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精选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练习题第六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中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过速操作中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要靠近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夕陛,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托盘天平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否:B.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判断.
第2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解答】A,除去Cu中的CuO,加入适量稀盐酸,把氧化铜反应了,Cu抖眩氢后面,与盐酸不反应,可以通过过滤、洗涤、烘
干得到铜,故选项A正确;B、除去CaCO3中的CaO,高温段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选项B错误;C,除去
Cu(NC)3)2溶液中的AgNO3,加入过量锌粉,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都强,都会发生反应,故选项C错误;D、除去82中的CO,
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过氧气无法点燃,故选项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除杂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会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来判断反应的类型.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规则,溶解过程蝌的方法,过谑操作的注意事项,蒸发结晶的提炼方法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在取用固体药品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固体药品,故A正确;
B,为了加速食盐固体的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在过海操作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滴外溅,故C错误;
D、在蒸触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状,一方面加速蒸发,另一方面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故D正确.
婕C.
c,m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实验操作的正确规则,难度较小,便于作答
第4题【单选题】
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答案】:
A
【解析】:
【解答】A.取用固体药品时斜持或横持试管,将药匙中的药品送到试管底再直立,A符合题意;
B.取用块状固体要将试管横放,不能直立放入,B不符合题意;
C不能用手直接拿加热的蒸发皿,要用坦竭钳,GF符^题意;
D.托盘天平要左物右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固体药品取用方法分析,注意固体药品分为块状固体和粉末状药品;根据蒸发皿的使用方法分析;
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托盘天平要左物右码.
第5题【单选题】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答案】:
B
【解析】:
【解答】A、过滤液体时f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国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A不符合题意;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
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坏符合题意;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标签没有向着手心,D不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过谑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
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第6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解答】A、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熟石灰可以与适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碳酸钙沉淀过滤即可,不符合
霞;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二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故可以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除去了碳酸钠,但是生成了氯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镒不溶于水,故可以用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后,将溶液蒸发结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质过程中,可以用物理方法,过滤、结晶、磁铁吸引等;也可以用化学方法把杂质转化成气体、水、沉淀而除
去,也可以把杂质转化成主要成分,但不能产生新杂质.
A、利用除杂试剂碳酸钠把杂质熟石灰转化成氢氧化钠,同时生成的碳酸钙通过过滤可除去;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
C、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新杂质氯化钠;
D、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镒难溶于水,溶解过滤滤渣即为二氧化镒,注液通过蒸发结晶则得到氯化钾。
第7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解答】A、铁粉和木炭粉都是黑色的粉末,因此观察颜色不能达到鉴§11的目的;
B、镣根离子能够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和水,因此加熟石灰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钺,无现象的是氯化钾,能够得
到鉴别的目的;
C、氧化铜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踊]水,而铜不反应,然后通过过滤得到铜,故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D、碳酸钙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能够达到除杂的目的;
婕:A.
【分析】A、根据铁粉和木炭粉都是黑色的粉末分析;
B、根据核根离子能够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和水分析;
C、根据氧化铜^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分析;
D,根据碳酸钙i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M化碳分忻.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炉具清洁剂可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B、炒菜时油锅内的油着火,可用锅盖或加入青菜灭火
C、处理聚氯乙烯塑料时,要将其焚烧
D、纤维素虽然属于糖类,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因此,不要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等物质,不能与水垢反应,故A错误;
B、炒蔚痂锅内的油着火,可用锅盖或加入青菜灭火,从而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焚烧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二次污染,故C错误;
D、纤维素能促进胃肠的蠕动,纤维森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但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故D错误.
嵋:B.
【分析】A,根据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等物质,不能与水垢反应进行解答;
B、根据炒菜时油锅内的油着火,可用锅盖或加入青菜灭火,从而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进行解答;
C、根据焚饶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D、根据纤维素能促进胄肠的蠕动进行解答.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淀粉溶液区别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储水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A,ZW®中的水垢成地难溶蹴盐,用食法除去,故A喻;B、:踢只菖—单质硼乍用标能与化染
碘反应显色,加碘盐中的碘为化合态的碘,故B错误;
C、肥皂水遇软水产生较多泡沫,遇硬水则产生较少泡沫,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微水,故C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它们,故D错误.
