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A.②③⑤⑥⑦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⑦ C.⑦①②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⑤①⑦②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和《论语》都属于“四书”;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B.桑梓是家乡的别称;社稷是国家的别称;令尊、令堂、老朽都是对别人的尊称。C.“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苏询三父子。D.菲利普、鲁提辖、杨修、香菱分别是《我的叔叔于勒》《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人物。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B.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章热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B.《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罗琳。文中的哈利波特们既具有英雄的“神性”,又具有普通人的“人性”D.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5.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B.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宾宾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廷——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C.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儒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胁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D.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劵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6.阅读下面两个表格回答问题。表一美国、东亚天然气价格对比表单位: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1220132014201520162017美国价格2.83.74.42.62.53.0东亚价格16.616.015.810.46.98.0表二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单位:亿立方米201220132014201520162020天然气进口量3994574866147211550对外依存度l0%12%13%15%18%38%注:当前天然气液化成本、运输成本较低。(1)根据表一,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2)根据表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7.古诗文默写。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渐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8.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同志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亲身经历,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二、阅读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颔联中“争”“啄”两个动词用得好,试简析其效果。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至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C.五、六两句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光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更是美不胜收。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不躬不亲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马①甚汰②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此群臣之所奢汰也。《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桓公曰:“善。”于是更制练帛③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①舆马:车马。②汰:同“泰”,骄泰、奢侈。③练帛:大帛,白色丝织品。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而群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1.阅读《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完成各题。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á;“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要读jì……这些曾经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读音,却在近日传出即将反转的消息。虽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类“改读音”尚未通过审议,但因之引发的讨论久未平息。②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码。“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回顾三千多年汉字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但这番引发舆论波澜的读音修改方案,却并非此类合理流变,而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一刀切”的做法显然过于任性草率。“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③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舆论场上也有些许赞同之声。一些人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多音字读写是一个难点;比如古诗词里的一些特殊读音,限制了诗句的传播。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汉字“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认为这“三多五难”阻碍了中国语文教育。诸如此类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为修改读音乃至吐槽汉字的理由却是相当不负责任。若是为了“方便学习”就可以让别字统统“上位”,那还分什么正误,何不干脆对“错别字”不管不问?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对母语的尊重。④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读cuī不读shuāi的背后,是用“衰”替“缞”的假借用法;“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á不读xié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押韵;“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读jì不读qí的背后,是灵活多变的词性对应……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规范汉字乃至读音皆无不可,但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皇皇汉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则,若干年后,汉字的读音表意、语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们如何面对下一代?⑤作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守护并传承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2月22日第3版,作者鲍南,有删改)1.