCITTX.61建议。ISUP属ISDN用户部分。提供ISDN环境下的话音和非话交换功能。TCAP的功能指网络中分散的一系列应用在互相通信时所采用的一组协议和功能。为智能业务和信令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功能提供基础。只有第七层的功能。四、五、六层在研究之中。第二节7号信令网
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以及信令链路组成可以完成
①电话网的局间信令
②电路交换的数据网的局间信令
③ISDN局间信令
④本地、长途、和国际电话和非话的各种信令连接
⑤传送与电路无关的各种数据消息
⑥完成业务交换点(SSP)和业务控制点(SCP)间的对话
⑦开发智能业务
信令网信令网是公共信道信令系统与随路信令系统的区别之一。信令网部件信令链路信令点信令转接点提供差错检测和校正功能提供公共信道信令的节点提供第三层功能信令链路信令点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信令转接点一、7号信令网的结构信令网分类无级网和等级网。信令网连接方式STP间的连接网状连接A,B平面连接(平面内网状连接,平面见成对连接)三级信令网原理结构二、信令网和电话网对应关系信令网和电话网级数相同时大、中城市电话网为两级结构,汇接局和端局。信令网也采用二级信令网。一般信令转接点设在汇接局,信令点设在端局。信令网和电话网级数不同时信令点的设置要考虑信令转接次数、可容纳的信令点数和信令转接点的工作负荷等因素。应当选择经过信令点次数少、信令网容量大和信令转接点工作负荷均匀的方式。NO。7与电话网的对应关系独立型具有:消息传递部分(MT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业务处理能力(TC)
信令网管的需要的操作的维护部分(OMAP)
MTP路由证实测试(MRVT)
SCCP路由证实测试(SRVT)
电路有效测试(CVT)等功能
综合型具有:①全部具有以上功能
②用户部分(TUPISUT)的功能三、信令转接点设备76543217654321321321终端终端节点节点
·SP:信令点、信令网传递信令消息的源点或目的地点。
·STP:独立信令转接点,仅负责转接(转发)它所汇接的信令点的消息。
·SP/STP:综合式信令转接点,除转接它所汇接的信令点的消息外,本身又是信令消息的源点或目的地点。
·HSTP采用独立方式(standlone)信令转发设备
·独立型LSTP适宜于收大城市和大规模的省会城市
·综合型LSTP,与交换机(SP)合设在一起的综合式(mtegrated)信令转接点设备用于其他城市
如:公共网中的交换机,特种服务中心,移动网,智能网,ISDN网等网络
四、信令网组织原则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为HSTP;第二级为LSTP;第三级为SP。第一级信令网采用A、B平面。每一平面内采用网状网;平面间采用格子状网连接。A、B平面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第二级至第一级,第三级至第二级采用汇接方式。每个LSTP至少连接两个HSTP;每个SP至少连接两个LSTP。我国三级信领网结构
NO.7网实际示意图五、路由选择正常路由采用对应方式的路由采用准对应方式的路由STPSTPSPSTPSP正常路由第一迂回路由第二迂回路由STPSTPSPSTPSP正常路由迂回路由STPSTPSPSTPSP正常路由正常路由STP1、正常路由首选链路组号就是正常路由经过的信令消息路径,根据中国信令网结构,正常路由有两类:(1)正常路由是采用直联方式的直达信令路由:当信令网中的一个信令点具有多个信令路由时,如果有直达的信令链路,则该信令路由为正常路由。(2)正常路由是采用准直联方式的信令路由:当信令网中的一个信令点的多个信令路由都是采用准直联方式经过信令转接点转接的信令路由,则正常路由为信令路由中的最短路由。其中当采用准直联方式的正常路由是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时,该两个信令路由都为正常路由。2、迂回路由在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故障造成正常路由不能传送信令业务流时选择的路由。迂回路由都是经过STP的准对应方式的路由。迂回路由可以是多个路由。