蝇C
【分析】A、根据热水瓶中的水垢成分为难溶碳酸盐,不和食盐水反应进行解答;
B,根据淀粉只能与单质碘作用而不能与化合态碘反应显色进行解答;
C,根据月巴皂水遇软水产生较多泡沫,遇硬水则产生较少泡沫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第10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铁丝燃烧
收集氧气
过滤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铁丝在。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焙化溅落下来衡根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
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
B.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吹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峭:B.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有、两禁、一不可”.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捣碎研细
B、搅拌溶解
C、引流浊液
D、搅拌防溅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玻璃棒属于易损坏的玻璃仪器,不能用于捣碎,这样会将玻璃棒折断,故A错误,B、玻璃棒的蝌,加速了
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更快,故B正确,
C、液体顺着玻璃棒流下,防止了液体溅出,故C正确,
D、蒸发皿是陶瓷做的,在加热时,会产生受热不均的情况,会使液滴飞溅,故D正确,
蝇A,
【分析】A、根据玻璃棒比较细,比较容易折断进行分析,
B、根据玻璃棒能够加速液体对粗盐的冲刷进行分析,
C、根据液体顺着玻璃棒流下,不易溅出进行分析,
D、根据蒸发皿是热的不良导体进行分析,
>第12题【填空题】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水消毒剂,能与水反应:8CIO2+2H2O=4HCIO+2CI2+7X,贝ljX为,HCIO中
氯的化合价为;除去食盐水中混有泥沙的操作是.
A、02<\/sub>
B、+1
C、过滤
【答案】:
【第1空】02
【第2空】+1
【第3空】取
【解析】:
【薛答】解:由8CI02+2H2O4HCI0+2cl2+7须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每个X中含有2个氧原子,是氧气.故填:
HCIO中,氢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设氯的化合价为x,
(+1)+X+(-2)
x=+l
除去食盐水中混有泥沙用过滤操作;
故填:。2.+1.过滤.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过速可以出去不溶性固体.
>第13题【填空题】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Hr
图1图2
①ti℃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镂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乙试管内
的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A、A、C
B、蒸发结晶
C、有晶体析出
D、不饱和
【答案】:
【第1空】A、C
【第2空】蒸发结晶
【第3空】有晶体析出
【第4空】不®ffl
【解析】:
【解答】解:①如图所示,h℃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A、C;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因此B的饱和溶液
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③&大烧杯中力叭一定量的硝酸钺固体后,溶
液温度降低,所以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乙试管内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答案为:①是A、C;②蒸发结晶;③有
晶体析出,不饱和.
【分析】如图可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
小,可以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
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第14题【填空题】
观察如图并回答问题:
:CHO^>
:CHCD
:CHCQ
、一‘
@@@
由图可知,HCI与NaOH的反应实质是H3和0犷-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A++0HA-
=H20.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
程式来表示.
【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I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
HNO3溶液与Na2c03溶液反应:.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反应.
【应用】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A+>HA+>CP-、CO3A2A-b、HA+>BaA2+,CP-、SO4A2A-
c、CuA2+>NaN、N03A-、0HA-d、HA+,KA+,CIA-、SO4A2A-.
【答案】:
【第1空】Ag++CT=AgCU
【第2空】2H++CO32.=CC)2t+H2。
【第3空】沉淀、气体或水
【第4空】d
【解析】:
【解答】【练习】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实质是Ag+和C「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Ag++CI-=AgCll;硝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化碳,反应实质是H+和CC^'反应生成水和二®化
+2
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O2T+H2O.
【归纳】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阻阳离子结合生成
沉淀、气体和水.