题目中“从俗修改”和“将错就错”分别是什么意思?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借用古诗读音改变的例子引出汉字读音修改应当从俗、从简。B.第②段通过回顾汉字发展史论证将错就错的“一刀切”过于草率任性。C.第③段例举支持汉字读音修改的想法,是为了论证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作为修改汉字读音的理由。D.第④段论述的重点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3.对于汉字改读音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你从一名中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莫因“狼来了”流失善良过去几天,温州11岁男孩黄某的“失踪”,一直牵动着大众关注的目光。12月5日,许多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警方找到了孩子,并且确认平安无事。不过,整起事件只是孩子母亲为测试丈夫是否在意自己和孩子,蓄意策划制造的虚假警情。目前,孩子母亲已被刑拘。人性是善良的,社会是温暖的。当看到失联信息时,大部分人都会格外关注,媒体也会及时介入,在各类平台上发布消息,动员网友扩散信息、参与寻找。这一点,从许多媒体平台的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许多网友的朋友圈都被诸如《温州11岁男孩失联4天,翻遍全城的爸爸几近崩溃》《第五天了!温州11岁男孩至今没有回家,家人重金50万苦求线索》的文章刷屏了。还有成百上千的当地志愿者投入到实际搜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充分展现和释放。大众的关爱不难想象,真正想不到的是事件本身的虚假。这竟是孩子母亲自编自演的一场闹剧。5天的全城搜寻、5天的牵肠挂肚,等来的却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事实的真相被揭穿,始作俑者向公众道歉,但事件的严重性绝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消解的。从法律上看,报假警消耗了大量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从道德上看,对公众情感造成了伤害,对社会诚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说,道德层面的危害更大,“狼来了”透支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既为防患未然,也是以儆效尤,这起颇为荒诞也颇为典型的事件,最好能成为一堂公开的道德法治课,让“狼来了”的故事不再上演。难能可贵的是,不少网友没有因为被欺骗而指责谩骂孩子母亲,也没有后悔自己的一片善心付之东流。这样的宽容弥足珍贵,这样的善良更值得呵护。必须承认,人性也有善恶两面,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别人的伪善所蒙蔽,也很有可能被“狼来了”的故事所愚弄。只有更多人选择相信美好和善良,这个社会才可能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更有温暖。如果再次看到“失踪”求助消息,相信绝大多数人依然会转发,依然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会因为一次“狼来了”就失去了对善良的那份坚守。以善良守卫善良,以温暖呵护温暖,以诚信回报信任,既不能让“狼来了”透支社会信任,也不能因“狼来了”变得冷漠麻木。人性的美好,就是如此简单。(选自2018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文章第二段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怎样阐释的?3.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莫因‘狼来了’流失善良”?13.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多些“无声的联系”徐文秀①春节刚过,不少人回味,这几天只与亲人团聚,过得清爽,过得惬意。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到,这些年来人与人的交往就像潮水退去一样,渐渐地安静下来了。过去那种两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不是喝酒唱歌就是甩牌搓麻的现象少了,那种拉拉扯扯、勾肩搭背的喧嚣渐渐淡去,人们回到了平静和理性,人与人“无声的联系”多了起来。②这是一种好现象,正所谓无声胜有声。过去那种热衷于“热线联系”,整天泡在一起推杯换盏,打得火热、走得很近,今天一个同学会、明天一个乡友会等,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有所图。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无声的联系”可以少些纷扰嘈杂,让心静下来、神定下来;少些“小圈子”“小团伙”滋长的土壤,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净起来;少些精力上的分散,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学习上。③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静静的守望。“无声的联系”的可贵在于,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各奔东西,心却在一起,心心相印、守望相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相互支持与牵挂,然而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更多只是一种“无声的联系”。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两地一心的守望,志同道合的默契,虽天各一方,但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共同的志向、追求和品质,可以让人与人的交往精神高于物质,无形重于有形,虽远在天边却近在咫尺。④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稳稳的守护。“无声的联系”并非冷漠无情,当他人身陷困境,能够雪中送炭,敢于挡风遮雨。明代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相赠答。郑少谷曾有诗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郑少谷去世时,王子衡哀伤至极,为素未谋面的朋友千里奔丧。人与人的交往,都是平日看似平常,有事时却显非常,患难与共、肝胆相照,既给人力量,又让人温暖。⑤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默默的守候。“无声的联系”不是忘却,也不是抛弃,而是把记忆和美好存放心里。宋代王安石与孙少述交情极深,孙少述离别王安石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别少述》诗为之送行,字里行间尽显彼此间的真诚和友谊。后来王安石到朝廷掌了大权,有好几年孙少述同他没有来往,人们猜测两人之间有矛盾、合不来。等到王安石再度罢相而归、隐居山林,路过高沙,孙少述与其彻夜长谈,依依难舍。这种君子之交诠释出“无声联系”的一种魅力,不因久别而褪色,不因沉寂而荒芜。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无声的联系”是一种“淡若水”的表达,逢年过节时,或身患疾病中,或挫折失意之际,一声问候、一句叮咛,都会如春风般温暖,似春雨般滋润。多些“无声的联系”,人与人的关系就多一份纯粹与干净,多一份清澈与明媚,多一份醇厚与朴实,人与人的交往就更加行得稳、走得远。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无声的联系”相对于“热线联系”来说的,“热线联系”有哪些弊端?3.请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5.结合本文观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三、语言表述1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早有调查显示,人们读书和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你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的书读得足够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就在唐诗宋词中,在爷爷、姥姥讲给你的故事里,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当中,至今依然被文人用那种美丽的方块字写在字里行间。①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②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能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③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④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四、写作15.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那一次我真自豪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①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②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马海祥博客③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人民日报》对于“批判者”、“建设者”、“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过渡、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对提高连贯与衔接能力有帮助。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B【解题分析】