按STP的次数依次分为第一迂回路由、第二迂回路由等。信令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首先选择正常路由。正常路由故障时选择迂回路由。先选第一路由,再选第二路由…迂回路由中,若具有多个相同优先级的路由,则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STPSTPSPSTPSP正常路由STP100%STPSTPSPSTPSPSTPSTPSTPSPSTPSP(b)选择第一迂回路由STP50%(a)选择正常路由(c)第一迂回路由的一个信令链路组故障50%100%STPSTPSPSTPSPSTP(d)第一迂回路由故障50%50%源信令点编码:是与网络标识对应使用的,选择不同的网络标识,信令点编码分为24位或14位,但在输入格式上均按24位格式输入。中国国内七号公共信道信号网采用是24位统一的编码方式,其编码格式如下:信令点编码根据全程全网要求,国际和国内信令点编码计划分开,国际出入口局的信令点同时属于国际国内两信令网点,即采用国际上分配给我过的编码。(ITU—TQ.708建议,给我国分配的信令点编码是4,区域/网络编码为120,信令点编码为0~7)又有我国自己的信令点编码计划。国内信令网中的每个信令接点应该有一个而且只应该只有一个信令点编码·国际出口·国内长途局(含长市合一)·本地汇接局,端局,支局·移动通信交换局·直拨PABX·各种特种服务中心(网管中心,操作和维护中心,业务控制点SCP等)·信令转接点·其他NO.7信令点·主信令区分配如:北京01天津02河北03山西04
浙江13福建14江西15河南16·分区信令
0暂不使用
1
独立HSTP2
C1C2以及省会C4,C4长途局
3
与HSTP相连接的特服
4~7暂不使用
8~255分配给直辖市的口接去以及属区、县,省、自治区的地区和市第三节消息传递部分数据链路功能级(MTP1)信令链路功能级(MTP2)信令网功能级(MTP3)一、数据链路功能级对应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功能。定义信号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功能特性。信号数据链路是一条信令的双向传输通路,由两条方向相反、速率相同的数据信道组成。数字信令数据链路:采用64kbit/s的数据链路,我国使用一次群(2Mbit/s)和二次群的数字通路。模拟信令数据链路:信号速率4.8kbit/s,采用四线制传输链路全双工工作。二、信令链路功能级对应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定义了在一条信令链路上信号消息的传递及与传递有关的功能和过程。信令单元定界信令单元定位差错检测及校正初始定位流量控制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处理机故障控制NO.7信令的消息单元、种类,有以下三种:MSU——messagesignalunit
消息信令单元是真正携带消息的信令单元,消息含在SIF\SIO字段中LSSU——linkstatussignalunit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传递传递网络链路状态的信令单元,由SF字段提供链路状态FISU——fill—insignalunit填充信令单元
FISU不包含任何消息,是网络节点没有任何信息状态是可以正式收到的对方法来的消息的作用。区别MSU在F字段之间的长度≧8个8位组
LSSU在F字段之间的长度=6或者7个8位组
FISU在F字段之间的长度=5个8位组⑴F-定界标志
01111110即表示前一信号单元结束,表示下一个开始,可以发多个⑵CK-检错码采用16位循环冗余码,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为16比特⑶LI-信令单元长度指示码LI字段之后和CK字段之前的八位位组数目如:LI=0FISULI=1或2LSSULI>2MSU⑷SIO—业务指示八位位组
SI:DCBA0000 信令网管消息
0 001 信令网测试和维护消息
0 010 备用
0 011 SCCP0 100 TUP0 101 ISUP0 110 DUP(与呼叫和电路有关的消息)
0 111 DUP(性能登记或撤消消息)其余 备用SSF:DC(BA备用)
00 国际网(24位)
0
1 国际备用(14位)
10 国内网(24位)