2
【应用】a.H+、CO3-两种离子器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2
b.Ba2+、SO4-两种离子宫绐合成硫酸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u2+、OH-两种离子器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犍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2
故答案为:【练习】Ag++C「=AgCll;2H+CO3'=CO2T+H2O;【归纳】沉淀、气体或水;[应用]d.
【分析】【练习】由题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将为离子方程式,据此结合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归纳】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进行分析解答;
【应用】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04、Na2c03、CaCI2、KCkCuS0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
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CaCI2、BaCI2、KCI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A、CuS04<\Vsub>
【第1空】CuSO4
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操作).
ANa2<\/sub>CO3<Vsub>\u3001KOH
B、KCI
C\u53d6\u5cll\u91cf\u65e0\u8272\u6eb6\u6db2A\u4e8e\u8bd5\u7bal\u4e2d\uff0c\u52a0\u5165\u8db
3\u91cf\u7684\u7a00\u785d\u9178\uff0c\u7136\u540e\u6ef4\u52a0\u785d\u9178\u94f6\u6eb6\u6db2
【第1空】Na2c。3、KOH
【第2空】KCI
【第3空】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薮,然后滴加6微银溶液
【答案】:
【解析】:
【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钠和氯化银!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铁沉淀,碳薇钠和氧化银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
酸包!沉淀,氢氧化钾、碳酸钠在溶液中显碱性.固体物质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所以固体物质中f不含硫酸铜,无色溶
液A中加入氯化银会生成白色沉淀和pH>7的溶液B,所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钾,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石肖酸,沉淀全部溶
解,得到无色溶液,所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稣钠,所以(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
不含CuSO4;(2)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2cO3、KOH,可能含有KCI,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取少
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给答案为:(1)CuSO4;(2)Na2co3、KOH,KCI,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石雕银溶
液.
【分析]根据礴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钠和氯化须会生成不溶于薮的硫酸钢沉淀,碳酸钠和氧化钗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
酸较沉淀,氢氧化钾、碳酸钠在溶液中显碱性等知识进行分析,
>第16题【实验探究题】
[资料2]钱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探究一:取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样品全部溶解,则白色粉末中一定无.
探究二:[提出猜想]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猜想1:Na2CO3和NaCI
猜想2:NH4CI和NaCI
猜想3:NH4CI和Na2CO3
【第1空】CaCO3
[实验验证](将下表中的①②③处填写完整)<tableborder="l"cellpadding="O"
cellspacing="0"xtbody><tdvalign="top"width="77">步骤vtdvalign="top"width="154">实验操作<td
valign="top"width="140">实验现象<tdvalign="top"width="123">相应的结论<tdvalign="top">—<td
valign="top">取样,加入稀盐酸<tdvalign="top">(T)<tdvalign="top">猜想2不成立<tdvalign="top">—
<tdvalign="top">②<tdvalign="top">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tdvalign="top">猜想成立
</tbodyx/table>
【第1空】有气泡产生
【第2空】加入"儡鹤液
【第3空】3
[实验反思]某同学认真研究了探究过程,认为"探究二"只需要使用一种试剂,一步就能得出结论.你
认为这种试剂可能是(填化学式).
【第1空】Ca(OH)2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因为触区不溶于水,所以根据溶于水后能得溶液,我们可以确定T不含碳酸钙.(2)在检验猜想②
是否正确时,可以根据猜想②中不含有碳酸钠而其它猜想中都含碳酸钠,所以我们加入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②不正
确.我们在验证猜想③是否正确时,虽由第一步骤已经验证了碳酸钠的存在.我们还要验证有氯化钺的存在.我们在检验氯化
校的存在时,应根据氨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共存.
故答案为:(1)CaCO3;(2)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相应的结论
一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2不成立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猜想③成立
[实验反思]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与钙离子结合产生沉淀,检验钱根离子用氢氧根离子,因此可以选择氢氧化钙;故填:
Ca(0H)2.
【分析】我们在检验每一个猜想时,因为猜想①©中都含有碳酸钠,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来说明熊②是否正确.
