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7讲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7讲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7讲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7讲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标要求(重点难点):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2、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纲要下世界近代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口迁移使得族群混合现象更普遍,形成新的民族;促进了物种的流动;加强了国际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一、全球性大交流(一)人口迁移(二)物种交换

人类饮食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促进了人口增长;扩大了各洲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文明的交融。(三)疾病传播

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

——《新全球史》

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据以上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2022·山东高考·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B.玉米、水稻C.小麦、甘蔗D.水稻、甘蔗(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原因:一、全球性大交流①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

2.大西洋贸易

(1)三角贸易原因: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黑奴贸易有利可图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黑奴、象牙和黄金原棉、烟草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得100%-300%。黑奴贸易1807年,英美等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奴隶贸易被废止。持续400年的罪恶的大西洋贩卖活动宣告终结。原因:①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破产;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③奴隶反抗,成本提高;④废奴运动的推动。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A.世界市场的的形成过程B.西欧对外扩张的血腥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C

关于黑奴贸易转化成资本,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论断:“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这种关系是指()A.黑奴贸易的背景 B.黑奴贸易的利润C.黑奴贸易的影响 D.黑奴贸易的结果材料中的“这种关系”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属于黑奴贸易开展的背景,故选A项(2023海南)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C(1)葡萄牙:以澳门为中心。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印度果阿转运至欧洲贸易;参与中日之间获利巨大的丝银贸易。(2)西班牙:横跨太平洋贸易。用“马尼拉大帆船”,运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3.跨太平洋贸易西班牙中国生丝、丝绸、棉布、瓷器墨西哥白银菲律宾马尼拉白银中国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马尼拉大帆船模型剖面图所有的货舱都是中国人包装的,他们会利用每一寸空间整齐地包装好货物,丝毫也不浪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白银成为明朝的主要流通货币。西班牙人开展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直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载满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势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4.对中国的影响(重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5.对世界的影响15.(2023海南)下图最大程度地体现了(

(注:图中数字代表欧洲城市潜能高低)A.生产技术的辐射

B.经济中心的转移C.贸易格局的变化

D.工业城市的发展C海路贸易主导国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横跨太平洋贸易西欧诸国(含西葡)欧洲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手工制品(欧洲)↔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南美)纺织品、枪支、手工制品(欧洲)↔黑人(非洲)→奴隶(美洲)葡萄牙线路1:生丝、瓷器等(中国澳门)至印度果阿中转↔白银(欧洲)→中国线路2:生丝(中国)→澳门→白银(日本)→中国西班牙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中国)→马尼拉→白银(墨西哥)→马尼拉→中国欧美贸易三角贸易小结:新航路对中国的影响政治: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成为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亚洲经济尤其中国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美洲高产农作物引进,中国人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粮食产量的提高,加速了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早期“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归纳总结(必备)先后崛起的西方列强(霸主)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17世纪荷兰(“海上马车夫”)(英法崛起)18世纪中后期英国(“日不落帝国”)(一)表现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菲律宾建立殖民地,掠夺金银,黑奴贸易。亚非、巴西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垄断商路,欺诈贸易。1.15—16世纪:葡西时代西葡◎教皇子午线示意图

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部分地区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2.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1581年,中国已经进入明朝后期,荷兰人刚刚在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中草草成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当时比北京市大不了多少的国家和强大的西班牙打了80年,打成了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建国还不到100年,荷兰的对外贸易额占到了全球的一半,10000多艘荷兰的商船横行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拓展探究:同样是争夺海上霸权,为何英国成为最后的赢家?国家手段主要用途特点结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工商业文明打败农业文明,无以为继商业公司银行信贷海上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黑奴贸易简单粗暴封建主义资本原始积累原料产地发展制造业掠夺金银强制劳动商业资本主义挥霍商业资本市场拓展工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打败商业资本,中途败落持续发展结论:国际竞争不仅是军事的竞争;更是政治、经济等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抓住机遇,敢于创新,迎接挑战1.世界格局的

演变三、全球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①引起商业革命②价格革命③社会变革①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①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3.对欧洲:2.对亚非拉:③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②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欧洲开始崛起。②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前亚欧之间的贸易情况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情况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加贸易中心---转移商业革命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主要影响)经营方式---变化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第一家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产生①引起商业革命原因表现影响价格革命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欧洲开始崛起。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货币(黄金)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价格波动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③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主要影响)。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第四单元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