11国内备用(14位)SIF信令信息字段
该字段实际发送用户信息:2~272个字节
由于LI仅仅分配6个比特,因此凡SIF+SIO≥6个8位组时,LI均设置为63。
SF:状态字段
LSSU中指示信令链路状态包括链路初始定位、失去定位、正常定位、紧急定位、处理机故障、退出服务或者拥塞状态等等,该字段由第二级组成SF:CBA0 00 状态指示“0”(失去定位)
001 状态指示“N”(正常定位)
010 状态指示“E”(紧急定位)
011 状态指示“OE”(不工作)
100 状态指示“PO”(处理机故障)
101状态指示“B”(链路拥塞)FSN BSN FIB BIB信令单元序号和重发指示位
FSN 前向序号,前向信号完成信令单元的顺序控制,是本消息的序号,字段长度位7位
BSN后向序号,后向序号时证实的信令单元序号,完成证实功能
FIB 前向重发,FIB位反转指示本端开始重发消息
BIB后向重发,BIB位反转指示对方从BSN+1号信息开始重发二消息传递部分——MTP①
MTP-1
用DTP获得(2.048M/S)(信令的数字链路)从2.048M/s获得数字链路的时候,一般是用标准的信令信道时隙为TS16,数字传输速率为64kb/s,接口电路特性符合ITU-TG.703,帧传输符合G.732G.734②
MTP-2(信令链路)
一条信令链路上传输信号消息有关的功能和程序,第二组和第一组一起称为一个承载者。保证提供两个信令点之间的传送消息的信令链路。主要功能:
1.信令单元定界标志开始、结束
2.信令单元定位用来判断是不是失去定位
3.差错检测级校正
4.初始定位正常初始定位或者紧急初始定位
5.流量控制不能使信令链路拥塞扩散
6.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
7.处理机故障控制
③
MTP-3(信令网功能级)
MTP-3信令网络功能规定在信令点之间传递消息的功能程序在信令链路和信令转接点故障的情况下,保证可靠地传送消息MTP-3的功能信令消息处理功能:处理实际需要传送到相应的信令链路或用户部分消息的功能信令网络管理功能:在确定有关信令网状态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控制消息路由和信令网结构,以便出现故障的时候重新组织网络结构,保存或者恢复正常的传递能力。消息的处理功能:消息编路功能消息鉴别功能消息分配功能一·
路由标记(label)位于MSU的SIF字段的开头
DPCOPCSLS(signallinglinkselection)是由于负荷分担时选择信令链路的编码,长度是4位,有两种负荷分担方式。直接连接两个信号点的链路构成一个信号链路组。路由标记(RoutingLable)位于MSU的SIF字段的开头,包括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源点信令点编码(OPC)和信令链路选择码(SLS)。
1.
在同一链路组的信令链路的负荷分担
2.在不同链路组的负荷分担二.消息路由(消息编路)MRT——MessageRouting包括消息来源,路由选择,路由表等等利用DPC、SLS为信令消息选择一条链路,以使能到达目的地。1.
消息来源①
从第四级发来的电话消息②
从第三级信令消息处理中的消息鉴别的要转发的消息③
由第三级产生的消息。来自信令网管的包括:信令路由管理消息、信令链路管理消息、信令业务管理消息、信令链路测试消息。2.
路由选择对于要发送的消息→首先检查到达目的地的路由是不是存在→如果DPC不存在,将向信令网络管理中心信令路由管理发送“收到不可到达信令点的消息”→如果DPC路由存在,就按负荷分担方式选择信令链路→将待发消息传到第二级。3.
路由表路由选择对应的路由表为依据。三.消息鉴别
MDC(MessageDiscrimination)
接收来自第二组的消息,以确定消息的目的地是不是本信令点,如果不是,消息鉴别将消息发送给消息路由(MRT)四.消息分配
MDT(messageDistribution)将MDC发来的消息,分配给相应的用户部分及管理信令部分,凡是到达MDT的消息肯定是本信令点接收的消息。1,
消息鉴别
收到一消息(第二级)
↓
分析DPC
↓
是不是落地信息?→消息路由
↓Y
消息分配
2。
消息分配收到一消息(消息识别)↓是不是合法消息(H0,H1)?→报警并舍弃↓Y是MTP消息?→Y?→MTP消息处理↓N
用户部分合法存在否?→报警,舍弃返回↓Y发送到MTCP→TUP
3。消息路:收到一消息(TUP或MTP本身)↓分析DPC↓DPC有路由否?