同时我们对于探究二,我们还可以利用一种即能检验出碳酸根也能检验出氨根离子的物质来进行.
>第17题【实验探究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硫酸钠、硝酸钱、氢氧化钠、硝酸镁、碳酸
钙.取样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白色沉淀A
加足■水
白色固体
无色溶液A
气体a是
【第1空】C02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1空】Mg(N03)2+2NaOH=Mg(OH)2l+2NaNO3
综合以上分析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第1空】硝酸钺、硝酸镁、碳酸钙
为了验证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存在,你的实验设计是(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第1空】取白色固体样品,加入6辍5(或含锹离子的盐溶液)和稀硝酸,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礴钠
下列关于实验中的物质的利用或处理合理的是
a、白色沉淀A和白色沉淀B均可用来检验酸溶液
b、无色溶液B与无色溶液C混合后即可排放
c、无色溶液C经复分解反应可转化为一种属于氮肥的物质.
【第1空】ac
【答案】:
【解析】:
【解答】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硫酸钠、硝酸锈、氢氧化钠、硝酸镁、碳葭钙,结合图框:白
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为二氧化碳;根据硝酸锈、硝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调气b,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一定
含有硝酸钱、硝酸镁、碳酸钙,可能含有硫酸钠.
为了验证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存在,实验设计是取白色固体样品,加入石肖酸钦(或含物离子的盐溶液)和稀硝酸,如果产生白色
沉淀,说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硫酸钠.
哙案为:(1)82;(2)Mg(N03)2+2NaOH=Mg(OH)2l+2NaNO3;(3)石辍安、硝跳、蹴钙;(4)取白
色固体样品,加入硝酸银(或含钢离子的盐溶液)和稀硝酸,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硫酸钠.也可以:取
溶液A(或溶液C)样品,加入硝酸钗和稀硝酸(或含钢离子的盐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硫酸钠;
(5)ac.
【分析】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硫酸钠、硝酸锈、氢氧化钠、硝酸镁、碳酸钙,结合图框:白
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为二氧化碳;根据硝酸铉、硝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丽气b,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一定
含有硝酸钺、硝酸镁、碳酸钙,可能含有硫酸钠.
>第18题【实验探究题】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0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
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探究与结论)
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第1空】有气泡冒出
实验II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1空】CaCI2+Na2CO3=CaCO3l+2NaCI
在实验n的步骤一中C0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______O
【第1空】C0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3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资料卡片一
20℃NaOH,Na2c。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溶解度(S)/g
NaOH109
Na2CO321.8
资料卡片二
20°CNaOH、Na2c0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溶解度(S)/g
NaOH17.3
Na2CO3<0.01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皿,证明C0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
应。
实验m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第1空】将二«化碳通入盛有的饱和NaOH乙醇溶液试管中
【第2空】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无
【解析】:
【解答】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M化碳和水、氯化钠,所以实验I中步骤一的溶液中力叭稀盐酸,观察到气泡产生崛;
(2)实验II步骤二中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I2+
Na2cO3=CaCO31+2NaCI;(3)CC>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拓展延伸】有资料
卡片中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钠既溶于水,也溶入酒精,而碳酸钠能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可设计如下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
盛有一台积的颉ONaOH乙醇溶液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我要和他气体判断能反映现象;
(2)氢氧化钠变质有碳酸钠生成,加入氯化钙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据此分析现象;
(3)二氧化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过程中,无沉淀.气体等生成,且都生成的碳酸钠可溶于水,故观察不到崛;
(4)根据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即向演11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果二M化碳与氢氧化钠发来反应,则生成有碳
酸钠,而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极小,那么就会产生白色浑浊或白色沉淀.
