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
古诗词三首课题导入诗歌中的四季美景。生字广场孙榆寺泊愁畔点击生字学习笔顺认读园地暝浣榆畔更聒huànmíngpàngēngguōyú重点词语王孙夜泊愁眠寒山寺榆关那畔相关链接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课文讲解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课文讲解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浣女:洗衣物的女子。歇:尽。王孙:原指贵族弟子,此处指诗人自己。课文讲解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课文讲解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秋季,从“天气晚来秋”可以看出。课文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天色已晚,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松林间;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课文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课文讲解“竹喧”“莲动”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见莲叶摇动,才发现浣女和渔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课文讲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感。总结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板书设计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凉爽清新明月、清泉—明净清幽竹喧、莲动—淳朴自在春芳已逝流连忘返寓情于景理想境界高尚情操课文讲解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课文讲解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苏州的别称。课文讲解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课文讲解朗读全诗,说一说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愁字。“月落乌啼霜满天”透示着凄清悲凉之感,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课文讲解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六种景象,请找出来,说一说这些景象营造了什么氛围。六种景象: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营造出秋江月下朦胧的氛围,但这种美丽的景象却显示出诗人凄清、寂寞的心境。课文讲解如何理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这里,传到客船的钟声既衬托了夜的宁静,又揭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不宁静的心情。课文讲解《枫桥夜泊》全诗描绘了秋江月下凄清的景象,全诗有景有声有色,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课文讲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枫桥夜泊视觉听觉情景交融课文讲解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课文讲解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词牌名。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喑:沉默。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课文讲解译文: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课文讲解“山一程,水一程”表明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课文讲解“夜深千帐灯”是怎样的景象?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写出了诗人夜深久久不能入眠、思想的愁闷心态。课文讲解“风一更,雪一更”描绘的景象体现出了什么?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承接下句“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透露出了强烈的思想之情。课文讲解“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课文讲解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将士们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之感;下片叙述夜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业合伙人分红合同范本
- 农村燃气安装合同范本
- 企业常用合同范本库
- 别墅精装修包工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社保)
- 劳动保密合同范例
- 北辰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农村邻里土地纠纷合同范本
- 加工定做设备合同范本
- 劳动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企业级软件开发作业指导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II》教学大纲
- 代工生产合同范本
- 瑜伽课程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模板
- 人教版英语2025七年级下册 Unit1Animal Friends教师版 语法讲解+练习
- DeepSeek新手入门教程
- 课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