→报警:不存在
DPC或
DPC不可到达↓Y
选择一信令链路发送,也就是CSSP信令网管理包括:信令业务管理信令链路管理信令路由管理在消息信令单元MSU的业务指示8位组成中指示位为0000标记消息单元都全在信令消息字段SIF1.
信令信息字段由整数个8位组成包括标记,标记码(H0,H1),以及一个或多个信令和指示码,我国采用的信令网络管理消息 如图所示。和原来相比,区别在SLS(信令链路选择)对应于SLC(信令链路码),如果消息与信令无关或者无规定特殊编码的时候SLC=00001.
标题码4个比特①标题码H00000 备用0001 倒换和倒回消息(CHM)0010 紧急倒换消息(ECM)0011 受控传递消息和信令路由的拥塞消息(FCM)0100 禁止传递,允许传递和信令路由组拥塞消息(TFM)0101 信令路由组测试消息(RSM)0110 管理阻断消息(MIM)0111 业务再启动允许消息(DLM)1000 信令数据链路连接命令消息(DLM)1001 备用1010
用户部分流量控制消息(VFC)其他 备用标题码H1如CHM:倒换和倒回消息
COO:倒换命令信令
COA:倒换证实信令
CBD:倒回说明信令
CBA:倒回证实信令
二.信令业务管理功能:将信令业务从一条链路或路由转到另一条或多条不同的链路或路由后再启动一个信令点,或在信令拥塞的情况下暂时减慢信令业务,有以下程序组成。倒换
changeover
倒回
changeback
强制重选路由
forcedrerouting
受控重选路由controlledrerouting
信令点再启动管理阻断信令业务流量控制三.信令路由管理
signalingroutemanagement—SRM用来分配关于信令网状态的信息,以阻断和消除阻断信令路由,由以下程序组成禁止传递程序:用来说明信令路由不可用允许传递程序:用来说明信令路由可用受控传递程序:我国没有用信令路由组测试程序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程序:我国暂时没有用四.信令链路管理
signalinglinkmanagement—SLM功能用来恢复发生故障的信令链路,接通空闲(还未定位的)链路和断开已经定位的信令链路,它包含以下程序:①基本的信令链路管理过程——无自动分配信令数据链路和信令终端功能②信令终端自动分配的信令链路管理过程③信令数据链路和信令终端自动分配的信令链路管理过程
第四节电话应用部分(TUP)
电话应用部分(TUP)规定了有关呼叫的建立和释放所需的功能和程序,及实现这些程序的消息和消息编码,并能支持部分补充业务。
一、电话信令消息的格式电话用户消息以信令单元的形式在信令链路上传送,当业务信息八位组SIO的业务表示语为0100时,为用户电话部分TUP。
1.电话消息单元格式当业务信息八位组ISO的业务表示语:(DCBA)=0100时,为电话用户部分TUP。三种版本80年黄皮书84年红皮书88年蓝皮书蓝皮书提供电话业务部分用户部分补充业务全部的电话信令都是通过电话消息单元来传送,只有信令信息字段(SIF)是与电话用户部分的电话控制信令有关。必须由电话用户部分来处理。
SIF字段的长度是可以变化的,由标记,标示码和一个或多信令和指示语构成,标记提供MTP-3的消息功能识别是本地消息还是经过消息,电话用户部分是用来识别电路号码的。电话消息单元的一般格式如图所示。2.标题码的分配(H0,H1)
H0码:识别某种消息组,而H1包括一个信令编码或者在很多复杂的消息情况下识别这些消息的格式,它跟随着(指H0)的是一个或者是多个信令编码或信息指示语。a.