第19题【实验探究题】
A、Cu2<Vsub>(OH)2<\/sub>CO3<\/sub>和CuSO4<Vsub>?3Cu(OH)2<Vsub>
B、CO3<Vsub>A2<\/sup>A-<\/sup>
C、SO4<Vsub>A2<\/sup>A-<\/sup>
D、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E、白色沉淀
【答案】:
【第1空】Cu2(OH)2cO3和CUSC)4・3CU(OH)2
2
【第2空】CO3•
2
【第3空】SO4•
【第4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5空】白色沉淀
【解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空气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量的增加,我的猜想是铜锈的成分是:Cu2(OH)2cO3和
CUSO4«3CU(OH)2的混加.由TCU2(OH)2cO3的化学WS可看成Cu(OH)2和CUCO3混的的;
CUSO4«3CU(OH)2的化学性质可看成Cu(OH)2和CuSO属合物的性质.所以验证我的猜测只要判断铜锈中有无CC^-和
2
SO4-两种离子即可.
由于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硫酸铜能与氯化觊反应生成了硫酸钦沉淀.所以,利用如
图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方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品放于试管中,加热.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
Cu2(OH)2cO3
取加热后试管中的残留固体投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向若观察到溶液先变蓝色,后有则证明有
其中滴入几滴溶液白色沉淀产生
BaCbCUSO4-3CU(OH)2
22
故答为:Cu2(OH)2cO3和CUSO4・3CU(OH)2;CO3-和SO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沉淀
【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S02含量增加分析猜想;根据铜锈成分的组成特点和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分
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A第20题【实验探究题】
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_碳酸钠
稀盐酸J厂饱和溶液
滴有酚酎
的氢氧化一目H
澄清
钠溶液y石灰水
甲z
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
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ANa2<Vsub>CO3<Vsub>+Ca\uff08OH\uff092<\/sub>=CaCO3<\/sub>\u2193+2NaOH
B\u6f84\u6e05\u77f3\u7070\u6c34\u53d8\u6d51\u6d4a
【第空】
1Na2CO3+Ca(OH)2=CaCO3l+2NaOH
【第2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A\u6c2f\u5316\u94a0
B\u6c22\116c27\u5316\u94ao
【第1空】氯化钠
【第2空】言他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
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tableborder=lcellspacing=O
cellpadding=O><tdwidth=280valign=top>实验内容<tdwidth=172valign=top>预计现象<tdwidth=116
valign=top>预计结论<tdrowspan=3valign=top>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静置.<tdvalign=top>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tdvalign=top>的猜想正确.vtd
valign=top>(2).<tdvalign=top>的猜想正确.<tdvalign=top>(3).<td
valign=top>的猜想正确.</table>
A\u5c0f\u6797
B\u6709\u767d\u8272\u6c89\u6dc0\uff0c\u6eb6\u6db2\u5448\u65e0\u8272
C\u5c0f\u4e91
D\u65e0\u767d\u8272\u6c89\u6dc0\uff0c\u6eb6\u6db2\u5448\u7ea2\u8272
E\u5c0f\u7ea2
【第1空】由
【第2空】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第3空】小云
【第4空】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第5空】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A\u53cd\u5e94\u7269\u7684\u7528\u91cf
【第1空】反应物的用量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在乙实验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
Na2CO3+Ca(OH)2=CaCO3l+2NaOH;【交流梃】①由于稀献与了氯水.所以,有的
物质不仅有碳酸钙、指示剂、水,还有NaQ;②由题意可知,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根据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性质可
知,丽能是NaOH或NaOH和Ca(OH)2;
[实验设计]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如果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则显碱性的物质是
氢氧化酶]碳酸钠,<1淋的猜想正确;如果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则显碱性的物质只有碳酸钠,小云的痛度正确;如果
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贝惺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小红的猜想正确.所以: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麻的猜想正确.
化钙溶液,静置.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量.
哙为:(1)Na2cO3+Ca(OH)2=CaCO3l+2NaOH;澄清石灰水虫(白色沉淀)【交流雌】棘;
②NaOH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附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小云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红
【反思拓展】:反应物的用量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的帔;
[交流讨论]据上述反应及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废液中一点含有的物质;②18据题意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和反
应物的量,分析呈碱性的物质;
[实验设计]根据氯化钙的性质分析设计实验.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量.