B错误,老朽指​老人,自谦之词。3、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项成语使用不恰当,“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用于贬义词,不合语境。点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如本题D项,整个语境应该是褒义,而“夸夸其谈”是贬义词,故感悟色彩不当。4、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C:《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罗琳。故选C。5、A【解题分析】

A.正确;B.“宾宾有礼”应改为“彬彬有礼”,“雷廷”应改为“雷霆”;C.“儒养”应改为“濡养”,“胁持”应改为“挟持”;D.“劵养”应改为“豢养”。6、(1)年东亚天然气的价格高于美国天然气的价格。(2)中国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或“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随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而升高。”)【解题分析】

(1)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美国、东亚天然气价格对比”为陈述对象。找到“年份”“价格”项目,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可分析出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远比东亚便宜或东亚天然气的价格高于美国天然气的价格的结论。(2)抓住本题中心议题“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首先要观察表格,注意其数据,特别注意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数值变化规律等,根据数字的变化分析其反映的问题。由此可得出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强且短期内都将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7、(1)君子好逑(2)无为在歧路(3)风正一帆悬(4)安能辨我是雄雌(5)东风不与周郎便(6)山穷水尽疑无路(7)蜡炬成灰泪始干(8)家书抵万金(9)八百里分麾下炙(10)择其善者而从之(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逑”“歧”“麾”“炙”等字词的书写。8、罗广斌、杨益言《烈火中永生》【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死记硬背作者。二、阅读9、1.“争”“啄”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早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场景,描绘了钱塘湖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2.D【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表现了力。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个字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2.试题分析:D项“.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是一笔带过,应属于略写。10、1.而群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2.君王您想要禁止他们的奢侈行为,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3.示例:治理国家需要统治者以身作则,以身示范,避免上行下效。【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而群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译为:但群臣的衣服车马都很奢侈,我想下令禁止。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两个意思划开。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禁”:禁止。“胡”:为什么。“自亲”:亲自(做)。3.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也可抓住关键句分析。如从“于是更制练帛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等句分析,治理国家者应率先垂范,避免上行下效,这样才能长治久安。【题目点拨】译文:齐桓公对管仲说:“我国地方不大,物产不丰,但群臣的衣服车马都很奢侈,我想下令禁止,可以吗?”管仲说:“我听说,君王吃过的食物,臣下就会常吃,君王喜欢的服饰,臣下就会经常穿戴。而如今,君王您吃的是桂浆,穿的是纯紫的大衣,狐狸皮的白裘,这是群臣过分奢侈的原因啊。《诗经》上说:‘不亲自去做,就不能取信于百姓。’君王您要禁止他们奢侈,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齐桓公说:“对!”于是重新制作了白色的衣服,大白的帽子,这样上朝一年,齐国整个风气都变得简朴了。11、1.“从俗修改”指的是汉字发展流变过程中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进行符合汉字发展规律的合理读音修改。“将错就错”则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任性草率地从俗、从众、从错,不负责任的非合理流变。2.B3.示例:我不支持汉字改古音。我认为作为中学生有责任守护并传承汉字文化。比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古音体现的押韵和平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音韵美,体会汉字读音承载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通读全文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如“从俗修改”可提取第2段“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等句分析作答。“将错就错”可提取第2段“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一刀切’的做法显然过于任性草率。‘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等句,稍加整理即答案。2.A“引出汉字读音修改应当从俗、从简”错。第1段借用古诗读音改变的例子引出“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不能“丧失原则不断让步”。C“论证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作为修改汉字读音的理由”错。可分析第3段末的“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对母语的尊重”一句。D第4段论述的重点是“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皇皇汉字中的文化之魂”。注意要考虑联系整篇文章论述的中心。3.探究题。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文来断定答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可举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文章所提供的观点来看,选择不支持汉字改古音比较好。可从有助于守护并传承汉字文化等角度答原因。表明观点后,结合自己学习经历分析论证即可。