H0为4比特,如下编码0000 国内备用0001 前向地址消息(FAM)0010 前向建立消息(FSM)0011 后向建立消息(BSM)0100 后向建立成功信息消息(SBM)0101 后向建立不成功信息消息(UBM)0110 呼叫监视消息(CSM)0111 电路监视消息(CCM)a.
电话信令消息现在有近60个消息,每种地址全消息,包含以下一些信号:
ADC 地址全,记费
AND 地址全,免费
ADX地址全,投币式
AFC 地址全,用户闲,记费
AFN 地址全,用户闲,免费
AFX 地址全,用户闲,投币式
b.
在ITU-T规定的上述几种消息中,可以归纳为5种电话信令:①前向建立电话信令:FAMFSM(地址信令,地址性质指示语,去话回声抑制器指示语,主叫鉴别)②后向建立电话信令:BSM(传送呼叫是不是成功)SBMUBM(请求主叫用户类别,主叫用户线识别)③呼叫监视信令:CSM(接续状态,包括应答、挂机、拆线、释放、监护等,)④电路和电路群监视信令:CCMGRM(传送电路群闲,解除等)⑤电话网拥塞控制信令:CNM(自动控制拥塞信息)a.
关于H1H1=0001 IAM 初始地址消息
H1=0010 IAI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化消息
H1=0011 SAM后续地址消息
H1=0100 SAO带有一信号的后续地址消息二.消息描述1.前向地址消息1.
初始地址消息(IAM),格式如下:2.
主叫用户类别CAT其具体的表示内容如下所示:FEDCBA000000 不知道000001 话务员 法语000010 话务员 英语000011 话务员 德语000100 话务员 俄语000101 话务员 西班牙语000110 双方协商用某种语言000111 双方协商用某种语言001000 双方协商用某种语言001001 备用001010 普通主叫用户001011 优先主叫用户001100 数据呼叫001101 测试呼叫3.消息指示语:如图所示:2.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
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格式如图7.所示·第一表示语八位位组:如:比特A是网络能力或者用户性能信息表示语当A是0:表示未包括网络能力或者用户性能信息当A是1:表示包括网络能力或者用户性能信息,以上在目前没有使用的状态下编码为0。比特G:记费信息表示语。当G为0的时候,表示表示未包括记费信息。1的时候,表示包括记费信息。·原被叫地址,如图所示:3.一般请求消息(GRQ)和前向建立信息消息(GSM)
一般请求消息(GRQ)和前向建立信息消息(GSM),如图所示GRQGSM三.呼叫接续流程
1.TUP一般呼叫接续流程
TUP一般呼叫接续流程,如图所示:2.追查恶意呼叫
追查恶意呼叫,如图所示
3.特业呼叫
特业呼叫,如图所示
第五节信令链路控制部分(SCCP)
信令链路控制部分(SCCP)是为消息传递部分MTP提供的附加功能,以便通过NO.7信令网在电信网的交换局和专用中心建立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传送电路相关和非电路相关的信令消息和其他类型消息(如维护和管理消息等),MTP只能传递较短的消息,SCCP加MTP等于开放系统互连,实现透明传输。一.SCCP的特点功能应用特点:传送与电路无关的消息,增加寻址和选址能力主要功能:0类:基本无连接点
1类:有序的连接点不建立信令连接,通过信令网传递信令数据
2类:基本面向连接点
3类:流量控制面向连接点需要建立信令连接,数据传递结束后释放链路.SCCP的基本功能附加的寻址功能提供子系统号码(SSN:SubSystemNumber),可以在一个信令点内标识更多的用户(SCCP的用户)。子系统用八位二进制数定义,已定义的子系统有:SCCP管理ISDN用户部分操作维护应用部分(OMAP)移动应用部分(MAP)归属位置登记器(HLR)来访位置登记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设备识别中心(EIR)认证中心(AUC)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地址翻译功能它的地址是全局码(GT:GlobalTide),是信令点编码(SPC)和子系统编码的组合。用户使用GT可以访问电信网中任何用户,甚至越界访问。SCCP能将GT翻译为DPC+SSN和新的GT组合,以便MTP能利用这个地址来传递消息。这种翻译功能可在每个节点提供,或在一些特别的翻译中心提供