>第21题【实验探究题】
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某户居民在
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争水
可以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的步骤是(填序号,下同)。
【第1空】C
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第1空】D
A步中加明矶的作用是
【第1空】加谢降
6国抬回》ae°节「ae团团6,国。国23团团出。〃各国3«国出团团6国代,团团五°'旬-台团台回¥ae'»ae团§9国-1%团巨±团出~-台团©q〃•七&团出'
»出团§«团力雷2/R]q〃…/团6一¥3团~各团团台士团台&团各团~3幽(箝《田团©«团团委团团5团团箫;)3回团
【第1空】吸附
【第2空】物理
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来区分,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第1空】肥^水
【第2空】静
下图所示为过滤的操作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b,c
②该操作还缺少一种仪器,其作用是。
③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除②外)
④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⑤小涛同学从的突泉中取水样过滤,取澄清滤液大约5ml,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慢
慢蒸发,水分蒸干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由此说明过滤后得到的水是(填"纯
净物"、"混合物"之一),其原因是过滤后的水中含有。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第1空】铁架台
【第2空】漏斗
【第3空】烧杯
【第4空】
【第5空】引流
【第6空】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第7空】滤纸砌S(或液面高于造纸边缘)
【第8空】混合物
【第9空】可溶性杂质
【第10空】蒸储
【答案】:
【解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可以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的步骤是过滤,过滤是把不溶于水的固态物质跟液体
分离的一种方法。(2)能够消毒杀菌的物质为漂白粉,漂白粉是一种氧化剂.(3)A步中加明码的作用是加速沉降,明矶溶于水形
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4)除去水中有颜色和气味的杂质,通常向水中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该变
化属于物理变化.(5)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月巴皂水来区分,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
水软化.(6)①CZ器的名称:a铁架台,b漏斗,c烧杯.②该操作还缺少TMS{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硼出图中的f
错误: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④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砌员(或液面高于潺加缘)。⑤取水样过滤,加
热蒸发,有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由此说明过滤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箕原因是过滤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若要制取纯
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储.
【分析】根据水的净化方法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析,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活性炭有吸附
性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分析.
>第22题【实验探究题】
为了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并且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科学家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与封存二氧化
碳的方法,即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其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C0含脑高的空,吸收塔分离池蛾饶炉
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空】2NaOH+CO2=Na2CO3+H2O
操作①是;
【第1空】过滤
该整个流程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有
【第1空】NaOHfflCaO
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的好处是
【第1空】反5通b口充分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吸收塔中为氢氧化钠与M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操作①为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操作,故为过滤;
(3)整个加中,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循环使用;
(4)用NaOH溶液喷淋"捕提"空气中的CO?的好处是反应更加充分.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2)根据过港的原理分析;
(3)根据各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
(4)利用溶液反应的优点分析.
>第23题【综合题】
生活中离不开化学.
如图是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这里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
素”等).
净含量:300g
营养成分:
乳脂:20%~25%钙:>400mg
蛋白质:25%林:570mg
锌:0.3%~0.5%磷:>500mg
A\u5143\u7d20
【第1空】元素
这袋奶粉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g.
A、75
【第1空】75
区分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医学生的情绪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俱乐部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大学《文化活动方案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模)吕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
- 硬件产品的市场趋势跟踪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制作工艺流程考核试卷
- 棉花仓储库存动态监控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材料力学性能与选材考核试卷
- 消化道肿瘤 预防课件
- 2024年全球绿色金融市场展望
- 电商仓库货架布局方法
- 银行公私联动营销措施
- 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22年版)
- 氩弧焊培训课件-氩弧焊焊接技术培训
-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幼儿园故事课件:《胸有成竹》
- GB/T 43200-2023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性能及试验方法
- 功率因素校正(PFC)电路-PFC的工作原理课件
- GB/T 10000-2023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