【题目点拨】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应题,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5、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12、1.第一段开篇简明概述事件及其起因与后果,引出后文的议论。第一段所述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后文内容是对第一段所述事件意义的揭示和引发的深层思考。第一段内容又是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了作者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2.人性是善良的,社会是温暖的。先以“媒体的及时介入”“网友的信息扩散”“志愿者的实际搜寻”等事实,说明公众和社会对孩子失踪格外关注来进行阐释,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充分展现和释放”这句话进一步肯定和强调这一观点。3.首先要将“狼来了”一类事件作为公开的道德法制课,以儆效尤,让其不再上演。其次要选择相信美好和善良,不因一次“狼来了”就失去对善良的坚守。三是都以善良守卫善良,以温暖呵护温暖,以诚信回报信任,做到防患未然。【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文章第一段概述“温州11岁男孩黄某的‘失踪’”的事件,引出后文的人们的评述和议论(论题),引发人们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同时,又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了作者所提出“人要保持善良”的观点。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二段提出了“人性是善良的,社会是温暖的”观点;接着以“媒体的及时介入”“网友的信息扩散”“志愿者的实际搜寻”等事实,阐述了公众和社会对孩子失踪格外关注;最后,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得到了充分展现和释放”这句话强调这一观点。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题目的要求筛选相关的句子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既为防患未然,也是以儆效尤,这起颇为荒诞也颇为典型的事件,最好能成为一堂公开的道德法治课,让‘狼来了’的故事不再上演”“只有更多人选择相信美好和善良,这个社会才可能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更有温暖。……不会因为一次‘狼来了’就失去了对善良的那份坚守”“以善良守卫善良,以温暖呵护温暖,以诚信回报信任,既不能让‘狼来了’透支社会信任,也不能因‘狼来了’变得冷漠麻木”这些语句概括作答。13、1.多些“无声的联系”。2.“热线联系”纷扰嘈杂,让心静不下来;多了“小圈子”“小团伙”滋长的土壤,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纯净;分散工作、学习上的精力。3.首先由春节里大家多与亲人团聚的事实引出“无声的联系”多了起来的好现象;接着从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静静的守望,是一种稳稳的守护,是一种默默的守候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总结多些“无声的联系”的好处。4.举例论证,列举明代郑少谷与王子衡虽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相赠答,在郑少谷去世时,王子衡千里奔丧的事例,证明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稳稳的守护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清楚具体,更有说服力。5.言之有理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题目可以作为文章的论点。2.由第②段内容“‘无声的联系’可以少些纷扰嘈杂,让心静下来、神定下来;少些‘小圈子’‘小团伙’滋长的土壤,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净起来;少些精力上的分散,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学习上。”因为“无声的联系”是相对于“热线联系”来说的,所以“热线联系”的弊端由此可以反推出来。3.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首先列举人们春节时人们与过去不同的交往方式,引出中心论点;然后正反对比论证,分析了以往的交往方式的弊端;接着举例论证“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静静的守望,是一种稳稳的守护,是一种默默的守候”;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论点。4.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第④段“明代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相赠答。”列举明代郑少谷与王子衡虽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相赠答,在郑少谷去世时,王子衡千里奔丧的事例,这明显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语段的首句“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稳稳的守护。”这一分论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分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5.本题考查议论文论据的选取,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②最好具有新颖性。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文中的中心论点是“多些无声的联系”,结合分论点“无声的联系的可贵在于,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各奔东西,心却在一起,心心相印、守望相助。”“无声的联系并非冷漠无情,当他人身陷困境,能够雪中送炭,敢于挡风遮雨。”等,联系多指友情,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选取合适的事实论据。如“白居易和元稹,患难见真情”。三、语言表述14、③④①②【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通读语段可知,由上句的关联词“只有”,就会想到“只有……才……”,即③放在第一位;由选项可知,下句应加转折关系,即④;①②是递进关系。故选排列顺序是③④①②。点睛: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四、写作15、范文:做一个建设者世上有很多种人,思考者,批判者,预警者……这些人可能名流千古,却只需动一动嘴皮子。然而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叫“建设者”,他们是整个世界的基石,却可能永远的被遗忘。做一个思考者很容易,你只用坐在太阳底下,仰望宇宙的广阔,思考人生的得与失。做一个批判者也很容易,你只用漫步于街头巷口,看着世间百态,批判其中的错误与坏处!但做一个建设者却很难,你无法去享受人生中的美好,只能踏踏实实默默无闻的去建起整个天下,原后渐渐在人群中消失,掩埋在岁月的废墟之下。但做一个建设者却比做一个单纯的希望破坏一切并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加的难能可贵,你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由无到有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受到批评者的批判,预警者的警告。待你千辛万苦最终完成之时世人只记住了你的成果,都将你遗忘。建设者,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永远也逃不过被遗忘的命运。我们只感叹埃及金字塔的奇妙与高大,却忘却了千千万万死于其下的奴隶;我们会赞美万里长城的雄伟与壮观,却忘却了城基下数不清的白骨,我们只为圆明园的废墟惨状而痛心,却不知是几千几万个农夫的汗水铸就了他曾有的辉煌……如上的底层建设者,当今社会仍有千千万万;他们建设者一个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却被人们从心中看轻,从脑海记忆中抽出,抛却……但他们却依旧没有怨言,他们依旧踏踏实实的站在地上,建设着整个人类文明。失去了他们,整个社会上不过是一群高高在上,只知发号施令的批判者。批判者很容易,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了建设者,那所谓的批判者也就不复存在。失去了建设者,这个社会上也就没有让批判者发挥用处的地方。当某一天,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