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附有答案_第1页
届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附有答案_第2页
届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附有答案_第3页
届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附有答案_第4页
届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附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复制]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很多被当地俗称“海子”的湖泊,太阳升起以后,海子周边常刮起“太阳风”。下图为海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推断海子周边“太阳风”风速最大的时段可能为()[单选题]*A.24点-1点B.11点-12点C.15点-16点(正确答案)D.19点-20点答案解析:海子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题干中提及在太阳升起之后,常会形成太阳风,故此风的形成因素与太阳辐射有关,应主要位于白天,排除A、D选项。由于湖泊地处于沙漠之中,沙漠与湖泊形成完全不同的下垫面,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其增温变化有所不同,沙漠增温速度快,湖泊增温速度慢,一天中最高温大约出现在14:00左右,此时沙漠温度达到最高,与湖泊之间的温差接近最大,故14:00之后太阳风风速有可能达到最大,C选项正确,B选项排除。故选C。2.影响“太阳风”风向的因素包括()①沙粒粒径②沙山温度③海子位置④海子大小[单选题]*A.①②B.②③(正确答案)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海子周边的太阳风是由于湖泊与沙山温差不同而形成的湖陆风,沙山温度越高,与湖泊之间的温差越大,二者之间的风力越明显,②正确。湖泊是沙漠中的冷源,其湖陆风主要由湖泊吹向沙山,故海子的位置与风向有直接关联,③正确。沙粒粒径与风向并无关联,①错误。海子的大小决定了风力的强弱,但无法决定风向,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3.受太阳风的影响,沙粒运动会使得()[单选题]*A.海子面积逐渐缩小B.海子面积持续扩大C.海子不被流沙掩埋(正确答案)D.海子水深不断变浅答案解析:海子周边的太阳风,其风向主要由湖泊吹向沙山,故湖泊周边的沙砾难以在湖泊周围产生堆积,使海子不易被流沙掩埋,C选项正确。海子的面积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及蒸发影响,受沙粒运动影响较小,A、B选项错误。其太阳风风向是由湖泊吹向沙山,并非由沙山吹向湖中,故海子的水深受沙粒运动影响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C。二.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一种冰岩混合体,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谷地向山下移动。根据石冰川内部所含冰的类型,可以分为冰核型石冰川和冰胶结型石冰川。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构成石冰川的岩石碎块()①磨圆度较高②棱角分明③多为基岩风化崩解④多为流水搬运堆积[单选题]*A.①④B.②③(正确答案)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冰岩混合体,这类混合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山下移动,但由于石块被冰所包围,石块在搬运过程中滚动撞击作用相对较小,其棱角磨圆的程度相对较弱,棱角较为分明,①错误,②正确。石冰川由于是冰川和岩石混合体,冰川主要来自高山地区,高山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其裸露的基岩在强烈的风化作用下逐渐崩解,形成岩石碎块,③正确。由于是石块和冰川共同混合向下运动,并非流水搬运,应为冰川搬运,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5全球变暖趋势下,与传统冰川相比,石冰川融化速度()[单选题]*A.接近传统冰川B.较快C.较慢(正确答案)D.无变化答案解析:石冰川属于一种大型的石河,石冰川内部所含冰的类型,可以分为冰核型石冰川和冰胶结型石冰川,是冰川融化后大量冰渍物形成的,融化速度较慢;冰川融化速度根据气候的不同而改变,通常融化速度是石冰川的几倍,C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6.石冰川融化可能引发()[单选题]*A.泥石流(正确答案)B.崩塌C.热融滑塌D.地表塌陷答案解析:石冰川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冰岩混合体,当石冰川融化时,冰岩混合体中的冰逐渐变为水,混合着水和岩石的碎屑物,向山下运动可能会诱发泥石流灾害,A选项正确。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在重力状态下突然崩落滚动的地质现象,石平川广泛堆积于山体较缓的部分,很难引发崩塌现象,B选项错误。热熔滑塌主要是冻土层内地下冰融化,上覆的草皮和土层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滑塌的现象,石冰川融化并非地下冻土层融化,C选项错误。石冰川广泛存在于高山地区,其地下多为常年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石冰川融化很难引发地表塌陷,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棱角被磨圆的程度。磨圆度可反映碎屑生成的环境和搬运距离,一般来说,碎屑搬运距离越长,或经过反复搬运(如风成碎屑,海滨碎屑),其圆度越高。重力崩塌或冰川形成的碎屑,其圆度甚差。三.卷云是对流层中最高的云,平均高度超过6000米,云层比较薄而透光良好,在全球能量平衡、辐射收支和天气等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太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后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艳丽的颜色。7.推测构成卷云的主要成分为()[单选题]*A固态冰晶(正确答案)B.液态水滴C.气态水汽D.细小尘埃答案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卷云是对流层中最高的云,平均高度超过6000米,根据对流层大气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可知,卷云的温度约比地面低36℃,由此可推测构成卷云的主要成分为固态冰晶。故选A。8.卷云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可以()①反射太阳辐射②吸收地面辐射③减少大气逆辐射④增强地面辐射[单选题]*A.①④B.③④C.①②(正确答案)D.②③答案解析: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卷云能够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①正确,④错误;卷云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并且增强大气逆辐射,②正确,③错误。故选C。9.能观赏到橘红色卷云的最佳时间为()[单选题]*A.阵雨来临前B.雨过天晴后C.黄昏日落时(正确答案)D.午后两点左右答案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时,其色彩愈显著”,黄昏日落时空气中水汽、尘埃等杂质的含量往往较高,太阳光更易被散射形成橘红色卷云,C正确;阵雨来临前、雨过天晴后,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杂质的含量较少,大气的散射作用较弱,AB错误;午后两点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空气对流旺盛,杂质的含量少,大气的散射作用较弱,D错误。故选C。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的暖湿偏南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该雨带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及其季节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下图为锋面雨带进退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1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到20°N左右时,以下推断可信的是()[单选题]*A.华北地区大面积春旱B.珠江流域各河流进入汛期C.江淮地区出现连绵阴雨(正确答案)D.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答案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到20°N时,锋面雨带应位于25°N到28°N左右,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雨带图可以判断此时应为6月份左右,受南北方冷暖气团影响,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准静止锋,进而形成连绵阴雨的梅雨天气,C选项正确。华北地区虽在此时未进入雨季,但已进入夏季,大面积春旱不会在此时出现,A选项错误。珠江流域其河流进入汛期的时间并不一致,主要位于4~9月份,故各河流进入汛期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此时应为6月梅雨天气,并非7-8月的伏旱天气,D选项错误。故选C。11.与正常年份相比,西太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