SCCP提供四类业务,两类无连接业务,两类面向连接业务。无连接业务类似于分组交换网中的数据业务,面向连接业务类似于分组交换网中虚电路业务。无连接业务是用户事先不用建立逻辑信令连接就可以根据被叫方的地址传递信令消息的一种业务,例如在移动网中,MSC,HLR,VLR,EIR之间的信令消息称为移动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就是采用了SCCP的无连接业务。这种业务除了提供MTP能力外,还必须在SCCP中提供路由功能,即将被叫方地址翻译成MTP所需的信令点编码——全球码翻译(GTT)。SCCP无连接业务的信令消息控制由事务能力应用部分(TCAP)来完成。无连接业务分基本无连接和有序无连接两类:基本无连接——协议类别0
在这类无连接业务中,各个消息是作为独立的消息传往目的信令点的,相互间没有任何关系,用户不要求消息按顺序传递,即消息可以不在同一条信令链路上传递,SCCP采用负荷分担的原则使用信令链路选择,因此不能保证按发送的顺序把消息送到目的信令点。有序无连接——协议类别1MTP和SCCP共同保证给来自同一事务的消息附上同一信令链路选择,经由同一条信令链路传递,因此可以保证按照发送的顺序把消息传往目的信令点,在移动网中移动应用部分消息就采用这种有序无连接。
面向连接业务用户在传递用户数据之前,SCCP必须向被叫端发送连接请求(CR)消息,确定该连接所经路由和协议类别,告诉被叫端分配给该消息的源本地参考号(LRO);一旦被叫端同意,就向主叫端发送连接证实(CC)消息,告诉主叫端分配给该消息的目的地本地参考号(LRD);主叫端收到该消息后,就表明连接已经建立成功。用户在传递数据时不必再由SCCP的路由功能选择路由,而通过所建立的信令连接传递数据。在数据传递结束后,释放此信令连接。面向连接业务包括基本面向连接和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两类:
基本面向连接——协议类别2
通过所建立的逻辑信令连接保证在源节点SCCP用户与目的地节点SCCP用户之间双向传递数据,属于同一逻辑信令连接的消息具有相同的信令链路选择值,以保证消息按顺序传递,在移动网中,MSC和基站之间的基站系统应用部分(BSSAP)就采用这种基本面向连接协议类别。
流量控制面向连接——协议类别3
协议类别3除了具有协议类别2的特性以外,还可以进行流量控制和传递加速数据,此外还具有检测消息丢失和序号错误的能力。
二.SCCP的原语消息
SCCP与MTP的第三级结合,能提供OSI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CCITT在SCCP建议中采用了一系列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标准的定义方法和术语,在相邻层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所需要交换的一些必要信息称为业务原语。对于SCCP来说,与下层MTP之间相应的原语记为MTP-原语,其上层是SCCP的用户,SCCP向其用户提供的是OSI的网络层功能,因此SCCP和其用户之间的原语记为N-原语。SCCP的原语消息(无连接业务)原语(Primitive)语法结构格式如下:X:提供业务的功能块属性:编址层应完成的动作专用名:指示原语流的方向参数:层间发送的信息元素SCCP至MTP或上层都通过原语和参数(Parameter)说明。
N-UNITDATA
请求:SCCP用户请求SCCP向另一个SCCP传递数据
指示:SCCP通知用户数据到达
N-STATE
请求:SCCP管理,关于起源用户的管理
指示:通知相关的SCCP用户,关于某用户的状态
N-COORD
请求:起源用户请求SCCP管理允许进入业务中断
指示:SCCP管理通知起源用户的备份,起源用户请求进入业务中断
响应:起源用户的备份,允许进入业务中断
确认:通知起源用户可以进入业务中断
N-PCSTATE
指示:通知用户信令点的状态②消息SCCP消息是包含在MSU信令字段(SIF)中的,通过业务消息八位位组(SIO)中的业务表示语SI:0011来识别是SCCP的消息,格式如图所示:路由标记与TUP所不同的是,SCCP消息中没有电路识别码,SCCP的无连接业务主要负责与电路无关的业务;如果SCCP的面向连接业务传递与电路有关的消息,电路识别码就包含在可选参数中。消息类型用来表示不同的消息,消息的功能和格式都由消息类型码唯一确定。SCCP消息类型编码如下:
类型编码功能连接请求CR2、3 $0 逻辑连接建立请求连接确认
CC 2、3 $1 逻辑连接的建立确认拒绝连接CREF2、3 $2 逻辑连接的建立确认释放连接
RLS2、3 $3 逻辑连接的建立释放启动释放完成CL2、3 $4 逻辑连接的建立完成数据形式1DT1 2 $5 数据传递用(2类)数据形式2DT23$6数据传递用(3类)数据证实
AK3 $7 数据接受确认,流量控制单位数据
UDT0、1 $8 数据传送(非连接型)单位数据业务
UDTS0、1 $9 不传送数据的通知加速数据ED 3 $A 优先数据传送加速数据证实
EA3 $B 优先数据传送确认复原请求
RSA3 $C 逻辑路由初始的启动复原确认
RSC3 $D 逻辑路由初始的确认协议数据单元错误
ERR2、3 $F 协议错误通知不后动性测试
IT $10 逻辑链路检测增强单位数据XUDT0、1$11 传送分段数据增强单位数据业务
XUDTS0、1$12不传送数字的通知主要消息含义及用途:
CR和CC用来完成信令连接建立。在信令连接过程中,由于中间接点的SCCP或目的接点的SCCP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建立信令连接时,就要向源接点发出CREF消息。DT1、DT2和ED是信令连接建立成功以后,传递数据的三种消息,其中DT1用户协议类别2等,DT2、ED还必须由AK和来证实。RLSD和RLC用来在数据传递结束后释放信令连接。RSR和RSC数据传递阶段对数据发信号重新初始化。检测出现错误的时候发ERR,IT用语检验信令连接两端是不是工作。DTU、XUDT用于无连接业务的数据,当UDT和XUDT由于种种的原因不能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如果UDT、XUDT要求返送回不能到达目的地的原因,就要向起源点发送UDTS和XUDTS,以说明原因。
固定必备参数包括源本地参考号(LRO)和目的地本地参考号(LRD)。对应某一逻辑信令连接的逻辑号和存储器空间,协议类别为0-3,用于区分SCCP所支持的业务。可变必备参数包括被叫方地址,是消息发往的最终目的地。对于面向连接业务,被叫方地址是目的信令点(DPC)和子系统号(SSN);对于无连接业务,被叫方地址可能是目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号,也可能是被叫方的全局码(GT)。可选参数包括主叫方地址和数据。对于面向连接业务,主叫方地址是起始信令点(OPC)和子系统号;对于面向连接业务,数据即为基站系统应用部分子系统的数据;对于无连接业务,数据即为事务能力应用部分和移动应用部分子系统的数据。SCCP消息参数
SCCP消息中终是离不开一些必要的参数,即SCCP参数。如接收序号,释放/返回/复原原因,主/被叫地址等。这里主要介绍主/被叫地址的结构,地址的结构由地址表示语和地址组成,地址表示语是一个八位位组组成,其具体的含义如图所示。
SCCP的地址和编码
SCCP路由控制SCRC接收到来自面向连接控制和无连接控制部分传来的内部消息后,要对消息中被叫用户进行鉴别及处理,完成必要的选取路由功能。
SCCP的地址是信令点编码(SPC)、子系统号编码(SSN)和全局码(GT)的组合。
1.信令点编码信令点编码是消息传递部分使用的地址,MTP根据目的地信令点编码识别消息的目的地,并根据业务指示语(SI)识别MTP的不同用户。信令点编码不是全球统一编码。DPC是由“主信令区、分信令区、信令点”组成。标网标识:图中的NI指示位00国际网络 24位
01国际备用 14位
10国内网络 24位
11国内备用 14位主信令区编码地址的各单元出现的次序为:DPC→SSN(主用子系统号)→全局码(GT)信令点编码
8→8(6)→8(8)首发送比特信令编码在数据输入时分为三个数值输入,使用十进制的输入,例:一个SP(24)信令点编码是0E2032H也就是主信令区00001110,分信令区001000000,信令点编码00110010
信令点编码:50
分信令区编码:32
主信令区编码:14
2.SSN(主用子系统号)子系统号码是SCCP使用的本地寻址信息,用于识别一个节点内的各个SCCP用户功能实体。子系统号码共8位,有如下编码:
00000000
未定义,没使用
00000001SCCP管理
00000011ISDN用户部分
00000100操作维护管理部分(OMAP)
00000101移动应用部分(MAP)
00000110归属位置登记处(HLR)
00000111拜访位置登记处(VLR)
00001000移动交换中心(MSC)
00001001设备识别中心(EIR)
00001010认证中心(AUC)
00001100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
3.GT:全局码(GT)
SCCP无连接业务中的主、被叫方地址称为全局码,全局码能标识全球任意一个信令点和子系统。在SCCP的无连接业务中,消息发往的最终目的地是由被叫方地址的全球码所决定的,而MTP在传递一个消息时,必须知道该消息所发往的目的信令点,因此需要一种翻译功能,把全球码翻译成MTP选择路由所需的目的信令点。这种翻译功能由SCCP来完成,即在SCCP的无连接业务中,SCCP虽不控制逻辑信令的建立和释放,但要完成全球码翻译,补充MTP的路由功能。
GT的格式是可变长度,是8的倍数,不够时用填充码补齐。有0001、0010、0011、01004种可能情况。若
GT=0001时,全局码格式为:地址性质表示语(1bit~7bit)+O/E(8bit)+地址信号1~n+填充(必要时)O/E为奇偶表示语,当O/E=1时,后面有奇数个地址信号;O/E=0,后面有偶数个地址信号。有奇数个地址信号时需用填充。如:地址性质表示语(1bit~7bit)=0000001时,为用户号码。全局格式码如图所示。地址性质表示语编码如图所示。
全局码格式地址性质表示语编码四.SCCP业务
SCCP能使用户在事先不建立信令联系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SCCP和MTP的路由功能,直接在信令网上传递数据。依着SCCP的选路功能和MTP的顺序控制机制建立两种不同的无连接业务,即:(1)基本无连接类(协议类别0),随机插入SLS码,消息传递相对独立,可以不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无序;(2)有序的无连接类(协议类别1),由标记中分配相同的SLS码,MTP按相同信令链路选码(SLS),有序传递消息。用户在传递数据之前,要先建立信令联系,SCCP就必须先向被叫发出请求等进行一系列往返操作,面向连接也是有两种协议,即:(1)基本面向连接类(协议类别2),通过建立信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课件
- 等待散场说课课件
- 第一次家长会课件
- 2025年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项目发展计划
- 心理课件家长会撰写指南
- 出力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计算机系统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西餐厨房承包协议书范本
- 中介解除委托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合同标准范本
- GB/T 28954-2012汽车发动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连接尺寸
- 海利普变频器C系列中文说明书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7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全集(附答案)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课程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真空度正压和负压关系及负压中MPa和Pa对应关系
- 通达信与飞狐公式相互转换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2
- 袁淑芳经验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